1.關于“殯葬”的詩詞有哪些
1、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宋代: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2、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清代:納蘭性德《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3、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唐代: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4、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先秦:屈原《九歌·國殤》
5、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陸游《沈園》
6、采石江邊李白墳,繞田無限草連云。可憐荒壟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但是詩人多薄命,就中淪落不過君。——唐代:白居易《李白墓》
7、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唐代:李忱《吊白居易》
8、虛負凌云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鳥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鳳不來。良馬足因無主踠,舊交心為絕弦哀。九泉莫嘆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臺。——唐代:崔玨《哭李商隱》
9、湘波如淚色漻漻,楚厲迷魂逐恨遙。楓樹夜猿愁自斷,女蘿山鬼語相邀。空歸腐敗猶難復,更困腥臊豈易招?但使故鄉三戶在,彩絲誰惜懼長蛟。——唐代:李商隱《楚宮》
10、結眉向蛛網,瀝思視青苔。鬢局將成葆,帶減不須摧。我心若涵煙,葐蒀滿中懷。
——南北朝:江淹《悼室人》
2.有沒有關于殯葬的詩詞
陶淵明的挽歌詩,雖然寫的是一次虛擬的送葬,其中的含義也別有懷抱,但是用白描的語言詳細記錄了古代送葬前后的具體過程和詳細情形,可以參考下:
第一首:
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
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
魂氣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嬌兒索父啼,良友撫我哭。
得失不復知,是非安能覺!
千秋萬歲后,誰知榮與辱?
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
陶淵明的詩明白如話,造句雖淺而涵義實深,雖出之平淡而實有至理,似枯而實腴,自然而有妙趣。
第二首是:
在昔無酒飲,今但湛空觴。
春醪生浮蟻,何時更能嘗!
肴案盈我前,親舊哭我旁。
欲語口無音,欲視眼無光。
昔在高堂寢,今宿荒草鄉。
一朝出門去,歸來夜未央。
這首詩寫的是人死后從入殮到停尸家中受祭奠的情形。緊接上篇,活著的時候,想喝酒杯常空。如今,在祭奠的案桌上,酒盈杯,肴擺滿。想喝不能喝,想吃不能吃。親人扶著棺柩哭,我口無音,眼無光。一旦出門去,葬在荒郊野外,長眠地下,暗無天日,與這個世界永別了。
第三首是:
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
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
四面無人居,高墳正蕉峣。
馬為仰天鳴,風為自蕭條。
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
千年不復朝,賢達無奈何。
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
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這首詩通篇寫送葬下葬的過程,突出寫了送葬者。把墓地的環境、氣份寫得歷歷在目,把送葬者的表現也寫得合情合理。最后說:“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意思是說人死后還有什么好說的呢,把尸體托付給大自然,化作大山腳下的一杯土,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誰也無可奈何這樣的命運。陶淵明這樣豁達是空前的。
3.有沒有關于殯葬的詩詞
陶淵明的挽歌詩,雖然寫的是一次虛擬的送葬,其中的含義也別有懷抱,但是用白描的語言詳細記錄了古代送葬前后的具體過程和詳細情形,可以參考下: 第一首: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
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魂氣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嬌兒索父啼,良友撫我哭。得失不復知,是非安能覺!千秋萬歲后,誰知榮與辱?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
陶淵明的詩明白如話,造句雖淺而涵義實深,雖出之平淡而實有至理,似枯而實腴,自然而有妙趣。第二首是:在昔無酒飲,今但湛空觴。
春醪生浮蟻,何時更能嘗!肴案盈我前,親舊哭我旁。欲語口無音,欲視眼無光。
昔在高堂寢,今宿荒草鄉。一朝出門去,歸來夜未央。
這首詩寫的是人死后從入殮到停尸家中受祭奠的情形。緊接上篇,活著的時候,想喝酒杯常空。
如今,在祭奠的案桌上,酒盈杯,肴擺滿。想喝不能喝,想吃不能吃。
親人扶著棺柩哭,我口無音,眼無光。一旦出門去,葬在荒郊野外,長眠地下,暗無天日,與這個世界永別了。
第三首是: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
四面無人居,高墳正蕉峣。馬為仰天鳴,風為自蕭條。
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千年不復朝,賢達無奈何。
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這首詩通篇寫送葬下葬的過程,突出寫了送葬者。
把墓地的環境、氣份寫得歷歷在目,把送葬者的表現也寫得合情合理。最后說:“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意思是說人死后還有什么好說的呢,把尸體托付給大自然,化作大山腳下的一杯土,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誰也無可奈何這樣的命運。陶淵明這樣豁達是空前的。
4.有關尊師的詩句
1、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唐.韓愈《師說》
?2、一日之師,終身為父。——元.關漢卿
?3、為學莫重于尊師。——譚嗣同《瀏陽算學館增訂章程》
?4、君子隆師而親友。——《荀子修身》
?5、疾學在于尊師。——《呂氏春秋勸學》
?6、事師之猶事父也。——《呂氏春秋勸學》
?7、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呂氏春秋.勸學》
?8、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經:途經.好其人:愛戴教授自己的人,虛心向他 們求教。隆禮:尊崇禮義)——《荀子.勸學》
?9、明師之恩,誠為過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晉.葛洪《勤求》
?10、國將興,心貴師而重傅。——《荀子.大略》
?1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12、片言之賜,皆事師也。——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自序》
?13、師道既尊,學風自善。——康有為《政論集.在浙之演說》
14、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宋〕李覯《廣潛書》
5.描寫老師的詩句有那些
務學不如務求師。
-----楊雄 圣人無常師。 -----韓愈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 經師易遇,人師難遇。
-----司馬光 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師者也。-----呂不韋 舉世不師,故道益離。
-----柳宗元 學者必求師,從師不可不謹也。-----程頤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關漢卿 學貴得師,亦貴得友。-----唐甄 為學莫重于尊師。
-----譚嗣同 古之學者必嚴其師,師嚴然后道尊。-----歐陽修 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韓愈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6.有關“清語,葬禮”的詩句有哪些
1.《薤露》
兩漢:佚名
薤上露,何易晞。
露晞明朝更復落,人死一去何時歸。
2.《北邙行》
唐:張籍
洛陽北門北邙道,喪車轔轔入秋草。
車前齊唱薤露歌,高墳新起白峨峨。
朝朝暮暮人送葬,洛陽城中人更多。
千金立碑高百尺,終作誰家柱下石。
山頭松柏半無主,地下白骨多于土。
寒食家家送紙錢,烏鳶作窠銜上樹。
人居朝市未解愁,請君暫向北邙游。
3.《每旦聞鐘鼓諸聲》
宋: 方回
鳥雀次第起,鼓鐘更迭鳴。
只應迫人老,豈是報天明。
隘巷喧喪事,遙風過市聲。
有為無不盡,何苦更刀兵。
4.《張運判□□之母呂宜人挽詩》
宋: 魏了翁
昔在傷皇辟,子行猶不歸。
嫠居言有則,喪事禮無違。
軻母三遷教,萊兒七十衣。
至今霜月夜,松竹帶芳徽。
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宋: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6.《悼亡三首》
宋:梅堯臣
結發為夫婦,于今十七年。相看猶不足,何況是長捐!我鬢已多白,此身寧久全?終當與同穴,未死淚漣漣。
每出身如夢,逢人強意多。歸來仍寂寞,欲語向誰何?窗冷孤螢入,宵長一雁過。世間無最苦,精爽此銷磨。
從來有修短,豈敢問蒼天?見盡人間婦,無如美且賢。譬令愚者壽,何不假其年?忍此連城寶,沉埋向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