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詞,李清照
比較有名的有:《夏日絕句》、《一剪梅》、《如夢令》《聲聲慢》下面是原文。
《夏日絕句》 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點絳唇 寂寞深閨, 柔腸一寸愁千縷。 惜春春去, 幾點催花雨。
倚遍欄干, 只是無情緒! 人何處? 連天衰草, 望斷歸來路。 點絳唇 蹴罷秋千, 起來慵整纖纖手。
露濃花瘦, 薄汗輕衣透。 見有人來, 襪鏟金釵溜, 和羞走。
倚門回首, 卻把青梅嗅。
2.宋詞李清照如夢令
【原文】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作者: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注釋】
(1)疏:指稀疏。
(2)卷簾人:有學者認為此指侍女。
(4)綠肥紅瘦:綠葉繁茂,紅花凋零。
(4)濃睡不消殘酒:雖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濃睡:酣睡 殘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5)雨疏風驟:雨點稀疏,晚風急猛。
【翻譯】
昨夜雨小風急,我從沉睡中醒來,酒醉沒有全消。試問卷簾的侍女,她卻說海棠花依然如舊。知道嗎?應是綠葉更加茂盛,紅花卻已凋零。
3.宋詞李清照
代表作如夢令兩首與聲聲慢,以下答案選自百度。
1.最著名的一首:《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它,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2.《點絳唇》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襪剗,不穿鞋。) 3.《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4.《醉花陰 重陽》: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5.《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6.《如夢令》(1):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7.《如夢令》(2):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就先寫這些吧,這是比較有名的了李清照的詞還有很多呢,大都收在《漱玉詞》里。
4.我比較喜歡宋詞,特別是女人寫的,比如李清照,有沒有其他的作家
1.朱淑真 【主要作品】 《生查子》 〖憶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 彎彎曲,新年新月鉤寒玉。
鉤寒玉,鳳鞋兒小,翠眉兒蹙。 鬧蛾雪柳添妝束,燭龍火樹爭馳逐。
爭馳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浣溪沙·清明〗 春巷夭桃吐絳英,春衣初試薄羅輕。
風和煙暖燕巢成。 小院湘簾閑不卷,曲房朱戶悶長扃。
惱人光景又清明。 〖生查子·元夕〗(爭議中)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生查子〗 寒食不多時,幾日東風惡。
無緒倦尋芳,閑卻秋千索。 玉減翠裙交,病怯羅衣薄。
不忍卷簾看,寂寞梨花落。 年年玉鏡臺,梅蕊宮妝困。
今歲未還家,怕見江南信。 酒從別后疏,淚向愁中盡。
遙想楚云深,人遠天涯近。 〖謁金門·春半〗 春已半,觸目此情無限。
十二闌干閑倚遍,愁來天不管。 好是風和日暖,輸與鶯鶯燕燕。
滿院落花簾不卷,斷腸芳草遠。 〖江城子·賞春〗 斜風細雨作春寒。
對尊前,憶前歡,曾把梨花,寂寞淚闌干。 芳草斷煙南浦路,和別淚,看青山。
昨宵結得夢夤緣。水云間,俏無言,爭奈醒來,愁恨又依然。
展轉衾裯空懊惱,天易見,見伊難。 2.吳淑姬 小重山 謝了茶蘼春事休。
無多花片子,綴枝頭。庭槐影碎被風揉。
鶯雖老,聲尚帶嬌羞。獨自倚妝樓。
一川煙草浪,襯云浮。不如歸去下簾鉤。
心兒小,難著許多愁。 3. 張玉娘 結襪子 閨中女兒蘭蕙性,寒冰清澈秋霜[狄本作露]瑩。
感君恩重不勝情,容光自抱悲明鏡。 拜新月二章 拜新月,拜月顧月圓。
新月有圓時,人別何時見。 拜新月,拜月下庭除。
欲祝心間事,未語先慘凄。 白雪曲 簾白明窗雪,風急寒威冽。
欲起理冰弦,如疑指尖折。 霜幃眠不穩,愁重腸千結。
閑看臘梅梢,埋沒清塵絕。 搗衣曲 入夜坫聲滿四隣,一天霜月秋云輕。
自憐歲歲衣裁就,欲寄無因到遠人。 明月引 明月度天飛,團團散清暉。
中有后羿妻。竊藥化蟾蜍。
碧海心如夢,澹澹生寒虛。關山一夜愁多少,照影令人添慘凄。
雙燕離 白楊花發春正美,黃鵠簾垂低。燕子雙去復雙來,將雛成舊壘。
秋風忽夜起,相呼度江水。風高江浪危,拆散東西飛。
紅徑紫陌芳情斷,朱戶瓊窗旋夢違。憔悴衛佳人,年年愁獨歸。
采蓮曲 女兒采蓮拽畫船,船拽水動波搖天。春風笑隔荷花面,面對荷花更可憐。
楚調曲 班婕妤[和王摩詰韻二章] 一自憐捐棄,香跡玉階疎。聞道西宮路,近亦絕鸞輿。
翠箔玉蟾窺,天街仙籟絕。抱恨坐夜長,銀釭半明滅。
親,望笑納~。
5.李清照的經典詩詞
李清照經典詩詞四首如下:
《夏日絕句》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聲聲慢·尋尋覓覓》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
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守著窗兒一作:守著窗兒)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6.李清照的經典詩詞
點絳唇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倚遍欄干,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
上片蕩完秋千的精神狀態。詞人不寫蕩秋千時的歡樂,而是剪取了“蹴罷秋千”以后一剎那間的鏡頭。此刻全部動作雖已停止,但仍可以想象得出少女在蕩秋千時的情景,羅衣輕飏,象燕子一樣地在空中飛來飛去,妙在靜中見動。“起來慵整纖纖手”,“慵整”二字用得非常恰切,從秋千上下來后,兩手有些麻,卻又懶得稍微活動一下,寫出少女的嬌憨。“纖纖手”語出《古詩十九首》:“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借以形容雙手的細嫩柔美,同時也點出人物的年紀和身份。“薄汗輕衣透”,她身穿“輕衣”,也就是羅裳初試,由干蕩秋千時用力,出了一身薄汗,額上還滲有晶瑩的汗珠。這份嬌弱美麗的神態恰如在嬌嫩柔弱的花枝上綴著一顆顆晶瑩的露珠。“露濃花瘦”一語既表明時間是在春天的早晨,地點是在花園也烘托了人物嬌美的風貌。整個上片以靜寫動,以花喻人,生動形象地勾勒出一少女蕩完秋千后的神態。
下片寫少女乍見來客的情態。她蕩完秋千,正累得不愿動彈,突然花園里闖進來一個陌生人。“見客入來”,她感到驚詫,來不及整理衣裝,急忙回避。“襪刬”,指來不及穿鞋子,僅僅穿著襪子走路。“金釵溜”,是說頭發松散,金釵下滑墜地,寫匆忙惶遽時的表情。詞中雖未正面描寫這位突然來到的客人是誰,但從詞人的反應中可以印證,他定是一位翩翩美少年。“和羞走”三字,把她此時此刻的內心感情和外部動作作了精確的描繪。“和羞”者,含羞也;“走”者,疾走也。然而更妙的是“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二句。它以極精湛的筆墨描繪了這位少女怕見又想見、想見又不敢見的微妙心理。最后她只好借“嗅青梅”這一細節掩飾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他幾眼。下片以動作寫心理,幾個動作層次分明,曲折多變,把一個少女驚詫、惶遽、含羞、好奇以及愛戀的心理活動,栩栩如生地刻劃出來。唐人韓偓《竿奩集》中寫過類似的詩句:“見客入來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門。”但相比之下,“和笑走”見輕薄,“和羞走”現深摯;“手搓梅子”只能表現不安,“卻把青梅嗅”則可描畫矯飾;“映中門”似旁若無人,而“倚門”則有所期待,加以“回首”一筆,少女窺人之態婉然眼前。
這首詞寫少女情況心態,雖有所本依,但卻能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獲“曲盡情悰”之譽。全詞風格明快,節奏輕松,反用四十一字,就刻畫了一個天真純潔、感情豐富卻又矜持的少女形象,可謂妙筆生花。
7.宋詞(李清照、陸游)講清詩的內容、風格、特點
……如果沒有具體詩詞例子的話,看詞人生平的概括和詞風特點吧。
首先派別不同,李清照是婉約派,陸游是豪放派。
李清照(1084-1155),濟南章丘人,號易安居士。宋代女詞人,婉約派代表。生于書香門第,在家庭熏陶下小小年紀便文采出眾。對詩詞散文書畫音樂無不通曉,以詞的成就最高。詞清新委婉,感情真摯,且以北宋南宋生活變化呈現不同特點。前期反映閨中生活感情自然風光別思離愁,清麗明快。后來因為丈夫去世再加亡國傷痛,詩詞變為凄涼悲痛,抒發懷鄉悼亡情感也寄托強烈亡國之思。有《易安居士文集》等傳世。代表作有《聲聲慢》、《一剪梅》、《如夢令》等。其文學創作具鮮明獨特的藝術風格,居婉約派之首,對后世影響較大,稱為“易安體”。
參考:/view/3066.htm
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愛國詩人,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等數十個文集存世,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國現有存詩最多的詩人。陸游晚年退居家鄉,但收復中原的信念始終不渝。一生創作詩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抒發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批判當時統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風格雄渾豪放,表現出渴望恢復國家統一的強烈愛國熱情。《關山月》、《書憤》、《農家嘆》、《示兒》等篇均為后世所傳誦。抒寫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亦工詞,楊慎謂其纖麗處似秦觀,雄慨處似蘇軾。但有些詩詞流露出消極情緒。
/view/2370.htm
8.李清照的宋詞
李清照——《一剪梅》
李清照——[蝶戀花]《上已召親族》
李清照——《點絳唇》
李清照——《漁家傲》
李清照——《如夢令》
李清照——《聲聲慢》
李清照——《醉花陰》
李清照——《烏江》
李清照——《長壽樂》
李清照——《多麗》
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
李清照——《念奴嬌》
李清照——《武陵春》
李清照——《永遇樂》
李清照詞全集
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
李清照——《長壽樂》
李清照——《好事近》
李清照——《行香子》
李清照——《如夢令》
李清照——《慶清朝慢》
李清照——《訴衷情》
李清照——《小重山》
李清照——《孤雁兒/御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