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862kg"></td>
  • <td id="862kg"><option id="862kg"></option></td>
  • 雜詩二首 曹丕

    雜詩二首 曹丕

    雜詩二首原文:

    漫漫秋夜長,烈烈北風涼。
    展轉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俯視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天漢回西流,三五正縱橫。
    草蟲鳴何悲,孤雁獨南翔。
    郁郁多悲思,綿綿思故鄉。
    愿飛安得翼,欲濟河無梁。
    向風長嘆息,斷絕我中腸。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車蓋。
    惜我時不遇,適與飄風會。
    吹我東南行,行行至吳會。
    吳會非吾鄉,安能久留滯。
    棄置勿復陳,客子常畏人。

    雜詩二首翻譯及注釋

    翻譯
    漫漫的秋夜多么深長,烈烈的北風吹來正涼。
    躺在床上輾轉不能睡,披衣而起徘徊在前堂。
    徘徊不定時光忽已久,白露漸漸浸濕我衣裳。
    俯視池中清水起微波,仰看空中皎皎明月光。
    心星噣星排列呈縱橫,銀河轉而流向正西方。
    草蟲的叫聲多么可悲,鴻雁孤獨地向南飛翔。
    內心悶悶不樂憂愁多,連續不斷地思念故鄉。
    想要高飛何處得雙翅,想要渡河河面無橋梁。
    面對長風而微微嘆息,憂思不盡斷我腹中腸。

    西北天空有一朵浮云,聳立無依形狀如車蓋。
    可惜浮云沒遇好時機,恰巧與突起的暴風遇。
    暴風吹我飄行到東南,南行來到吳郡會稽郡。
    吳會二郡不是我故鄉,如何能夠在此久停留。
    拋開憂愁不必說其他,客子身居異鄉畏人欺。

    注釋
    烈烈:風吹過之聲。
    展轉:展同輾,指睡覺時翻來覆去。寐:入睡。
    彷徨:徘徊,猶豫不決,心神不定。
    天漢:指銀河。西流:指銀河由西南轉而向正西流轉,表示已是夜深時分。
    三五:指星。三指心星,五指噣星。
    郁郁:苦悶憂傷。
    濟:渡。梁:橋。
    中:同“衷”。中腸:謂腹中之腸,喻愁苦之甚。
    浮云:漂浮的云。
    亭亭:聳立而無所依靠的樣子。車蓋:車蓬。
    時不遇:沒遇到好時機。
    適:正值,恰巧。
    行行:走了又走,這里是極言漂泊之遠。吳會:指吳郡與會稽郡,今江、浙一帶。
    滯:停留。
    棄置勿復陳:此為樂府詩套語。棄置:放在一邊。陳:敘說。
    畏人:言客子力單,怕被他人所欺。

    雜詩二首鑒賞

    用“雜詩”做題名,開始于建安時期。《文選》李善注解釋這一題名說:“雜者,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故云雜也。”也就是說,觸物興感,隨興寓言,總雜不類。所以,題為“雜詩",等于是無題,賦物言情,都是比較自由的。曹丕這兩首雜詩則是抒寫他鄉游子的情懷。

    建安時期風氣之一,是詩人喜作代言體詩。即揣摩客觀人物的情懷代其抒情。曹丕是其中突出一個,如他的《于清河見挽船士新婚與妻別》是代新婚者抒情,《寡婦詩》是代阮璃的遺孀抒情,《代劉勛妻王氏雜詩》是代棄婦抒情。《雜詩二首》也屬于這一類,不過是代游子抒懷而已。它的高妙在于能真切地抒寫出他鄉游子的情懷與心境,其中自不妨有作者自身的感受,卻并不限于作者一身,這是與自抒己情的抒情詩不盡相同的。

    第一首的主要特色在善用賦筆,也就是善用白描的手法寫情。詩人先不點明主題,開篇用了整整十二句詩,即占全詩三分之二的篇幅,著意描寫主人公夜不安席、徒倚彷徨的情態。詩人將主人公置于秋夜的大背景中,用環境的豐富拓開一介廣闊的描寫空間,得以從容落筆,淋漓寫情,整個畫面情景相生,氣氛濃郁。

    詩從季節、辰侯發端。 “古詩云:“愁多知夜長”。思心愁緒滿懷的人最不耐長夜的煎熬,而颯颯秋風自又分外增一層凄涼之感。首二句表面看來純系景語,實際其中已隱含一愁人在,與三、四二句水**融,這是行筆入神的地方。人未見而神已出,全在詩句中醞釀的一種氣氛,妙在雖不明言,卻真切可感。三、四兩句接著寫出主人公心神不定,輾轉難眠。五、六兩句寫主人公的思懷太深沉了,太專一了,竟然感覺不出時光的流逝,不知已徘徊了許久時間,露水都把衣衫沾濕了。雖只兩何詩,卻極傳深思癡想之神。他低頭游目,只有清澄的池水在月色下滾動鱗鱗的波光;仰頭縱觀,也無非明月當頭,夜色深沉,銀河已向西傾頹,寥廓的夜空上鑲嵌一天星斗。第七至第十這四句詩筆筆寫景,卻筆筆無不關情。主人公那一種百無聊賴、寂寞孤獨之感,直從字里行間泛溢出來,與開端兩句同樣具有以景傳情之妙。“草蟲鳴何悲,孤雁獨南翔”,恰在此時此境,又是秋蟲的陣陣悲鳴送入耳鼓,失群的南飛孤雁闖入眼簾,無不觸物傷情,頻增思懷愁緒。整個這一大段,以悠然的筆調一筆筆描來,情景如見,氣氛愈釀愈濃。

    經過上面這一段高妙筆墨的描述,主人公思深憂重的情態已如在眼前。這時詩人才將筆頭輕輕掉入主題:“郁郁多悲思,綿綿思故鄉。”二句便有千鈞之重。這力量不是來自兩句直述語本身,而是來自前面那一大段精采的鋪墊描寫。那深愁難遣、寢息不安、孤寂無聊的形象,已把鄉思推到了極點,因而使這二句平淡的敘語具有了畫龍點睛的妙用,與前面的情景相映益彰。由此也可以悟出古詩章法的奧妙。詩人并沒有就此打住,繼續從欲歸不能這個側面展拓一筆:“愿飛安得翼,欲濟河無梁。”強烈的歸鄉愿望,更反襯出鄉思的深濃。而還鄉無望,把主人公推入更深的悲哀,因而只有向風長嘆,肝腸斷絕了,這個結尾余味悠然,余情裊裊,頗有余音繞梁之妙。

    第二首詩與前一首雖然都是寫游子題材,卻截然不同。在藝術表現上,前一首多用賦筆,這一首則多用比興。在思想內容上,前一首著重抒寫他鄉游子的纏綿深摯的思鄉之情,這一首則著重表現游子身處異鄉的不安之感。適應這一主題的需要,前六句運用比興的手法突出揭示了游子身不自主流落他鄉的情勢。詩人將比興運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貼切傳神,韻味濃郁。開端二句便奕奕有神:“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車蓋。”一朵飄搖不定的浮云本就與游子的處境極其切合,車是古人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浮云形似車蓋,又分外增一層流移飄蕩之感。下面每兩句一層,層折而下,把游子流落他鄉的遭際寫得筆酣墨飽。“惜哉時不遇,適與飄風會",浮云本難滯定一方,卻又命乖時舛,恰與突起的狂風遭遇。飄風,暴起之風。以浮云遭遇狂風表現游子為情勢所迫不得不奔走他鄉,可謂形景切合,情理自然。因受飄風鼓蕩,一去便千里迢迢,遠至東南的極點了:“吹我東南行,行行至吳會。”句中沒有一個感嘆字眼,卻有千回百轉無限傷懷之味,“行行至吳會",無字不含遠颶怨尤之意。這六句詩筆在浮云,意在游子,形象鮮明,意蘊沉深,耐人玩味。古人說詩寫得好,要“意象俱足”,這幾筆足以當之。

    開篇這六句詩中飽含對命運的哀怨。這哀怨固然來自游子飄泊之感,然而在這首詩中尤其是來自他鄉難以駐足的怨憤。這就成為下文寫游子異鄉不安之感的先行之神。詩歌運筆前文能成后文先行之神,便前后關鎖緊密,境界渾融,意濃味足。因此下文落筆便較為輕易了:“吳會非我鄉,安能久留滯“。吳郡、會稽這兩個地方不是我的家鄉,怎么能長久呆在這里!雖只是一種態度決絕的聲音,這聲音的背后卻不知含有多少怨苦與憤懣。妙在千言萬語已經涌到嘴邊,卻沒有一宗宗傾訴出來,而只化為一句決絕的聲音,表現出極其復雜的感情,饒有余味。末二句用了同樣的手法:“棄置莫復陳,客子常畏人。”丟開不要說了,作客他鄉是不能不“常畏人”的。游子駐足他鄉,人地兩生,孤立無援,落腳與謀生都不能不向人乞求,看人眼色。這極為復雜的感受只用“畏人”二字表現出來,有含蘊無窮之感。

    異鄉不安之感,也是游子歌詠的老主題。《詩經·王風·葛藟》說:“謂他人父,亦莫我顧。”“謂他人母,亦莫我有。”“謂他人昆,亦莫我聞。’’寫盡了游子處他鄉求告無門的境遇。漢樂府《艷歌行》中所寫流宕在他縣的兄弟幾人要算遭遇較好的了,碰到個熱情的女主人還為他們縫補破衣服,但已遭到男主人的猜忌與斜眼,害得他們不得不表白:“語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見。”不過曹丕這一首沒有像《詩經》、漢樂府那樣,做某些細節的具體描繪,而是全用高度概括的筆墨,發揮虛筆的妙用。寫得虛了,似乎說得少了,實際上概括得更深廣,啟人想象更多,包蘊的內容更豐富了。虛、實各有其妙用,藝術的辯證法總是如此。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雜詩二首 曹丕

    魏晉

    三都賦 左思

    閱讀(235)

    三都賦原文:總序  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觀土風。見“綠竹猗猗”于宜,則知衛地淇澳之產;見“在其版屋”,則知秦野西戎之宅。故能居然而辨八方。  然相如賦上林而引“

    魏晉

    贈白馬王彪·并序 曹植

    閱讀(260)

    贈白馬王彪·并序原文:黃初四年五月,白馬王、任城王與余俱朝京師、會節氣。到洛陽,任城王薨。至七月,與白馬王還國。后有司以二王歸藩,道路宜異宿止,意毒恨之。蓋以大別在數日,是用自剖,與王辭焉,憤而成篇。謁帝承明廬,逝將歸舊疆。清晨發皇邑,日夕

    魏晉

    銅雀臺賦 曹植

    閱讀(296)

    銅雀臺賦原文:從明后而嬉游兮,登層臺以娛情。見太府之廣開兮,觀圣德之所營。建高門之嵯峨兮,浮雙闕乎太清。立中天之華觀兮,連飛閣乎西城。臨漳水之長流兮,望園果之滋榮。仰春風之和穆兮,聽百鳥之悲鳴。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而獲逞。揚仁化于宇

    魏晉

    燕歌行二首·其二 曹丕

    閱讀(295)

    燕歌行二首·其二原文:別日何易會日難,山川悠遠路漫漫。郁陶思君未敢言,寄聲浮云往不還。涕零雨面毀形顏,誰能懷憂獨不嘆。展詩清歌仰自寬,樂往哀來摧肺肝。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戶步東西。仰看星月觀云間,飛鴿晨鳴聲可憐,留連顧懷不能存。燕歌

    魏晉

    詠懷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

    閱讀(245)

    詠懷八十二首·其一原文: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詠懷八十二首·其一翻譯及注釋翻譯夜中不能寐,夜里睡不著覺。起坐彈鳴琴。起床坐著彈琴。薄帷鑒明月,月光照在薄帷上。

    魏晉

    車遙遙篇 傅玄

    閱讀(212)

    車遙遙篇原文:車遙遙兮馬洋洋,追思君兮不可忘。君安游兮西入秦,愿為影兮隨君身。君在陰兮影不見,君依光兮妾所愿。車遙遙篇鑒賞“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人雖已經離去,情卻常難斷絕。因此就有了“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凄傷,有了“才下眉頭、卻

    魏晉

    移居二首 陶淵明

    閱讀(240)

    移居二首原文: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懷此頗有年,今日從茲役。敝廬何必廣,取足蔽床席。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農務各自歸,閑暇輒相思。相思則披

    魏晉

    美女篇 曹植

    閱讀(282)

    美女篇原文:美女妖且閑,采桑歧路間。柔條紛冉冉,葉落何翩翩。攘袖見素手,皓腕約金環。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瑯玕。明珠交玉體,珊瑚間木難。羅衣何飄飄,輕裾隨風還。顧盼遺光彩,長嘯氣若蘭。行徒用息駕,休者以忘餐。借問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樓臨大路

    魏晉

    文賦 陸機

    閱讀(331)

    文賦原文:余每觀才士之所作,竊有以得其用心。夫放言譴辭,良多變矣,妍蚩好惡,可得而言。每自屬文,尤見其情。恒患意不稱物,文不逮意。蓋非知之難,能之難也。故作《文賦》,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論作文之利害所由,它日殆可謂曲盡其妙。至于操斧伐柯,雖取則

    魏晉

    贈秀才入軍·其十四 嵇康

    閱讀(228)

    贈秀才入軍·其十四原文:息徒蘭圃,秣馬華山。流磻平皋,垂綸長川。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釣叟,得魚忘筌。郢人逝矣,誰與盡言?贈秀才入軍·其十四翻譯及注釋翻譯  我們的部隊于蘭圃休息,在青草豐茂的山坡喂馬,在水邊的原野用

    魏晉

    煌煌京洛行 曹丕

    閱讀(322)

    煌煌京洛行原文:夭夭園桃,無子空長。虛美難假,偏輪不行。淮陰五刑,鳥盡弓藏。保身全名,獨有子房。大憤不收,褒衣無帶。多言寡誠,抵令事敗。蘇秦之說,六國以亡。傾側賣主,車裂固當。賢矣陳軫,忠而有謀。楚懷不從,禍卒不救。禍夫吳起,智小謀大,西河何健

    魏晉

    閑情賦 陶淵明

    閱讀(301)

    閑情賦原文:初,張衡作《定情賦》,蔡邕作《靜情賦》,檢逸辭而宗澹泊,始則蕩以思慮,而終歸閑正。將以抑流宕之邪心,諒有助于諷諫。綴文之士,奕代繼作;因并觸類,廣其辭義。余園閭多暇,復染翰為之;雖文妙不足,庶不謬作者之意乎。夫何瑰逸之令姿,獨曠世以秀

    魏晉

    飲馬長城窟行 陳琳

    閱讀(322)

    飲馬長城窟行原文:飲馬長城窟,水寒傷馬骨。往謂長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舉筑諧汝聲!男兒寧當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長城。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邊城多健少,內舍多寡婦。作書與內舍,便嫁莫留住。善待新姑嫜,時時念我故夫子!報書往邊地,君今出

    魏晉

    名都篇 曹植

    閱讀(247)

    名都篇原文: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寶劍值千金,被服麗且鮮。斗雞東郊道,走馬長楸間。馳騁未能半,雙兔過我前。攬弓捷鳴鏑,長驅上南山。左挽因右發,一縱兩禽連。余巧未及展,仰手接飛鳶。觀者咸稱善,眾工歸我妍。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膾鯉臇胎鰕

    魏晉

    燕歌行二首·其二 曹丕

    閱讀(295)

    燕歌行二首·其二原文:別日何易會日難,山川悠遠路漫漫。郁陶思君未敢言,寄聲浮云往不還。涕零雨面毀形顏,誰能懷憂獨不嘆。展詩清歌仰自寬,樂往哀來摧肺肝。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戶步東西。仰看星月觀云間,飛鴿晨鳴聲可憐,留連顧懷不能存。燕歌

    魏晉

    詠懷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

    閱讀(245)

    詠懷八十二首·其一原文: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詠懷八十二首·其一翻譯及注釋翻譯夜中不能寐,夜里睡不著覺。起坐彈鳴琴。起床坐著彈琴。薄帷鑒明月,月光照在薄帷上。

    魏晉

    移居二首 陶淵明

    閱讀(240)

    移居二首原文: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懷此頗有年,今日從茲役。敝廬何必廣,取足蔽床席。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農務各自歸,閑暇輒相思。相思則披

    魏晉

    雜詩七首·其四 曹植

    閱讀(287)

    雜詩七首·其四原文: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瀟湘沚。時俗薄朱顏,誰為發皓齒?俯仰歲將暮,榮耀難久恃。雜詩七首·其四翻譯及注釋翻譯在南方,有一位美麗的女子,她的面容若桃花般芳艷,如李花般清麗。早晨她來到江北岸邊游玩,夜晚她到

    魏晉

    雜詩七首·其一 曹植

    閱讀(292)

    雜詩七首·其一原文:高臺多悲風,朝日照北林。之子在萬里,江湖迥且深。方舟安可極,離思故難任!孤雁飛南游,過庭長哀吟。翹思慕遠人,愿欲托遺音。形影忽不見,翩翩傷我心。雜詩七首·其一翻譯及注釋翻譯高臺上常常吹著悲風,早晨的太陽照著北林。我懷

    魏晉

    雜詩 陶淵明

    閱讀(317)

    雜詩原文: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雜詩翻譯及注釋翻譯人生在世沒有根蒂,飄泊如路上的塵土。生命隨風飄轉,此身歷盡了艱難,已

    魏晉

    燕歌行二首·其一 曹丕

    閱讀(294)

    燕歌行二首·其一原文: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鵠南翔。(鵠南翔 一作 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

    詩詞

    詩經二首

    閱讀(225)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詩經二首,內容包括詩經兩首,詩經兩首關雎蒹葭的全文翻譯,謝謝,《詩經》兩首關睢蒹葭翻譯。1.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

  • <td id="862kg"></td>
  • <td id="862kg"><option id="862kg"></option></td>
  • 狼友av永久网站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