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862kg"></td>
  • <td id="862kg"><option id="862kg"></option></td>
  • 梅花引·荊溪阻雪 蔣捷

    梅花引·荊溪阻雪原文:

    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風拍小簾燈暈舞,對閑影,冷清清,憶舊游。
    舊游舊游今在否?花外樓,柳下舟。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黃云,濕透木棉裘。都道無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梅花引·荊溪阻雪翻譯及注釋

    翻譯
    白鷗棲落水濱,默然地望著我,好似在問:夜泊溪畔是被風雪所阻,不得以停泊;還是無所去處,情愿留下?如若是自愿,又為了何事眉頭緊鎖?夜風襲來,掀起艙簾,吹得艙內燈火閃爍。孤處江舟,只有身影為伴,對著孤影,不禁懷念起與舊友歡聚和悠游的情景。
    昔日一同悠游的舊友,今日在哪里?回想當時,樓外一片盎然春色,相攜漫步錦簇的花叢中。湖中綠波蕩漾,系舟在堤邊的柳樹下。夢啊,夢啊,讓我在夢中重溫一下舊游。可是在夢中卻難尋舊游,只有眼前的寒水空自流。艙外飛雪漫天,凝望濃密的陰云,任憑飛雪落在身上,浸透了棉衣。都說沒有人的憂愁,有我這般深沉,今夜,雪中的梅花,一身素白,憂愁似我。
    這首詞在清冷的畫面中,將深深的憂愁與熱烈的回憶交織在一起,如隨想曲一樣自由瀟灑。

    注釋
    ⑴身留:被雪所阻,被迫不能動身而羈留下來。
    ⑵心留:自己心里情愿留下。
    ⑶舊游:指昔日漫游的伴友與游時的情景。
    ⑷漠漠:濃密。
    ⑸黃云:指昏黃的天色。高適曾有詩“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⑹木棉裘:棉衣。

    梅花引·荊溪阻雪賞析二

    “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留”指樂意羈留,“身留”是出于被迫。途中遇雪,不能航行,泊舟岸邊,自然不是“心留”。詞人起筆突兀,出示幻象以虛寫實。他落筆不寫風雪和溪流,而寫泊舟經過,立意較為翻新,下面繼續讓白鷗發問:“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鎖眉頭”以形示情。白鷗是詞人寄托心情的意象。問者之意,借白鷗說出,婉深而鮮明。此謂托物言人也。作者阻雪的心情通過白鷗表達的,但白鷺的心情也和作者恰恰相反,白鷺也非作者化身。白鷺慣于生活在風雪之中,激流之上。而作者卻是迫于“身留”。作者描寫白鷗,是深化意境。

    “風拍小簾燈暈舞,對閑影,冷清清,憶舊游。”由舟內到舟外,逐次展示境況的寒冷凄清。傍晚時分,冷風拍打著簾幕,把燈火撩撥得跳蕩不已,光暈連同我的影子,都在搖曳著。孤獨冷清的境地,情不自禁地想起昔日的游伴來。

    下闕緊接上闕結局,問道:“舊游舊游今在否?花柳樓,月下舟。”游伴啊游伴,你可還健在?憶起結伴而游,感到非常歡樂自在!花叢旁的小樓,柳蔭之下的輕舟,都如夢幻般地地消逝了。“夢也夢也”,我在夢中重溫舊日的歡欣。冷風、寒水、黃云、白雪,使我片刻也不得安寧,但連那木棉(即棉花)裘都濕透了,怎能讓人入眠。夢已了,“夢不到,寒水空流”,“寒水空流”在空虛絕望的心境中,蘊含一絲怪之意思。詞人懷遠之情,如荊溪流水那樣悠悠難盡。風雪漫天,令人愁苦萬分。“都道無人愁似我”,孤舟黑夜唯燈與影相伴,有誰來說這樣的話?況是“都道”,這些人從何而來?“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極寫天氣寒冷。梅花有著傲雪的精神,在冬天凌寒而放,但雪是如此之大,天氣是如此之冷,梅花啊,你能受得住么?是否象我一樣,浸透在愁苦之中。

    全詞流動自然。以發問取頭,未待回答,卻已氣勢凌人。詞中后多用短句,使節奏感極強,音響較為清越。全詞以抒情為主,借景抒情,情景融合,氣宇軒昂。結尾用“雪”字才點出文眼,是作者故意使然,蓋讓人讀起來一氣貫注也。難怪清代詞評家劉熙載曾評蔣捷詞為“長短句之長城”,是推崇備至。

    梅花引·荊溪阻雪賞析

    荊溪(在今江蘇南部)是作者蔣捷的家鄉,可謂詞人行蹤的一個見證。他曾多次經此乘舟外行或歸家,而這首《梅花引》正是他在途中為雪困,孤寂無聊之際,心有所感而寫成的詞作,以表達當時的惆悵情懷。詞中以悠揚的節奏、活潑的筆調,在冷清的畫面上,織進了熱烈的回憶和灑脫的情趣;在淡淡的哀愁中,展示了一個清妍瀟灑的藝術境界。它即興抒情,旋律自由又富于幻想,吟誦起來,給人的感受,如同欣賞一支優美的隨想曲。清代詞評家劉熙載對此詞推崇備至,曾稱之為“長短句之長城”。

    “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留”指樂意羈留,“身留”是出于被迫。詞的起筆就很不落俗。既沒有描繪雪景,又沒有直敘受阻,而是幻想出一只擬人化的白鷗來設問。白鷗棲息水濱,形象飄逸,出現在荊溪泊舟的背景中,顯得十分和諧。這里借助白鷗,構思已屬新穎,而它的問法,尤為巧妙。它將孤舟主人的停泊究竟是被迫的還是自愿的這個問題,極其簡明地用“是身留,是心留”來概括。第一步先作一個選擇式的詢問,第二步緊接著又用“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來反問。似乎它已經看出苗頭,但仍避免作出判斷。這種表現方法,較之作者在《喜遷鶯·金村阻風》中,“風濤如此,被閑鷗誚我,君行良苦”的寫法,雖然同樣都借助了白鷗,卻顯得更俏皮而又有迂回之趣。這樣,一起筆就用空靈的筆墨,虛筆側寫,揭示了孤舟受阻這一題旨,還為通篇的結構──時而寫“身留”,時而寫心未留──提供了線索。

    “風拍小簾燈暈舞,對閑影,冷清清,憶舊游。”這幾句,承上文,寫身留,描繪了孤舟中的冷清。在筆法上,從前面的虛筆側寫,轉為實筆正寫。作者發揮了煉字的功夫,通過“拍”字、“舞”字,寫出了寒風吹襲下,艙簾掀打和燈焰閃爍的動態,突出了一個“冷”字;又用“對”字、“閑”字,刻劃了他對著緘默的身影孤寂地發愣的靜態,突出了一個“孤”字。在這一動一靜之中,渲染了冷清寂寞的氣氛。又用“冷清清”一句,予以點破,兼指環境和心境。人們在孤寂的時候,往往會自然地懷念起舊日的朋友。正是這種孤舟夜泊的境遇,促使主人公追念起昔日同友人的歡聚,因而逗引出“憶舊游”的思緒。

    這首詞中的過片以“舊游舊游今在否”這句內心獨白,遙承起筆中對主人公并非“心留”的提示,同上片的“憶舊游”相銜接,具體表現了他的心理活動。隨著懷念舊友的思緒,作者把筆墨揮灑開去,以“花外樓,柳下舟”兩句,揭出了同眼前的冷清相對照的另一番境界。句中在“花”“柳”這兩個嬌艷字眼兒的點染下;再現了與故友同游的美好回憶:在春意盎然的花紅柳綠之中,他們乘舟蕩漾、樓臺逗留。這個“柳下舟”的“舟”字,同起筆中的“泊孤舟”相呼應,表明主人公的這一回憶,是由于“泊孤舟”的冷清所引起的。寫到這里,作者突然調轉筆鋒,寫出了“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三句,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轉折,把剛剛蕩開去的境界忽地又收攏回來。原來是,美好的回憶,引來他尋夢的渴望,而一再地努力入夢卻沒有成功。句中“夢也夢也”的重疊,就表現了他尋夢的努力。好夢難尋,終于重新墜入冷清的現實──只見荊溪寒水空自流。這一跌一蕩的筆下波瀾,反映了主人公翻騰的思緒,也通過鮮明的對比,進一步揭示了他被迫滯留中的惆悵心情。

    “漠漠黃云,濕透木綿裘”兩句,再次回到了對“身留”的描寫。從“濕透”兩個字,讀者可以悟出,主人公尋夢不成,已經踱到甲板上,佇立很久。他不顧漫天的飛雪,凝視著“漠漠”密布的陰云,聽任身上的木綿襖被雪水浸透。他何以這樣出神呢?

    “都道無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結尾表明,他陷入了深沉的愁思。直到終篇,才畫龍點睛地道破了“愁”和“雪”。明明是作者──主人公在愁思,他卻憑空拈出一個“都道”來,假托別人來說。表面上是先抑后揚,也就是先借他人把自己放到了最愁的,“無人愁似我”的境地,再后轉來,拉出幻想中的愁雪的梅花來作伴,似乎是自己的境地還不是唯一最可悲的。實際上是愁話淡說,聊以**。句中把“愁似我”的句子成分加以顛倒,再重復使用,用意也在加強上述“抑揚”的效果。最后一句“有梅花,似我愁”尤其是表現了作者的豐富的想象力和灑脫的胸襟的神來之筆。梅花這一高潔的形象,還使讀者聯想到作者在宋亡之后,以有為之年隱居不仕的經歷,進而從他那故作放達的語調中,感覺到他縈繞于懷的,似乎有比阻雪更深的愁苦,阻雪也許不過是一劑觸媒吧?

    全詞流動自然。以發問取頭,未待回答,卻已氣勢凌人。詞中后多用短句,使節奏感極強,音響較為清越。全詞以抒情為主,借景抒情,情景融合,氣宇軒昂。結尾用“雪”字才點出文眼,是作者故意使然,蓋讓人讀起來一氣貫注也。古人評論蔣捷的詞,曾說它:“語語纖巧,字字妍倩”(毛晉語),又說它“洗煉縝密,語多創獲”(劉熙載語)。從這首《梅花引》看來,他們確實是道出了它的清妍之美。

    梅花引·荊溪阻雪創作背景

      南宋滅亡后,詞人便開始了顛沛流離的逃亡生活,時間轉眼到了冬天,詞人乘舟沿荊溪而行,或者是離家外出,或者是從外地返回家鄉,途中為雪所阻,泊舟荒野,空寂無聊,懷舊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寫了這首詞,描述當時的心境。

    梅花引·荊溪阻雪中心思想

      宋末詞人蔣捷的這首《梅花引》,表現了他乘船阻雪于荊溪(在今江蘇南部)時的惆悵情懷。詞中以悠揚的節奏、活潑的筆調,在冷清的畫面上,織進了熱烈的回憶和灑脫的情趣;在淡淡的哀愁中,展示了一個清妍瀟灑的藝術境界。吟誦起來,給人的感受,如同欣賞一支優美的隨想曲,它即興抒情,旋律自由又富于幻想。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梅花引·荊溪阻雪 蔣捷

    宋代

    司馬光好學 朱熹

    閱讀(162)

    司馬光好學原文:司馬溫公幼時,患記問不若人。群居講習,眾兄弟既成誦,游息矣;獨下帷絕編,迨能倍誦乃止。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溫公嘗言:“書不可不成誦。或在馬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選自朱熹編輯的《三朝名臣

    宋代

    玉樓春·別后不知君遠近 歐陽修

    閱讀(241)

    玉樓春·別后不知君遠近原文:別后不知君遠近。觸目凄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玉樓春·別后不知君遠近翻譯及注釋翻譯自從分別之后,不知你已經到了何方?眼

    宋代

    清明日對酒 高翥

    閱讀(189)

    清明日對酒原文: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清明日對酒翻譯及注釋翻譯清明這一天,南山北山到處都是忙于上墳祭掃的人群。焚燒的紙灰像白

    宋代

    水龍吟·閭丘大夫孝終公顯嘗守黃州 蘇軾

    閱讀(168)

    水龍吟·閭丘大夫孝終公顯嘗守黃州原文:閭丘大夫孝終公顯嘗守黃州,作棲霞樓,為郡中勝絕。元豐五年,余謫居黃。正月十七日,夢扁舟渡江,中流回望,樓中歌樂雜作。舟中人言:公顯方會客也。覺而異之,乃作此詞。公顯時已致仕在蘇州。小舟橫截春江,臥看翠

    宋代

    春寒 陳與義

    閱讀(198)

    春寒原文: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細雨中。春寒翻譯及注釋翻譯二月的巴陵,幾乎天天都刮風下雨。料峭的春寒還未結束,給園林的花木帶來了災難,叫人擔心害怕!嬌嫩的海棠,毫不吝惜鮮紅的花朵,挺身獨立在寒風冷雨中開

    宋代

    絕句·書當快意讀易盡 陳師道

    閱讀(199)

    絕句·書當快意讀易盡原文: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世事相違每如此,好懷百歲幾回開?絕句·書當快意讀易盡翻譯及注釋翻譯讀到一本好書,心中十分高興,可惜沒多久就讀完了;與知心朋友親切交談,心中十分高興,可惜朋友不能常常到來。世界上的

    宋代

    水調歌頭·金山觀月 張孝祥

    閱讀(186)

    水調歌頭·金山觀月原文:江山自雄麗,風露與高寒。寄聲月姊,借我玉鑒此中看。幽壑魚龍悲嘯,倒影星辰搖動,海氣夜漫漫。涌起白銀闕,危駐紫金山。 表獨立,飛霞佩,切云冠。漱冰濯雪,眇視萬里一毫端。回首三山何處,聞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還。揮手從此去,

    宋代

    紅梅 王十朋

    閱讀(180)

    紅梅原文: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猶余雪霜態,未肯十分紅。紅梅翻譯翻譯桃李不要嫉妒我紅梅,紅梅和桃李開花的樣子原來就不同,紅梅經歷了風雪,身上還有雪的痕跡。它卻還是不承認自己的色彩很紅艷。注釋1.莫:不要。2.元:通“原” , 原本。紅梅賞析

    宋代

    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 李清照

    閱讀(185)

    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原文: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

    宋代

    卜算子 洪咨夔

    閱讀(244)

    卜算子原文:芍藥打團紅,萱草成窩綠。簾卷疏風燕子歸,依舊盧仝屋。貧放麹生疏,閑到青奴熟。掃地焚香伴老仙,人勝連環玉。

    宋代

    喜晴 范成大

    閱讀(256)

    喜晴原文:窗間梅熟落蒂,墻下筍成出林。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喜晴賞析  范成大喜歡在窗前種梅樹,夏可嘗青梅,冬可賞梅花。這首詩大概[意思是說窗前的梅子熟落蒂了,墻角下的竹筍也長成了林。整天下雨都不知道春天已經結束了,天一晴才發

    宋代

    塞上 柳開

    閱讀(177)

    塞上原文:鳴骹直上一千尺,天靜無風聲更干。碧眼胡兒三百騎,盡提金勒向云看。塞上翻譯及注釋翻譯?響箭鳴叫著沖上云霄,草原之上無風,天地間一片安寧,顯得響箭的聲音更加清脆洪亮。數百個(有著碧綠眼珠的)矯健的外族騎士紛紛提著帶金勒向云端看

    宋代

    寒夜 杜耒

    閱讀(241)

    寒夜原文: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寒夜翻譯及注釋翻譯冬天的夜晚,來了客人,用茶當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爐中的火苗開始紅了起來了,水在壺里沸騰著,屋子里暖烘烘的。月光照射在窗前,與平時并沒有什么兩樣,只是

    宋代

    江城子 秦觀

    閱讀(155)

    江城子原文:清明天氣醉游郎。鶯兒狂。燕兒狂。翠蓋紅纓,道上往來忙。記得相逢垂柳下,雕玉珮,縷金裳。春光還是舊春光。桃花香。李花香。淺白深紅,一一斗新妝。惆悵惜花人不見,歌一闋,淚千行。

    明清

    詠紅梅花得“花”字 曹雪芹

    閱讀(189)

    詠紅梅花得“花”字原文:疏是枝條艷是花,春妝兒女競奢華。閑庭曲檻無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幽夢冷隨紅袖笛,游仙香泛絳河槎。前身定是瑤臺種,無復相疑色相差。(出自《紅樓夢》第五十回。)詠紅梅花得“花”字注釋(1)“春妝”句:為紅梅花設喻。春妝,

    宋代

    梅花絕句·其一 陸游

    閱讀(190)

    梅花絕句·其一原文: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梅花絕句·其一翻譯及注釋翻譯聽說山上的梅花已經迎著晨風綻開,四周大山的山坡上一樹樹梅花似雪潔白。有什么辦法可以把我的身子也化為幾千幾億個?讓每一

    宋代

    一剪梅·舟過吳江 蔣捷

    閱讀(176)

    一剪梅·舟過吳江原文: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渡 一作:度。橋 一作:嬌)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一剪梅·舟過吳江翻譯及注釋翻譯船在吳江上飄搖,

    明清

    詠紅梅花得“紅”字 曹雪芹

    閱讀(199)

    詠紅梅花得“紅”字原文:桃未芳菲杏未紅,沖寒先喜笑東風。魂飛庾嶺春難辨,霞隔羅浮夢未通。綠萼添妝融寶炬,縞仙扶醉跨殘虹。看來豈是尋常色,濃淡由他冰雪中。(出自《紅樓夢》第五十回。)詠紅梅花得“紅”字注釋(1)芳菲:花草香美。(2)“沖寒”句:

    宋代

    虞美人·聽雨 蔣捷

    閱讀(225)

    虞美人·聽雨原文: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虞美人·聽雨翻譯及注釋翻譯年少的時候,歌樓上聽雨,紅燭盞盞,昏暗的燈光下羅

    明清

    詠紅梅花得“梅”字 曹雪芹

    閱讀(276)

    詠紅梅花得“梅”字原文:白梅懶賦賦紅梅,逞艷先迎醉眼開。凍臉有痕皆是血,酸心無恨亦成灰。誤吞丹藥移真骨,偷下瑤池脫舊胎。江北江南春燦爛,寄言蜂蝶漫疑猜。(出自《紅樓夢》第五十回。)詠紅梅花得“梅”字注釋(1)白梅懶賦:即“懶賦白梅”。(2)“

    明清

    梅花(二首) 錢澄之

    閱讀(218)

    梅花(二首)原文:何處花先放?向南三兩村。未春天似夢,徹夜月無言。且喜昏鴉散,毋嫌翠羽喧。眾芳久寂寞,賴汝照乾坤。離離壓殘雪,脈脈照溪濱。一任夜五月,何妨天不春!芳華憑俗賞,風味與誰親?只覺閉門后,徘徊似有人。

    宋代

    梅花/梅 王安石

    閱讀(210)

    梅花/梅原文: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梅花/梅翻譯及注釋翻譯那墻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為什么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注釋⑴凌寒:冒著嚴寒。⑵遙:遠遠地。知:知道。⑶為(w

  • <td id="862kg"></td>
  • <td id="862kg"><option id="862kg"></option></td>
  • 狼友av永久网站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