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達一種,盡早獨立,孝順父母,陪在家人旁邊的感情的古詩詞
1、《游子吟》—唐代孟郊
原文: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
慈母手里拿著針線,為遠行的兒子做衣服。臨走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擔心兒子回來晚了會弄壞衣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報答母親的恩情如春暉普澤呢?
2、《慈烏夜啼》—唐代白居易
原文:
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
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
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
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
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
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
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
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
譯文:
慈烏失去了母親,悲痛欲絕,早晚守著舊樹林,一年四季都不肯飛走。每到半夜,人們禁不住哭濕了裙子,慈烏的哭聲似乎在哀嘆,沒有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及時盡到反哺孝養之心。
別的鳥類沒有母親嗎?為什么只有慈烏這么傷心?想必是母恩深重承受不住吧!從前有一個叫吳起的人,母親死后沒有去奔喪。哀嘆這樣一個人的心真是禽獸不如啊!慈烏啊慈烏!真是鳥類中的曾參啊!
擴展資料:
《游子吟》詩文賞析:
這是一首母愛之歌,在官職失意的情況下,詩人飽嘗世態炎涼,窮愁終身,故愈覺親情之可貴。深摯的母愛,無時無刻不在沐浴著兒女們。對于孟郊,一個常年漂泊無定所的地方,最難忘的時刻是母子分離的痛苦。這首詩描述了此時慈母縫紉的常見場景,但卻表現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感受。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游子吟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慈烏夜啼
2.表達對家人很親近的古詩詞有哪些
詩中親情
1.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
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詩》)
3.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
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木蘭辭》)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春望》)
5.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6.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張籍:《秋思》)
7.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8.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
9.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
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杜牧:《歸家》)
3.關于親情的詩句古詩15首
1,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 孟郊:《游子吟》)
2,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唐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3,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唐 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
4,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 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唐 杜牧:《歸家》)
5,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唐 賀知章:《回鄉偶書》)
6,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初唐 宋之問:《渡漢江》)
7,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人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唐 王灣:《次北固山下》)
8,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9,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聯璧》)
10,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 王維《渭城曲》)
1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 李白《靜夜思》)
12,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唐 賀知章《回鄉偶書》)
13,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勸孝歌》)
14,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對聯》)
15,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宋 李清照《菩薩蠻》)
16,母稱兒干臥,兒屎母濕眠。——(《勸孝歌》)
17,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臺。——(《格言集錦》)
18,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 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9,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漢樂府民歌《悲歌》)
4.表示家人團圓的詩句有哪些
1、宋·蘇軾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2、宋·王安石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3、唐·王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4、唐·杜甫 《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5、唐·李商隱 《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什么意思?
本句釋義為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嬋娟”是美好的樣子,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嬋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謝莊的《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間的離別是難免的,那么只要親人長久健在,即使遠隔千里也還可以通過普照世界的明月把兩地聯系起來,把彼此的心溝通在一起。表達了作者的祝福和對親人的思念,表現了作者曠達的態度和樂觀的精神。
5.關于"陪伴"的詩句有哪些
1、過故人莊
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譯文
老朋友預備豐盛的飯菜,邀請我到他好客的農家。
翠綠的樹林圍繞著村落,蒼青的山巒在城外橫臥。
推開窗戶面對谷場菜園,手舉酒杯閑談莊稼情況。
等到九九重陽節到來時,再請君來這里觀賞菊花。
2、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兩漢:佚名《上邪》
釋義:我渴望與你相知相惜,長存此心永不褪減。
3、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兩漢:佚名《涉江采芙蓉》
釋義:兩心相愛卻不能在一起。于是我們要各在一方,愁苦憂傷以至終老異鄉。
4、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宋代: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釋義: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5、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唐代:白居易《長恨歌》
釋義:在天愿為比翼雙飛鳥,在地愿為并生連理枝。
6.一家人聚在一起的詩句
1.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 杜甫《月夜憶舍弟》
釋義:從今夜就進入了白露節氣,月亮還是故鄉的最明亮。
《月夜憶舍弟》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五律。此詩首聯和頷聯寫景,烘托出戰爭的氛圍。頸聯和尾聯在此基礎上寫兄弟因戰亂而離散,居無定處,杳無音訊,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特別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時節,在戌樓上的鼓聲和失群孤雁的哀鳴聲的映襯之下,這種思念之情越發顯得深沉和濃烈。全詩托物詠懷,層次井然,首尾照應,承轉圓熟,結構嚴謹,語言精工,格調沉郁哀傷,真摯感人。
2.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唐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釋義: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一輪明月高高地掛在天空,月光映上露珠晶瑩剔透,好像被露水打濕了一樣。
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懷》亦為一篇吟月思鄉的上乘之作。它被世人傳詠至今的原因,不在于他表達感情的直白和熱情,也不在于其氣勢的壯闊,因為它既沒有‘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的狂放豪邁,也沒有‘一杯未盡銀闕涌,亂云脫壞如崩濤’的威懾,它更以它的獨特的意境,清冷的情思為后人所慨嘆。
3.團圓便是家肥事,何必盈倉與滿箱?——唐 杜荀鶴《和舍弟題書堂》
釋義:團圓是最幸福的,其他的什么財富,不要有太多的苛求。
《和舍弟題書堂》是唐代詩人杜荀鶴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官至翰學士知制造。
4.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宋 蘇軾《水調歌頭》
釋義: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長久,不管相隔千山萬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潔美好的樣子。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在密州(今山東省諸城市)時所作。
這首詞以月起興,與其弟蘇轍七年未見之情為基礎,圍繞中秋明月展開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之情納入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尋之中,反映了作者復雜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現出作者熱愛生活與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
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唐 張九齡《望月懷遠》
釋義: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輪明月,此時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望月懷遠》是唐代詩人張九齡的作品。此詩是望月懷思的名篇。開頭緊扣題目,首句寫“望月”,次句寫“懷遠”;五、六句承接三、四句,具體描繪了徹夜難眠的情境;結尾兩句進一步抒寫了對遠方親人的一片深情。
全詩語言自然渾成而不露痕跡,情意纏綿而不見感傷,意境幽靜秀麗,構思巧妙,情景交融,細膩入微,感人至深。
7.描寫初秋黃昏田園風光,有親人陪伴的詩句
《山村五絕》蘇軾竹籬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處處花。
無象太平還有象,孤煙起處是人家。煙雨蒙蒙雞犬聲,有生何處不安生。
《山村曉思》于濆開門省禾黍,鄰翁水頭住。今朝南澗波,昨夜西川雨。
牧童披短蓑,腰笛期煙渚。不問水邊人,騎牛傍山去。
《終南別業》王維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美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渭川田家》王維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句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立,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以上供參考。
8.關于"陪伴"的詩句有哪些
石榴半吐紅巾蹙,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
——宋 蘇軾《賀新郎》最是人間留不住, 朱顏辭鏡花辭樹。 ——近代 王國維《蝶戀花》共臥錦衾話石爛,同看鵲橋等海枯。
——佚名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唐 元稹《離思》洛陽陪勝友,燕趙類佳人。
——唐 李嶠《玉》許追竹士陪梅友,肯羨蜂王慕蝶侯。——宋 方回《再六次韻徐子英江樓》心事早陪三友約,國香今壓五侯家。
——宋 孫應時《和胡仲方撫干白瑞香及黃櫞韻》歲寒賓友伴蕭蕭,客氣無根已盡凋。——宋 魏了翁《次韻蘇和甫雨后觀梅》相陪二妙平生友,老矣襟期共一丘。
——宋 劉子翚《同詹明誠傳茂元游晞真館有詩因次其韻》. 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
——《孔雀東南飛》。
9.關于陪伴的古詩詞
《長恨歌》唐代·白居易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云《擊鼓》先秦·佚名擊鼓其鏜,踴躍用兵。
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
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別詩四首》兩漢·佚名其一 骨肉緣枝葉,結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誰為行路人。 況我連枝樹,與子同一身。
昔為鴛和鴦,今為參與辰。 昔者長相近,邈若胡與秦。
惟念當乖離,恩情日以新。 鹿鳴思野草,可以喻嘉賓。
我有一樽酒,《列女操 / 烈女操》唐代·孟郊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 貞女貴殉夫,舍生亦如此。
波瀾誓不起,妾心古井水。《【雙調】蝶戀花_閨怨夜月樓》元代·曾瑞閨怨 夜月樓頭橫玉管,霧帳云屏,常恨春霄短。
別后身屬新恨管,泥金翠袖啼痕滿。 【喬牌兒】舊衣服陡恁寬,好茶飯減多半。
添鹽添醋人攛斷,剛捱了少半碗。 【神曲纏】似這般,我怎謾,招處女鄰姬相玩。
云堆《【南呂】玉交枝》元代·喬吉閑適二曲 山間林下,有草舍蓬窗幽雅。蒼松翠竹堪圖畫,近煙村三四家。
飄飄好夢隨落花,紛紛世味如嚼蠟。一任他蒼頭皓發,莫徒勞心猿意馬。
自種瓜,自采茶,爐內鏈丹砂。看一卷道德經,講一會漁樵話,閉上槿樹籬,《三棒鼓聲頻·題淵明醉歸圖》元代·曹德先生醉也,童子扶者。
有詩便寫,無酒重賒。 山聲野調欲唱些,俗事休說。
問青天借得松間月,陪伴今夜。 長安此時春夢熱,多少豪杰。
明朝鏡中頭似雪,烏帽難遮。 星般大縣兒難棄舍,晚入廬山社。
比及眉未攢《【越調】小桃紅_贈劉牙兒瓠》元代·喬吉贈劉牙兒 瓠犀微露玉參差,偏稱烏金漬。斜抵春纖記前事,試尋思。
風流漫惹閑唇齒,含宮泛徵,咬文嚼字,誰敢嗑牙兒? 立春遣興 土牛泥軟潤滋滋,香寫宜春字。散作芳塵滿街市,灑吟髭。
老天也管閑公事,春風《滿江紅(中秋)》宋代·辛棄疾美景良辰,算只是、可人風月。況素節揚輝,長是十分清徹。
著意登樓瞻玉兔,何人張幕遮銀闕。倩飛廉、得得為吹開,憑誰說。
弦與望,從圓缺。今與昨,何區別。
羨夜來手把,桂花堪折。安得便登天柱上,從容陪伴酬佳節詩詞。
10.形容一家人的古詩句有哪些
1、青裙縞袂誰家女,去趁蠶生看外家。——辛棄疾(南宋)《鷓鴣天·游鵝湖醉書家壁》
譯文:春播即將開始,大忙季節就要到來,不知誰家的年輕女子,穿著白衣青裙,趁著大忙前的閑暇時光趕著去走娘家。
2、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白居易(唐)《長恨歌》
譯文:在天愿為比翼雙飛鳥,在地愿為并生連理枝。即使是天長地久,也總會有盡頭,但這生死遺恨,卻永遠沒有盡期。
3、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張若虛(唐)《春江花月夜》
譯文:人生一代代地無窮無盡,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總是相像。
4、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韓翃(唐)《寒食 / 寒食日即事》
譯文:夜色降臨,宮里忙著傳蠟燭,裊裊炊煙散入王侯貴戚的家里。
5、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唐)《春望》
譯文: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黃金。
6、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岑參(唐)《逢入京使》
譯文:在馬上與你相遇無紙筆,請告家人說我平安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