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適合寫硬筆書法的古詩60字以內
1.關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譯文:
一輪明月從祁連山升起,穿行在蒼茫云海之間。
浩蕩的長風吹越幾萬里,吹過將士駐守的玉門關。
當年漢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覬覦青海大片河山。
這里就是歷代征戰之地,出征將士很少能夠生還。
戍守兵士遠望邊城景象,思歸家鄉不禁滿面愁容。
此時將士的妻子在高樓,哀嘆何時能見遠方親人。
2.秋登蘭山寄張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譯文:
面對北山嶺上白云起伏霏霏,我這隱者自己能把歡欣品味。
我試著登上高山是為了遙望,心情早就隨著鴻雁遠去高飛。
憂愁每每是薄暮引發的情緒,興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圍。
在山上時時望見回村的人們,走過沙灘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遠看天邊的樹林活象是薺菜,俯視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彎月。
什么時候你能載酒到這里來,重陽佳節咱們開懷暢飲共醉。
擴展資料:
對于沒有楷書基礎而想練習楷書和行楷書的朋友,選帖時應注意:
第一,所選字帖的字形應當是正確規范的,這是楷書和行楷書練習的起碼要求。
這里所說的規范,是指筆畫和部首應該符合約定俗成的寫法。結構應符合重心平穩、筆畫呼應、形態變化等基本的原則。
第二,所選字帖的編寫內容和形式應適合初學。要有系統性,能根據漢字的筆畫、結構特點和練字的規律編寫練習內容,由淺入深易于接受。
要圖文并茂,既有書寫方法的說明,又有附圖示范,便于理解和練習;要有獨特的科學練習方法,使少走彎路,快見成效。
第三,所選字帖的書寫風格應是自己喜歡的。同是較高水平的字帖,其風格可能是多樣的,由于各人的文化素質和藝術修養不同,對書法藝術的評品和喜愛的標準也就不同。
因此,應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自己喜愛的高水平的字帖作為臨摹的范本,只有愛不釋手,才會“心摹手追”。
參考資料來源:硬筆書法_百度百科
2.有沒有50個字左右的關于學習的古詩啊,要寫成書法作品
我是學書法的:這首詩很適合寫書法(繁體更好):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風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另一篇:
飲 酒
【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
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
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
悠悠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
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3.硬筆書法內容 求50字以上100字以下
建議以古詩為內容,這樣比較好組織和排版。比如:
杜甫——《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白居易 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新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陸游《游山西村》(宋)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4.寫硬筆書法45個字的古詩有哪些
《次北固山下》,《月夜憶舍弟》,《渡荊門送別》,《天末懷李白》,《歲暮歸南山》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月夜憶舍弟》: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避,況乃未休兵。 《渡荊門送別》: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天末懷李白》: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歲暮歸南山》: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白發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5.硬筆書法比賽不少于六十字的古詩詞有哪些
1、《關山月》2113
作者:李白
朝代:唐
明月出天山,蒼茫5261云海間。4102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1653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譯文:一輪明月從祁連山升起,穿行在蒼茫的云海之間。浩蕩的長風吹越幾萬里,吹過將士駐守的玉門關。當年漢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覬覦青海大片河山。
這里就是歷代征戰之地,出征將士很少能夠生還,戍守兵士遠望邊城景象,思歸家鄉不禁滿面愁容。此時將士的妻子在高樓,哀嘆何時能見遠方親人。
2、《秋登蘭山寄張五》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相望試登高,心飛逐鳥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譯文:面對北山嶺上白云起伏霏霏,我這隱者自己能把歡欣品味。我試著登上高山是為了遙望,心情早就隨著鴻雁遠去高飛。憂愁每每是薄暮引發的情緒,興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圍。
在山上時時望見回村的人們,走過沙灘坐在渡口憩息歇累。遠看天邊的樹林活象是薺菜,俯視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彎月。什么時候你能載酒到這里來,重陽佳節咱們開懷暢飲共醉。
3、《暮秋山行》
作者:岑參
朝代:唐
疲馬臥長坂,夕陽下通津。山風吹空林,颯颯如有人。
蒼旻霽涼雨,石路無飛塵。千念集暮節,萬籟悲蕭辰。
鶗鴂昨夜鳴,蕙草色已陳。況在遠行客,自然多苦辛。
譯文:疲憊的馬兒睡臥在長長的山坡上,太陽已經落到水面上。山中的秋風吹進空寂的樹林,樹葉颯颯作響,好像有人進入林中。蒼茫的天空下起冷冷的雨,青石的路面沒有了灰塵。千萬種念頭,都在這傍晚出現在腦海,萬物的聲音都在蕭瑟的清晨悲鳴。
鶗鴂昨晚還在鳴叫,蕙草已經開始枯萎。何況我這遠行的異鄉人,自然就會有很多艱苦的辛酸。
4、《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唐代:岑參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
釋義:
您難道不曾看見嗎?那遼闊的走馬川緊靠著雪海邊緣,茫茫無邊的黃沙連接云天。輪臺九月整夜里狂風怒號,到處的碎石塊塊大如斗,狂風吹得斗大亂石滿地走。這時匈奴牧草繁茂軍馬肥,侵入金山西面煙塵滾滾飛,漢家的大將率兵開始征西。
將軍身著鎧甲夜里也不脫,半夜行軍戈矛彼此相碰撞,凜冽寒風吹到臉上如刀割。馬毛掛著雪花還汗氣蒸騰,五花馬的身上轉眼結成冰,營幕中寫檄文硯墨也凍凝。敵軍聽到大軍出征應膽驚,料他不敢與我們短兵相接,我就在車師西門等待報捷。
5、《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唐代:岑參
輪臺城頭夜吹角,輪臺城北旄頭落。羽書昨夜過渠黎,單于已在金山西。
戍樓西望煙塵黑,漢軍屯在輪臺北。上將擁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軍行。
四邊伐鼓雪海涌,三軍大呼陰山動。虜塞兵氣連云屯,戰場白骨纏草根。
劍河風急雪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
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
釋義:
輪臺城頭夜里吹起號角,輪臺城北旄頭星正降落。軍書昨夜連夜送過渠黎,單于已在金山以西入侵。從哨樓向西望煙塵滾滾,漢軍就屯扎在輪臺北境。上將手持符節率兵西征,黎明笛聲響起大軍起程。
戰鼓四起猶如雪海浪涌,三軍吶喊陰山發出共鳴。敵營陰沉殺氣直沖云霄,戰場上白骨還纏著草根。劍河寒風猛烈大雪鵝毛,沙口石頭寒冷馬蹄凍脫。亞相勤于王政甘冒辛苦,立誓報效國家平定邊境。
6.【五十字左一下的古詩詞】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注釋】 1.蒹(jiān):沒長穗的蘆葦.葭(jiā):初生的蘆葦.蒼蒼:鮮明、茂盛貌.下文“萋萋”、“采采”義同. 2.蒼蒼:深青色. 3.為:凝結成. 4.所謂:所說的,此指所懷念的. 5.伊人:那個人,指所思慕的對象. 6.一方:那一邊. 7.溯洄:逆流而上.下文“溯游”指順流而下.一說“洄”指彎曲的水道,“游”指直流的水道. 8.從:追尋. 9.阻:險阻,(道路)難走. 10.宛:宛然,好像. 11.晞(xī):干. 12.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邊. 13.躋(jī):升,高. 14.坻(chí):水中小洲,小島. 15.涘(sì):水邊. 16.右:迂回曲折. 17.沚(zhǐ):水中的沙灘. 【譯文】 河邊蘆葦青蒼蒼,秋深露水結成霜.意中人在何處?就在河水那一方.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又太長.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邊蘆葦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人在何處?就在河岸那一邊.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攀登難.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灘. 河邊蘆葦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人在何處?就在水邊那一頭.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曲難求.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50個字左右的古詩詞硬筆書寫(適合寫硬筆書法的古詩6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