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竹的古詩
詠竹的詩中,我認為最好的一首是王安石的:
與舍弟華藏院忞君亭詠竹
王安石
一逕森然四座涼,殘陰余韻去何長。人憐直節生來瘦,自許高材老更剛。曾與蒿藜同雨露,終隨松柏到冰霜。煩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倫學鳳凰。
另外,鄭板橋的也不錯:
題竹石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
詩中帶有竹字的詩就非常多了,列幾首有名的:
夏日南亭懷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夜涼,開軒臥閑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兗
李商隱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惠崇春江晚景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萎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2.吟詠“竹子”的詩句
清)康有為
生挺凌云節,飄搖仍自持。
朔風常凜冽,秋氣不離披。
亂葉猶能勁,柔枝不受吹。
只煩文與可,寫照特淋漓。
竹詩詞自序
周芳純1991年元旦
安居三年半,靜坐讀詩篇。
華夏竹文化,源遠數千年。
詩詞如潮海,無力仔細看。
瀏覽逾萬卷,選編萬余言。
古今詩竹者,常學竹風格。
虛心屬秉性,高節貴終生。
狂風竿不彎,暴雨膚更潔。
酷署生清陰,嚴寒葆翠色。
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羆。
衣食住行用,無不勞此君。
貢獻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風若不止,竹林盡毀滅。
我編竹詩詞,奉獻給讀者。
勸君愛惜竹,弘揚竹風格。
“水調歌頭·詠竹”
錢樟明
有節骨乃堅,無心品自端。
幾經狂風驟雨,寧折不易彎。
依舊四季翠綠,不與群芳爭艷,
揚首望青天
默默無聞處,蕭瑟多昂然。
勇破身,樂捐軀,毫無怨。
樓臺庭柱,牧笛洞蕭入垂簾。
造福何論早晚?
成材勿計后,鱗爪遍人間。
生來不為已,只求把身獻。
七律·答友人
** 1961年
九嶷山上白云飛,帝子乘風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
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里盡朝暉。
病中見窗外竹感賦
** 1952年3月4日
竹葉青青不肯黃,枝條楚楚耐嚴霜。
昭蘇萬物春風里,更有筍尖出土忙。
3.求有關竹的詩句
竹
唐·李賀
入水文光動,抽空綠影春。
露華生筍徑,苔色拂霜根。
織可承香汗,栽堪釣綿鱗。
題新竹
唐·杜牧
數莖幽玉色,晚夕翠煙分。
聲破寒窗夢,根穿綠蘚紋。
漸籠當檻日,欲得八簾云。
不是山陰客,何人愛此君。
庭 竹
唐·劉禹錫
露滌鉛粉節,風搖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
清)康有為
生挺凌云節,飄搖仍自持。
朔風常凜冽,秋氣不離披。
亂葉猶能勁,柔枝不受吹。
只煩文與可,寫照特淋漓。
竹詩詞自序
周芳純1991年元旦
安居三年半,靜坐讀詩篇。
華夏竹文化,源遠數千年。
詩詞如潮海,無力仔細看。
瀏覽逾萬卷,選編萬余言。
古今詩竹者,常學竹風格。
虛心屬秉性,高節貴終生。
狂風竿不彎,暴雨膚更潔。
酷署生清陰,嚴寒葆翠色。
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羆。
衣食住行用,無不勞此君。
貢獻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風若不止,竹林盡毀滅。
我編竹詩詞,奉獻給讀者。
勸君愛惜竹,弘揚竹風格。
“水調歌頭·詠竹”
錢樟明
有節骨乃堅,無心品自端。
幾經狂風驟雨,寧折不易彎。
依舊四季翠綠,不與群芳爭艷,
揚首望青天
默默無聞處,蕭瑟多昂然。
勇破身,樂捐軀,毫無怨。
樓臺庭柱,牧笛洞蕭入垂簾。
造福何論早晚?
成材勿計后,鱗爪遍人間。
生來不為已,只求把身獻。
4.關于竹子古詩
1、《竹里館》
[ 唐 ] 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譯文
獨自閑坐幽靜竹林,時而彈琴時而長嘯。
密林之中何人知曉我在這里?只有一輪明月靜靜與我相伴。
2、《山中雜詩》
[ 南北朝 ] 吳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
譯文
山與天相接的地方繚繞著陣陣云煙,從竹林的縫隙里看灑落下余暉的夕陽。
鳥兒歡快地向房檐上飛去,潔白的云兒竟然從窗戶里輕輕地飄了出來。
3、《虞美人·風回小院庭蕪綠》
[ 五代 ] 李煜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燭明香暗畫堂深,滿鬢青霜殘雪思難任。
譯文
春風吹回來了,庭院里的雜草變綠了,柳樹也生出了嫩葉,一年又一年的春天繼續來到人間。獨自依靠著欄桿半天沒有話說,那吹簫之聲和剛剛升起的月亮和往年差不多。
樂曲演奏未完,酒宴未散,仍在繼續,池水冰面初開。夜深之時,華麗而精美的君室也變得幽深。我已年老,憂思難以承受啊。
4、《云陽館與韓紳宿別》
[ 唐 ]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別,幾度隔山川。
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
孤燈寒照雨,濕竹暗浮煙。
更有明朝恨,離杯惜共傳。
譯文
自從和老友在江海分別,隔山隔水已度過多少年。
突然相見反而懷疑是夢,悲傷嘆息互相詢問年齡。
孤燈暗淡照著窗外冷雨,幽深的竹林漂浮著云煙。
明朝更有一種離愁別恨,難得今夜聚會傳杯痛飲。
5、《送靈澈上人》
[ 唐 ]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譯文
青蒼的竹林寺,近晚時傳來深遠的鐘聲。
背著斗笠披著斜陽,獨回青山漸行漸遠。
拓展資料
竹子,又名竹。品種繁多,有箭竹 等。多年生禾本科竹亞科植物,莖為木質,是禾本科的一個分支,學名 Bambusoideae(Bambusaceae或Bamboo),在熱帶、亞熱帶地區,東亞、東南亞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島嶼上分布最集中,種類很多,有的低矮似草,有的高如大樹,生長迅速。
通常通過地下匍匐的根莖成片生長,也可以通過開花結籽繁衍,種子被稱為竹米。有些種類的竹筍可以食用。竹枝桿挺拔,修長,四季青翠,傲雪凌霜,倍受中國人喜愛,與梅、蘭、菊并稱為四君子,與梅、松并稱為歲寒三友,古今文人墨客,愛竹詠竹者眾多。
5.關于竹子詩句
1、竹石
【作者】鄭燮 【朝代】清
譯文對照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白話翻譯:
緊緊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縫中。
千磨萬擊身骨仍堅勁,任憑你刮東西南北風。
2、聽張立本女吟
【作者】高適 【朝代】唐
危冠廣袖楚宮妝,獨步閑庭逐夜涼。
自把玉釵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白話翻譯:
少女戴著高高的帽子,拂動著寬廣的衣袖,打扮成南方貴族婦女的模樣,夜晚獨自在涼爽寂靜的庭院中漫步。
自己拿著玉釵敲臺階下的竹子,打出拍子,一曲清越的歌聲之后,月色顯得十分皎潔。
3、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
【作者】張昪 【朝代】宋
一帶江山如畫。風物向秋瀟灑。水浸碧天何處斷,霽色冷光相射。蓼嶼荻花中,隱映竹籬茅舍。
天際客帆高掛。門外酒旗低迓。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閑話。悵望倚危欄,紅日無言西下。
白話翻譯:
金陵風光美麗如畫,秋色明凈清爽。碧天與秋水一色,何處是盡頭呢?雨后晴朗的天色與秋水閃爍的冷光相輝映。蓼草荻花叢生的小島上,隱約可見幾間竹籬環繞的草舍。
江水盡頭客船上的帆仿佛高掛在云端,煙霧籠罩的岸邊,有低垂的酒旗。那些六朝興盛和衰亡的往事,如今已成為漁民、樵夫閑談的話題。在高樓上獨自遙望,倍感蒼涼,凄冷的太陽默默地向西落下。
4、山居秋暝
【作者】王維 【朝代】唐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白話翻譯:
空曠的群山沐浴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響知是洗衣姑娘歸來,蓮葉輕搖想是上游蕩下輕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隨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孫自可以久留。
5、風
【作者】李嶠 【朝代】唐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白話翻譯:
能吹落秋天金黃的樹葉,能吹開春天美麗的鮮花。
刮過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進竹林能使萬竿傾斜。
6.關于竹子的詩句
1、清代鄭燮《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翻譯:竹子抓住青山一點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巖石縫中。經歷成千上萬次的折磨和打擊,它依然那么堅強,不管是酷暑的東南風,還是嚴冬的西北風,它都能經受得住,還會依然堅韌挺拔。
2、宋代陸游《東湖新竹》
插棘編籬謹護持,養成寒碧映漣漪。
清風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籜時聞聲簌簌,放梢初見葉離離。
官閑我欲頻來此,枕簟仍教到處隨。
翻譯:竹初種時,用棘條編成籬笆,小心謹慎保護好新竹,新竹長成,碧綠濃蔭,倒映在水之漣漪中。夏日的清風吹過地面,好像秋天提前而至,赤日當空,也不感到正午的炎熱。
筍殼脫落時,聽到簌簌悉悉的聲音,竹子拔節時,初現疏疏落落的倩影。退歸閑暇的時候,我經常來這里,來的時候仍然隨身帶著枕頭和竹席,好隨地安眠。
3、唐代呂太一《詠院中叢竹》
擢擢當軒竹,青青重歲寒。
心貞徒見賞,籜小未成竿。
翻譯:窗外的叢竹挺撥直立,青翠中預示來年的春寒。竹子的堅貞為人欣賞,因為竹筍還未長成長竿。
4、唐代柳宗元《巽公院五詠·苦竹橋》
危橋屬幽徑,繚繞穿疏林。
迸籜分苦節,輕筠抱虛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蕭蕭吟。
差池下煙日,嘲哳鳴山禽。
諒無要津用,棲息有馀陰。
翻譯:高高的橋與幽幽的小路相連,它曲曲折折穿過稀疏的竹林。竹子從筍籜中迸發苦節,青皮環抱空虛的竹心。俯身看橋下細細的溪流,抬頭聽山間蕭蕭的竹韻。煙霧蒸騰中陽光西下,山里的鳥兒在嘲哳亂鳴。料想苦竹不可能作為渡口的竹伐,正好給我們的休憩提供了綠蔭。
5、清代鄭燮《新竹》
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翻譯:新長的竹子要比舊竹子高,它們的生長全憑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長出來的,會長得更高。
7.哪里有描寫竹的古詩詞
竹詩詞自序
周芳純1991年元旦
安居三年半,靜坐讀詩篇。
華夏竹文化,源遠數千年。
詩詞如潮海,無力仔細看。
瀏覽逾萬卷,選編萬余言。
古今詩竹者,常學竹風格。
虛心屬秉性,高節貴終生。
狂風竿不彎,暴雨膚更潔。
酷署生清陰,嚴寒葆翠色。
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羆。
衣食住行用,無不勞此君。
貢獻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風若不止,竹林盡毀滅。
我編竹詩詞,奉獻給讀者。
勸君愛惜竹,弘揚竹風格。
8.【關于竹子古詩】
題吾友梁鐵君俠者畫竹 (清)康有為 生挺凌云節,飄搖仍自持. 朔風常凜冽,秋氣不離披. 亂葉猶能勁,柔枝不受吹. 只煩文與可,寫照特淋漓. 竹詩詞自序 周芳純1991年元旦 安居三年半,靜坐讀詩篇. 華夏竹文化,源遠數千年. 詩詞如潮海,無力仔細看. 瀏覽逾萬卷,選編萬余言. 古今詩竹者,常學竹風格. 虛心屬秉性,高節貴終生. 狂風竿不彎,暴雨膚更潔. 酷署生清陰,嚴寒葆翠色. 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羆. 衣食住行用,無不勞此君. 貢獻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風若不止,竹林盡毀滅. 我編竹詩詞,奉獻給讀者. 勸君愛惜竹,弘揚竹風格. “水調歌頭·詠竹” 錢樟明 有節骨乃堅,無心品自端. 幾經狂風驟雨,寧折不易彎. 依舊四季翠綠,不與群芳爭艷, 揚首望青天 默默無聞處,蕭瑟多昂然. 勇破身,樂捐軀,毫無怨. 樓臺庭柱,牧笛洞蕭入垂簾. 造福何論早晚? 成材勿計后,鱗爪遍人間. 生來不為已,只求把身獻. 七律·答友人 ** 1961年 九嶷山上白云飛,帝子乘風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 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里盡朝暉. 病中見窗外竹感賦 ** 1952年3月4日 竹葉青青不肯黃,枝條楚楚耐嚴霜. 昭蘇萬物春風里,更有筍尖出土忙. 題竹 ** 1963年 彩筆凌云畫溢思,虛心勁節是吾師; 人生貴有胸中竹,經得艱難考驗時. 詠竹 方志敏 雪壓竹頭低,低下欲沾泥, 一輪紅日起,依舊與天齊. 竹 (題畫詩) 鄧拓 階前老老蒼蒼竹,卻喜長年衍萬竿, 最是虛心留勁節,久經風雨不知寒. 歲寒三友 (題畫詩) 陶行知 萬松嶺上松,鼓蕩天風, 震動昆侖第一峰. 千軍萬馬波濤怒;海出山中. 竹綠梅花紅,轉戰西東, 爭取最后五分鐘,百草千花休閑笑, 且待三冬. 《蕭湘竹子詩詞》代序 熊文愈 1991年4月 華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 衣食住行用,處處竹相連. 詩詞書畫卷,卷卷有竹篇. 多少高雅士,情寄幽篁間. 竹溪六君子,竹林七大賢. 東坡有三絕,板橋更超前. 剛直凌云志,虛懷不私偏. 郁郁婆娑葉,經冬不凋殘. 迎風更瀟灑,亮節益韌堅. 群承竹風格,研竹數十年. 業余集詩畫,選纂萬余言. 宏揚竹文化,四海共仰瞻. 我亦愛竹者,相逢慶有緣. 聊聊記數語,以電竹詩篇. 詠 竹 宋·文同 (忽憶故園修竹因作此詩) 故園修竹繞東溪,占水浸沙一萬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應是怪歸遲. 摘自《132名中國國畫家》 春江曉景 宋·惠崇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曖鴨先知. 萎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筍 宋·王元之 數里春畦獨自尋.迸犀抽錦亂森森. 田文死去賓朋散.拋擲三個玳瑁簪. 摘自《詠物詩選》 謝劉仲行惠筍 宋·朱子 誰寄寒林新屬筍,開奩喜見白參差. 知君調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摘自《詠物詩選》 竹 唐·李建勛 瓊節高吹宿風枝,風流交我立忘歸. 最憐瑟瑟斜陽下,花影相和滿客衣. 摘自《詠物詩選》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歸傍砌栽. 好風終日起,幽鳥有時來. 篩月牽詩興,籠煙伴酒杯. 南窗輕睡起,蕭颯風雨聲. 竹 唐·鄭谷 宜煙宜雨又宜風,拂水藏時復間松. 移得蕭騷從遠寺,洗來巰侵見前峰. 侵階蘚折春芽迸,繞徑莎微夏陽濃. 無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 竹 唐·韋式 竹,臨池,似玉. 悒露靜,和煙綠. 搶節寧改,貞心自束. 渭曲偏種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驚龍化,美實當隨鳳熟. 唯愁吹作別離聲,回首駕驂舞陣速. 摘自《古今中外21—30期合訂本》 從韋續處覓綿竹 唐·杜甫 華軒藹藹他年到,綿竹亭亭出縣高. 江上舍前無此物,幸分蒼翠拂波濤. 寄題江外草堂 唐·杜甫 我生性放誕,雅欲逃自然. 嗜酒愛風竹,卜居必林泉. 衡陽道中二絕 宋·范成大 黑羖鉆籬破,花豬突戶開. 空山竹瓦屋,猶有燕飛來. 發合江數里,寄楊商卿諸公 宋·范成大 臨分滿意說離愁,草草無言只淚流. 船尾竹林遮縣市,故人猶自立沙頭. 將別巫峽,贈南卿兄襄西果園四十畝 唐·杜甫 苔竹素所好,萍蓬無定居. 遠游長兒子,兒地別林廬. 堂成 唐·杜甫 背郭堂成蔭白茅,綠江路熟俯青郊. 榿林礙日呤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 竹 唐·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色侵書帙晚,隱過酒罅涼.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翦伐,會見拂云長. 食筍詩 唐·白居易 此處乃竹鄉,春筍滿山谷; 山夫折盈把,把來早市鬻. 竹里 清·蒲松齡 尤愛此君好,搔搔緣拂天, 子猷時一至,尤喜主人賢. 摘自《聊齋詩集》 詠竹 清·吳昌碩 客中常有八珍嘗,那及山家野筍香. 寄罷筼筜當獨惆悵,何時歸去看新篁. 竹石 清·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長竹 唐·陳陶 青嵐帚亞君祖,綠潤高枝憶蔡邕. 長聽南園風雨夜,恐生鱗甲盡為龍. 竹石 清·鄭板橋 淡煙古墨縱橫,寫出此君半面, 不須日報平安,高節清風曾見. 予告歸里,畫竹別濰縣紳士民 清·鄭板橋 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 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 詠竹著 明·陳良規 殷勤問竹箸,甘苦爾先嘗; 滋味他人好,爾空來去忙. 摘自《健康報》1989.7.1 詠竹 宋·黃庭堅 竹筍才生黃犢角,蕨芽初長小兒拳. 試尋野菜炊香飯,便是江南二月天. 詠 竹 宋·文同 (忽憶故園修竹因作此詩) 故園修竹繞東溪,占水浸沙一萬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應是怪歸遲. 摘自《132名中。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讀竹古詩詞(關于竹的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