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862kg"></td>
  • <td id="862kg"><option id="862kg"></option></td>
  • 古詩詞表現手法豆丁網(古詩詞的表現手法)

    1.古詩詞的表現手法

    古詩詞的表現手法很多,我國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傳統表現手法有“賦、比、興”。《毛詩序》說:“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

    其間有一個絕句叫:“三光日月星,四詩風雅頌”。

    這“六義”中,“風、雅、頌”是指《詩經》的詩篇種類,“賦、比、興”就是詩中的表現手法。

    賦:是直接陳述事物的表現手法。宋代學者朱熹在《詩集傳》的注釋中說:“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如,《詩經》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這種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繪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劉勰在《文心雕龍·比興》中說:“且何謂為比也?蓋寫物以附意,揚言以切事者也。”朱熹說:“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詩經》中的《螽斯》《碩鼠》等篇即用此法寫成。

    興:是托物起興,即借某一事物開頭來引起正題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現思想感情的寫法。唐代孔穎達在《毛詩正義》中說:“興者,起也。取譬引類,起發己心,詩文諸舉草木鳥獸以見意者,皆興辭也。”朱熹更明確地指出:“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如《詩經》中的《關雎》《桃夭》等篇就是用“興”的表現手法。

    這三種表現手法,一直流傳下來,常常綜合運用,互相補充,對歷代詩歌創作都有很大的影響。

    詩歌的表現手法是很多的,而且歷代以來不斷地發展創造,運用也靈活多變,夸張、復沓、重疊、跳躍等等,難以盡述。但是各種方法都離不開想象,豐富的想象既是詩歌的一大特點,也是詩歌最重要的一種表現手法。在詩歌中,還有一種重要的表現手法是象征。象征,簡單說就是“以象征義”,但在現代詩歌中,象征則又表現為心靈的直接意象,這是應予注意的。用現代的觀點來說,詩歌塑造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三種:

    2.中國古詩詞的表現手法

    藝術手法 修辭 在古典詩詞中,修辭手法的運用是相當普遍的。

    一般而言,象比喻、夸張、擬人、設問、反問、對偶等都常見,另外如互文和列錦是不太常見且理解起來有點困難的修辭手法。 典故運用 用典,是古詩詞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方法,在增強了作品意蘊的同時,也給我們閱讀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有些時候要是不能正確理解其中典故的含義就直接影響對整個作品的鑒賞。所以必須對作品中的“典故”有個初步的理解,透過原來典故中的本意進而理解出用典后所表達出的新的含義。

    一般而言,古詩詞中的用典要注意以下幾種情形。 “點”“面”不均衡 古典詩詞一般篇幅短小,容量有限,許多詩詞,只是生活的切片,向讀者輸出有限的信息,作為讀者定向思維的導線。

    優秀的詩人,總是善于截取生活中最精彩、最生動活潑的片斷,借助于生動的形象來表情達意,這一點,在詩詞鑒賞中是要特別注意到。了解了詩詞的這一特點,將有助于很好地理解作品所蘊含的深刻內容。

    古典詩歌的辯證表現手法 古人在創作中非常注重表現藝術,寫景、狀物、言情、述志,往往采用既對立又統一,既相反而又相成的辯證手法,從而形成了古詩詞耐人尋味的藝術魅力,讓讀者在品味賞讀中獲得無窮的藝術享受。這些辯證的表現手法包括點染、虛實、疏密、濃淡、離合、雅俗、曲直、隱顯、巧拙等。

    下面以中學課本中涉及到的詩詞為例,試作說明。 1、點染 點染,本是國畫的術語。

    繪畫時,有的地方點,有的地方染,從而繪出一幅和諧統一的畫面。借用到古典詩歌中來,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方正面點明旨意,有些地方側面渲染。

    這在寫景抒情詩中比較常見,一般用景物來染;用一句話,一個詞來點出要抒發的感情。渲染是為了突出旨意,旨意引導渲染,相互依存,和諧統一。

    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其中的“斷腸人在天涯”是點;其余各句均是“染”,渲染相思之情的傷悲。

    如柳永《雨霖鈴》:“多情自古傷離別,更哪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其中第一句是“點”,點出“傷離別”;其余各句是“染”,渲染傷別之情。 李清照的《聲聲慢》就用了“乍暖還寒”、“三杯兩盞淡酒”、“晚來風急”、“雁過也”、“滿地黃花”、“梧桐更兼細雨”來渲染傷心的心緒,最后用“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點出自己“愁”的主旨。

    王實甫《長亭送別》中的[正宮][端正好],前面“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是染,后面“都是離人淚”是點。

    也是用的這種手法。 2、虛實 虛實結合是古典詩歌重要的藝術手法之一。

    所謂“實”,是詩詞中可以通過視覺、聽覺等感覺捉摸到的部分;所謂“虛”則是指詩詞中表現的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識之中的部分。換言之,就方法而言,詳細為實,簡略為虛;具體為實,抽象為虛;有據為實,假托為虛;有行為實,徒言為虛。

    就對象而言,景為實,情為虛;眼見為實,想象為虛;有者為實,無者為虛;顯者為實,隱者為虛;當前為實,過去和將來為虛;已知為實,未知為虛等等。虛實結合,可以給人以無窮的想象和回味,也可以使詩人的感情表達得更深沉而充分。

    如李白的《蜀道難》,以虛寫實,從蠶叢開國說到五丁開山,由六龍回日寫到子規夜啼,天馬行空般地馳騁想象,創造出了讓人驚嘆不已的蜀道形象。 李商隱的《錦瑟》運用“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四個典故,以虛寫虛(過去的經歷、夢想、挫折等),讓后學者暢想不已,被喻為古代“朦朧詩”。 李煜的《虞美人》中“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卻又以實寫虛,將抽象的“愁”化為具體可感的江水滾滾,新鮮美妙,讓人回味。

    3、疏密 詩歌的疏密手法,主要是指描寫人、事、景、物的密度。密度小者為疏,密度大者為密。

    疏者大筆勾勒,重在傳神;密者多為工筆細描,重在鋪寫渲染。在詩歌中,疏利于寫大景,密利于寫小景;在詞、曲中,婉約者較密;豪放者較疏。

    但在一首詩歌中,詩人們也時而采用疏密結合的手法,構成一定的意境,如杜甫的《登高》中“風急天空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四句,前兩句“風急”、“天高”、“猿嘯”、“渚清”、“沙白”、“鳥飛”一句三個意象,顯得綿密急促;后兩句“落木”、“長江”一句一意象,顯得物象稀少而疏闊。

    從美學角度看,因為密就產生了一種緊促感,因為疏就產生了一種弛緩和開朗感,一緊一緩之間,給欣賞者帶來了心理的愉悅;而作者營造這一密一疏的藝術形象,又將秋天特有的景物放在了宏大的背景中,相互映襯,給人以豐富的想象空間。 又如王維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四句,也是深得疏密之妙。前兩句交代“雨后空山”、“秋天傍晚”,一寫環境,一寫時間,可謂疏朗簡潔;后兩句卻寫到“明月”、“青松”、“月光”、“清泉”、“石頭”、“水花”,意象十分豐富;一疏顯得宏觀開闊,一密顯出局部的清幽,的確讓人心曠神怡。

    3.古詩詞的主要表現手法,感情,主旨,技巧,作用等

    表現手法又叫表達技巧、藝術手法,是指詩歌的章法和技巧。

    1、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兩種。用事是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對現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立場和態度、個人的意緒和愿望等等,屬于借古抒懷。

    引用或化用前人詩句目的是加深詩詞中的意境,促使人聯想而尋意于言外。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辛棄疾《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這首詞除了回顧作者43年前南下經歷一層外,全是用事。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寫的是劉裕當年北伐抗敵的英雄氣概。作者借贊揚劉裕,諷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無恥行徑,表現出作者抗金的主張和恢復中原的決心。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姜夔《揚州慢》) “春風十里”引用杜牧的詩句,表現往日揚州十里長街的繁榮景況,是虛寫;“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凄涼情形,是實寫。這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又如:李商隱《錦瑟》“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啼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連用了蜀帝化鳥,莊周化蝶,鮫人珠淚,藍田煙玉四個典故,以隱喻手法從不同側面寫一生不幸。理想追求如同幻影,人生旅途遺恨重重,像杜鵑一樣總在悲鳴,像明珠一樣時時流淚。

    四個典故,構成了一個綿邈微婉的意境,寄寓了詩人濃重的悲慨,抒民了詩人的郁憤。 常見的用典意思 投筆:棄文從武 雞黍:專指招待客人的飯菜 長城:守邊的將士 紅豆:象征愛情或相思 樓蘭:邊境之敵 瑟瑟:原為綠色寶石的名稱,后來借指綠色 折腰:屈身事人 杜康:酒 化碧:剛直忠正的人為正義事業而蒙冤受屈 黍離:對國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傷感之情 鴻雁,雁書,雁足,魚雁:書信,音訊 桑榆:指日落時余光所照之處,后指垂老之年 尺素:書信 商女:即歌女,后以此為不顧國家存亡而醉生夢死的典故 青鸞,青鳥:傳遞書信的人 鷓鴣:襯托處境的艱難或心情的惆悵 雙鯉,鯉魚,鯉素:書信 杜鵑:渲染哀怨悲凄的氣氛或思歸的心情 五柳:隱者 東籬,采菊:辭官歸隱后的田園生活或閑雅的情致 鴻鵠:人有遠大志向 雕蟲: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三徑:隱士居住的地方 風騷:優秀的文學作品或文采 勞歌,渭城,陽關:送別時唱的歌曲 長亭,南浦,柳岸:送別地 夕陽:離別時的心情或暮年老年 牧童:淡泊,田園生活 煙波:離別后漂泊無依 吳鉤:武器或有勇武豪情 明月:鄉愁 青云:高的地位 孤雁,落帆,斷鴻:孤獨游子 青紫:高官顯爵 丁香:愁心或情結 青梅竹馬:男女小時天真無邪一起玩耍 蟬鳴:悲秋 青天:清官 落花:傷春 落葉:秋天 黃昏日暮:死亡迫近的憂懼或蒼茫的歷史意味 飛蓬,孤蓬,歸蓬:孤寂的游子 西樓,望江樓:送別地或悠悠愁緒 梅子:含有風情意味(梅子成熟:少女懷春)(梅雨:悠悠愁緒) 2、聯想 由一事物聯系到與之有關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類似的特點聯系起來造成一個典型。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賀知章《詠柳》) 詩人由柳枝的紛披下垂、婀娜多姿聯想到翠綠的絲帶,運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個別具浪漫色彩的新穎形象,一改楊柳抒離情的象征義。 3、想象 人們在已有材料和觀念基礎上,經過聯想、推斷、分析、綜合,創造出新的觀念的思維過程。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劉禹錫的《望洞庭》) 這首詩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通過極富想象力的描寫,將洞庭的湖光山色別出心裁地再現于紙上。 4、襯托或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點或特質更加突出。

    有正襯和反襯兩種。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蘇軾《念奴嬌 ? 赤壁懷古》) 這首詞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卻從“千古風流人物”寫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戰時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億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杜甫《月夜》) 頸聯寫妻子的美麗,反襯詩人惆悵痛苦的心情。 又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以動襯靜是反襯。 練習:杜甫《絕句》:“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是如何應用襯托手法的? 以樂景襯哀情。 5、渲染:環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寫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強藝術效果。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杜甫《登高》)首聯俯仰所見所聞,一連出現六個特寫鏡頭,渲染秋江景物的特點。 又如: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這首詩是作者初至成都游諸葛亮武侯祠所作,抒寫詩人對諸葛亮崇敬贊佩之情。

    前二聯寫武侯祠的景色,以古柏森森、碧草茂密、黃鸝空啼等景色渲染寂靜、肅穆的氣氛,表現作者對先賢深沉的緬懷。 練習:分析劉禹錫《烏衣巷》渲染了一種怎樣的氣氛。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

    4.詩詞的表現手法有哪些詩歌常用的表現手法

    1.對比(對照) 錢起《暮春歸故山草堂》:“谷口春殘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

    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該詩通過“春殘”、“鳥稀”、“花盡”、“花飛”與“幽竹”的對比,突出幽竹的高尚精神。

    劉禹錫《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今昔對比,抒發物是人非的滄桑變化之感。張繼《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霜天、殘月是冷色,江楓、漁火是暖色,這是色彩的對照;霜天透明的明亮與漁火鮮艷的明亮是光質的對照。

    通過對照寫出作者的孤寂飄零之感。2.虛實結合(聯想和想象) 王昌齡《送魏二》:“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引雨入舟涼。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一二兩句實寫眼前之景,三四兩句通過聯想和想象虛寫朋友夜泊瀟湘的情狀,表現了作者的惆悵和依戀之情。

    李賀《將發》:“東床卷席罷,護落將行去。秋白遙遙空,日滿門前路。”

    前兩句寫收拾停當,即將登程,這是實寫;后兩句寫出征后將會遇到的景色,這是虛筆。3.正意反說(反語) 宋之問《渡漢江》:“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寫思鄉之切,卻正意反說,愈近家鄉,愈不敢問及家鄉,擔心聽到壞消息,從而更好地表達出作者的思鄉之切。

    陸游《秋思》“日長似歲閑方覺,事大如天醉亦休”,縱然是天大的事也一醉罷休,但真能“醉亦休”嗎?詩人不過是正意反說,表面放達,實則抒發報國無門、難以釋懷的愁苦。岑參《寄左省杜拾遺》“圣朝無闕事,自覺諫書稀”,運用反語,揭露和諷刺了封建統治者的文過飾非、諱疾忌醫,表達了詩人對唐王朝的失望之情。

    4.反襯(有時與“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共用) 沈佺期《獨不見》“盧家少婦郁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用海燕雙棲反襯少婦的孤獨愁苦。賈至《春思二首(其一)》“東風不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長”,用春日美好之樂景反襯詩人內心之愁苦。

    5.動靜結合(以動襯靜、以聲襯靜) 劉攽《雨后池上》:“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檐楹。東風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

    先寫水面平靜的靜態美,再寫風吹動垂楊水落荷葉之聲,以動襯靜,動靜結合,表現了雨后池塘的美麗。王維《田園樂(其六)》“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以聲襯靜,動靜結合,表現田園幽靜安適的特點。

    6.借古諷今 杜牧《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借南朝暗諷唐朝統治者大興佛教、不顧百姓民生的社會現實。戎昱《詠史》:“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豈能將玉貌,便擬靜胡塵。

    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詩人借漢朝之事諷刺當朝執行的屈辱的和親政策。

    7.直抒胸臆 杜甫《兵車行》“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直抒胸臆,表現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以及作者對戰爭的怨恨之情。楊炯《從軍行》“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直接抒發了作者忠君報國和渴望建功立業的思想感情。

    8.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委婉含蓄,間接抒情) 杜牧《齊安郡中偶題二首(其一)》“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綠荷有恨而背西風,以寓情于景的手法,寫出詩人之恨,流露出傷感不平之情。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二)》:“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描寫邊塞景象,寓情于景,展現邊疆將士的傷感別離之情。

    9.托物言志 王安石《孤桐》“明時思解慍,愿斫五弦琴”,托物言志,表達了自己正直向上、虛心扎實、堅強不屈的人生追求以及甘愿為解救百姓疾苦而獻身的精神。李商隱《蟬》:“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作者借詠蟬以喻自身的高潔。

    10.用典 裴迪《送崔九》“莫學武陵人,暫游桃源里”,借《桃花源記》中武陵人的典故勸勉崔九既要隱居,就必須堅定不移,不要三心二意,不甘久隱。杜甫《江漢》“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用“老馬識途”的典故表達自己報國無門、壯志難酬的憤懣之情。

    11.比喻 楊萬里《暮熱游荷池上》“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將荷葉比作碧傘,生動形象,從而傳達出作者對荷花的喜愛之情。劉攽《雨后池上》“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檐楹”,將平靜的水面比作淡磨之明鏡,寫出水面的靜態美。

    12.擬人 戎昱《移家別湖上亭》“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柳條藤蔓”用擬人化的“系”的動作挽留主人,從而表現主人對湖上亭的依戀之情。蘇軾《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作者把海棠寫成了一個睡美人,突出了海棠的高潔美麗,以及作者對海棠的喜愛之情。

    13.雙關 王昌齡《送魏二》“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引雨入舟涼”,一“涼”字,既寫出了身體上感受到的寒冷,又寫出了詩人內心的凄涼,一字雙關。秦韜玉《貧女》“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既表達了對貧女的同情,又傾訴了自己終年勞心卻久屈下僚的憤懣不平。

    14.反復 蘇軾《減字木蘭花·己卯儋耳春詞》:“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便丐春工。

    5.詩歌常用表現手法

    (一)象征象征是詩歌慣用手法,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人的品德節操。

    如:以“梅”象征高潔、清秀、淡雅、素樸;以“菊”象征高潔、傲霜斗雪的堅強,被稱為“隱逸之花”;以“蘭芷”象征名貴、孤芳、清高;以“牡丹”象征富麗;等等。尋陸鴻漸不遇皎然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

    報道山中去,歸來每日斜。析:“籬邊菊”象征陸鴻漸具有高潔的節操。

    (二)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義來表達個人胸懷心志的一種藝術手法,又叫感物抒懷。托物言志詩,又叫寫物詩。

    如:墨 梅王冕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析:此詩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發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樣的高潔、淡雅,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純潔的操守。類似的還有于謙的《石灰吟》、陸游的《卜算子·詠梅》、張九齡的《感遇》等等。

    二。注重寫景詩歌“貴含蓄,忌直露”,有情不直言情,有恨不直言恨,如何傳情達意?古人慣用手法便是借景達情了。

    常用寫景方式有:1.側面烘托詩人在寫景時,不從正面景物入手,而是從與其有關的側面景物入手,以對側面景物的描寫來達到反映主題的效果,即是側面烘托。如:石頭城劉禹錫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2.以景襯情(景)詩人在描摹細微婉曲、隱秘難言的情感或濃情密意時,往往通過景物來渲染襯托,如:[雙調]清江引秋 懷張可久西風信來家萬里,問我歸期未?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里。

    李白的《春思》亦是一例,作者把“燕草”寫為“如碧”、“秦桑”寫為“低綠”,引起讀者的想象:濃綠才“碧”,濃綠才“沉”,“沉”才“低”。以此更好地襯托出處在燕地的丈夫與處在秦地的妻子相思情之濃厚。

    鹿 柴王維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3.側重寫動、靜景或動靜景結合或動靜景相互映襯在一些山水詩中,往往有靜景,如山、月等;動景,如水流、風搖等等。據側重點的不同,作者有時只寫動景或靜景,有時動靜景兼寫,有時為寫靜景而以寫動景來襯托,有時為寫動景而以寫靜景來襯托。

    如王維的《鹿柴》以“人語響”襯“空山”之靜;其《山居秋暝》以“竹喧”“蓮動”來襯“空山”之靜,抒發一種閑情逸致。4.塑造意境,渲染氛圍,抒發情感古今詩歌中,先寫景后敘事抒情或全篇寫景的詩作很多,詩人往往借助景物把氣氛渲染得濃濃的,為下文抒情作鋪墊或融情入景中。

    根據景物的性質可分為喜景和哀景。①喜景襯喜情,哀景襯哀情“情樂則景樂,情哀則景哀”,詩人的高妙之處就是把情融入景中,通過景傳達自己的喜怒哀樂,做到情景的交融。

    如:登 高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②喜景襯哀情以樂景寫哀,更見其哀。如:絕 句杜甫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5.虛實結合詩人在詩歌創作中,離不開聯想和想像。聯想和想像對表現詩歌的主題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但聯想與想像須有一定的現實根基——現實客觀景物或事件。實景是詩人描寫的現實客觀景物,虛景是詩人通過聯想或想像而虛擬的景物,虛實結合更能表達出一種濃溢的情思。

    如:塞上聽吹笛高適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天山。

    總之,在詩歌中,以景傳情達意(間接抒情)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以“故鄉明月”傳達“鄉思情”;以“松風山月”傳達“隱逸情”;以“寒林殘月”傳達“詩人的憂愁”;以“中秋圓月”傳達“相思情苦”;以“風雨落花,雙燕孤飛,重閣玉枕”傳達“閨怨情”;在意境的塑造上,畫面或雄渾壯麗,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四)卒章顯志詩人往往在詩歌的結尾表達自己的心志或情懷。如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結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句,表達詩人要自由自在,馳騁閑放,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

    又如其另一首《行路難》尾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表達實現理想的豁達。

    古詩詞表現手法豆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古詩詞表現手法豆丁網(古詩詞的表現手法)

    詩歌

    中考語文古詩詞分類(中考語文古詩詞分類整理)

    閱讀(18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中考語文古詩詞分類,內容包括中考語文古詩詞分類整理,初中語文古詩分類,初中語文古詩詞分類(分得越細越好)。初中教材古詩詞專題歸類 (一)春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2、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

    詩歌

    古詩詞中用應字的句子(詩句中的煉字)

    閱讀(17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古詩詞中用應字的句子,內容包括詩句中的煉字,古詩詞飛花令常用字及例句,古詩詞文中三疊用字的句子越多越好(如“庭院深深深幾許”)。“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題臨安邸》)這兩句表面上是說那些宴樂西湖流連光

    詩歌

    含若的古詩詞(含若字的古詩詞)

    閱讀(23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含若的古詩詞,內容包括含若字的古詩詞,帶有若的詩句,含若字的詩句。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悄悄月出樹,東

    詩歌

    關于鄉村田原的古詩詞(描寫鄉村田園的古詩)

    閱讀(174)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關于鄉村田原的古詩詞,內容包括描寫鄉村田園的古詩,寫關于鄉村田園的詩句,描寫田園鄉村的詩句。這么多,夠嗎?王維《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王維《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

    詩歌

    用古詩詞大學生雙創標語(藏頭詩雙創雙建,贊美,祖國好,家鄉好)

    閱讀(19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用古詩詞大學生雙創標語,內容包括藏頭詩(雙創雙建),贊美,祖國好,家鄉好,雙創詩歌——例如環保一類的,藏頭詩(雙創雙建),贊美,祖國好,家鄉好。雙龍騰飛佑華夏開創未來新中華無雙偉績今朝創建功立業舉世夸注:“雙龍”意指我們的兩

    詩歌

    廢物利用手工古詩詞元素(贊美對廢物利用的句子或詩句)

    閱讀(385)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廢物利用手工古詩詞元素,內容包括求幾句關于“變廢為寶”或者“廢物利用”的詩句,不要口號類型的,贊美“對廢物利用”的句子或詩句,關于手工的古詩詞。1. 扔了就是垃圾,回收就是寶貝。節約是一種習慣,廢品是一種資源。2. 廢

    詩歌

    關于年的古詩詞幼兒園(幼兒園學的五十首最簡單的古詩)

    閱讀(19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關于年的古詩詞幼兒園,內容包括幼兒新年詩歌大全,幫忙寫個關于新年的詩歌,簡單上口積極向上四歲幼兒園小朋友要朗,幼兒園十五周年詩詞。《詠鵝》 作者:(唐)駱賓王 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譯文:“鵝!鵝!鵝!

    詩歌

    古詩詞音樂歌曲大全(根據古詩詞改編的流行歌曲有哪些)

    閱讀(883)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古詩詞音樂歌曲大全,內容包括根據古詩詞改編的流行歌曲,古詩詞改編的歌曲,10大古詩詞背景音樂。1. 歌曲及歌手:《人面桃花》鄧麗君 相關古詩詞:唐·崔護《題都城南莊》2. 歌曲名稱及歌手:《虞美人》鄧麗君相關古詩詞:南唐·李

    詩歌

    有關寫春風的古詩詞(描寫春風的古詩詞)

    閱讀(15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有關寫春風的古詩詞,內容包括描寫春風的古詩詞,關于春風的古詩,完整的,描寫春風的詩詞。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白居易《長恨歌》2、生無桃李春風面,名在山林處士家。楊萬里《蘭花》3、卷簾亭館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

    詩歌

    人生格言勵志古詩詞(經典勵志詩句人生古詩)

    閱讀(21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人生格言勵志古詩詞,內容包括經典勵志詩句人生古詩,古詩勵志名言名句大全,勵志古詩詞名言名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鄭燮《竹石》讀書不覺已春

    詩歌

    描寫春天冷的古詩詞(描寫初春寒冷的詩句)

    閱讀(17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描寫春天冷的古詩詞,內容包括描寫初春寒冷的詩句,描寫春天寒冷的詩句,描寫春冬的20首古詩詞。江漢春風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甫《遠懷舍弟穎觀等》 江浦雷聲喧昨夜,春城雨色動微寒 唐 杜甫《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 燕子不歸春事

    詩歌

    小學生古詩詞大全注音(古詩300首大全拼音版)

    閱讀(58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小學生古詩詞大全注音,內容包括古詩300首大全拼音版,古詩300首大全拼音版,帶拼音古詩大全。01 詠鵝 駱賓王 é é é 鵝 , 鵝 , 鵝 , qū xiàng xiàng tiān gē 曲 項 向 天 歌 。 bái m

    詩歌

    關于從軍邊塞參加戰斗的古詩詞(描寫邊塞戰斗的詩句)

    閱讀(19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關于從軍邊塞參加戰斗的古詩詞,內容包括描寫邊塞戰斗的詩句,描寫邊塞戰斗的詩句,描寫邊塞戰斗的詩句。使至塞上 (王維)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趙將軍

    詩歌

    中考語文古詩詞分類(中考語文古詩詞分類整理)

    閱讀(18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中考語文古詩詞分類,內容包括中考語文古詩詞分類整理,初中語文古詩分類,初中語文古詩詞分類(分得越細越好)。初中教材古詩詞專題歸類 (一)春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2、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

    詩歌

    古詩詞中用應字的句子(詩句中的煉字)

    閱讀(17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古詩詞中用應字的句子,內容包括詩句中的煉字,古詩詞飛花令常用字及例句,古詩詞文中三疊用字的句子越多越好(如“庭院深深深幾許”)。“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題臨安邸》)這兩句表面上是說那些宴樂西湖流連光

    詩歌

    含若的古詩詞(含若字的古詩詞)

    閱讀(23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含若的古詩詞,內容包括含若字的古詩詞,帶有若的詩句,含若字的詩句。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悄悄月出樹,東

    詩歌

    關于鄉村田原的古詩詞(描寫鄉村田園的古詩)

    閱讀(174)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關于鄉村田原的古詩詞,內容包括描寫鄉村田園的古詩,寫關于鄉村田園的詩句,描寫田園鄉村的詩句。這么多,夠嗎?王維《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王維《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

    詩歌

    用古詩詞大學生雙創標語(藏頭詩雙創雙建,贊美,祖國好,家鄉好)

    閱讀(19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用古詩詞大學生雙創標語,內容包括藏頭詩(雙創雙建),贊美,祖國好,家鄉好,雙創詩歌——例如環保一類的,藏頭詩(雙創雙建),贊美,祖國好,家鄉好。雙龍騰飛佑華夏開創未來新中華無雙偉績今朝創建功立業舉世夸注:“雙龍”意指我們的兩

    詩歌

    廢物利用手工古詩詞元素(贊美對廢物利用的句子或詩句)

    閱讀(385)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廢物利用手工古詩詞元素,內容包括求幾句關于“變廢為寶”或者“廢物利用”的詩句,不要口號類型的,贊美“對廢物利用”的句子或詩句,關于手工的古詩詞。1. 扔了就是垃圾,回收就是寶貝。節約是一種習慣,廢品是一種資源。2. 廢

    詩歌

    初中古詩詞的內容梳理(初中語文文言文詩詞的內容歸納)

    閱讀(17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初中古詩詞的內容梳理,內容包括初中語文文言文、詩詞的內容歸納,初中語文古詩歸納,七年級上冊古詩詞整理。一共有50篇(首)古詩文,其中16篇古文,中考文言文閱讀考試必須從16篇中出 1.孔子語錄2.魚我所欲也 孟子3.生于憂患,死于安

  • <td id="862kg"></td>
  • <td id="862kg"><option id="862kg"></option></td>
  • 狼友av永久网站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