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詩詞的重要性
詩詞的重要性:
"讀史書使人明智,讀詩書使人靈秀。"學習古詩詞不僅能使人靈秀,更重要的是使人脫離庸俗和低級趣味,更加文明和高雅。學習古詩詞能造就和改變一個人的性格,能陶冶一個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升華。一首好詩就是一位良師益友。學習古詩詞猶如在花的世界中徜徉,染其色、聞其香、嘗其味,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凈化自己的靈魂、開闊自己的視野,求得身體和精神上的健康。
你想我們中國這么千百年來,能夠流傳到現在的詩詞,像李白、杜甫的,一定是在萬千人中最好的。那些不夠好的早就淘汰了。所以我們讀的古詩詞,是經過了千百年的篩選、淘汰……“使窮賤易安,幽居靡悶,莫尚于詩矣。”是說詩有什么作用?你就是在貧困卑賤的地位之中,你還能夠安分不亂動,不想為非作歹,不想貪贓枉法。你內心有一種平靜,你不追求物欲,不為了追求而心驚膽戰。“幽居靡悶”是說,當你一個人幽靜地獨處,你就是沒有朋友,也沒有煩悶,你有詩作為伴侶。中國古人說“尚有古人”,就是說當你讀古人的詩的時候,古人都變成了你的朋友,蘇東坡、辛棄疾、陶淵明、杜甫……都在你的眼前,你就不會煩悶。當你的生活出現不幸,當你把它用詩來表現的時候,那詩是一種藝術,當你把悲哀變成一首詩的時候,你的悲哀就成了一個美感的客體,你的悲哀憂愁可以借著作詩消解了。所以學詩有莫大的好處。”
我感受到了唐·王勃:“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之精神,感受到了唐·王昌齡:“一片冰心在玉壺”的真情,也領悟了宋·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的孤寂,體會到了清·林則徐:“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的境界。詩詞的詩力、詩理、詩情、詩趣改變了我的性格,我本是一個脾氣暴躁的人,是詩詞降服了我,使我清氣上升,濁氣下降,使我能夠在浮躁中恪守住一份心靈的寧靜,才開始重新認識生活,感悟人生。我從詩詞中,學會了一份冷靜,一份忍讓,一份寬容,一份堅強。
2.傳承古詩詞的意義
詩詞是詩人對生活的一種深刻感悟,視角敏銳,體會獨到,因其情真意切,往往引起讀者共鳴。
古往今來,詩人們留下了浩如煙海的大量作品,或憂愁、或感慨,或豪邁、或孤寂,建功立業者大都氣象萬千,離群索居者多是目光深遂,不一樣的經歷,不一樣的體悟,不一樣的人生,不一樣的境界,為后世者提供標桿、榜樣和目標。
古詩詞的現實意義在于對后來者醍醐灌頂的指點和醒悟,指點迷津、指示美好,給出極大的精神支撐和依靠。
世易時移,時空雖然大有不同,但人類的精神生活依舊大體沒變,這種穿越時空的相同乃至相通,詮釋了千古不易、一脈相承的精神和文化傳統。
古詩詞之所以經久不衰,歷久彌新,當然是因為其中蘊涵的意境、哲理、美感,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3.背古詩的重要性800字議論文
在冬日寒冷的夜晚,北風呼呼地吹著,窗外飄著鵝毛大雪,屋頂白了,外面的假山也白了……..大詩人陸游與自己的小兒子——子聿在書房看書。 大詩人陸游津津有味的看書,時不時拍手叫絕,時不時仰天長笑…….一旁的子聿卻不想他父親那樣,一只手撐著頭,感覺很痛苦。
過了一會兒,子聿實在待不下去了,便轉身離去。就在這時,陸游叫住了他陸游說:“古人做學問是不留余力的,這種孜孜不倦的精神是多么值得我學習的啊!”“我會努力讀書的,您就別這樣了。”子聿答道。陸游有說:“子聿,你現在正是學習的時候。像你這么大的時候,要下苦功夫,才能到我這一把年紀才有所成就,你每天從書本上學來的知識終歸還是有限的,光是普普通通的看一遍是不行的。要深切了解書本知識的話必須去親自實踐。你看,詩仙李白,因為去過千千萬萬的地方,所以寫下各種詩。你現在這個年紀是應該去周游世界,進一步了解社會。我說的你明白嗎?”“我明白了父親,我以后會加倍努力,好好學習。”子聿說。
于是,陸游懷著喜悅無比的心情寫下一首朗朗上口的的詩——《冬夜讀書示子聿》: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4.古詩詞在生活中的作用
1、閱讀古典詩詞,促進人們了解歷史文化。古詩詞,是古代歷史的一部分,學習古典詩詞,也是學習中國的歷史。對本國歷史的了解,會增強個人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同時,對祖先們所創造優秀文化的了解,能增強我們的自豪感。
優秀的歷史文化,對我們如何發展現有文化,具有啟示和借鑒意義。閱讀古典詩詞,增加人們對人類本身的了解,增加人生體驗,豐富人們的感覺細胞。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詩歌,是人們心靈的歌聲。
2、通過古典詩歌,我們能夠了解先民的悲歡離合、愛恨情仇,能夠了解他們對待世事人生的態度。雖然古今有別,但人性相通。閱讀古人的時候,我們不但了解和認識了古人,也會了解和認識了自身,進而理解人、善待人。
3、閱讀古典詩詞,能夠培養人們的審美能力。中國古典詩歌是高度凝練的藝術,優秀的古典詩詞,在音韻格律、節奏曲調、思想內涵等方面,總有些出彩之處。古典詩歌之美,潛移默化地熏陶我們,美化我們的心靈,提升我們的氣質,“腹有詩書氣自華”!
擴展資料:
古詩詞怎樣發表流傳:
1、歌謠傳唱
《詩經》中的“十五《國風》”是十五個地方的土風歌謠?某先民有感而發,情不自禁地唱了起來,這就是“發表”一首詩。大家覺得表達了心中的情感,于是輾轉傳唱。周王朝派出的采詩官到民間搜集歌謠,就把這首歌輯錄了下來。
到秦代,正式成立“樂府”機構,漢承秦制,并把樂府配樂稱之為“歌詩”,因此流傳了下來。
2、卿士獻詩
士大夫對艱危時事極端憂慮,出于關心統治秩序的安定,于是寫成詩向最高統治者進獻,以引起注意,如《大雅》、《小雅》中的詩歌。當然也有人歌功頌德,統治者認為可以用來示后人,也就留了下來。
3、墻壁題詩
詩人興之所至,援筆疾書于墻壁,詩于是被廣為傳抄。如蘇軾的《題西林壁》、宋之問《題大庾嶺北驛》、駱賓王《在獄詠蟬》、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等。
4、寄贈即詩
親友將遠行,濤人設宴餞行,臨別贈詩寄情。如曹植《贈白馬王彪》、崔顥《贈王威古》、高適《別董大》、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陳子昂《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等。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古詩詞
5.學習古詩文的意義與作用
學習古詩的意義:
第一,學習古詩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古詩具有簡潔、抒情、篇幅短小而豐富的特點。在學習中,要充分了解詩中意境,詩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去補充和領悟,這就需要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同時,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有豐富的想象力,可以利用古詩作為一個起點,去聯想、補充和創造,以構設想象中的圖畫。古人云: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即是這個道理。
第二,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古詩教學給了我們一個發揮想象的空間,發展創造性思維,進行藝術再創造。學生在讀古詩時,對詩中描繪的各種形象大都見過,然后利用想象根據詩意把大腦中記憶的各種意象進行再造組合,從而在大腦中創造一個新的畫面。這樣不僅對詩意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充分發揮了主導作用,發展了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這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作文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促進智力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能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古詩把色彩美、畫面美、意境美與藝術妙筆融為一體,有著特殊的審美功能,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中有情”、“詩中有理”,既閃耀著美的光彩,又給人以深刻的啟迪;既抓住“亦畫、亦情、亦理”的特點,又引發學生思想情操上受到美的陶冶和升華。因此小學古詩教學的過程其實是鑒賞美的過程。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還沒有形成完整的審美體系,對于好與壞、美與丑、善與惡往往憑借外部表象去下定論,而不能分析其內在的美和價值。通過古詩教學正好可以彌補這一點,因為古詩往往反映一種內化的、含蓄的情感,詩人把自己的意志和感情寓含在詩文中,正所謂“詩以道志”。教師可以通過對古詩的講評,擴展學生的審美視野,讓學生獲得更高層次的審美經驗,得出正確的審美標準。
第四,古詩教學可以汲取古詩的有益精髓,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古詩不僅體現詩人對社會事物、人情哲理的深刻認識,更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的思想結晶。它能讓學生珍惜新生活,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以及思鄉惜友之情,同時教給學生闡事明理,為人處世之道,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同時,它還可以培養學生在音樂、建筑、繪畫等方面的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習古詩文的好處
1學習古詩文能陶冶人的情操,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在學詩的同時,還可以學到很多有關歷史、地理及文化方面的各類知識能夠終生收益無窮。
2古文的名篇佳作,不僅是教育人的寶貴精神食糧,而且作為文學藝術范本,可以教會一代學子寫文賦詩,提高表達思想和情感的語言能力。
3在心靈純凈的童年時期記誦下來的東西,如同每天的飲食,會變成營養,成為生命的一部分,長大以后在學習、工作、待人接物中能自然地運用出來。
4背誦古詩文不僅是要讓他們學習很多知識,更多的是一種情感的、民族性格的熏陶。要繼承溫柔敦厚、樂兒不淫、哀而不傷的詩教,使孩子們養成孔孟所提倡的至大至剛的人格。
5學習古詩文,尤其那些名篇、名句都是人生哲理、中國魂,字不虛設,一篇頂若干篇,優秀的文化知識潛移默化到每一個人的心中。
學習古詩文的?作用
古詩文是中國古典文化的精華,學生的教育離不開古詩文的學習,這對他們的成長具有重要作用。正高中語文學科中,古詩文占很大的比例,在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及養成良好文學素養等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古詩文教學不僅能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文學素材,還能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6.詩詞對于我們當代人來說有什么重要的意義
“當代人”這一處在現代化語境中的存在,所經受的困境和前方的道路正在陷入心靈的喪失和精神的規訓與懲罰當中。每一個人面對天空和大地,都在工業化文明中不斷地迷失了自己,都被消費主義的浪潮不自覺地卷入其中,都在改變著傳統的幸福價值觀,都在尋找家園的路上累死累活,最終也許永遠也找不到家園。
詩歌作為一種文體書寫形式,其文體本身并不能承載太多的使命。但是,每一個民族都是有詩歌傳統的,在這傳統里,我們發現,詩歌往往具有某種神圣的光環,往往能見出一個民族或個人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態度,往往能反映出一個人或一個時代的精神風貌、價值取向、往往能給人以生活的信心,前進的勇氣,喚醒一種崇高或清潔的精神。
最根本的,就是讓人的生活有詩性。荷爾德林曾說:人是詩意的棲息在大地之上。可見,主要是具有一種詩意的生活方式。如果每個人的生活中都充滿詩性,那么,便是幸福感的一種重要體現。
在當代,人們正缺少的是一種有詩性的生活,一種有尊嚴的生活,一種洋溢著幸福感的生活。而詩歌,卻具有救贖靈魂、反觀現實、正視自身,慰藉苦難的心靈,成就自我的功能。也許,擁有詩性的生活,我們在尋找家園感的路上才不會走的太遠。
更多請見: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名人談古詩詞的重要性(詩詞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