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862kg"></td>
  • <td id="862kg"><option id="862kg"></option></td>
  • 擬行路難·其一 鮑照

    擬行路難·其一原文: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帳,九華蒲萄之錦衾。
    紅顏零落歲將暮,寒光宛轉時欲沉。
    愿君裁悲且減思,聽我抵節行路吟。
    不見柏梁銅雀上,寧聞古時清吹音?

    擬行路難·其一翻譯及注釋

    翻譯
      即使為你獻上:裝在金杯里的美酒,鑲嵌玳瑁的玉匣里的雕琴,繡著多彩的芙蓉花和羽毛裝飾的帳幔,織著各種葡萄的錦緞被子。也擋不住年歲將老紅顏衰,月光流逝夜深沉的凄涼。希望你節制悲傷減少憂愁,聽我側擊行路難的歌調。君不見漢時的柏梁臺,魏時的銅雀樓都早已灰飛煙滅,難道有誰還能夠聽到古時候的清音管樂?

    注釋
    ①奉:奉送。邰希葑給。卮(zhī知):古代盛酒的器皿。一本作“匜”。這句是說把用金杯盛著的美酒獻給你。 
    ②玳瑁(dàimào代冒):一種和龜相似的海中爬行動物,其甲殼黃褐色,有光澤,可用做裝飾品。 
    ③七彩芙蓉:多種顏色的芙蓉花圖案。羽帳:用翠鳥的羽毛裝飾的帳子。 
    ④九華蒲萄:以許多蒲萄組成花紋的圖案。蒲萄,即葡萄。錦衾:用錦做成的被子。以上四句是寫贈送給人的四件解憂之物。 
    ⑤紅顏零落:容顏變得衰老。寒光:寒日的光輝。宛轉:轉移。時欲沉:時將晚。這二句是說人已容顏衰敗,年歲將老,正如月光轉移,夜將深沉一樣。 
    ⑥裁悲:制止悲傷。裁,免除。減思(sì四):減少愁思。思,憂愁。抵(zhì紙)節:擊節。抵,側擊。節,樂器名,又叫“拊”。行路吟:指《行路難》詩。這二句是說希望你克制住你的悲愁,聽我用柑打著拍子來唱《行路難》。 
    ⑦柏梁:臺名,公元前115年(漢武帝元鼎二年)建,在長安。銅雀:臺名,曹操于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建,在鄴城(今河南省臨漳縣)西北。柏梁臺和銅雀臺都是歌詠宴游的場所。寧:豈、何。清吹:悠揚的管樂。這二句是說如今在柏梁和銅雀臺上,哪還能聽到古時悠揚的樂聲呢。

    擬行路難·其一鑒賞

    在鮑照最為擅場的樂府詩體中,《擬行路難十八首》稱得上是“皇冠上的珍寶”。這一組內容豐富而又形式瑰奇的詩篇,從各個側面集中展現了鮑照詩歌藝術的多姿多態,確實像一塊精光四射、熠熠生彩的鉆石。無怪乎歷代選家和評論家凡矚目于六朝詩歌的,都不會遺漏了它。

    顧名思義,“擬行路難”當為樂府古題“行路難”的仿作。后者本屬漢代民歌,多已失傳,據《樂府解題》記載,其大旨是“備言世路艱難及離別悲傷之意”。東晉人袁山松曾對它的曲調和文句進行加工改造,而袁制亦已亡佚。故鮑照此詩雖云擬作,實為這一詩題流傳至今的最早篇翰,發攄的也是詩人自己胸中的磊塊,并不同于一般的擬古篇什,所以有的詩集收錄此詩時,去掉了題目上的“擬”字,徑稱作《行路難》。齊梁下及唐代不少詩人,也都襲用這個調名寫出了一批名作。

    《擬行路難》共一十八首,有的本子作十九首,是將其中第十三首分割成了兩篇。這十多篇詩涉及不同的題材內容,體式、風格也不盡一致,看來并非一時一地之作,今人已有考辨。但是,把它們在同一詩題下編為一組,又絕非出于偶然。這不僅因為它們都采用了“行路難”的曲調,而且各首之間確有共同的主旋律貫穿著,那便是對人生苦悶的吟唱。在形式上,這組詩都采用七言和雜言樂府體,音節流暢而富于起伏變化,以適應作者所要抒發的強烈而跳蕩的情緒。正是這樣一個統一的基調,加上作者構思、編排上的某些匠心,使得這些詩篇自然地發生聯系,合成了一個可以放在一起加以觀照和品評的整體。

    此篇作為《擬行路難》開宗明義第一章,帶有序曲的性質。

    詩篇一上來,以“奉君”二字領起了下面四個排比句:“美酒”而盛以“金卮”,“雕琴”而飾以“玳瑁玉匣”,羽毛制作的帳幔間繡出了“七彩芙蓉”的圖案,錦緞織成的被面上綻開著“九華蒲萄”的花紋。奉獻到你面前的吃的、玩的、用的器物,無一不精美絕倫、色彩繽紛,足令人賞心悅目、忘憂解悶。這—賦體鋪排手法的發端,為整個樂曲的演唱蓄足了氣勢,取得了先聲奪人的效果。

    可是,別誤以為作者是在為人生譜一曲歡樂之歌,想要盡情謳頌人世間種種官能的享受,那樣就大錯而特錯了。在那一陣子緊鑼密鼓、急管繁弦式的華采樂段之后,樂隊突然沉寂下來、沉寂下來,悠悠地轉出一聲低咽的吟嘆:紅顏難駐,歲月遲暮,寒氣閃爍,年華逝去。人生的這一大悲哀,又不是美酒、雕琴之類所能消解得了的。讀到這里,讀者方明白前面那陣子開場鑼不過是個鋪墊,外形愈裝扮得富麗堂皇,愈見出骨子里的哀感沉綿。

    那末,也不能聽任這種憂思無邊無際地膨脹起來,吞噬了人的整個靈魂。詩人在唱出人生苦悶的主題之后,卻又反過來勸慰人們要“裁悲”、“減思”,節制和排遣自己的傷痛;而排遣的方法則在于聆聽他的擊節歌唱,那歌子便是傾訴人生苦難、不平的《行路難》。用宣說人間苦來排解現實生活中的苦悶,看似矛盾,但也不足為奇,因為通過這一獨特的宣泄活動,是可以給人的心理機制恢復和帶來某種程度的平衡,減輕人們心靈上的重壓的。這大概正是詩人自己情不自禁地要創作這一組詩的內在動因吧。于是,詩歌開篇定場鑼鼓聲中被推上舞臺前列的那些琳瑯滿目的器玩,至此重又獲得了生氣。它們不光是人生苦的墊襯,同時也是詩人演唱人生苦的布景、道具和音響手段。詩人就站在這一絢麗輝煌的背景下,一手高舉盛滿美酒的金杯,一手挾起玉飾花雕的古琴。仿佛他正注目于讀者,他就要放聲歌唱了。這是非常美妙的瞬間,非常動人的景象。

    詩寫到這里,已經完成了序曲的任務,本可就此打住。而詩人為了加重語意,卻又添出一段尾聲:不見柏梁銅雀上,寧聞古時清吹音?意思是說:沒見到嗎,漢武帝時的柏梁臺,魏武帝時的銅雀臺,當年歌舞勝地,樂聲盈耳,曾幾何時,風流云散,而今哪還有清音繞梁呢?言下之意:我的歌聲也是稍縱即逝,要聽就請抓緊吧。結末這兩句看似逸出題外的話,既是對上文“聽我抵節行路吟”的補充申說,又是對詩中“人生苦”主題的點題和呼應,而字面形式上轉向援引古人古事,采用宕開一筆的寫法,更增添了詩歌搖曳不盡的風神。

    總合起來看,作為整個組詩的引子部分,此篇在立意上是比較單純的。它的意圖只是要交代寫作這一組詩的緣起,即便涉及人生苦悶的主旨,亦僅點到為止,不作進一步展開。所以讀者在這里接觸到詩人內心的感慨還很抽象,缺少具體的內涵。但從另一方面來說,詩中這個單純意念的表達形式卻很不簡單:由獻列各種精美的器玩以行樂解憂,導向人生苦痛、憂思難遣,再折回裁悲減思、擊節吟唱,而結以清吹不永、勝概難繼,可說是一層一個逗頓,一層一道彎子。轉折處是那樣的突兀峭拔,而承接時又十分妥貼自然,極盡波譎云詭、跌宕生姿之能事。這樣一種屈曲層深的構思方法,決不是為了賣弄技巧,它能夠恰到好處地表現出詩歌單純意念下深藏著的復雜微妙的情緒心理,那種苦悶與慰藉、排解而又難解的感情糾葛。貫通《擬行路難十八首》的整體,構成組詩中心情結的,正是這一矛盾尖銳的心理態勢。

    擬行路難·其一賞析

    《行路難》是樂府古辭。《樂府題解》說:“《行路難》,備言世路艱難,及離別悲傷之意,多以‘君不見’為首。”鮑照承襲漢樂府《行路難》的現實主義的創作模式,表達了對封建門閥統治的憤慨不平,抒發了對人生離別相思·宦途失意的憂憤情感。本詩為《擬行路難》十八首的第一首,我們可以把它看作組詩的序曲。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七彩芙蓉之羽帳,九華葡萄之錦衾。”開篇四句直敍了囊括吃喝玩樂在內的四種安逸豪華生活的象征物。詩人說每天有人恭敬地給你端上雕刻精美的金酒杯里裝滿的美酒,供你飲用;每天有人恭敬地為你打開用玳瑁裝飾的美玉琴匣中雕花的琴瑟,供你彈奏賞玩;每天有人為你打開翡翠羽毛裝飾的繡有各種顏色的芙蓉帳子,供你享用;每天有人為你鋪開繡著多種葡萄花紋的被子,供你休息;這些珍貴考究的東西是日常吃喝玩樂的最高級的物質享受,可謂是人生難得的奢侈品了。難道說擁有了這一切就快樂嗎?當然是否定的。詩人開篇平鋪蓄勢,辭麗氣足,緊接著便轉向人生無奈的悲涼。那么悲從何來呢?人生苦短,歲月易逝,最悲哀的莫過于美人遲暮。人是有精神需求的,如果建功立業的抱負不能實現,再豐厚的物質享受也會使人空虛失落。當青春年華逝去到了力不從心的暮年,難免會為虛度年華而痛惜,難免會為碌碌無為而惆悵。所以詩人說:“紅顏零落歲將暮,寒光宛轉時欲沉。”再高級別的物質享受也擋不住歲月流逝,止不住“紅顏零落”,人生如白駒過隙,不知不覺老蔣至矣,對于一個徒有遠大目標而始終不能實現報效君國的人來說,“寒光宛轉”不僅僅是對時光無聲無息流逝的惋惜,更是對青春歲月無法挽回的傷感,這兩句反襯開篇四句,突出了美酒、雕琴、羽帳與錦衾奢華物質的生活享受不可替代精神的追求。鮑照很有志氣,但家世寒微,在門閥制度森嚴的社會里,他始終是“下僚”,社會的等級制度使得他屈才低就不能有所作為,為此,胸中郁結著憤憤不平之氣。詩人在這里表達的除了寒門才子不能登高位的惋惜與憤慨,同時也是對豪門紈绔浮華生活的譏諷,說明寒士們并不是羨慕門閥子弟的物質享受,而是因為不能與世族公平競爭及時建功立業感到憂憤。詩人告訴我們,令人最痛心的不是沒有美酒·雕琴·羽帳·錦衾,而是時光不可倒流的遺憾。緊接著詩人又推出“愿君裁悲且減思,聽我抵節《行路吟》”兩句,這又是一個轉折,由憂憤轉向平和的勸告,勸告人們要節制情緒,不要過分地憂傷。“不見柏梁銅雀上,寧聞古時清吹音。”結尾兩句又是一個轉折,由誠懇的勸告轉向對人生無奈的安慰,這兩句既是慰人減憂,又是慰己寬心。漢武帝建造的柏梁臺,魏武帝建造的銅雀臺,想當年輝煌無比,可今日不也是人去臺空嗎?有誰還能聽到柏梁銅雀臺上的管樂清吹呢?人生不過如此,一切都在隨著時光的流逝而灰飛煙滅,功名富貴到頭來不過是過眼煙云而已,沒有必要為此憂愁悲哀,還是放寬心尋求開心吧,何苦要自傷呢?縱觀鮑照的《擬行路難十八首》,我們可以看到盡管詩人有著進取抗爭的精神,但在官僚壟斷的社會黑暗勢力下,其力量是十分微弱的,所以詩人在疾呼《行路難》中,以一種消極的生命智慧,關照大家看淡功名,節思減憂,善待短暫的生命,以減輕心靈的痛苦。

    此詩語言樸實中肯,行文抑揚起伏,感情激越奔放,有濃烈的氣氛渲染,作為序曲,既點清了題目,又能領起諸章。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擬行路難·其一 鮑照

    南北朝

    雪里梅花詩 陰鏗

    閱讀(307)

    雪里梅花詩原文:春近寒雖轉,梅舒雪尚飄。從風還共落,照日不俱銷。葉開隨足影,花多助重條。今來漸異昨,向晚判勝朝。雪里梅花詩賞析自古詩人酷愛梅花,自然是為了其高風幽韻所沉醉。但更為詩人所傾倒的,則是梅花凌霜傲雪的高潔品格。陰鏗的這首詩

    南北朝

    別詩二首·其二 范云

    閱讀(310)

    別詩二首·其二原文:孤煙起新豐。候雁出云中。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別君河初滿。思君月屢空。折桂衡山北。摘蘭沅水東。蘭摘心焉寄。桂折意誰通。別詩二首·其二翻譯孤煙從新豐升起,遷飛的大雁離開了云中。金城的衰草籠罩著寒霧,玉門的

    南北朝

    渡河北 王褒2

    閱讀(266)

    渡河北原文:秋風吹木葉,還似洞庭波。常山臨代郡,亭障繞黃河。心悲異方樂,腸斷隴頭歌。薄暮臨征馬,失道北山阿。渡河北翻譯及注釋這首詩是王褒渡河北上所寫,河,指黃河。南北朝時期,河北以為地區,先后有幾個少數民族的軍事領袖陸續建立政權,漢人認為

    南北朝

    搗衣詩 柳惲

    閱讀(263)

    搗衣詩原文:孤衾引思緒。獨枕愴憂端。深庭秋草綠。高門白露寒。思君起清夜。促柱奏幽蘭。不怨飛蓬苦。徒傷蕙草殘。行役滯風波。游人淹不歸。亭皋木葉下。隴首秋云飛。寒園夕鳥集。思牖草蟲悲。嗟矣當春服。安見御冬衣。鶴鳴勞永歡。采菉

    南北朝

    北山移文 孔稚珪

    閱讀(244)

    北山移文原文:鐘山之英,草堂之靈,馳煙驛路,勒移山庭:夫以耿介拔俗之標,蕭灑出塵之想,度白雪以方潔,干青云而直上,吾方知之矣。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眄,屣萬乘其如脫,聞鳳吹于洛浦,值薪歌于延瀨,固亦有焉。豈期終始參差,蒼黃翻覆,淚翟子之悲,慟

    南北朝

    采蓮曲 蕭綱

    閱讀(279)

    采蓮曲原文:晚日照空磯,采蓮承晚暉。風起湖難渡,蓮多采未稀。棹動芙蓉落,船移白鷺飛。荷絲傍繞腕,菱角遠牽衣。采蓮曲賞析《采蓮曲》是樂府詩舊題,內容多描寫江南一帶水國風光,采蓮女娃勞動生活情態,以及她們對純潔愛情的追求等。此詩的起首二句

    南北朝

    行路難·洞庭水上一 吳均

    閱讀(318)

    行路難·洞庭水上一原文:洞庭水上一株桐,經霜觸浪困嚴風。昔時抽心耀白日,今旦臥死黃沙中。洛陽名工見咨嗟,一翦一刻作琵琶。白璧規心學明月,珊瑚映面作風花。帝王見賞不見忘,提攜把握登建章。掩抑摧藏張女彈,殷勤促柱楚明光。年年月月對君子,遙

    南北朝

    詠新荷應詔 沈約

    閱讀(306)

    詠新荷應詔原文:勿言草卉賤,幸宅天池中。微根才出浪,短干未搖風。寧知寸心里,蓄紫復含紅!詠新荷應詔鑒賞荷花是一種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又名蓮、芙蕖,古時也稱為芙蓉。它那“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性,素來為詩人墨客們所贊頌,用以自喻和他喻。此詩即

    南北朝

    擬行路難十八首 鮑照

    閱讀(257)

    擬行路難十八首原文:奉君金巵之美酒,瑇瑁玉匣之雕琴。七彩芙蓉之羽帳,九華蒲萄之錦衾。紅顏零落歲將暮,寒光宛轉時欲沉。愿君裁悲且減思,聽我扺節行路吟。不見柏梁、銅雀上,寧聞古時清吹音。洛陽名工鑄為金博山,千斵復萬鏤,上刻秦女攜手仙。承君

    南北朝

    東飛伯勞歌 蕭衍

    閱讀(225)

    東飛伯勞歌原文: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誰家女兒對門居,開顏發艷照里閭。南窗北牖掛明光,羅帷綺箔脂粉香。女兒年幾十五六,窈窕無雙顏如玉。三春已暮花從風,空留可憐與誰同。東飛伯勞歌翻譯及注釋翻譯伯勞東飛燕子西去,黃姑和織女時而

    南北朝

    答柳惲 吳均

    閱讀(279)

    答柳惲原文:清晨發隴西,日暮飛狐谷。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霧露夜侵衣,關山曉催軸。君去欲何之?參差間原陸。一見終無緣,懷悲空滿目。答柳惲注釋①隴西:郡名,戰國時秦所設置。北魏時轄境約當今甘肅隴西縣一帶。飛狐:古來的要塞關隘,在今河北省淶

    南北朝

    春日行 鮑照

    閱讀(239)

    春日行原文:獻歲發,吾將行。春山茂,春日明。園中鳥,多嘉聲。梅始發,柳始青。泛舟艫,齊棹驚。奏《采菱》,歌《鹿鳴》。風微起,波微生。弦亦發,酒亦傾。入蓮池,折桂枝。芳袖動,芬葉披。兩相思,兩不知。春日行翻譯及注釋翻譯  在新年伊始之時,我將出

    南北朝

    昔昔鹽 薛道衡

    閱讀(263)

    昔昔鹽原文:垂柳覆金堤,蘼蕪葉復齊。水溢芙蓉沼,花飛桃李蹊。采桑秦氏女,織錦竇家妻。關山別蕩子,風月守空閨。恒斂千金笑,長垂雙玉啼。盤龍隨鏡隱,彩鳳逐帷低。飛魂同夜鵲,倦寢憶晨雞。暗牖懸蛛網,空梁落燕泥。前年過代北,今歲往遼西。一去無消息

    南北朝

    群鶴詠 蕭道成

    閱讀(223)

    群鶴詠原文:八風儛遙翮,九野弄清音。一摧云間志,為君苑中禽。群鶴詠注釋① 八風:八面之風。《左傳》有“夫舞所以節八音而行八風”之說。② 儛:通“舞”。③ 翮(hé):本義為羽毛的根部,這里代稱鳥翅。④ 九野:九州地域。⑤ 清音:清亮的聲音。

    南北朝

    行路難·洞庭水上一 吳均

    閱讀(318)

    行路難·洞庭水上一原文:洞庭水上一株桐,經霜觸浪困嚴風。昔時抽心耀白日,今旦臥死黃沙中。洛陽名工見咨嗟,一翦一刻作琵琶。白璧規心學明月,珊瑚映面作風花。帝王見賞不見忘,提攜把握登建章。掩抑摧藏張女彈,殷勤促柱楚明光。年年月月對君子,遙

    南北朝

    擬行路難·其六 鮑照

    閱讀(305)

    擬行路難·其六原文: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丈夫生世會幾時?安能蹀躞垂羽翼!棄置罷官去,還家自休息。朝出與親辭,暮還在親側。弄兒床前戲,看婦機中織。自古圣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擬行路難·其六翻譯及注釋翻譯對著席案上的美食卻難以下

    南北朝

    行路難 釋寶月

    閱讀(227)

    行路難原文:君不見孤雁關外發,酸嘶度揚越。空城客子心腸斷,幽閨思婦氣欲絕。凝霜夜下拂羅衣,浮云中斷開明月。夜夜遙遙徒相思,年年望望情不歇。寄我匣中青銅鏡,倩人為君除白發。行路難,行路難,夜聞南城漢使度,使我流淚憶長安!行路難鑒賞《行路難》

    南北朝

    擬行路難·其四 鮑照

    閱讀(285)

    擬行路難·其四原文: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擬行路難·其四翻譯及注釋翻譯往平地上倒水,水會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樣,人生貴賤窮達是不一致的。人生是既

    詩詞

    行路難中描寫行路難的詩句

    閱讀(395)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行路難中描寫行路難的詩句,內容包括關于行路難的詩句,用李白《行路難》的詩句寫一段話下面是李白《行路難》中的兩句詩,行路難這首詩哪句描寫了行路難。《行路難》是樂府《雜曲歌辭》舊題.這首詩是李白在天寶三載離開長安

    詩詞

    正面描寫行路難的詩句

    閱讀(734)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正面描寫行路難的詩句,內容包括正面描寫“行路難”的兩句詩是什么,關于行路難的詩句,正,反面寫行路難的句子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jì)滄海。積極用世的強烈要求,終于使李白再次擺脫了歧路彷徨的苦悶,唱出了充滿信心與

    詩詞

    行路難描寫送別酒宴盛大詩句

    閱讀(863)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行路難描寫送別酒宴盛大詩句,內容包括行路難中表現朋友一片深情送別的句子,《行路難》中寫酒宴時詩人內心苦悶抑郁、感情激蕩變化的句子是,行路難中描寫壯志豪情的詩句。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

    詩詞

    生動描寫行路難詩句

    閱讀(43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生動描寫行路難詩句,內容包括關于行路難的詩句,行路難這首詩哪句描寫了行路難,行路難中描寫壯志豪情的詩句。《行路難》是樂府《雜曲歌辭》舊題.這首詩是李白在天寶三載離開長安時所作.詩中寫世路艱難,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

  • <td id="862kg"></td>
  • <td id="862kg"><option id="862kg"></option></td>
  • 狼友av永久网站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