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862kg"></td>
  • <td id="862kg"><option id="862kg"></option></td>
  • 陳元方候袁公 劉義慶

    陳元方候袁公原文:

    陳元方年十一時,候袁公。袁公問曰:“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強者綏之以德,弱者撫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嘗為鄴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異世而出,周旋動靜,萬里如一。周公不師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

    陳元方候袁公翻譯及注釋

    翻譯
      陳元方十一歲時,去拜會袁公。袁公問:“你賢良的父親在太丘做官,遠近的人都稱贊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說:“我父親在太丘,對強者用德行去安撫;對弱者用仁慈去安撫,讓人們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對他老人家更加敬重。”袁公說:“我曾經也當過鄴縣縣令,正是做這樣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親學我,還是我學你的父親?”元方說:“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時代,雖然時間相隔遙遠,但他們的行為卻是那么一致。周公沒有學孔子,孔子也沒有學周公。”

    注釋
    1、候:拜訪,問候。
    2、履行:實施,實行。
    3、綏:安,體恤。
    4、孤:封建時代王侯對自己的謙稱。王后、皇后對自己的尊稱,還有寡人,孤家等稱呼.
    5、師:學習。
    6、嘗:曾經。
    7、卿:客氣,親熱的稱呼
    8、法:在古漢語字典里有四種解釋(1)法令,制度。(2)方法,做法。(3)效法,仿效。(4)標準,法則。這里用(3)效法,仿效。
    9、稱:稱贊,贊不絕口
    10、周公:周武王的弟弟。歷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約公元前1100年),亦稱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漢族,因封地在周(今陜西省寶雞市岐山北),故稱周公或周公旦。為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思想家,被尊為儒學奠基人。
    11、周旋動靜:這里指思想和行動
    12、益:更加
    13、以:用
    14、恣:放縱、無拘束,這里指順從

    陳元方候袁公鑒賞

    袁公

    比較自負,問題刁鉆。如「孤往者嘗為鄴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這個問題很難回答,稍微不慎則顏面盡失,想是袁公并非真正想知道是誰學了誰,而是有意為難陳元方。

    元方

    機智應變。如「周公、孔子,異世而出,周旋動靜,萬里如一。周公不師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 如此巧妙回答,既照顧了對方的尊嚴,又保住了自己的體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損人也不損己,想袁公聽了,定會暗暗點頭稱奇。

    陳元方候袁公創作背景

    《世說新語》是一部筆記小說集,此書不僅記載了自漢魏至東晉士族階層言談、軼事,反映了當時士大夫們的思想、生活和清談放誕的風氣,而且其語言簡練,文字生動鮮活,因此自問世以來,便受到文人的喜愛和重視,戲劇、小說如關漢卿的雜劇《玉鏡臺》、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等也常常從中尋找素材。

    當然,因為劉義慶當時人在揚州,聽說了不少當地的人物故事、民間傳說,所以在《世說新語》中,也記載了一些發生在當時揚州的故事。如我們熟悉的成語“咄咄怪事”,就是源自于曾擔任建武將軍、揚州刺史的中軍將軍殷浩被廢為平民后,從來不說一句抱怨的話,每天只是用手指在空中寫寫畫畫。揚州的吏民順著他的筆劃暗中觀察,看出他僅僅是在寫“咄咄怪事”四個字而已。大家這才知道,他是借這種方法來表示心中的不平。

    可惜的是,《世說》一書剛剛撰成,劉義慶就因病離開揚州,回到京城不久便英年早逝,時年僅41歲,宋文帝哀痛不已,贈其謚號為“康王”。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陳元方候袁公 劉義慶

    南北朝

    詠早梅/揚州法曹梅花盛開 何遜

    閱讀(234)

    詠早梅/揚州法曹梅花盛開原文:兔園標物序,驚時最是梅。銜霜當路發,映雪擬寒開。枝橫卻月觀,花繞凌風臺。朝灑長門泣,夕駐臨邛杯。應知早飄落,故逐上春來。詠早梅/揚州法曹梅花盛開翻譯及注釋翻譯在花園里是容易看出時節的變化的,其中最使人驚異

    南北朝

    晚出新亭 陰鏗

    閱讀(301)

    晚出新亭原文:大江一浩蕩,離悲足幾重。潮落猶如蓋,云昏不作峰。遠戍唯聞鼓,寒山但見松。九十方稱半,歸途詎有蹤。晚出新亭翻譯江水浩蕩而去,離愁卻襲上心來,真是幾重波浪幾重悲啊。盡管江上潮勢已經低落,但洶涌翻滾的波濤仍然猶如高張的車蓋,水

    南北朝

    山中雜詩 吳均

    閱讀(304)

    山中雜詩原文: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山中雜詩翻譯及注釋翻譯山與天相接的地方繚繞著陣陣云煙,從竹林的縫隙里看灑落下余暉的夕陽。鳥兒歡快地向房檐上飛去,潔白的云兒竟然從窗戶里輕輕地飄了出來。注釋山際:山邊;山與

    南北朝

    西洲曲 佚名

    閱讀(289)

    西洲曲原文: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西洲在何處?兩槳橋頭渡。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開門郎不至,出門采紅蓮。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憶郎郎不至

    南北朝

    敕勒歌 樂府詩集

    閱讀(301)

    敕勒歌原文: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翻譯及注釋翻譯陰山腳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與大地相連,看起來好像牧民們居住的氈帳一般。藍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滾著綠色的波

    南北朝

    擬行路難·其六 鮑照

    閱讀(305)

    擬行路難·其六原文: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丈夫生世會幾時?安能蹀躞垂羽翼!棄置罷官去,還家自休息。朝出與親辭,暮還在親側。弄兒床前戲,看婦機中織。自古圣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擬行路難·其六翻譯及注釋翻譯對著席案上的美食卻難以下

    南北朝

    王孫游 謝朓

    閱讀(260)

    王孫游原文:綠草蔓如絲,雜樹紅英發。無論君不歸,君歸芳已歇。王孫游翻譯及注釋翻譯地上長滿了如絲的綠草,樹上開滿了爛漫的紅花,已是暮春時節了。莫說你不回來,即使回來,春天也過去了。注釋①蔓:蔓延。 ②英:花。 ③無論:莫說。 ④歇:盡。王孫游

    南北朝

    玉樹后庭花 陳叔寶

    閱讀(339)

    玉樹后庭花原文:麗宇芳林對高閣,新裝艷質本傾城。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后庭。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玉樹后庭花翻譯及注釋翻譯樓殿高閣前有芳林花草競相爭春,妃子們本就貌美如花,再加上盛裝打扮

    南北朝

    荀巨伯探病友/荀巨伯探友 劉義慶

    閱讀(230)

    荀巨伯探病友/荀巨伯探友原文:荀巨伯遠看友人疾值胡賊攻郡,友人語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遠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賊既至,謂巨伯曰:“大軍至,一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寧以我身代

    南北朝

    登江中孤嶼 謝靈運

    閱讀(388)

    登江中孤嶼原文:江南倦歷覽,江北曠周旋。懷新道轉迥,尋異景不延。亂流趨正絕,孤嶼媚中川。云日相暉映,空水共澄鮮。表靈物莫賞,蘊真誰為傳。想象昆山姿,緬邈區中緣。始信安期術,得盡養生年。登江中孤嶼注釋①歷覽:遍覽,游遍了。曠周旋:久不游覽。曠

    南北朝

    登池上樓 謝靈運

    閱讀(290)

    登池上樓原文:潛虬媚幽姿,飛鴻響遠音。 薄霄愧云浮,棲川怍淵沉。進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祿反窮海,臥疴對空林。衾枕昧節候,褰開暫窺臨。傾耳聆波瀾,舉目眺嶇嵚。初景革緒風,新陽改故陰。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祁祁傷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

    南北朝

    早梅 謝燮

    閱讀(295)

    早梅原文: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畏落眾花后,無人別意看。早梅翻譯及注釋翻譯梅花要迎接春天的來臨,所以它早先開放。盡管冬天的天氣是多么寒冷,但它還是傲然獨立,毫不畏懼。它只是怕開花落在群芳之后,到那時,人們游春的意興索然,再也沒有人特別

    南北朝

    斷句 劉昶

    閱讀(253)

    斷句原文:白云滿鄣來,黃塵暗天起。關山四面絕,故鄉幾千里。斷句注釋①這首詩題為《斷句》,“斷句”同于“絕句”,就是聯句未成的意思。 ②鄣:邊地險要處的城堡。斷句品評劉昶是宋文帝第九子。前廢帝子業即位,懷疑劉昶有異志。于是他投奔北魏,亡

    南北朝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 陶弘景

    閱讀(255)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原文: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翻譯及注釋翻譯你問我我山中有什么。那我就告訴你,這個山中只有白云,我擁有白云。只有在山中,我才擁有它,只要看到它,我才會有好的心情。所以

    南北朝

    詠雪/詠雪聯句 劉義慶

    閱讀(248)

    詠雪/詠雪聯句原文: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詠雪/詠雪聯句翻譯及注釋翻譯謝安在寒

    南北朝

    楊氏之子 劉義慶

    閱讀(232)

    楊氏之子原文: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楊氏之子翻譯及注釋翻譯  在梁國,有一戶姓楊的人家,家里有個九歲的兒子,非常聰明。

    南北朝

    陳太丘與友期/期行 劉義慶

    閱讀(237)

    陳太丘與友期/期行原文: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

  • <td id="862kg"></td>
  • <td id="862kg"><option id="862kg"></option></td>
  • 狼友av永久网站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