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關明代唐寅的古詩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huán]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huán]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花酒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別人笑我忒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huán]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顯者勢,酒盞花枝隱士緣。
若將顯者比隱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花酒比車馬,彼何碌碌我何閑。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huán]來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復日,花開花落年復年。
不愿鞠躬車馬前,但愿老死花酒間。 車塵馬足權貴趣,酒盞花枝癡人緣。
若將富貴比癡頑,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2.唐伯虎有什么經典的詩詞
明代唐寅的經典詩詞 1、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出自:明代唐寅《桃花庵歌》。 譯文:別人笑話我太瘋癲,我卻笑別人看不穿世事。
2、桃花凈盡杏花空,開落年年約略同。自是節臨三月暮,何須人恨五更風。
出自:明代唐寅《落花詩》。 譯文:桃花落凈杏花也落空了枝頭,開花和落花年年大致相同。
節令已經到了暮春三月,就是這些花兒該落的時節,何必怨恨是風把它們吹落呢? 3、名不顯時心不朽,再挑燈火看文章。 出自:明代唐寅《夜讀》。
譯文:如果我的名字不能顯重一時我就不死心,為此我起來挑亮油燈再讀文章。 4、人為多愁少年老,花為無愁老少年。
年老少年都不管,且將詩酒醉花前。 出自:明代唐寅《老少年》。
譯文:人因為多憂多慮年輕而顯蒼老,花因為無憂無慮凋零前依舊那么艷。也不去計較什么年老年少了,只能暫且拋開那些愁煩的事情,把酒吟詩醉臥在花前了。
5、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出自:明代唐寅《桃花庵歌》。 譯文:酒醒的時候靜坐在花間,酒醉的時候在花下睡覺,半醒半醉之間一天又一天,花開花落之間一年又一年。
6、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又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飄流在異鄉。
出自:明代唐寅《臨終詩》。 譯文:人活在世上總離開的時候,死后去了地府也沒什么,其實陽間和地府都差不多,就當作是在異地漂流吧。
7、愁聚眉峰盡日顰,千點啼痕,萬點啼痕。曉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出自:明代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 譯文:整日里都是眉頭緊皺如黛峰聳起,臉上留下千點淚痕,萬點淚痕。
從早晨到晚上一直在看著天色云霞,走路時想念你啊,坐著時也是想念你。
3.有關明代唐寅的古詩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huán]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huán]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花酒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別人笑我忒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huán]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顯者勢,酒盞花枝隱士緣。若將顯者比隱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花酒比車馬,彼何碌碌我何閑。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huán]來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復日,花開花落年復年。不愿鞠躬車馬前,但愿老死花酒間。
車塵馬足權貴趣,酒盞花枝癡人緣。若將富貴比癡頑,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4.明代的古詩 就要明代的 別的就不用了
明代詩詞月宮清冷桂團團,歲歲花開只自攀。
共在人間說天上,不知天上憶人間。 舟次中秋 淡蕩秋光客路長, 蘭橈桂棹泛天香。
月明圓嶠人千里, 風急輕帆燕一行。 此夜銜杯慚庾亮, 幾年持斧笑吳剛。
觀濤豈必錢塘去, 碧海銀潢自渺茫。 秋山青 秋山青,秋水明。
午夢驚秋醒未醒,乾坤一草亭。故國盟,故園情。
夜闌斜月透疏欞,孤鴻三兩聲。 江宿 寂歷秋江漁火稀,起看殘月映林微。
波光水鳥驚猶宿,露冷流螢濕不飛。美人對月 斜髻嬌娥夜臥遲。
梨花風靜鳥棲枝。 難將心事和人說。
說與青天明月知。 一輪明月滿乾坤 十里長亭無客走,九重天上現星辰。
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縣盡關門。 六宮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罷釣綸。
兩座樓頭鐘鼓響,一輪明月滿乾坤。
5.唐伯虎點秋香中唐伯虎的一句詩: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后兩句是“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意思是:歷史上的所為豪杰之士雖然也曾一時的輝煌,如今確墓冢不存,只能被當作耕種的田地,哪有我唐寅倚花飲酒這樣的灑脫。 出自:唐寅《桃花庵歌》 朝代:明代 原文: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3前。
車塵馬足富者事,酒盞花枝隱士緣。 若將顯者比隱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花酒比車馬,彼何碌碌我何閑。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譯文: 桃花塢里有座桃花庵,桃花庵里有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著很多桃樹,他摘下桃花去換酒錢。
酒醒的時候靜坐在花間,酒醉的時候在花下睡覺。 半醒半醉之間一天又一天,花開花落之間一年又一年。
(我)只想老死在桃花和美酒之間,不愿意在(達官顯貴們的)車馬前鞠躬行禮、阿諛奉承,車水馬龍是貴族們的志趣。 酒杯花枝才是像我這種貧窮者的緣分和愛好啊。
如果將我的貧賤和別人的貧窮來比較,一個在天一個在地;如果將我的貧賤和達官顯貴的車馬相比較,他們的到了縱意馳騁,我卻得到了閑情樂趣。 別的人笑話我很瘋癲,我卻笑別的人看不穿世事,君不見那些豪杰之士雖然也曾一時的輝煌,如今卻墓冢不存,只能被當作耕種的田地,哪有我唐寅倚花飲酒這樣的灑脫。
擴展資料: 《桃花庵歌》是唐伯虎最著名的詩詞之一,詩句大氣磅礴,中間帶著那么一點懶散的不羈,傲慢中亦有著些許的憂愁,狂野中又沾染了文人的清高。 作者自比桃花仙,每天以花換酒,憂哉游哉,醉酒眠花,只愿長醉不愿醒,人物形象也在瞬間如此鮮活起來。
詩人的志趣不在商圈,與其為了榮華富貴奔波勞碌屈己下人,何不如在花酒間快活逍遙? 通觀全詩,層次清晰,語言淺近,回旋委婉,雖然有避世之意,但看得出作者沒有頹喪消沉,更沒有放棄自已,更多地展現了他平日生活的超脫與釋然,還有浪漫與奔放的豪邁情懷。 唐寅出身商人家庭,20余歲時家中連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繼去世,而家境也從此衰敗下去。
經過一系列挫折打擊后的唐伯虎,心態發生了極大的轉變,對仕途心灰意冷,以賣畫為生度日。 唐伯虎在鄉試時文采非常出眾,不料卻在會試中卷入了朝廷的“科場舞弊案”而蹲了大獄。
這件事在唐伯虎心中留下了長久的印記,他對仕途感到十分絕望。 遂決定將自己的后半生寄情山水,游歷名山大川,決心以作詩文書畫終其一生。
正德九年,明宗室寧王朱宸濠以高薪聘請唐伯虎到南昌為其效力,寧王的舉動喚起了唐伯虎進取的一點政治理想。 于是唐伯虎前去為其效力。
令他想象不到的是,寧王以優厚的俸祿聘請他,并不是因為他的才華,而是為謀反網羅人才。此時唐伯虎意識到,自己無論怎樣也不能卷入這場政治斗爭中。
于是,在別無他法之下,唐伯虎開始裝瘋賣傻,寧王不能忍受自己招來的人才竟如此粗俗不堪,于是,便將他解雇了。終于,唐伯虎逃脫了這場斗爭的旋渦。
優厚的俸祿不能拿,唐伯虎沒有其他謀生之路,最終還是做起了自己的老本行,靠賣字畫為生。依靠自己的才子之名,字畫也能賣得好價錢。
小有積蓄的唐伯虎此時在一個山水秀麗的地方蓋起了一座簡陋的棲身之所——桃花塢。自仕途失意后,唐伯虎一度以“酒仙”李白為榜樣,常常酗酒,使得他在晚年時期身體每況愈下。
在身體狀況不好的情況之下,他也難以工作,所以生活十分窮困,常常借錢生活。公元1532年,唐伯虎在貧病交加中去世,享年54歲。
歷史上的唐伯虎一生仕途坎坷,生活貧困凄愴,但在后人的印象之中,他卻是一個風流倜儻的公子哥兒。然而,在其風流倜儻的背后,更直擊人心靈的應該是他那悲情的一生。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桃花庵歌。
6.唐伯虎的詩詞
1、《桃花庵歌》 明·唐寅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
2、《落花詩》 明·唐寅桃花凈盡杏花空,開落年年約略同;自是節臨三月暮,何須人恨五更風?。
3、《花月吟效連珠體十一首 10》 明·唐寅一庭花月正春宵,花氣芬芳月正饒;風動花枝探月影,天開月鏡照花妖。
4、《無題》 明·唐寅儒生作計太癡呆,業在毛錐與硯臺。問字昔人皆載酒,寫詩亦望買魚來。
5、《無題》 明·唐寅領解皇都第一名,猖披歸臥舊茅蘅。
立錐莫笑無余地,萬里江山筆下生。
6、《無題》 明·唐寅殘睡無多有滋味,中年到底沒心情。世人多被雞催起,自不由身為利名。
7、《無題》 明·唐寅人生在世數蜉蝣,轉眼烏頭換白頭。
百歲光陰能有幾,一張假鈔沒來由。
8、《事茗圖》 明·唐寅日長何所事,茗碗自賚持。料得南窗下,清風滿鬢絲。
9、《孟蜀宮妓圖》 明·唐寅蓮花冠子道人衣,日侍君王宴紫徽。
花開不知人已去,年年斗綠與爭緋。
10、《無題》 明·唐寅鐵肩擔道義,生為人杰。巨筆著文章,死亦鬼雄。
11、《無題》 明·唐寅興發總關情,自落霞孤鶩,秋水長天,幸此地湖山無恙。
古今才一瞬,問。12、《無題》 明·唐寅秋千蕩舞腰肢嫩,窈窕嬌娜與云平。
咯咯笑聲郎仰面,竹林深處喚小名。
13、《題畫廿四首》 明·唐寅春驢仙客到詩家,為賞臨溪好杏花。山佃馱柴出換酒,鄰翁陪坐自撈蝦。
14、《題畫廿四首》 明·唐寅長夏山村詩興幽,趁淡多在碧泉頭。
松陰滿地凝空翠,肯逐朱門褦襶流。
15、《題畫廿四首》 明·唐寅蘆葦蕭蕭野渚秋,滿蓑風雨獨歸舟。莫嫌此地風波惡,處處風波處處愁。
16、《題畫廿四首》 明·唐寅一叢樓閣空江上,日有群鷗伴苦吟。
盡勝達官憂利害,五更霜里佩黃金。
17、《題畫廿四首》 明·唐寅百尺松杉貼地青,布衣衲衲發星星。空山寂寞人聲絕,狼虎中間讀道經。
18、《題畫廿四首》 明·唐寅獨木橋邊倚樹根,古藤陰里嘯王孫。
白云紅樹知多少,雞犬人家自一村。
19、《題畫廿四首》 明·唐寅鄧尉山邊七寶灘,高低如畫好溪山。十年游賞經行遍,多少名題竹樹間。
20、《題畫廿四首》 明·唐寅綠陰清畫白猿啼,三峽橋邊路欲迷。
賴得泉聲引歸路,泉聲鳴咽路高低。
21、《題畫廿四首》 明·唐寅酒旗瘦馬行人路,燈火荒雞細雨中。奔走十年才歇腳,偶看畫景忽消魂。
22、《題畫廿四首》 明·唐寅楊柳陰濃夏日遲,村邊高館漫平池。
鄰翁挈盒乘清早,來決輸贏昨日棋。
23、《題畫廿四首》 明·唐寅紅樹青山飛白云,驂驔鞍馬踏斜曛。眼前景好詩難勝,煉不成詞惱剎人。
24、《題畫廿四首》 明·唐寅雪深山路滑于苔,自跨青驢得得來。
為是仙翁詩帖報,鹿場僧寺鮮莓開。
25、《題畫廿四首》 明·唐寅端陽竟渡楚江湄,紈褲分曹唱健詞。畫楫萬枝飛鹢道,朱簾十二映娥眉。
26、《題畫廿四首》 明·唐寅磬口山茶綠萼梅,深紅淺白一時開。
分明蠻錦圍屏里,露出佳人粉面來。
27、《題畫廿四首》 明·唐寅草屋柴門無點塵,門前溪水綠粼粼。中間有甚堪圖畫,滿塢桃花一醉人。
28、《題畫廿四首》 明·唐寅黃葉玲瓏映落暉,木綿新補舊征衣。
鄉關陰少悠悠思,立馬邊山看雁飛。
29、《題畫廿四首》 明·唐寅班荊相對語勞勞,麻已漚成繭未繅。又是一番春計了,瓦盆兒女共村醪。
30、《無題》 明·唐寅若干生命若干春,有所豐收有所貧。
曾見趨炎堪炙手,寧拋佇艷敢成仁。
31、《無題》 明·唐寅無風眼界白云悠,紅雨心波漾盡頭。紛簌簌然叢脞棄,臟兮兮地穢淫流。
32、《無題》 明·唐寅蔫紅銷骨乍攢堆,灌頂醍醐志未頹。
瘞葬偕愁無賴錦,傾斟飲辱有情杯。
33、《無題》 明·唐寅培風鳥瞰只神游,鬧罷瓊枝又恁愁。莫負心期飄泊路,豈知身鎖靜安樓。
34、《無題》 明·唐寅便縱拼爭反下游,隨波逐浪詎慚愁。
庸夫碌碌惟虛滅,烈士昂昂豈罷休。
35、《無題》 明·唐寅小院疏枝襯日西,階前俯首莫沉迷。碎紅風里堅心守,銜綠檐頭遠景啼。
36、《無題》 明·唐寅古春去也悵須臾,問爾能思幾日無。
何必傷心催發白,會當動手補顏朱。
37、《無題》 明·唐寅綠肥紅瘦憶當時,年少朦朧慕燕兒。金縷歌中無所悔,青蚨尾后有些私。
38、《無題》 明·唐寅此身陷入釅寒中,血脈歸心迓谷風。
雪妒冰猜情愈白,云酸日澀笑猶紅。
39、《無題》 明·唐寅秋聲肅殺本天真,即事關心總動神。簌簌肥辭刪老調,蕭蕭瘦語寄恒春。
40、《無題》 明·唐寅紅粉啼妝對鏡臺,春心一片轉悠哉。
若為坐看花枝盡,便是傷多酒莫推。
41、《花月吟效連珠體十一首 9》 明·唐寅花開爛漫月光華,月思花情共一家;月為照花來院落,花因隨月上窗紗。
42、《把酒對月歌》 明·唐寅李白前時原有月,惟有李白詩能說。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幾圓缺?。
43、《一世歌》 明·唐寅人生七十古來少,前除幼年后除老。中間光陰不多時,又有炎霜與煩惱。
44、《感懷》 明·唐寅不煉金丹不坐禪,饑來吃飯倦來眠。
生涯畫筆兼詩筆,蹤跡花邊與柳邊。
45、《短歌行》 明·唐寅樽酒前陳,欲舉不能。感念疇昔,氣結心冤。
日月悠悠,我生告遒。民言。
7.古詩畫雞 唐寅
畫雞朝代:明代作者:唐寅原文: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
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畫雞》是一首題畫,描繪了雄雞的優美高潔的形象,贊頌了輕易不鳴,鳴則動人的品格,也表現了詩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情懷。
“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這是寫公雞的動作、神態。頭戴無須剪裁的天然紅冠,一身雪白,興致沖沖地迎面走來。
詩人運用了描寫和色彩的對比,勾畫了一只冠紅羽白、威風凜凜,相貌堂堂的大公雞。起句的“頭上紅冠”,從局部描寫公雞頭上的大紅冠,在這第一句里,詩人更著重的是雄雞那不用裝飾而自然形成的自然美本身,所以詩人稱頌這種美為“不用裁”。
承句“滿身雪白”又從全身描寫公雞渾身的雪白羽毛。狀物明確,從局部到全面;用大面積的白色(公雞)與公雞頭上的大紅冠相比,色彩對比強烈,描繪了雄雞優美高潔的形象。
“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這是寫公雞的心理和聲音。
詩人擬雞為人揭開了它一生中不敢輕易說話的心理狀態,它一聲嗚叫,便意味著黎明的到來。它一聲嗚叫,千家萬戶都要打開門,迎接新的一天的到來。
“平身不敢輕言語”,詩人的詩路急轉,說公雞一生不敢隨便啼叫,此句的氣色收斂,還很低調,尤其“不敢”一詞,用的很貼切,為第四句的結句做了鋪墊,并對下句有反襯效果。后兩句用擬人法寫出了雄雞在清晨報曉的情景,動靜結合,運用了詩歌的藝術手法,使兩句產生了強烈的對比樹立了雄雞高偉的形象,表現了公雞具備的美德和權威。
這首詩,詩人表達含蓄又不失些許豪放之情,借助詩中的雪白大公雞表達了自己渴望成為時代先驅者的遠大志向。
8.唐伯虎《桃花庵歌》
原文: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由來: 此詩寫于弘治十八年(1505年),這一年,上距唐寅科場遭誣僅六年。唐寅曾中過解元,后來受到科場舞弊案牽連,功名被革,在長期的生活磨煉中,看穿了功名富貴的虛幻,認為以犧牲自由為代價換取的功名富貴不能長久,遂絕意仕進,賣畫度日,過著以花為朋、以酒為友的閑適生活。
釋義: 桃花塢里有座桃花庵,桃花庵里有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著很多桃樹,他摘下桃花去換酒錢。
酒醒的時候靜坐在花間,酒醉的時候在花下睡覺。 半醒半醉之間一天又一天,花開花落之間一年又一年。
我只想老死在桃花和美酒之間,不愿意在達官顯貴們的車馬前鞠躬行禮、阿諛奉承。 車水馬龍是貴族們的志趣,酒杯花枝才是像我這樣的窮人的緣分和愛好啊。
如果將別人的富貴和我的貧賤來比較,一個在天一個在地。 如果將我的貧賤和達官顯貴的車馬相比較,他們為權貴奔走效力,我卻得到了閑情樂趣。
別人笑話我太瘋癲,我卻笑別人看不穿世事。 君不見那些豪門貴族雖然也曾一時輝煌,如今他們卻看不見他們的墓冢,只有被當作耕種的田地。
出處:《桃花庵歌》是明代唐寅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 擴展資料 作品賞析 唐伯虎生活十分窘迫,“桃花庵”是他的朋友捐錢幫他買下的一間十分簡陋的小茅草房。
前八句,主要描述的是桃花仙寫意的平庸生活,文章多次提到“花”“酒”意向,卻沒有給人輕浮的感覺,反而讓人覺得輕松逍遙,讀來動感快意。 次八句,運用對比的手法,突出了詩人樂于歸隱的人生態度。
最后兩句點名主題:功名利祿皆是浮云!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解析:世間的人笑我太瘋癲了,我笑他們都太膚淺。
還記得五陵豪杰的墓前沒有花也沒有酒,如今都被鋤作了田地。 “桃”與“逃”同音,表達的是詩人逃避世俗,樂于歸隱生活的強烈愿望。
9.桃花庵歌 ——唐寅 全文翻譯
譯文 桃花塢里有桃花庵,桃花庵下有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了桃樹,又折下桃花枝去抵酒錢。 酒醒了也只是坐在桃花前,喝醉了就要在桃花下睡覺。
日復一日的在桃花旁,年復一年的酒醉又酒醒。 不愿意在華貴的車馬前彎腰屈從,只希望在賞花飲酒中度日死去。
車馬奔波是富貴人的樂趣所在,而無財的人追尋的是酒盞和花枝。 如果將富貴和貧賤相比,那是天壤之別。
如果將清貧的生活與車馬勞頓的生活相比,他們得到的是奔波之苦,我得到的是閑適之樂。 世間的人笑我太瘋癲了,我笑他們都太膚淺。
還記得五陵豪杰的墓前沒有花也沒有酒,如今都被鋤作了田地。 弘治乙丑年三月桃花庵的主人唐寅作。
桃花庵歌 明代:唐寅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折花枝當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須花下眠。 花前花后日復日,酒醉酒醒年復年。
不愿鞠躬車馬前,但愿老死花酒間。 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世人笑我忒風顛,我咲世人看不穿。 記得五陵豪杰墓,無酒無花鋤作田。
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 擴展資料: 桃花庵歌賞析 這首詩中最突出,給人印象最深的兩個意象是“花”和“酒”。
桃花,最早見諸文學作品,當于《詩經·周南》之《桃夭》篇,本意表達一種自由奔放的情感。而至晉陶淵明《桃花源記》一出,桃花便更多地被用來表達隱逸情懷了。
古代,桃還有驅鬼辟邪的意思,而“桃”與“逃” 諧音,因有避世之意。在唐寅的詩中,“桃花”這一意象頻頻出現。
試舉幾例: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樹桃花月滿天。
(《把酒對月歌》) 桑出羅兮柘出綾,綾羅妝束出娉婷。娉婷紅粉歌金縷,歌與桃花柳絮聽。
(《桑圖》) 野店桃花萬樹低,春光多在畫橋西。幽人自得尋芳興,馬背詩成路欲迷。
(《題畫四首其一》) 花開爛漫滿村塢,風煙酷似桃源古。千林映日鶯亂啼,萬樹圍春燕雙舞。
(《桃花塢》) 草屋柴門無點塵,門前溪水綠粼粼。中間有甚堪圖畫,滿塢桃花一醉人。
(《題畫廿四首其十五》) 不難看出,例中桃花意象都是用來表達閑居和隱逸生活的。 “酒”,在中國古代文化和古代士人中也有著重要的地位。
它不僅可以用來表達悲壯慷慨情懷,更與世事蒼涼、傲岸不羈、獨行特立結緣。晉有劉伶、嵇康,唐有“飲中八仙”,宋有東坡“把酒問青天”,而到了明代,又有了唐寅醉酒花下眠。
唐寅在世時聲名已著,除在繪畫史上擁有突出地位外,在詩詞上亦有獨創的成就。其詩真切平易,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語,意境警拔清新,在當時獨樹一幟,并以其獨特超凡的個性和藝術氣質,從一個側面,給那個自由、開放近乎荒唐、混沌的時代做出典型、生動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