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年級下學期古詩兩首和教案怎么寫
古詩兩首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想象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
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情感。3、有背誦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誦讀詩句,感受詩歌表達的真摯感情。教學難點 了解詩的意思,感受詩的內涵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相關圖片、音樂磁帶、學生查找詩人的相關資料。
導 學 過 程 二 次 備 課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1、挖掘積累。由學生課前積累的古詩展開背誦競賽,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2、圖片導入。出示課文插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觀察到的內容。
師:春天的小草蓬勃生長,春天的孩子興致高昂。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看看你們對春天有沒有新的發現。
(板書課題)先來學習《草》。二、自讀古詩、解決字詞1、自讀古詩《草》,注意讀準字音。
2、小組內互相檢查讀詩情況,教師糾正字音“榮”“燒”。三、感悟理解1、自由讀古詩,思考:自己哪里讀懂了?哪些字詞還不懂?2、小組內互相交流討論不懂的地方(如離離、歲、枯、榮等詞語的理解)3、全班交流討論自己對古詩的感悟,教師適時引導點撥。
(1)“離離”可以讓學生看看課件,說說草長得怎么樣?從而讓學生形象直觀地理解它的意思是指草長得很茂盛。(2)“歲”可問學生幾歲了 ,隨學生回答告訴學生從出生到現在幾年就是 幾歲,“一歲”就是一年。
(3)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畫面,想想“枯”和“榮”應該分別是哪一幅圖描繪的景象。并讓學生說說草什么時候是“枯”?什么時候是“榮”?(4)“盡”可用簡筆畫的形式,讓學生說出火只能燒光草的葉和莖卻燒不完地下的草根。
四、朗讀詩詞1、自由讀:你喜歡小草嗎?為什么?(喜歡小草那種生生不息,頑強的生命力。)2、多種形式朗讀:指名讀——配樂讀——競賽讀。
五、背誦古詩1、情境背誦:教師創設把《草》背給家人聽的情境,引導學生背誦。(如“離離原上草”我怎么聽不懂呢?怎么不寫花,只寫草呢?……) 2、師生共同扮演媽媽、哥哥、爺爺等角色進行表演背誦。
六、練習1、填空。離離( ),一歲一( )。
野火( ),春風( )。籬落疏疏一徑深,( )。
( )。飛入無處尋。
2、按結構給字分類。未 追 店 枯 徐 燒 榮 菜 宿七、書寫生字1、學習書寫“枯、榮、燒”三個字。
重點指導:榮:草字頭的橫不能太長,禿寶蓋要寬,“木”字橫要短,撇捺伸展開。燒:火字旁捺要變點;右上部不要寫成“戈”,第二筆斜鉤要有彎度;下面的“兀”字橫要短,豎彎鉤的拐彎處要圓潤。
2、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評議展示。第二課時一、回顧背誦古詩〈草〉。
二、自學按照以前的學習步驟自學古詩《宿新市徐公店》:1、讀:讀準字音,把古詩讀通順。2、想:想想自己哪些地方讀懂了?哪里還不懂?3、說:在學習小組內說說自己的學習收獲。
三、交流1、學生先在組內說說自己讀懂和不懂的地方,教師相機介紹詩人楊萬里的資料。2、班級交流,弄懂全詩的大致意思。
四、朗讀1、自由讀:你對暮春時節的景色有什么新的發現?2、指導讀:孩子在捉蝴蝶時是什么心情?(高興、喜悅)找不到時又是什么心情?(失望)。3、競賽讀:小組內比賽,推薦一名同學參加班級比賽。
4、評價讀:誰讀得好?好在哪里?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嗎?五、背誦同桌互背、指名背、挑戰背、齊背。六、拓展1、把這首古詩編成一個小故事。
2、以小組為單位,自編、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劇。3、和同學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白居易和楊萬里的其他詩作或其他詩人描寫的關于春天的古詩。
七、寫字學習其它幾個生字,重點指導:未——可以先復習一下“味”字,再指導書寫。上橫要短、下橫要長;撇捺要舒展。
宿——寶蓋不宜太寬。八、評價1、學生練習書寫,自我評價:在自認為寫得滿意的字上做標記。
2、小組內展示交流,互相評價:根據組內建議把不滿意的字再寫幾個。
2.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古詩兩首
4,古詩兩首
贈劉景文
【宋】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
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
正是橙黃橘綠時。
山 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25,古詩兩首
回鄉偶書
作者: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催。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人教版一般有兩科是古詩,不清楚您需要哪篇,所以,都呈上了,希望能幫到你`(*∩_∩*)′)
3.語文二年級上冊:4.古詩兩首
應該是這個吧^_^
山行 唐 杜牧 七言絕句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 譯文 】
石路蜿蜒遠遠地伸向山崖,白云升騰處依稀有些人家。停車只是因為喜愛傍晚的楓林,經霜楓葉竟紅過二月的鮮花。
賞析】
詩歌通過詩人的感情傾向,以楓林為主景,繪出了一幅色彩熱烈、艷麗的山林秋色圖。遠上秋山的石頭小路,首先給讀者一個遠視。山路的頂端是白云繚繞的地方。路是人走出來的,因此白云繚繞而不虛無縹緲,寒山蘊含著生氣,“白云生處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然而這只是在為后兩句蓄勢,接下來詩人明確地告訴讀者,那么晚了,我還在山前停車,只是因為眼前這滿山如火如荼,勝于春花的楓葉。與遠處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見的人家相比,楓林更充滿了生命的純美和活力。
詩人沒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樣,在秋季到來的時候,哀傷嘆息,他歌頌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體現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種英爽俊拔之氣拂拂筆端,表現了詩人的才氣,也表現了詩人的見地。這是一首秋色的贊歌。
杜牧(803~852) 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出身高門士族,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學家。杜牧晚年任中書舍人,居長安城南樊川別墅,后世因稱之"杜紫微"、"杜樊川"。 生平 杜牧生活在內憂外患日益加深的晚唐時期,從青年起就關心國事,抱有挽救危亡、恢復唐王朝繁榮昌盛的理想。
贈劉景文
【宋】 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
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
最(正)是橙黃橘綠時。
譯文 荷葉敗盡,像一把遮雨的傘似的葉子和根莖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樣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風中依然顯得生機勃勃。別以為一年的好景將盡,你必須記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黃橘綠的時節啊!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書畫家,與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轍、王安石和曾鞏并稱唐宋散文八大家。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代四大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后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并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這首詩是詩人寫贈給好友的劉景文(名季孫)的。詩的前兩句寫景,抓住“荷盡”、“菊殘”描繪出秋末冬初的蕭瑟景象。“已無”與“猶有”形成強烈對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兩句議景,揭示贈詩的目的。說明冬景雖然蕭瑟冷落,但也有碩果累累、成熟豐收的一面,而這一點恰恰是其他季節無法相比的。詩人這樣寫,是用來比喻人到壯年,雖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為的黃金階段,勉勵朋友珍惜這大好時光,樂觀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4.二年級古詩兩首
山行 唐 杜牧 七言絕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 譯文 】石路蜿蜒遠遠地伸向山崖,白云升騰處依稀有些人家。停車只是因為喜愛傍晚的楓林,經霜楓葉竟紅過二月的鮮花。
賞析】詩歌通過詩人的感情傾向,以楓林為主景,繪出了一幅色彩熱烈、艷麗的山林秋色圖。遠上秋山的石頭小路,首先給讀者一個遠視。
山路的頂端是白云繚繞的地方。路是人走出來的,因此白云繚繞而不虛無縹緲,寒山蘊含著生氣,“白云生處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
然而這只是在為后兩句蓄勢,接下來詩人明確地告訴讀者,那么晚了,我還在山前停車,只是因為眼前這滿山如火如荼,勝于春花的楓葉。與遠處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見的人家相比,楓林更充滿了生命的純美和活力。
詩人沒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樣,在秋季到來的時候,哀傷嘆息,他歌頌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體現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種英爽俊拔之氣拂拂筆端,表現了詩人的才氣,也表現了詩人的見地。這是一首秋色的贊歌。
杜牧(803~852) 唐代詩人。字牧之。
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出身高門士族,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學家。
杜牧晚年任中書舍人,居長安城南樊川別墅,后世因稱之"杜紫微"、"杜樊川"。 生平 杜牧生活在內憂外患日益加深的晚唐時期,從青年起就關心國事,抱有挽救危亡、恢復唐王朝繁榮昌盛的理想。
贈劉景文 【宋】 蘇軾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正)是橙黃橘綠時。
譯文 荷葉敗盡,像一把遮雨的傘似的葉子和根莖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樣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風中依然顯得生機勃勃。別以為一年的好景將盡,你必須記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黃橘綠的時節啊。
5.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一課《古詩兩首》這篇課文怎么講解的
教學內容:人教版二語下冊第二課《古詩兩首》之一《草》教材分析:本課是由《草》和《宿新市徐公店》兩首古詩組成。
兩首詩都是描寫春天的絕句,詩句意境優美,語言清新明麗。其中《草》情景交融,重在詠物抒懷,是就榮枯生發,極力表現草的頑強生命力。
《宿新市徐公店》動靜結合,人與景輝映成趣,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教學中要圖文結合,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誦中生情,吟中入境,充分感受古詩獨特的音韻美和節奏美,從而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逐步形成文化積淀。
二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古詩積累,對這兩首古詩也不太陌生,教師要挖掘學生潛在的學習優勢,引導自讀自悟,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 會認 7個生字,著重理解“離離、枯、榮、盡”這些字詞的意思。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2.通過朗讀感悟,感受到小草頑強的生命力,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的情感。
3.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背誦古詩的興趣。教學重點:通過朗讀感悟,體會詩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理解詩句蘊含的情感,品味詩句蘊藏的意境。教學用具:動畫課件《古詩兩首——生字學習》、PPT 教學課件《草》課時劃分:一課時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同學們,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春天就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需要我們留心觀察,才會發現它的蹤跡。細心的你在春天里還發現了什么新變化?(學生可從氣候、植物、動物、人們的活動等方面來說。)
2、我國古代有很多詩人也非常喜歡春天,描寫了很多有關春天的優美詩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兩首,看看在古代詩人的眼里,春天又是什么樣子的呢? 齊讀課題。二、檢查預習,學習字詞1.出示生詞。
中國現代教育網 全國最大教師交流平臺枯 榮 宿 新 市 徐 公 店 籬 落 疏 疏 未 成 陰①同桌倆查讀,相互訂正。②大組反饋:字音有沒有讀錯的。
③針對學生出錯的字音進行糾正。注意翹舌音:榮、疏,平舌音:宿④多種形式指讀,加強記憶。
2.檢查生字。(枯 榮 宿 徐 籬 疏 未)①同學們打開書第 7頁,同桌倆查讀生字條里的生字。
讀對的打“√”,讀錯的圈出來。 ②大組反饋:有讀錯的同桌說一說,他哪個字不會。
③針對學生不會的字,同學們一起想出好的記字方法,讓他記住。(記字方法可用換偏旁、加一加、減一減、組詞、聯系生活實際等方法。)
3.換語境識記生字。課件出示:干枯 光榮 住宿 徐徐開動 籬笆 ba 疏忽 未來)①生自己練讀 ②指讀 ③齊讀三、朗讀感悟,品味入境(一)知詩人1、下面我們先來學習第一首古詩《草》,這首詩是白居易寫的。
對于白居易,你都有哪些了解,誰能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對于學生不必要求過高,只要知道白居易是哪個朝代的,還寫過哪些詩就可以。)
2、教師補充說明寫作背景,這首詩是白居易十六歲參加科舉考試時寫的,原來題目是《賦得古原草送別》。今天咱們學的《草》是詩的前半部分。
(二)讀詩文1.下面就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2.指讀,糾正字音。
3.齊讀。4.再指讀,讀出古詩的節奏。
離離| 原上︱草,一歲| 一枯︱榮。野火| 燒︱不盡,春風| 吹︱又生。
5.男生、女生分別齊讀,看誰讀出了節奏美。6.齊讀,注意讀出節奏來。
(三)明詩意,入詩境1.學生再讀詩句,一邊讀一邊想:你都讀明白了什么?2.小組交流。一共四句,四人組每人一句,交流中哪個同學不會,組內其他的同學要幫一幫,如果都不會,做一個標記,大組一起研究。
3.大組反饋:在交流中有哪些字詞還不懂?(估計學生對“離離、枯、榮、盡”這些字詞的理解有一定困難,需要教師點撥。 )4.理解詞語,朗讀感悟。
⑴理解“離離”。① 課文寫的是哪里的草?你從詩中哪個詞知道的?② 草原上的草長得怎么樣?(引導學生看圖)(又高又密,非常茂盛)中國現代教育網 全國最大教師交流平臺③詩中哪一個詞語寫出了野草茂盛的樣子?(離離),對,你現在明白“離離”是什么意思了嗎?(就是“非常茂盛”的意思。)
③引導學生看圖說一說這句詩是什么意思。(草原上的草長得很茂盛。)
④指導感情朗讀。“草長得這么茂盛,你能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嗎?”讓學生自己練習讀,指讀。
⑤教師根據學生讀的情況相機進行朗讀指導。如:“怎樣突出草茂盛的樣子”?可以把“離離”拖長音重讀。
⑥還要強調個性化朗讀。教師可啟發學生:“你還想怎樣讀?”(還可以把 “原”拖長音,整句話速度放慢,讀出草原遼闊、草茂盛的樣子。)
⑵理解 “枯、榮”的字義。①一年四季野草的生長情況一樣嗎?先來看春天的草。
(課件出示:春、夏、秋、冬的草圖)② 看圖后要求學生分別說出四季的野草的生長情況。③看了圖片,我們知道,野草長得最茂盛的是哪一個季節?在哪一個季節野草會枯萎呢?④想一想,“枯、榮”分別應填在哪幅圖下?那說一說“枯”和 “榮”是什么意思呢?⑤現在,誰來說一說“一歲一枯榮”是什么意思?⑥指導這句朗讀,要突出“枯”和“榮”。
⑶ 理解“盡”的意思。①誰知道“盡”是什么意思?(學生不知道,可以讓學生查查字典)②白居易為什么說。
6.二年級古詩兩首
【小學二年級 】
上冊:《贈劉景文》蘇軾,《山行》杜牧,《回鄉偶書》賀知章,《贈汪倫》李白
贈劉景文 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山行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回鄉偶書 賀知章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下冊:《草》白居易,《宿新市徐公店》楊萬里,《望廬山瀑布》李白,《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杜甫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宿新市徐公店 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望廬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絕句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小學二年級語文古詩詞二首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