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華誦國學經典誦讀手抄報報頭有什
一、推薦提綱 幼兒園階段: (一)國學經典: 注音版的《弟子規》《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 (二)人文成都專題誦讀 (三)簡要說明: “三百千”及“人文成都專題”所選的詩文,要求以普通話注音,“不求甚解、但求熟背”,讓孩子從小就把“三百千”完整地記憶,準確地誦讀,獲得基本的文化熏陶,得到規范的語言訓練,對祖國對家鄉有基本的感性的認識和愛。
小學一二年級: (一)國學經典: 有計劃地誦讀完注音版的《弟子規》 有計劃地復習誦讀注音版的《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 (二)古典詩詞: 《詠鵝》、《草》、《靜夜思》、《春曉》、《清明》、《一去二三里》、《憫農》(其一)、《江上漁者》、《江南》(漢樂府)、《江南好》(詞)、《風》、《詠柳》、《望廬山瀑布》、《登鸛雀樓》、《村居》、《憫農》(其二)《游子吟》、《游園不值》、《楓橋夜泊》、《春日》、《回鄉偶書》、《敕勒歌》、《山行》、《梅花》、《江雪》、《長歌行》(漢樂府)。 (三)人文成都專題誦讀 (四)簡要說明: 有序重復,循序漸進,要鞏固幼兒階段誦讀成果和強化其記憶的基礎上,完成注音版的《弟子規》的誦讀,要求學生讀準字音,漸悟詞義句義,但不講解,不分析。
古典詩詞的誦讀要特別注意“口誦心惟”,要學生能背誦,還能夠大概地理解其意思,以“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則指導學生誦讀。 “人文成都專題誦讀”中成都名勝聯的誦讀,不僅要讓學生背,還要讓其實地地去走走、議議。
小學三四年級: (一)國學經典: 有計劃地誦讀完注釋版的《弟子規》的誦讀理解。 有計劃地誦讀完成校訂版的《朱子童蒙須知》 有計劃地誦讀完成校訂版的《對韻歌》 (二)古典詩詞: 《江雪》、《憶江南》、《絕句—遲日江山麗》、《小池》、《江南春》、《塞下曲——林暗草驚風》、《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早發白帝城》、《九月九憶山東兄弟》、《滁州西澗》、《尋隱者不遇》、《題西林壁》、《夏日絕句》、《望天門山》、《秋浦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樂游原》、《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七步詩》、《涼州詞——黃河遠上白云間》、《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送元二使安西》、《題臨安邸》、《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芙蓉樓送辛漸》、《從軍行——青海長云暗雪山》、《鹿柴》、《贈汪倫》、《宿建德江》、《古朗月行》、卜算子【宋】劉克莊 “片片蝶衣輕”、浪淘沙【南唐】李煜“簾外雨”、虞美人?聽雨 【宋】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魂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宋】辛棄疾“少年不識愁滋味” (三)人文成都專題誦讀 (四)簡要說明: 有序重復,循序漸進,要鞏固一二年級誦讀成果和強化其記憶的基礎上,完成注釋版的《弟子規》的誦讀,要求學生讀準字音,通曉其義,可以適當講解,適當討論。
古典詩詞的誦讀要特別注意“口誦心惟”,要學生能背誦,還能夠大概地理解其意思,以“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則指導學生誦讀。“人文成都專題誦讀”中成都歷史名人詩詞的誦讀,不僅要讓學生背,還要應當講講他們在文化上的成就,他們的一些動人的故事。
比如,我們誦讀了諸葛亮的《誡子書》,就可以講講有關的故事。 小學五六年級: (一)國學經典: 有計劃地誦讀完成《弟子規》、注音版的《孝經》 有計劃地完成《顏氏家訓?風操第六》、《顏氏家訓?勉學第八》 (二)古典詩詞: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竹枝詞》、《泊船瓜洲》、《望湖樓醉書》、《春江晚景》、《題西林壁》、《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贈花卿》、《示兒》、《石灰吟》、《竹石》、《過零丁洋》、《黃鶴樓》、《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天凈沙--秋思》、《漁歌子》、《獨坐敬亭山》、《春望》、《別董大》、《竹里館》、《春夜喜雨》、《烏衣巷》、《望岳》(杜甫)、《觀書有感》(朱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滿江紅》、《如夢令》(李清照)、《念奴嬌?赤壁懷古》、《關雎》(詩經)、漁家傲 范仲淹“塞下秋來風景異”、江城子?密州出獵【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宋】蘇軾、鷓鴣天?西都作【宋】朱敦儒 、揚州慢?【宋】姜夔 、酹江月?和友驛中言別【宋】文天祥“乾坤能大”、臨江仙?夜登小樓記洛中舊游【宋】陳與義“憶昔午橋橋上飲”。
(三)人文成都專題誦讀 (四)簡要說明: 有序重復,循序漸進,要鞏固三四年級誦讀成果和強化其記憶的基礎上,完成注音版的《孝經》的誦讀,要求學生讀準字音,通曉其義,可以適當講解,適當討論。古典詩詞的誦讀要特別注意“口誦心惟”,要學生能背誦,還能夠大概地理解其意思,以“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則指導學生誦讀。
“人文成都專題誦讀”中成都歷史名人詩詞的誦讀,不僅要讓學生背,還要應當講講他們在文化上的成就,他們的一些動人的故事。 七年級(初中) (一)國學經典: 有計劃地誦讀完成《弟子規》、注釋版的《顏氏家訓》的“文章第九、名實第十、涉務第十一、省事第十二”四篇文本的誦讀 有計劃地誦讀校訂后的《論語》(上) (二)古典詩詞: 【龜雖壽】(曹操) 。
2.國學經典手抄報
1、老子曰:“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謂道紀。”(《道德經·道經第十四章》)
【譯文】老子說:“持守‘道’,就能治理好萬事萬物,就能統御好家國天下。據其‘有’而察其‘無’,得以知曉遠古及其初始情況,這樣就明了了‘道’的整個體系。”
2、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論語·衛靈公》
【譯文】孔子說:“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考驗他,卻可以接受重大任務;小人不可以接受重大任務,卻可以用小事情考驗他。”
3、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論語·雍也》
【譯文】孔子說:“君子廣泛地學習文化知識,并且用禮來約束自己,也就可以不離經叛道了啊!”
4、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譯文】孔子說:“堅定地相信我們的道,努力學習它,誓死保全它。”
3.關于國學經典手抄報的四開手抄報.
中國傳統文化是齊魯文化、荊楚文化、吳越文化、巴蜀文化等地域文化,儒、道、墨、法等學派文化,百川歸海,相互觸攝,綿延至今的歷史產物。她經過先秦時期的百家爭鳴及以后興衰迭變的歷史選擇,形成了儒道互補的思想文化主流,再同佛教思想交合涵化而構成儒道佛三教合流的中華思想文化。
被稱為國學經典的儒家著作的是論語、大學、中庸、孟子
播下一個動作,便收獲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便收獲一個品格。現代社會中,“文明”二字已被人們放在心里的一個重要位置,每一個人時時刻刻都在與文明交談,每個人的舉手投足之間都傳遞著豐富的文明信息。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可不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而且做文明的學生不是輕而易舉的,這需要大家確定目標:用我們的口,禮貌地問,好打招呼,管住我們的口,不吵鬧,不隨地吐痰;用我們的手去幫助有困難的人,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用我們輕輕的腳步,營造一個寧靜、有序、有著良好學習環境的校園。
我們常常在做一個學生中有文明的時候,也有不文明的時候,如果我們一個個同學都是這樣的話,那,不是亂套了嗎?所以,我們都要做一個文明學生,我們要怎么樣來做好文明學生呢?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關于國學經典古詩詞的手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