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達對某物特別喜歡的古詩句
1 獨坐敬亭山》 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2 柳永 蝶戀花 佇倚危樓風細細。
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3 折楊柳歌辭 《北朝樂府民歌》腹中愁不樂,愿作郎馬鞭;出入擐郎臂,蹀坐郎膝邊。
4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李白 五岳尋仙不辭遠, 一生好入名山游。 5 元結 石魚湖上醉歌并序 漫叟以公田米釀酒,因休暇,則載酒于湖上, 時取一醉;歡醉中,據湖岸,引臂向魚取酒, 使舫載之,遍飲坐者。
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 之上,諸子環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觸波濤 而往來者,乃作歌以長之。 石魚湖, 似洞庭, 夏水欲滿君山青。
山為樽, 水為沼, 酒徒歷歷坐洲鳥。 長風連日作大浪, 不能廢人運酒舫。
我持長瓢坐巴丘, 酌飲四座以散愁。 6 杜甫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 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 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 隔籬呼取盡余杯。7 相思 紅豆生南國, 春來發幾枝。
愿君多采擷, 此物最相思。 8 周敦頤《愛蓮說》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皆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寶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9 飲酒·其五 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0 將進酒 李白 君不見, 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 高堂明鏡悲白發, 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 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 丹丘生! 將進酒; 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 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 但愿長醉不愿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 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 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 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 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消萬古愁。11 酬張少府 王維 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群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12 青溪 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
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里。 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 我心素已閑,清川澹如此。
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13 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句隹〕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立,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14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15 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美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16 《觀書有感》 朱熹 表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達對某物特別喜歡的古詩句 ? 對某物特別喜歡的古詩不多,多的是對人,飲酒,名山大川,花兒,而且古詩講究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言有盡,意無窮 ,大多含蓄,特別喜歡也不會明說。
2.形容喜歡的詩句
1、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唐·元稹《離思》
譯文:曾經到臨過滄海,別處的水就不足為顧;若除了巫山,別處的云便不稱其為云。倉促地由花叢中走過,懶得回頭顧盼;這緣由,一半是因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為曾經擁有過的你。
2、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蝶戀花》宋代:柳永
譯文:我長時間倚靠在高樓的欄桿上,微風拂面一絲絲一細細,望不盡的春日離愁,沮喪憂愁從遙遠無邊的天際升起。碧綠的草色,飄忽繚繞的云靄霧氣掩映在落日余暉里,默默無言誰理解我靠在欄桿上的心情。
打算把放蕩不羈的心情給灌醉,舉杯高歌,勉強歡笑反而覺得毫無意味。我日漸消瘦下去卻始終不感到懊悔,寧愿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
3、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三五七言》唐代李白
譯文:秋風凄清,秋月明朗。風中的落葉時而聚集時而揚散,寒鴉本已棲息也被這聲響驚起。盼著你我能在相見,卻不知在什么時候,此時此刻實在難耐心中的孤獨悲傷,叫我情何以堪。
4、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相思》唐代王維
譯文:紅豆生長在陽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長多少新枝。希望思念的人兒多多采摘,因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
5、一尺深紅勝曲塵,天生舊物不如新。合歡桃核終堪恨,里許元來別有人。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唐溫庭筠《南歌子》
譯文:一襲深紅色的長裙日子久了便會蒙塵泛黃,自古以來舊的東西就不如新的東西討人喜歡。
你我雖有兩心相合的約定,但我心中終究是有怨恨的,因為你的心中已有他人。
深夜里點亮燭火深深的囑咐你,此去路途遙遠我的心與你相伴,切記不要忘了歸期。小巧精致的骰子上嵌入那意喻相思的紅豆,你是否知道那深入骨中的就是我對你的相思意?
3.表達愛慕的詩句
1、關雎 先秦:佚名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譯文 關關和鳴的雎鳩,相伴在河中的小洲。
那美麗賢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撈它。
那美麗賢淑的女子,醒來睡去都想追求她。追求卻沒法得到,白天黑夜便總思念她。
長長的思念喲,叫人翻來覆去難睡下。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采它。
那美麗賢淑的女子,奏起琴瑟來親近她。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拔它。
那美麗賢淑的女子,敲起鐘鼓來取悅她。2、蒹葭 先秦:佚名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譯文 河邊蘆葦青蒼蒼,秋深露水結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水那一方。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又太長。
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河邊蘆葦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岸那一邊。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攀登難。
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灘。河邊蘆葦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水邊那一頭。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曲難求。
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3、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唐代: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蓬山 一作:蓬萊) 譯文 見面的機會真是難得,分別時更是難舍難分,況且又兼東風將收的暮春天氣,百花殘謝,更加使人傷感。
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女子早晨妝扮照鏡,只擔憂豐盛如云的鬢發改變顏色,青春的容顏消失。
男子晚上長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對方的住處就在不遠的蓬萊山,卻無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
希望有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情人。4、鵲橋仙·纖云弄巧 宋代: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度 通:渡)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譯文 纖薄的云彩在天空中變幻多端,天上的流星傳遞著相思的愁怨,遙遠無垠的銀河今夜我悄悄渡過。
在秋風白露的七夕相會,就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共訴相思,柔情似水,短暫的相會如夢如幻,分別之時不忍去看那鵲橋路。
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呢。5、錦瑟 唐代: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譯文 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此詩創作于李商隱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斷弦之意。
但即使這樣它的每一弦、每一音節,足以表達對那美好年華的思念。(此句為轉折句。)
莊周其實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本句是對“華年”的闡釋。)
望帝那美好的心靈和作為可以感動杜鵑。(本句亦是對“華年”的闡釋。)
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淚化成的珍珠。(喻指詩人的悲哀,即使是一個明媚的夜晚,依然想到的是眼淚。)
只有在彼時彼地的藍田才能生成猶如生煙似的良玉。(暗指詩人對當時社會局勢的不滿。)
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憶之中了。(亦指自己對青春年華的追思之情。)
而在當時那些人看來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罷了,卻并不知珍惜。(亦指自己在年輕時對生活的態度也是那樣不知珍惜。)
4.想知道:對比過后方知更愛某物的詩句
【魚我所欲也】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
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