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中庸的詩句
1.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2.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莫現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3.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4.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 5.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為舜乎!」 6.子路問「強」。
子曰:「南方之強與?北方之強與?抑而強與?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
衽金革,死而不厭,北方之強也。而強者居之。
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 7.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 8.言顧行,行顧言,君子胡不慥慥爾! 9.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呼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
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2.關于中庸的詩句
1.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2.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現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3.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4.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5.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為舜乎!」
6.子路問「強」。子曰:「南方之強與?北方之強與?抑而強與?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厭,北方之強也。而強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
7.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8.言顧行,行顧言,君子胡不慥慥爾!
9.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呼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3.關于中庸,古代有哪些警句和格言
《道德經》中的:“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
“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為舜乎!’”
“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則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我自己就能想到這些了。希望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