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寫歌聲的古典優美詩句
1. 空中幾處聞清響,欲繞行云不遣飛。——(唐)顧況《王郎中妓席五詠 歌 一作王郎中席歌妓》
釋義:動人的歌聲,由青樓傳出,輻散到遙遠的群山中,幽谷回音,空中幾處響起清脆的歌聲。歌聲飄入云霄,妙音繚繞,似乎要纏住行云不讓飛去。
2. 唱盡新詞歡不見,紅霞映樹鷓鴣鳴。——(唐)劉禹錫《踏歌詞四首-第二首一作張籍《無題詩》》
釋義:唱完新曲,歡樂的女郎們跑遠了,只有綠樹亭亭玉立在紅霞之中,間或傳來鷓鴣的鳴叫。
3. 歌韻巧共泉聲,間雜琮琤玉——(北宋)周彥邦《片玉詞》
釋義:高雅動人的歌聲巧似泉水自流,輕柔婉轉,瀏亮圓潤。其間偶爾可以聽到如鳴玉器的水石相擊之聲,清脆悅耳,悠揚遠韻。
4. 盼盼乍垂袖,一聲雛鳳呼。——(唐)杜牧《張好好詩》
釋義: 張好好轉目顧盼四周靜坐的賓客們,然后猛然垂下衣袖,唱出了如同雛鳳一般的清脆的歌聲。
5. 繁弦迸關紐,塞管裂圓蘆。眾音不能逐,裊裊穿云衢——(唐)杜牧《張好好詩》
釋義: 張好好的歌聲清越、高亢,盡管琴弦的關紐也為之迸斷,蘆管也為之裂開,但各種樂器所發出的聲音都無法與輕柔而上、綿延不絕的張好好的歌聲相比,它響遏行云,震驚四方。
6.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唐)李白《贈汪倫》
釋義:李白坐上小船剛剛要離開,忽然聽到岸上傳來告別的歌聲。
7.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唐)白居易《琵琶行》
釋義:今晚聽到她的琵琶聲,好像聽到了仙樂,耳朵里只有這個聲音,別的都聽不到 。
8. 碧袖一聲歌,石城怨、西風隨去。——(宋代)史達祖《湘江靜》
釋義:“碧袖”二句,筆鋒陡轉,深入寫愁。詩句沒有寫成,哀怨的歌聲又突然傳來,聲聲哀怨,融入秋風,把愁境的描寫推進了一層。
9. 含羞斂態勸君住,更奏新聲刮骨鹽——(唐)權德輿《雜興五首》
釋義:悠揚的樂曲嘎然而止,嬌美的女子緩緩起座,掩面低眉欲要離去,周圍的聽眾歡聲叫喊,請她再奏一曲《刮骨鹽》。句中將女子的沉靜與周圍觀眾的歡鬧相比,更顯出她高超的演技和謙遜的態度。
10. 唱得紅梅字字香,柳枝桃葉盡深藏——(宋代)晏幾道《浣溪沙·唱得紅梅字字香》
釋義: 句中“紅梅”指《梅花落》曲調。“柳枝”、“桃葉”,一語雙關,它們既是曲調名稱,又是歌女的名字。前句以藝術上的通感,用嗅覺感受出的“香味”來形容音樂的悅耳動聽。后句進而襯托,強調別人的演唱比起那位唱“梅花”歌伎的表演要大為遜色,所以只好退避三舍。
2.描寫音樂的詩句
錢起《湘靈鼓瑟》 善鼓云和瑟,常聞帝子靈。
馮夷徒自舞,楚客不堪聽。 苦調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湘浦,悲風過洞庭。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陳季、王邕、莊若訥、魏璀四人所作《湘靈鼓瑟》 神女泛瑤瑟,古祠嚴野亭。
楚云來泱漭,湘水助清泠。 妙指徵幽契,繁聲入杳冥。
一彈新月白,數曲暮山青。 調苦荊人怨,時遙帝子靈。
遺音如可賞,試奏為君聽。 臨江仙 秦觀 千里瀟湘挼藍浦,蘭橈昔日曾經。
月亮風定露華清。微波澄不動,冷浸一天星。
獨倚危檣情悄,遙聞妃瑟泠泠。 新聲含盡古今情。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李憑箜篌引 李賀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法曲-美列圣,正華聲也〗唐.白居易 法曲法曲歌大定,積德重熙有馀慶。永徽之人舞而詠, 法曲法曲舞霓裳。
政和世理音洋洋,開元之人樂且康。 法曲法曲歌堂堂,堂堂之慶垂無疆。
中宗肅宗復鴻業, 唐祚中興萬萬葉。法曲法曲合夷歌,夷聲邪亂華聲和。
以亂干和天寶末,明年胡塵犯宮闕。乃知法曲本華風, 茍能審音與政通。
一從胡曲相參錯,不辨興衰與哀樂。 愿求牙曠正華音,不令夷夏相交侵。
〖玉聲如樂〗唐.劉軻 玉叩能旋止,人言與樂并。繁音忽已闋,雅韻詘然清。
佩想停仙步,泉疑咽夜聲。曲終無異聽,響極有馀情。
特達知難擬,玲瓏豈易名。昆山如可得,一片佇為榮。
〖楊柳枝詞〗唐.劉禹錫 塞上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 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
〖嵩岳聞笙〗唐.劉希夷 月出嵩山東,月明山益空。山人愛清景,散發臥秋風。
風止夜何清,獨夜草蟲鳴。仙人不可見,乘月近吹笙。
絳唇吸靈氣,玉指調真聲。真聲是何曲,三山鸞鶴情。
昔去落塵俗,愿言聞此曲。今來臥嵩岑,何幸承幽音。
神仙樂吾事,笙歌銘夙心。 〖春夜洛城聞笛〗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贈花卿〗唐·杜甫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冊上公太常奏雅樂〗唐.無名氏 司樂陳金石,逶迤引上公。奏音人語絕,清韻佩聲通。
應律煙云改,來儀鳥獸同。得賢因舉頌,修禮便觀風。
圣壽三稱內,天歡九奏中。寂寥高曲盡,猶自滿宸聰。
《琵琶行》 ——唐·白居易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索索。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
水泉冷澀弦疑絕,疑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舟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云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小處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聽穎師彈琴》 ——唐·韓愈 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
浮云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任飛揚。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凰。
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嗟余有兩耳,未省聽絲篁。
自聞穎師彈,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濕衣淚滂滂。
穎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 《李憑箜篌引》 ——唐·李賀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白凝云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坤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聽穎師琴歌》 ——唐·李賀 別浦云歸桂花渚,蜀國弦中雙鳳語。芙蓉葉落秋鸞離,越王夜起游天姥。
暗佩清臣敲水。
3.形容曲子的詩句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贈花卿》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春夜洛城聞笛》李白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聽彈琴》劉長卿
曾將黃鶴樓上吹,一聲占盡秋江月。《武昌老人說笛歌》劉禹錫
泠泠七弦遍,萬木澄幽陰。《江上琴興》常建
浮云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任飛揚。《聽穎師彈琴》韓愈
鄭女出參丈人時,落花惹斷游空絲。高樓不掩許聲出,羞殺百舌黃鶯兒。《鄭女彈箏歌》
隨風飄向何處落,唯見曲盡平湖深。明發與君離別后,馬上一聲堪白首。《聽笛歌留別鄭協律》
白雪亂纖手,綠水清虛心。《月夜聽盧子順彈琴》李白
湘水凌波慚鼓瑟,秦樓明月罷吹簫。《荊南席上詠胡琴妓二首》王仁裕
夜深彈罷堪惆悵,露濕叢蘭月滿庭。《聞琴》孫氏
4.形容美妙樂曲的詩句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樓中。
尊酒相逢,樂事回頭一笑空。
停杯且聽琵琶語,細捻輕擾。
醉臉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紅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鷺羽鳳簫參樂曲,荻園竹徑接帷陰。
手舞足蹈方無已,萬年千歲奉薰琴。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余音繞梁,三日不絕。
5.描寫音樂的著名古詩
《聽穎師彈琴》唐·韓愈
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
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
浮云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任飛揚。
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凰。
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
嗟余有兩耳,未省聽絲篁。
自聞穎師彈,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濕衣淚滂滂。
穎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
譯文:
猶如一對親昵的小兒女輕言細語,卿卿我我聚兩個俏冤家暗敘哀曲。
豪放得如風展旗是誰正高歌引吭,有勇士似電掣馬揮長劍殺敵擒王。
又轉成浮云依依柳絮起無根無蒂,沒奈何圓天茫茫道路迷宕東宕西。
嘰嘰啾啾分明是煙霞中羽光翻浪,影影綽綽兀立在喬木上百鳳朝凰。
峭壁懸崖壓人來寸步都攀援難上,黑壑深淵崩石下千丈猶轟隆傳響。
慚愧呀我空有耳朵一雙,對音樂太外行不懂欣賞。
聽了你這琴聲忽柔忽剛,振人起強人坐令人低昂。
倉皇中我伸手把琴遮擋,淚潮呀早已經洶涌盈眶。
穎師傅好功夫實非尋常,別再把冰與火填我胸膛。
《李憑箜篌引》唐·李賀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白凝云頹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夢入坤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譯文:
在深秋的夜晚,彈奏起吳絲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聽到美妙的樂聲,天空的白云凝聚起來不再飄游。湘娥把淚珠灑滿斑竹,九天素女也牽動滿腔憂愁。出現這種情況,是由于樂工李憑在京城彈奏箜篌。樂聲清脆動聽得就像昆侖山美玉擊碎,鳳凰鳴叫;時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飲泣,時而使香蘭開懷歡笑。清脆的樂聲,融和了長安城十二門前的清冷光氣。
二十三根弦絲高彈輕撥,打動了高高在上的天帝。高亢的樂聲直沖云霄,沖上女媧煉石補過的天際。好似補天的五彩石被擊破,逗落了漫天綿綿秋雨。幻覺中仿佛樂工進入了神山,把技藝向女仙傳授;老魚興奮得在波中跳躍,瘦蛟也翩翩起舞樂悠悠。月宮中吳剛被樂聲吸引,徹夜不眠在桂樹下逗留。桂樹下的兔子也佇立聆聽,不顧露珠斜飛寒颼颼!
《聽蜀僧浚彈琴》唐·李白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客心洗流水,馀響入霜鐘。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
譯文:
蜀僧懷抱著綠綺琴,來自遙遠的峨眉山。為我隨意揮手一彈,如同聽到萬壑松聲。余音裊裊,匯入霜天鐘聲,我心清靜,如經流水洗過。不知不覺,暮色籠罩青山,秋云黯淡,布滿黃昏天空。
《春夜洛城聞笛》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譯文:
是誰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發出悠揚的笛聲,隨著春風飄揚,傳遍洛陽全城。
在這客居之夜聽到《折楊柳》的曲子,誰又能不生出懷戀故鄉的深情?
《贈花卿》唐·杜甫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譯文:
錦官城每日弦樂管樂雜紛紛,一半隨著江風飄去,一半飄入了云端。
這樣的樂曲只應該天上有,人世間蕓蕓眾生能得幾回聞?
6.有沒有形容優美音樂的古詩
《琵琶行》——唐·白居易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索索。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意。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弦疑絕,疑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東舟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云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小處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聽穎師彈琴》——唐·韓愈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
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浮云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任飛揚。
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凰。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
嗟余有兩耳,未省聽絲篁。自聞穎師彈,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濕衣淚滂滂。穎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
《李憑箜篌引》——唐·李賀吳絲蜀桐張高秋,空白凝云頹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夢入坤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聽穎師琴歌》——唐·李賀別浦云歸桂花渚,蜀國弦中雙鳳語。
芙蓉葉落秋鸞離,越王夜起游天姥。暗佩清臣敲水玉,渡海蛾眉牽白鹿。
誰看挾劍赴長橋,誰看浸發題春竹。竺僧前立當吾門,梵宮真相眉棱尊。
古琴大軫長八尺,嶧陽老樹非桐孫。涼館聞弦驚病客,藥囊暫別龍須席。
請歌直請卿相歌,奉禮官卑復何益。《聽蜀僧浚彈琴》——唐·李白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客心洗流水,馀響入霜鐘。
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唐·李頎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歸客。古戍蒼蒼烽火寒,大荒沈沈飛雪白。
先拂聲弦后角羽,四郊秋葉驚慽慽。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竊聽來妖精。
言遲更速皆應手,將往復旋如有情。空山百鳥散還合,萬里浮云陰且晴。
嘶酸雛雁失群夜,斷絕胡兒戀母聲。川為靜其波,鳥亦罷其鳴。
烏孫部落家鄉遠,邏娑沙塵哀怨生。幽音變調忽飄灑,長風吹林雨墮瓦。
迸泉颯颯飛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長安城連東掖垣,鳳凰池對青瑣門。
高才脫略名與利,日夕望君抱琴至。《鄭女彈箏歌》——唐·顧況鄭女八歲能彈箏,春風吹落天上聲。
一聲雍門淚承睫,兩聲赤鯉露鬐鬣,三聲白猿臂拓頰。鄭女出參丈人時,落花惹斷游空絲。
高樓不掩許聲出,羞殺百舌黃鶯兒。《聽笛歌留別鄭協律》——唐·劉長卿舊游憐我長沙謫,載酒沙頭送遷客。
天涯望月自沾衣,江上何人復吹笛。橫笛能令孤客愁,淥波淡淡如不流。
商聲寥亮羽聲苦,江天寂歷江楓秋。靜聽關山聞一叫,三湘月色悲猿嘯。
又吹楊柳激繁音,千里春色傷人心。隨風飄向何處落,唯見曲盡平湖深。
明發與君離別后,馬上一聲堪白首。《聽箏》——元·湯式酒乍醒,月初明,誰家小樓調玉箏,指撥輕清,音律和平,一字字訴衷情。
恰流鶯花底叮嚀,又孤鴻云外悲鳴,滴碎金徹雨,敲碎玉壺冰。聽,盡是斷腸聲!《江上琴興》——唐·常建江上調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萬木澄幽陰。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黃金。《月夜聽盧子順彈琴》——唐·李白閑坐夜明月,幽人彈素琴。
忽聞悲風調,宛若寒松吟。白雪亂纖手,綠水清虛心。
鐘期久已沒,世上無知音。《聽鄭羽人彈琴》——唐·李中仙鄉景已清,仙子啟琴聲。
秋月空山寂,淳風一夜生。莎間蟲罷響,松頂鶴初驚。
因感浮華世,誰憐太古情。《聽段處士彈琴》——唐·方干幾年調弄七條絲,元化分功十指知。
泉迸幽音離石底,松含細韻在霜枝。窗中顧兔初圓夜,竹上寒蟬盡散時。
唯有此時心更靜,聲聲可作后人師。《聽趙秀才彈琴》—。
7.形容歌曲的詩句
音樂的成語和詩句 聲震林木 陽關三疊 繁弦急管 曲高和寡 靡靡之音 繞梁三日 珠落玉盤 出谷黃鶯 一唱三嘆 五音不全 天籟之音 高山流水 余音繞梁 若即若離 虛無飄渺 鏗鏘有力 蕩氣回腸 震耳欲聾 不絕如縷 詩句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音樂的名言 音樂教育并不是音樂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 對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審美教育的核心,是審美的要點。 —— 蘇霍姆林斯基 欣賞音樂,需要有辨別音律的耳朵,對于不辨音樂的耳朵說來,最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
—— 馬克思 通過音樂并在音樂中教育我們的孩子 ——(英)海倫.辛普森 沒有音樂,生命是沒有價值的。 —— 尼采 沒有早期音樂教育,干什么事我都會一事無成。
—— 愛因斯坦 音樂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會目的外,必須把美的東西作為自己的目的來探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 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誰能滲透我音樂的意義,便能超脫尋常人無以自拔的苦難。
—— 貝多芬 我深信:質樸和真實是一切藝術作品的美的原則。 —— 格魯克 一首我喜愛的樂曲,所傳給我的思想和意義是不能用語言表達的。
—— 門德爾松 技術只有為高尚的目的服務,才有價值。 —— 舒曼 藝術的真正意義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
—— 海頓 不同生活接觸,就不能為生活創作。不鍛煉自己的人格,無由產生偉大的作品。
—— 聶耳 對我來說,音樂是靈魂的完美表現。 —— 舒曼 通過與詩的內在聯系,音樂獲得了新生。
—— 李斯特 在真正的音樂中,充滿了一千種心靈的感受,比言詞更好得多。 —— 門德爾松 最好是創作出真實情景,而不是照搬。
—— 威爾弟 我在旋律上花費很多功夫。重要的事情不在于旋律的開始,而是把它繼續下去,發展成完滿的藝術形象。
—— R.斯特勞斯 作曲并不難,但剔除多余的音符卻是極為困難的。 —— 勃拉姆斯 作曲家在創作一個作品時是全力以赴的。
他輪番地經歷了相信、懷疑、熱心、絕望、欣喜和痛苦。 —— 比才 難道音樂家不應該象詩人和畫家一樣地研究大自然嗎?事實上,他能夠研究人——大自然最杰出的創造物。
—— 約.弗.雷沙特 我非常熱愛音樂。正因為我熱愛音樂,我試圖讓它脫離使它受到抑制的貧乏的傳統。
音樂是熱情洋溢的自由藝術,是室外的藝術,象自然那樣無邊無際,象風,象天空,象海洋。絕不能把音樂關在屋子里,成為學院派藝術。
—— 德彪西 音樂之目的有二,一是以純凈之和聲愉悅人的感官,二是令人感動或激發人的熱情。 ——羅杰.諾斯 人們認為:我的藝術創作是輕而易舉得來的。
這是錯誤的。沒有人像我那樣在作曲上花費了如此大量的時間和心血。
沒有一位大師的作品我沒有再三地研究過。 —— 沃.阿.莫扎特 音樂是心靈的迸發。
它不象化學那樣能進行實驗分析。對偉大的音樂來說只有一種真正的特性,那就是感情。
—— 弗德雷里克.柏遼茲 對一個作曲家來說,從他對農民音樂的研究中獲得全部益處的方法是什么呢?那就是要完整地吸收農民音樂的語匯,以致達到除這種語匯以外忘掉一切的地步,并把這種語匯作為自己的音樂母語來使用。 —— 巴托克 李賀的《李憑箜篌引》是寫音樂的。
好象還有韓愈的一個《聽穎師彈琴》,你可以去找找。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
湘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首詩共十四行,用了十四個比喻性意象來贊美李憑彈箜篌時的情景美、旋律美和彈技美。這些意象中,有現實的,有幻覺的,有神話的。
詩的一連串意象撲面而來,不免使人眼花繚亂,加上語言晦澀,初讀讓人覺得不知所云,細細品味,逐漸清晰: 開頭首先寫李憑所彈的箜篌制作精良,可謂極品,襯托樂音之美;在秋高氣爽的日子里彈奏,可以想見天高云淡秋風涼爽的天氣,正是人意氣風發之時;由于空氣清徹,樂音也能憑風傳向很遠,這一句寫出了彈奏時的情景美。接下來,寫空山浮云被音樂吸引而凝止不流,湘娥素女被感動得愁怨涕流,而出現這種情況,都只因為李憑在彈箜篌。
我們形容一個人美,說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貌,這里的音樂,卻有使浮云凝止,美女傷心之效。 從第五句起,寫彈奏的旋律之美妙和產生的感染力:彈到清脆之處,似聽到昆侖山玉石破碎和鳳凰的鳴聲;彈到婉轉之處,仿佛蓮花上的露珠滴落,幽蘭也發出笑聲;彈到凄清之處,長安十二個城門的氣溫都變冷,宮中的皇帝也為之動情,整個長安籠罩在寒光之中;彈到悲傷之處,致使女媧補的天也再度破漏,秋雨也愴然而下,似乎看到李憑在教善于彈箜篌的成夫人,技藝精湛的神仙也要向他學習,那音樂感動得老魚也躍出波濤,淵中的瘦蛟也舞動起來;月宮里的吳剛也聽得難以入眠,依著樹發呆,就連玉兔也不知寒露已打濕了皮毛。
這一連串的描寫,從動物寫到植物,從人間寫到仙界,從水中寫到天上,大膽夸張,浪漫新奇。這十四個意象,有的喻聲,有的仿貌,采用比喻、擬人、通感。
8.描寫音樂的詩句
春夜洛城聞笛 唐 · 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譯文是誰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發出悠揚的笛聲。
隨著春風飄揚,傳遍洛陽全城。就在今夜的曲中,聽到故鄉的《折楊柳》,哪個人的思鄉之情不會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李憑箜篌引 唐 · 李賀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譯文在深秋的夜晚,彈奏起吳絲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
聽到美妙的樂聲,天空的白云凝聚起來不再飄游。湘娥把淚珠灑滿斑竹,九天素女也牽動滿腔憂愁。
出現這種情況,是由于樂工李憑在京城彈奏箜篌。樂聲清脆動聽得就像昆侖山美玉擊碎,鳳凰鳴叫。
時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飲泣,時而使香蘭開懷歡笑。清脆的樂聲,融和了長安城十二門前的清冷光氣。
二十三根弦絲高彈輕撥,打動了高高在上的天帝。高亢的樂聲直沖云霄,沖上女媧煉石補過的天際。
好似補天的五彩石被擊破,逗落了漫天綿綿秋雨。幻覺中仿佛樂工進入了神山,把技藝向女仙傳授。
老魚興奮得在波中跳躍,瘦蛟也翩翩起舞樂悠悠。月宮中吳剛被樂聲吸引,徹夜不眠在桂樹下逗留。
桂樹下的兔子也佇立聆聽,不顧露珠斜飛寒颼颼。琴歌 唐 · 李頎主人有酒歡今夕,請奏鳴琴廣陵客。
月照城頭烏半飛,霜凄萬樹風入衣。銅爐華燭燭增輝,初彈淥水后楚妃。
一聲已動物皆靜,四座無言星欲稀。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從此始。
譯文主人擺酒今晚大家歡聚,琴師撥動琴弦助興酒宴。明月照向城頭烏鴉紛飛,寒霜降臨寒風吹透衣衫。
爐火暖融融華燭添光輝。藝人先彈《淥水》后奏《楚妃》。
他的琴聲一響萬物寂靜,四座無言屏氣凝神傾聽。奉命去遠離鄉關清淮,敬告大家我要歸隱云山。
聽箏 唐 · 李端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譯文金粟軸的古箏發出優美的聲音,那素手撥箏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盡了辦法為博取周郎的青睞,你看她故意地時時撥錯了琴弦。
春夜聞笛 唐 · 李益寒山吹笛喚春歸,遷客相看淚滿衣。洞庭一夜無窮雁,不待天明盡北飛。
譯文在寒山吹著笛子呼喚春回大地,被謫遷的人彼此對望不禁淚濕衣。晚上洞庭湖畔停宿的無數大雁,還沒等到天亮就都急切地往北飛。
擴展資料楊柳枝詞唐.劉禹錫塞上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
嵩岳聞笙唐.劉希夷月出嵩山東,月明山益空。山人愛清景,散發臥秋風。
風止夜何清,獨夜草蟲鳴。仙人不可見,乘月近吹笙。
絳唇吸靈氣,玉指調真聲。真聲是何曲,三山鸞鶴情。
昔去落塵俗,愿言聞此曲。今來臥嵩岑,何幸承幽音。
神仙樂吾事,笙歌銘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