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詩詞《畫眉鳥》
《畫眉鳥》
歐陽修
百囀千聲隨意移,
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
不及林間自在啼。
[解說]
作者來到樹林里,看到畫眉鳥在開滿紅紅紫紫山花的枝頭自由自在地飛翔,聽到它們在高高低低的樹梢上盡情愉快地唱歌,不由得感慨到 :如果把它們鎖起來,即使是鎖在金籠里,它們也不會唱出這樣美妙的歌聲了。因為自由是生活愉快的先決條件。鳥是這樣,人不也是這 樣嗎?
運用了對比手法:前兩句(寫自由自在,任意翔鳴的畫眉)與后兩句(寫陷入囚籠,失去了自由的畫眉)構成對比!
《畫眉鳥》,前兩句寫景:畫眉鳥千啼百囀,一高一低舞姿翩翩,使得嫣紅姹紫的山花更是賞心悅目。后兩句抒情:看到那些關在籠里的鳥兒,真羨慕飛囀在林間的畫眉鳥,自由自在,無拘無束。這里也要了解的是,作者歐陽修此時因在朝中受到排擠而被貶到滁州,寫作此詩的心情也就可知了。
2.畫眉鳥古詩原文
畫眉鳥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注釋 ①囀:鳥婉轉地啼叫 ②隨意:隨著自己(鳥)的心意。
③樹高低:樹林中的高處或低處。 ④金籠:貴重的鳥籠,喻指不愁吃喝、生活條件優越的居所。
⑤百囀千聲:形容畫眉叫聲婉轉,富于變化。 ⑥始知:現在才知道。
不及:遠遠比不上。解說 作者來到樹林里,看到畫眉鳥在開滿紅紅紫紫山花的枝頭自由自在地飛翔,聽到它們在高高低低的樹梢上隨著自己的心意盡情愉快地唱歌,不由得感慨到 :如果把它們鎖起來,即使是鎖在金籠里,它們也不會唱出這樣美妙的歌聲了。
因為自由是生活愉快的先決條件。鳥是這樣,人不也是這樣嗎?今譯 千百聲的鳥囀,隨著自己的心意任意回蕩著, (就在那)山花萬紫千紅綻放,高低有致的林木里。
這才明白:(以前)聽到那鎖在金籠內的畫眉叫聲, 遠比不上悠游林中時的自在啼唱。賞析 本篇借詠畫眉以抒發自己的性靈,題一作《郡齋聞百舌》。
畫眉、百舌,都是聲音婉轉的鳴禽,詩人在《啼鳥》詩中也寫過“南窗睡多春正美,百舌未曉催天明。黃鸝顏色已可愛,舌端啞咤如嬌嬰。”
可見他對“林間自在啼”多么欣賞,這兒以“鎖向金籠”與之對比,更見出詩人掙脫羈絆、向往自由的心理。詩人本在朝為官,后因黨爭牽連,貶為知州知縣,此兩句大概有所寄托。
歐陽修的《畫眉鳥》,前兩句寫景:畫眉鳥千啼百囀,一高一低舞姿翩翩,使得嫣紅姹紫的山花更是賞心悅目。后兩句抒情:看到那些關在籠里的鳥兒,真羨慕飛囀在林間的畫眉鳥,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這里也要了解的是,作者歐陽修此時因在朝中受到排擠而被貶到滁州,寫作此詩的心情也就可知了。 寫畫眉實是寫自己,畫眉鳥的百囀千聲的表達的是歸隱山林、不受羈絆的心曲。
看山花爛漫、葉木蔥籠,管什么金帶紫袍;無限的欣喜快慰如山間清流瀉出,洗盡俗塵,只余下悅耳的音韻流轉。運用了對比手法:前兩句(寫自由自在,任意翔鳴的畫眉)與后兩句(寫陷入囚籠,失去了自由的畫眉)構成對比。
3.畫眉鳥古詩詩意
譯文及注釋畫眉鳥(歐陽修)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千百聲的鳥的鳴叫聲,隨著自己的心意任意回蕩著,(就在那)山花萬紫千紅綻放在高低有致的林木里。
這才明白:(以前)聽到那鎖在金籠內的畫眉叫聲,遠比不上悠游林中時的自在啼唱。注釋①囀:鳥婉轉地啼叫②隨意:隨著自己(鳥)的心意。
③樹高低:樹林中的高處或低處。④金籠:貴重的鳥籠,喻指不愁吃喝、生活條件優越的居所。
⑤百囀千聲:形容畫眉叫聲婉轉,富于變化。⑥始知:現在才知道。
⑦不及:遠遠比不上。
4.畫眉鳥古詩ppt
《畫眉鳥》歐陽修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注釋】
①囀:鳥聲婉轉。
②對高低:時高時低地飛轉。
③金籠:貴重的鳥籠。
【今譯】
畫眉鳥千啼百囀,一高一低舞姿翩翩,使得嫣紅姹紫的山花更是賞心悅目(寫景)
看到那些關在籠里的鳥兒,真羨慕飛囀在林間的畫眉鳥,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抒情)
【概括】
這才知道把畫眉鳥鎖在金籠里聽它啼叫,遠不如讓它在樹林里自由地歌唱。
又:作者歐陽修此時因在朝中受到排擠而被貶到滁州,寫作此詩的心情也就可知了。
寫畫眉實是寫自己,畫眉鳥的百囀千聲的表達的是歸隱山林、不受羈絆的心曲。看山花爛漫、葉木蔥籠,管什么金帶紫袍;無限的欣喜快慰如山間清流瀉出,洗盡俗塵,只余下悅耳的音韻流轉。
運用了對比手法:前兩句(寫自由自在,任意翔鳴的畫眉)與后兩句(寫陷入囚籠,失去了自由的畫眉)構成對比.
5.畫眉鳥古詩詩意
畫眉鳥宋代:歐陽修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收藏復制下一首贊 1207古詩三百首,寫鳥,寓人,早教譯文及注釋譯文畫眉鳥千啼百囀,隨著自己的心意在林間飛動,在那開滿紅紅紫紫山花的枝頭自由自在地穿梭。
現在才知道:以前聽到那鎖在金籠內的畫眉叫聲,遠遠比不上悠游林中時的自在啼唱。注釋囀:鳥婉轉地啼叫。
隨意:隨著自己(鳥)的心意。樹高低:樹林中的高處或低處。
金籠:貴重的鳥籠,喻指不愁吃喝、生活條件優越的居所。百囀千聲:形容畫眉叫聲婉轉,富于變化。
始知:現在才知道。不及:遠遠比不上。
▲有用(897)沒用(264)參考資料:1、張鳴 .宋詩選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4 :89 .2、劉永生 .宋詩選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7 :59 .3、黃進德 .歐陽修詩詞文選評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88 .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詩,既不同于詠花賞烏的消閑之作,又有別于一般詠物寄情的詩,它本是一首含有深邃理趣的哲理詩。詩中通過對畫眉烏自由生活的贊美,抒發了詩人貶官外任后的憂郁情懷。
表現了詩人向往和追求自由生活的熱切愿望。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束縛個性、壓抑人才的種種拘系與禁鋼的強烈憎惡和否定。
歐陽修的《畫眉鳥》,前兩句寫景:畫眉鳥千啼百囀,一高一低舞姿翩翩,使得嫣紅姹紫的山花更是賞心悅目。后兩句抒情:看到那些關在籠里的鳥兒,真羨慕飛囀在林間的畫眉鳥,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這里也要了解的是,作者歐陽修此時因在朝中受到排擠而被貶到滁州,寫作此詩的心情也就可知了。 最后,對比鮮明,反差強烈。
前二句,通過聲音與色彩的對比,描繪出山林中一種自由無拘、生機勃勃的景象:畫眉烏自由自在,鳴聲婉轉動人,其生存環境又是那樣美好。作者這種寫法的真正用意,在于和后二句構成鮮明的對比。
而后二句又通過“金籠”與“山間”的對比,說明了“鎖向金籠聽”遠遠不如“山間自在啼”的歌聲優美,其原因就在它受到拘禁,失掉了自由。這樣,“鎖向金籠”四個字,與前二句描寫的景象形成了強烈的反差,詩人由此抒發了深長的感慨,呼喚自由,歌唱自由,追求自由,使自由成為全詩的主旋律。
巧妙地運用對比手法,對照分明,反差強烈,有利于突出詩歌的主旨。 這首詩情景結合,寓意深遠,反映了作者對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有用(507)沒用(258)參考資料:1、張鳴 .宋詩選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4 :89 .2、黃進德 .歐陽修詩詞文選評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88 .創作背景 這是首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學術界流傳三種說法: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至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間;慶歷八年(公元1048年)至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八月間;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六月至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七月二十三日,其間歐陽修以太子少師的身份辭職。有用(152)沒用(74)參考資料:1、劉永生 .宋詩選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7 :59 .2、黃進德 .歐陽修詩詞文選評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88 .歐陽修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
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 1339篇詩文收藏復制贊 1206猜您喜歡背誦賞析注釋譯文同兒輩賦未開海棠金朝:元好問枝間新綠一重重, 小蕾深藏數點紅。愛惜芳心莫輕吐, 且教桃李鬧春風。
收藏復制贊 373古詩三百首,詠物,寫花,寓人,勸誡,寫景。
6.畫眉鳥古詩原文
畫眉鳥
百囀千聲隨意移,
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
不及林間自在啼。
注釋
①囀:鳥婉轉地啼叫
②隨意:隨著自己(鳥)的心意。
③樹高低:樹林中的高處或低處。
④金籠:貴重的鳥籠,喻指不愁吃喝、生活條件優越的居所。
⑤百囀千聲:形容畫眉叫聲婉轉,富于變化。
⑥始知:現在才知道。
不及:遠遠比不上。
解說
作者來到樹林里,看到畫眉鳥在開滿紅紅紫紫山花的枝頭自由自在地飛翔,聽到它們在高高低低的樹梢上隨著自己的心意盡情愉快地唱歌,不由得感慨到 :如果把它們鎖起來,即使是鎖在金籠里,它們也不會唱出這樣美妙的歌聲了。因為自由是生活愉快的先決條件。鳥是這樣,人不也是這樣嗎?
今譯
千百聲的鳥囀,隨著自己的心意任意回蕩著,
(就在那)山花萬紫千紅綻放,高低有致的林木里。
這才明白:(以前)聽到那鎖在金籠內的畫眉叫聲,
遠比不上悠游林中時的自在啼唱。
賞析
本篇借詠畫眉以抒發自己的性靈,題一作《郡齋聞百舌》。畫眉、百舌,都是聲音婉轉的鳴禽,詩人在《啼鳥》詩中也寫過“南窗睡多春正美,百舌未曉催天明。黃鸝顏色已可愛,舌端啞咤如嬌嬰。”可見他對“林間自在啼”多么欣賞,這兒以“鎖向金籠”與之對比,更見出詩人掙脫羈絆、向往自由的心理。詩人本在朝為官,后因黨爭牽連,貶為知州知縣,此兩句大概有所寄托。
歐陽修的《畫眉鳥》,前兩句寫景:畫眉鳥千啼百囀,一高一低舞姿翩翩,使得嫣紅姹紫的山花更是賞心悅目。后兩句抒情:看到那些關在籠里的鳥兒,真羨慕飛囀在林間的畫眉鳥,自由自在,無拘無束。這里也要了解的是,作者歐陽修此時因在朝中受到排擠而被貶到滁州,寫作此詩的心情也就可知了。
寫畫眉實是寫自己,畫眉鳥的百囀千聲的表達的是歸隱山林、不受羈絆的心曲。看山花爛漫、葉木蔥籠,管什么金帶紫袍;無限的欣喜快慰如山間清流瀉出,洗盡俗塵,只余下悅耳的音韻流轉。運用了對比手法:前兩句(寫自由自在,任意翔鳴的畫眉)與后兩句(寫陷入囚籠,失去了自由的畫眉)構成對比!
7.畫眉鳥古詩
畫眉鳥
宋代:歐陽修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譯文:
畫眉鳥千啼百囀,隨著自己的心意在林間飛動,在那開滿紅紅紫紫山花的枝頭自由自在地穿梭。現在才知道:以前聽到那鎖在金籠內的畫眉叫聲,遠遠比不上悠游林中時的自在啼唱。
擴展資料:
這是一首詠物詩,既不同于詠花賞鳥的消閑之作,又有別于一般詠物寄情的詩,它本是一首含有深邃理趣的哲理詩。詩中通過對畫眉鳥自由生活的贊美,抒發了詩人貶官外任后的憂郁情懷。表現了詩人向往和追求自由生活的熱切愿望。
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束縛個性、壓抑人才的種種拘系與禁鋼的強烈憎惡和否定。歐陽修的《畫眉鳥》,前兩句寫景:畫眉鳥千啼百囀,一高一低舞姿翩翩,使得嫣紅姹紫的山花更是賞心悅目。
后兩句抒情:看到那些關在籠里的鳥兒,真羨慕飛囀在林間的畫眉鳥,自由自在,無拘無束。這里也要了解的是,作者歐陽修此時因在朝中受到排擠而被貶到滁州,寫作此詩的心情也就可知了。
最后,對比鮮明,反差強烈。前二句,通過聲音與色彩的對比,描繪出山林中一種自由無拘、生機勃勃的景象:畫眉鳥自由自在,鳴聲婉轉動人,其生存環境又是那樣美好。作者這種寫法的真正用意,在于和后二句構成鮮明的對比。
而后二句又通過“金籠”與“山間”的對比,說明了“鎖向金籠聽”遠遠不如“山間自在啼”的歌聲優美,其原因就在它受到拘禁,失掉了自由。這樣,“鎖向金籠”四個字,與前二句描寫的景象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詩人由此抒發了深長的感慨,呼喚自由,歌唱自由,追求自由,使自由成為全詩的主旋律。巧妙地運用對比手法,對照分明,反差強烈,有利于突出詩歌的主旨。這首詩情景結合,寓意深遠,反映了作者對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畫眉鳥
8.《畫眉鳥》詩意
畫眉鳥 【題解】 此詩作于宋仁宗慶歷七年(1047),時歐陽修被貶知滁州(今安徽省滁縣)。
詩題又作《郡齋聞百舌》,“郡齋”即知州官邸,“百舌”即畫眉鳥別稱。詩人托物言志,在詠物中寄情寓興。
【原文】 百囀千聲隨意移, 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 不及林間自在啼。
【注釋】 ①隨意移:自由自在地在樹林里飛來飛去。 ②樹高低:樹林中的高處或低處。
③金籠:鑲金的鳥籠。 【解說】 作者來到樹林里,看到畫眉鳥在開滿紅紅紫紫山花的枝頭自由自在地飛翔,聽到它們在高高低低的樹梢上盡情愉快地唱歌,不由得感慨到 :如果把它們鎖起來,即使是鎖在金籠里,它們也不會唱出這樣美妙的歌聲了。
因為自由是生活愉快的先決條件。鳥是這樣,人不也是這 樣嗎? [今譯] 這才知道把畫眉鳥鎖在金籠里聽它啼叫,遠不如讓它在樹林里自由地歌唱。
【賞析】 本篇借詠畫眉以抒發自己的性靈,詩題一作《郡齋聞百舌》。畫眉、百舌,都是聲音婉轉的鳴禽,詩人在《啼鳥》詩中也寫過“南窗睡多春正美,百舌未曉催天明。
黃鸝顏色已可愛,舌端啞咤如嬌嬰。”可見他對“林間自在啼”多么欣賞,這兒以“鎖向金籠”與之對比,更見出詩人掙脫羈絆、向往自由的心理。
詩人本在朝為官,后因黨爭牽連,貶為知州知縣,此兩句大概有所寄托。 運用了對比手法:前兩句(寫自由自在,任意翔鳴的畫眉)與后兩句(寫陷入囚籠,失去了自由的畫眉)構成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