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晶瑩的詩詞
《觀荷葉露珠》
作者:齊己
霏微曉露成珠顆,宛轉田田未有風.
任器方圓性終在,不妨翻覆落池中.
《詠露珠》
作者:韋應物
秋荷一滴露,清夜墜玄天.
將來玉盤上,不定始知圓.
白居易 《暮江吟》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荷葉杯》
作者:溫庭筠
一點露珠凝冷,波影,滿池塘.綠莖紅艷兩相亂,腸斷,
水風涼.
鏡水夜來秋月,如雪,采蓮時.小娘紅粉對寒浪,惆悵,
正思惟.
楚女欲歸南浦,朝雨,濕愁紅.小船搖漾入花里,波起,
隔西風.
《訴衷情》
作者:楊炎正
露珠點點欲圍霜.分冷與紗窗.錦書不到腸斷,煙水隔茫茫.
征燕盡,塞鴻翔.睇風檣.闌干曲處,又是一番,倚盡斜陽.
《詠蟬》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2.有形容晶瑩剔透的詩句嗎
《觀荷葉露珠》作者:齊己 霏微曉露成珠顆,宛轉田田未有風.任器方圓性終在,不妨翻覆落池中.《詠露珠》作者:韋應物 秋荷一滴露,清夜墜玄天.將來玉盤上,不定始知圓.白居易 《暮江吟》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荷葉杯》作者:溫庭筠 一點露珠凝冷,波影,滿池塘.綠莖紅艷兩相亂,腸斷,水風涼.鏡水夜來秋月,如雪,采蓮時.小娘紅粉對寒浪,惆悵,正思惟.楚女欲歸南浦,朝雨,濕愁紅.小船搖漾入花里,波起,隔西風.《訴衷情》作者:楊炎正 露珠點點欲圍霜.分冷與紗窗.錦書不到腸斷,煙水隔茫茫.征燕盡,塞鴻翔.睇風檣.闌干曲處,又是一番,倚盡斜陽.《詠蟬》駱賓王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和郭主簿》陶淵明 和澤周三春,清涼素秋節.露凝無游氛,天高肅景澈.陵岑聳逸峰,遙瞻皆奇絕.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銜觴念幽人,千載撫爾訣.檢素不獲展,厭厭竟良月 《露珠》作者:劉炳亮 夜晚聚成星,剔透閃晶瑩.日出消無聲,寓義寄天明.《露珠》作者:李朝勝霧靄飄渺力漸疲,過罷三更徐徐低.世間萬綠乘機捧,聚成晶瑩剔透滴.《露珠》作者:大海的空間一路隨風伴月行,清心寡欲透晶瑩.無聲沒入秋涼夜,天亮方知粒粒明.《露珠》作者:香玉怡人朝陽媚嫵襯嬌花,幾抹清輝挽面紗.玉露晶瑩滴滿葉,繁星璀璨送微霞.平凡更懂仁心種,罕見常知博愛扎.任憑雨驟渾施暴,唯見青苗有新芽.很高興為你回答,。
3.形容剔透的詩句
《觀荷葉露珠》
作者:齊己
霏微曉露成珠顆,宛轉田田未有風.
任器方圓性終在,不妨翻覆落池中.
《詠露珠》
作者:韋應物
秋荷一滴露,清夜墜玄天.
將來玉盤上,不定始知圓.
白居易 《暮江吟》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荷葉杯》
作者:溫庭筠
一點露珠凝冷,波影,滿池塘.綠莖紅艷兩相亂,腸斷,
水風涼.
鏡水夜來秋月,如雪,采蓮時.小娘紅粉對寒浪,惆悵,
正思惟.
楚女欲歸南浦,朝雨,濕愁紅.小船搖漾入花里,波起,
隔西風.
《訴衷情》
作者:楊炎正
露珠點點欲圍霜.分冷與紗窗.錦書不到腸斷,煙水隔茫茫.
征燕盡,塞鴻翔.睇風檣.闌干曲處,又是一番,倚盡斜陽.
《詠蟬》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和郭主簿》陶淵明
和澤周三春,清涼素秋節.
露凝無游氛,天高肅景澈.
陵岑聳逸峰,遙瞻皆奇絕.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
銜觴念幽人,千載撫爾訣.
檢素不獲展,厭厭竟良月
《露珠》作者:劉炳亮
夜晚聚成星,剔透閃晶瑩.
日出消無聲,寓義寄天明.
《露珠》作者:李朝勝
霧靄飄渺力漸疲,過罷三更徐徐低.
世間萬綠乘機捧,聚成晶瑩剔透滴.
《露珠》作者:大海的空間
一路隨風伴月行,清心寡欲透晶瑩.
無聲沒入秋涼夜,天亮方知粒粒明.
《露珠》作者:香玉怡人
朝陽媚嫵襯嬌花,幾抹清輝挽面紗.
玉露晶瑩滴滿葉,繁星璀璨送微霞.
平凡更懂仁心種,罕見常知博愛扎.
任憑雨驟渾施暴,唯見青苗有新芽.
4.形容有才華的詩句
1、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南宋·陸游《文章》
譯文:文章本是不加人工,天然而成的,是技藝高超的人在偶然間所得到的。
2、裴生信英邁,屈起多才華。唐·李白《早秋贈裴十七仲堪》
譯文:裴先生你英雄豪邁、才華灼灼,陡然崛起。
3、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譯文:看到你落筆,風雨為之感嘆;看到你的詩,鬼神都為之感動哭泣。
4、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南北朝·《南史·謝靈運傳》
譯文:天下的人才一共一石那么多,曹子建占了其中的八斗,我占了其中的一斗,古往今來的人占一斗。
5、文彩承殊渥,流傳必絕倫。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譯文:他那驚天地、泣鬼神的詩篇必將萬古流傳。
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清·趙翼《論詩五首·其二》
譯文:國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們的詩篇文章以及人氣都會流傳數百年。
7、才高心不展,道屈善無鄰。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譯文:雖然才華超群卻無用武之地,雖然道德崇高卻無人理解。
8、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宋·陸游《文章》
譯文:文章本是不加人工,天然而成的,是技藝高超的人在偶然間所得到的。
9、復羨二龍去,才華冠世雄。唐·李白《魯中送二從弟赴舉之西京》
譯文:令人羨慕的是你們二位前去應舉,真如同二條出淵的膠龍,何況你倆又有冠蓋當世的才情。
10、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唐·杜甫《不見》
譯文:思維敏捷作詩千首,身世飄零喝一杯酒足矣
5.形容水晶的詩句有哪些
1、映物隨顏色,含空無表里。
2、持來向明月,的皪愁成水。——《詠水精》
3、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4、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李白《玉階怨》
5、三鼓出門烏夜飛,五更還家星宿希。
6、水晶樓角幾時暖?獨坐待君歸不歸?——陳維崧《惆悵詞》
7、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8、映物隨顏色,含空無表里。
9、無瑕勝玉美,至潔過冰清。
10、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11、魏王綺樓十二重,水晶簾箔繡芙蓉。
12、料峭東風翠幕驚,云何不飲對公榮,水晶盤瑩玉鱗赪。
解釋:料峭東風翠幕驚。云何不飲對公榮。水晶盤瑩玉鱗赬。花影莫孤三夜月,朱顏未稱唱一曲新詞酒喝一杯美酒, 一樣是去年的天氣去年的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才能回來? 無可奈何著花兒在暮春中凋落, 似曾相識的燕子翩翩歸來, 我獨自徘徊在園中鋪滿落花的小路上五年兄。翰林子墨主人卿。
譯文
玉石砌的臺階上生起了露水,深夜獨立很久,露水浸濕了羅襪。回房放下水晶簾,仍然隔著簾子望著玲瓏的秋月。
賞析
李白的這首宮怨,雖曲名標有“怨”字,詩作中卻只是背面敷粉,全不見“怨”字。無言獨立階砌,以致冰涼的露水浸濕羅襪;以見夜色之濃,佇待之久,怨情之深。“羅襪”,表現出人的儀態、身份,有人有神。夜涼露重,羅襪知寒,不說人而已見人的幽怨如訴。二字似寫實,實用曹植“凌波微步,羅襪生塵”意境。
怨深,夜深,主人公不禁幽獨之苦,由簾外到簾內,拉下簾幕之后,反又不忍使明月孤寂。似月憐人,似人憐月;而如果人不伴月,則又沒有什么事物可以伴人。月無言,人也無言。但讀者卻深知人有無限言語,月也解此無限言語,而寫來卻只是一味望月。這正是“不怨之怨”,所以才顯得愁怨之深。
“卻下”二字,以虛字傳神,最為詩家秘傳。此處一轉折,似斷實連;好像要一筆蕩開,推卻愁怨,實際上則是經此一轉,字少情多,直入幽微。“卻下”一詞,看似無意下簾,而其中卻有無限幽怨。本來主人公由于夜深、怨深,無可奈何而回到室內。入室之后,卻又怕隔窗的明月照此室內幽獨,因而拉下簾幕。簾幕放下來了,卻更難消受這個凄苦無眠之夜,在更加無可奈何之中,卻更要去隔簾望月。此時主人公的憂思不斷在徘徊,直如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的那種紛至沓來,這樣的情思,作者用“卻下”二字表達出來。“卻”字直貫下句,“卻下水晶簾”,“卻去望秋月”,在這兩個動作之間,有許多愁思轉折反復,詩句字少情多,以虛字傳神。中國古代詩藝中有“空谷傳音”的手法,這是如此。“玲瓏”二字,看似不經意的筆調,實際上極見功力。以月的玲瓏,襯托人的幽怨,從反處著筆,全勝正面涂抹。
詩中不見人物姿容與心理狀態,而作者似也無動于衷,只以人物行動來表達含義,引讀者步入詩情的最幽微之處,所以能不落言筌,為讀者保留想象的余地,使詩情無限遼遠,無限幽深。所以,這首詩體現出了詩家“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真意。以敘人事的筆調來抒情,這很常見,也很容易;以抒情的筆調來寫人,這很少見,也很難。
契訶夫有“矜持”說,寫詩的人也常有所謂“距離”說,兩者非常近似,應合為一種說法。作者應與所寫對象保持一定距離,并保持一定的“矜持”與冷靜。這樣一來,作品才沒有聲嘶力竭之弊,而有幽邃深遠之美,寫難狀之情與難言之隱,使漫天的詩思充滿全詩,卻又在字句間捉摸不到。這首《玉階怨》含思婉轉,余韻如縷,正是這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