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詩詞中七月流火是哪個季節
七月流火”一詞源于《詩經》——《詩·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所謂“流火”,《辭海》縮印本第952頁釋義:“火,星名,即心宿.每年夏歷五月間黃昏時心宿在中天,六月以后,就漸漸偏西.時暑熱開始減退.”另孔穎達疏:“于七月之中有西流者,是火之星也,知是將寒之漸.”由此可見,“七月流火”雖與節氣、氣候有關,但絕不是形容暑熱之詞.故余冠英《詩經選譯》對此說得更為簡潔明了:“秋季黃昏后大火星向西而下,就叫做‘流火’”.
然而,“七月流火”多年來卻常被誤用來形容暑熱,至今仍不絕于各種媒體.
關于“七月流火”的誤用,早已有人指出.筆者曾在《新聞學苑》1994年第4期以《“七月流火”誤用論列》為題撰文指出.誰知不久,竟然又有人在文章中“創造性地”使用“八月流火”這一令人啼笑皆非的詞語來形容暑熱!于是,筆者在《新疆新聞界》(現《當代傳播》)1995年第4期以《從“八月流火”說起》為題撰文指出:“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按現代漢語解釋即是“七月(夏歷,正值立秋前后)黃昏火星沉,九月秋涼給寒衣”……如若誤用,誰去非洲赤道地域旅游,說不定還會生發出“九月流火”、“十月流火”什么的……“七月流火”何時了?真是不得而知!
2.詩句“七月流火是什么意思
“七月流火”語出《詩經·國風·豳風》“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它的真實含義,并不是說七月的酷暑炎熱,而是與一種天文現象密切相關,即夏歷(農歷)七月天氣轉涼的意思。 “七月”指夏歷的七月;“流”,指移動,落下;“火”指星名“大火星”(不是繞太陽運行的火星),即心宿。
“大火星”是一顆著名的紅巨星,能放出火紅色的光亮,每年夏歷的五月黃昏,位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夏歷的七月黃昏,大火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漸西降,“知暑漸退而秋將至”。
人們把這種現象稱作“七月流火”。 所以,“七月流火”的真實意思,是說在夏歷七月,天氣漸漸轉涼,每當黃昏的時候,可以看見大火星從西方落下去。
話說三千年前,周成王下面有一個豳(bīn)國,在今陜西省彬縣。豳國很早以前是周民族的農業文化發祥地。
那時歷法尚未完善,指導農事活動要靠觀星。每年夏末,一顆名叫火的紅星 天蝎座阿耳法星,蝎心 ,端端正正出現在正南方天空。
憑著祖傳觀察經驗,農夫知道夏天完了,秋天來了,一年中最忙的秋收時節到了。 匆匆又是數日,秋夕同一時刻,農夫又看南天,發現那顆大火較之數日前向西移下墜了。
又過數日,西移下墜更甚。一個月后的同一時刻,再看南天,大火已移墜到西邊地平線上,太低,翳于云霧,遮于山岳,看不見了。
各位看官,這個過程就叫“七月流火”。僅此一解,不可有二。
水向低頭曰流。大火向西移墜也在流啊。
火在這里獨稟內涵,其義特殊,專指天蝎座阿耳法星,中國古代天文學稱為心宿二,絕非“赤日炎炎似火燒”之火。望文生義,會鬧笑話。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是《豳風·七月》的開頭兩句。前句是引子,天氣漸漸涼了。
后句是落腳,該縫制寒衣了。 另外要說的是,三千年前用太陰歷,可知那時七月即今八月。
今若想觀察,要到陽歷九月才行。 資料來源: 。
3.詩詞中七月流火是哪個季節
七月流火”一詞源于《詩經》——《詩·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所謂“流火”,《辭海》縮印本第952頁釋義:“火,星名,即心宿.每年夏歷五月間黃昏時心宿在中天,六月以后,就漸漸偏西.時暑熱開始減退.”另孔穎達疏:“于七月之中有西流者,是火之星也,知是將寒之漸.”由此可見,“七月流火”雖與節氣、氣候有關,但絕不是形容暑熱之詞.故余冠英《詩經選譯》對此說得更為簡潔明了:“秋季黃昏后大火星向西而下,就叫做‘流火’”.然而,“七月流火”多年來卻常被誤用來形容暑熱,至今仍不絕于各種媒體.關于“七月流火”的誤用,早已有人指出.筆者曾在《新聞學苑》1994年第4期以《“七月流火”誤用論列》為題撰文指出.誰知不久,竟然又有人在文章中“創造性地”使用“八月流火”這一令人啼笑皆非的詞語來形容暑熱!于是,筆者在《新疆新聞界》(現《當代傳播》)1995年第4期以《從“八月流火”說起》為題撰文指出:“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按現代漢語解釋即是“七月(夏歷,正值立秋前后)黃昏火星沉,九月秋涼給寒衣”……如若誤用,誰去非洲赤道地域旅游,說不定還會生發出“九月流火”、“十月流火”什么的……“七月流火”何時了?真是不得而知。
4.求幾首描寫火的唐詩/宋詞
辛棄疾——《青玉案》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問劉十九》
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 賦得古原上草送別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詩經
山上層層桃李花,云間煙火是人家。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畬。---竹枝詞 劉禹錫
寒食后,酒醒卻咨磋。休將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蘇東坡《望江南》
5.“七月流火”這個成語出自哪里呢
七月流火,但充滿熱情的豈止是天氣,今 天我們X X大學的師生以火一般的熱情在這 里歡迎X X先生一行。
“七月流火”,語出《詩經?國風?豳風? 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這里的“七 月”,是夏歷七月,正值暑漸退而秋降至的時 節。
“流火”則是天上的大火星向下降落之義。 “七月流火”的意思就是夏去秋來,天氣漸漸 轉涼。
將“七月流火”理解成火熱的七月,用 來形容盛夏酷熱,實屬望文生義。 現代漢語習用很多古語詞,用時應該掌 握詞語的典故和約定俗成的含義,不可隨意 改之,以訛傳訛。
6.代表歲月交替的詩詞
《詩經·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于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馌彼南畝,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載陽,有鳴倉庚。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遲遲,采蘩祁祁。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
七月流火,八月萑葦。蠶月條桑,取彼斧斨,以伐遠揚,猗彼女桑。七月鳴鵙,八月載績,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鳴蜩。八月其獲,十月隕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貍,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載纘武功,言私其豵,獻豜于公。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戶。嗟我婦子,曰為改歲,入此室處。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稱彼兕觥,其始播百谷,獻羔祭韭,采蘩祁祁。
二之日鑿冰沖沖,何以卒歲,我稼既同。
四月秀葽,十月納禾稼,八月萑葦,四之日其蚤,三之日納于凌陰。一之日于貉,曰為改歲。七月食瓜,十月滌場,五月鳴蜩,為公子裳。
七月流火,上入執宮功,禾麻菽麥,八月載績,七月亨葵及菽。春日載陽,四之日舉趾。
九月筑場圃。為此春酒。女心傷悲,十月獲稻。嗟我婦子,六月莎雞振羽,宵爾索绹。女執懿筐?三之日于耜,爰求柔桑。春日遲遲。黍稷重穋。晝爾于茅,九月授衣,十月蟋蟀。蠶月條桑。同我婦子。八月其獲,猗彼女桑,取彼斧斨,八月斷壺,載纘武功,馌彼南畝,九月叔苴。七月在野。嗟我農夫。七月鳴鵙。九月肅霜。采荼薪樗。
六月食郁及薁,入此室處,載玄載黃,入我床下。二之日其同,我朱孔陽,以介眉壽,田畯至喜,取彼狐貍,八月剝棗,遵彼微行,有鳴倉庚,八月在宇,獻豜于公:殆及公子同歸,九月授衣。穹窒熏鼠,塞向墐戶,言私其豵,以伐遠揚。朋酒斯饗,十月隕萚。
五月斯螽動股,為公子裘《詩經·七月》
七月流火,食我農夫:萬壽無疆,二之日栗烈,九月在戶。躋彼公堂。一之日觱發,曰殺羔羊?
七月流火;亟其乘屋;無衣無褐
7.求幾首描寫火的唐詩/宋詞
辛棄疾——《青玉案》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問劉十九》白居易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 賦得古原上草送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詩經山上層層桃李花,云間煙火是人家。
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畬。---竹枝詞 劉禹錫寒食后,酒醒卻咨磋。
休將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蘇東坡《望江南》。
8.代表月份的詩詞
《詩經·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于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馌彼南畝,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載陽,有鳴倉庚。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遲遲,采蘩祁祁。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
七月流火,八月萑葦。蠶月條桑,取彼斧斨,以伐遠揚,猗彼女桑。七月鳴鵙,八月載績,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鳴蜩。八月其獲,十月隕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貍,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載纘武功,言私其豵,獻豜于公。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戶。嗟我婦子,曰為改歲,入此室處。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農夫。
九月筑場圃,十月納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麥。嗟我農夫,我稼既同,上入執宮功。晝爾于茅,宵爾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凌陰,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九月肅霜,十月滌場。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