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寫美女彈琵琶的詩句有哪些
1,《琵琶行》唐代 白居易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
譯文: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聽到船上有人彈琵琶。聽那聲音,錚錚鏗鏗有京都流行的聲韻。
2,《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唐代 岑參
彎彎月出掛城頭,城頭月出照涼州。涼州七里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
譯文:彎彎的月兒爬上了涼州城頭,城頭的月兒升空照著全涼州。涼州方圓七里住著十萬人家,這里的胡人半數懂得彈琵琶。
3,《古意》唐代 李頎
遼東小婦年十五,慣彈琵琶解歌舞。今為羌笛出塞聲,使我三軍淚如雨。
譯文:遼東少婦年方十五,她彈熟了琵琶能歌善舞。今日用羌笛吹一支出塞樂曲,感動得全軍將士淚下如雨。
4,《賀新郎·賦琵琶》宋代 辛棄疾
瑣窗寒、輕攏慢捻,淚珠盈睫。推手含情還卻手,一抹《梁州》哀徹。
譯文:佳人正在慢撥慢彈著琴,表達著心中的郁結,她的傷心淚沾濕了那美麗的長睫,她技藝超群,將《梁州》曲演奏得哀徹云霄。
5,《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宋代 晏幾道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e5a48de588b6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6303832照彩云歸。
譯文:記得與小蘋初次相見,她穿著兩重心字香熏過的羅衣。琵琶輕彈委委傾訴相思。當時明月如今猶在,曾照著她彩云般的身影回歸。
2.描寫美女彈琵琶的詩句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3.描寫“王昭君”的詩句有哪些
1.王昭君
紅顏落雁香空老,殘夢依稀化逝花。
胡漢親和柔骨獻,怨傷彈淚濺琵琶。
2.王昭君
杜牧 過華清宮絕句
新豐綠樹起黃埃,數騎漁陽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
萬國笙歌醉太平,倚天樓殿月分明。
云中亂拍祿山舞,風過重巒下笑聲。
3.昭君
生來即是富貴相,鳳凰出自垅田上。
美辭難現佳人貌,蒼靈見之亦動凡。
4.隊中虔誠祈君側,誰知帝王擇畫觀。
本色不必冗修飾,囊中羞澀不與錢,
描者多怨筆多端,落得凡人與帝觀。
5.柳樹湖邊孤影橫,可憐鳳凰羨鵝鴛。
朝閱詩書夕入賦,潛心閣中才俱全。
五年難為君王面,青春逝去肯來觀?
6.料知命運會有時,靜待平地斂翅觀。
年復一年侍者換,只身宮中也思還。
7.忽聞佳麗示族王,靴簪煥然登朝堂。
抬頭翩躚皆驚艷,顧之哪堪忍正觀。
8.族王親點無他言,結為連理與君還。
本欲攬人把復還,一言即出奈何返。
幽怨帝王翻畫卷,沖冠一怒斬禍源。
9.招之傾談王無魂,帕濕鬢垂比無雙。
殿堂拜別難為親,幽幽但定囑安康。
車馬侍衛待人入,此去不知距何年。
10.秋風漸起雁南飛,聞此佳人不思行。
隊行漸遠目亦遠,風中龍袍隨飛舞。
漢境自此少戰亂,刀戈各收百姓安。
百姓亦樂嬙亦樂,代代自此把話傳。
笑聲時傳篷戶中,富貴命運皆此落。
非是富貴皆有數,心和氣靜運才臨。
4.關于王昭君的詩句
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家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李白:
漢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關道,天涯去不歸。
兩人都對昭君出塞,墻予無限的憐惜與感嘆。另外還有:
漢月還從東海出,明妃西嫁無來日;
燕支常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沒胡沙;
生乏黃金枉圖畫,死留青家使人嗟。
王安石也有吟詠王昭君的詩,他另創新意,不落俗套,認為王昭君未必就是一件壞事,如:
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車百輛皆胡姬;
含情欲說無語處,傳與琵琶心自知。
黃金植拔春風手,彈著飛鴻勸胡酒;
漢宮侍女暗垂淚,沙上行人卻回首。
漢恩自淺胡自深,人生樂在相知心;
可憐青家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此外歐陽修的“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也與王安石的意思相同,前后輝映,以理度情,從人性角度著墨,使人更能了解王昭君在出塞前后的悲苦之余,也未嘗沒有另一種迷離心情,也未嘗不是人生價值的另一種實現。“青家”墓碑上也刻有:
一身歸朔漠,數代靖兵戎;
若以功名論,幾與衛霍同。
這首詩,包括“和親果使邊烽消,鹿閣何人許共論。”總算對王昭君出塞和親,有了公允的論斷。
5.描寫琵琶的詩句
1、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唐·白居易《琵琶行》
譯文:忽然聽見江面傳來陣陣琵琶聲;我忘卻了回歸客人也不想動身。
2、何人劚得一片木,三尺春冰五音足。一彈決破真珠囊,迸落金盤聲斷續。——唐·牛殳《琵琶行》
譯文:不知何人用刀削制的這一琵琶,三尺春天的冰一樣難得,而且五音俱全。一但彈起來時,好象把真珠袋撕破,真珠迸落在金盤中發出時斷時續的圓潤聲音。
3、瑣窗寒、輕攏慢捻,淚珠盈睫。——宋·辛棄疾《賀新郎·賦琵琶》
譯文:佳人正在慢撥慢彈著琴,表達著心中的郁結,她的傷心淚沾濕了那美麗的長睫毛。
4、小蓮初上琵琶弦,彈破碧云天。——宋·蘇軾《訴衷情·琵琶女》
譯文:小蓮剛剛給琵琶調弦,聲音清越,好像要沖破云天。
5、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唐·王翰《涼州詞二首·其一》
譯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滿在夜光杯中,正要暢飲時,馬上琵琶也聲聲響起仿佛催人出征。
6、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唐·王昌齡《從軍行七首》
譯文:軍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聲,不管怎樣翻新,每每聽到《關山月》的曲調時,總會激起邊關將士久別懷鄉的憂傷之情。
6.有沒有什么描寫王昭君的詩詞啊
詠懷古跡五首(其三)
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注解】:
1、明妃:即王嬙、王昭君,漢元帝宮人,晉時因避司馬昭諱改稱明君,后人又稱明
妃。昭君村在歸州(今湖北秭歸縣)東北四十里,與夔州相近。
2、尚有村:還留下生長她的村莊,即古跡之意。
3、一去句:昭君離開漢宮,遠嫁匈奴后,從此不再回來,永遠和朔漠連在一起了。
紫臺:猶紫禁,帝王所居。江淹《恨賦》:“明妃去時,仰天太息。紫臺稍遠,
關山無極。”朔漠:北方沙漠,指匈奴所居之地。
4、畫圖句:意謂元帝對著畫圖豈能看清她的美麗容顏。
5、環佩句:意謂昭君既死在匈奴不得歸,只有她的魂能月夜歸來,故曰“空歸”。
應上“向黃昏”。環佩:婦女裝飾品,指昭君。
6、千載兩句:琵琶本西域胡人樂器,相傳漢武帝以公主(實為江都王女)嫁西域烏
孫,公主悲傷,胡人乃于馬上彈琵琶以娛之。因昭君事與烏孫公主遠嫁有類似處,
故推想如此。又《琴操》也記昭君在外,曾作怨思之歌,后人名為《昭君怨》。
作胡語:琵琶中的胡音。曲中論:曲中的怨訴。
【韻譯】:
千山萬壑逶迤不斷奔赴荊門;
此地還遺留生長明妃的山村。
一別漢宮她嫁到北方的荒漠;
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著黃昏。
憑看圖漢元帝豈識月貌花容?
昭君佩帶玉飾徒然月夜歸魂。
千載流傳她作的胡音琵琶曲;
曲中傾訴的分明是滿腔悲憤。
【評析】:
這是杜甫經過昭君村時所作的詠史詩。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歿于塞外,去國之
怨,難以言表。因此,主題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開始,“獨
留”兩字,是怨的終結。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沈德潛說:“詠昭君詩此為
絕唱。”信然。
【賞析】
題解
《詠懷古跡五首》是一組七言律詩,作于大歷元年(766),是杜甫在夔州和自夔州赴江陵途中陸續寫成。此為第三首,是杜甫離開夔州東下、途經荊州府歸州(今湖北秭歸)東北四十里的昭君村時所作。
有人認為,“詠懷”、“古跡”本是兩題,后人誤合為一,如果并讀,則不成話;有人則認為,借古跡以詠懷,詠古即詠懷,一題而兼有二義。從詩的內容主旨說,這兩種看法都有道理,但就語義而言,將“詠懷古跡”解釋為“歌詠懷抱、古跡”,“詠”字下有兩個賓語,一為“懷”,一為“古跡”,讀起來很別扭。而將“詠懷古跡”直接解釋為借古跡以詠懷”,用以解釋詩的內容主旨是確切的,但用以解釋題目含義,則不免牽強。實際上,“詠懷古跡”就是“懷古”,“詠懷”二字都是動詞,意為歌詠懷念,題目之義就是歌詠和懷念古跡。
(一)
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鬢腳垂。
低回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幾曾有。
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死毛延壽。
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著盡漢宮衣。
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
家人萬里傳消息,好在氈城莫相憶。
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
(二)
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軍百兩皆胡妃。
含情欲說獨無處,傳與琵琶心自知。
黃金桿撥春風乎,彈看飛鴻勸胡酒。
漢宮侍女暗垂淚,沙上行人卻回首。
漢恩自淺胡自深,人生樂在相知心。
可憐青冢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翦伯贊(一)
旗亭〔旗亭〕本指古代的市樓或酒樓。這里指古代邊境用來偵察、望敵情的“亭候”(崗亭)遺跡。歷歷路茫茫,風雪關山道路長。
莫道娥眉無志氣,不將顏色媚君王。
(二)
漢武雄圖載史篇,長城萬里通烽煙①〔烽煙〕烽火臺報警之煙。古時邊境有敵情,就在烽火臺舉火放煙,節節報警。
何如一曲琵琶好,鳴鏑無聲五十年〔鳴鏑(dí)無聲五十年〕意思是說,漢朝與匈奴之間五十年沒有發生戰爭。鳴鏑,響箭。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形容昭君彈琵琶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