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劍很厲害的詩句
【魏晉】曹植 飛觀百余尺, 臨牖御欞軒。
遠望周千里, 朝夕見平原。 烈士多悲心, 小人偷自閑。
國仇亮不塞, 甘心思喪元。 撫劍西南望, 思欲赴太山。
弦急悲聲發, 聆我慷慨言。 詠荊軻 【魏晉】陶淵明 燕丹善養士,志在報強嬴。
招集百夫良,歲暮得荊卿。 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
素驥鳴廣陌,慷慨送我行。 雄發指危冠,猛氣沖長纓。
飲餞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漸離擊悲筑,宋意唱高聲。
蕭蕭哀風逝,澹澹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壯士驚。
心知去不歸,且有后世名。 登車何時顧,飛蓋入秦庭。
凌厲越萬里,逶迤過千城。 圖窮事自至,豪主正怔營。
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馀情。
九日醉吟 【唐】白居易 有恨頭還白,無情菊自黃。 一為州司馬,三見歲重陽。
劍匣塵埃滿,籠禽日月長。 身從漁父笑,門任雀羅張。
問疾因留客,聽吟偶置觴。 嘆時論倚伏,懷舊數存亡。
奈老應無計,治愁或有方。 無過學王績,唯以醉為鄉。
南陽小將張彥硤口鎮稅人場射虎歌 【唐】白居易 海內昔年狎太平,橫目穰穰何崢嶸。天生天殺豈天怒, 忍使朝朝喂猛虎。
關東驛路多丘荒,行人最忌稅人場。 張彥雄特制殘暴,見之叱起如叱羊。
鳴弦霹靂越幽阻, 往往依林猶旅拒。草際旋看委錦茵,腰間不更抽白羽。
老饕已斃眾雛恐,童稚揶揄皆自勇。忠良效順勢亦然, 一劍猜狂敢輕動。
有文有武方為國,不是英雄伏不得。 試征張彥作將軍,幾個將軍愿策勛。
登北庭北樓,呈幕中諸公 【唐】岑參 嘗讀西域傳,漢家得輪臺。 古塞千年空,陰山獨崔嵬。
二庭近西海,六月秋風來。 日暮上北樓,殺氣凝不開。
大荒無鳥飛,但見白龍塠。 舊國眇天末,歸心日悠哉。
上將新破胡,西郊絕煙埃。 邊城寂無事,撫劍空徘徊。
幸得趨幕中,托身廁群才。 早知安邊計,未盡平生懷。
登薊丘樓送賈兵曹入都 【唐】陳子昂 東山宿昔意。 北征非我心。
孤負平生愿。 感涕下沾襟。
暮登薊樓上。 永望燕山岑。
遼海方漫漫。 胡沙飛且深。
峨眉杳如夢。 仙子曷由尋。
擊劍起嘆息。 白日忽西沈。
聞君洛陽使。 因子寄南音。
贈河陽李大夫 【唐】韓愈 四海失巢穴,兩都困塵埃。感恩由未報,惆悵空一來。
裘破氣不暖,馬羸鳴且哀。主人情更重,空使劍鋒摧。
送人征蠻 【唐】貫休 縱七擒處,君行事可攀。亦知磨一劍,不獨定諸蠻。
樹盡低銅柱,潮常沸火山。名須麟閣上,好去及瓜還。
岳州作 【唐】張說 夜夢云闕間,從容簪履列。朝游洞庭上,緬望京華絕。
潦收江未清,火退山更熱。重欷視欲醉,懵滿氣如噎。
器留魚鱉腥,衣點蚊虻血。發白思益壯,心玄用彌拙。
冠劍日苔蘚,琴書坐廢撤。唯有報恩字,刻意長不滅。
贈邊將 【唐】章碣 千千鐵騎擁塵紅,去去平吞萬里空。宛轉龍蟠金劍雪, 連錢豹躩繡旗風。
行收部落歸天闕,旋進封疆入帝聰。 只有河源與遼海,如今全屬指麾中。
塞上 【唐】高適 東出盧龍塞,浩然客思孤。亭堠列萬里,漢兵猶備胡。
邊塵漲北溟,虜騎正南驅。轉斗豈長策,和親非遠圖。
惟昔李將軍,按節出皇都。總戎掃大漠,一戰擒單于。
常懷感激心,愿效縱橫謨。倚劍欲誰語,關河空郁紆。
敘舊贈江陽宰陸調 【唐】李白 泰伯讓天下,仲雍揚波濤。清風蕩萬古,跡與星辰高。
開吳食東溟,陸氏世英髦。多君秉古節,岳立冠人曹。
風流少年時,京洛事游遨。腰間延陵劍,玉帶明珠袍。
我昔斗雞徒,連延五陵豪。邀遮相組織,呵嚇來煎熬。
君開萬叢人,鞍馬皆辟易。告急清憲臺,脫余北門厄。
間宰江陽邑,翦棘樹蘭芳。城門何肅穆,五月飛秋霜。
好鳥集珍木,高才列華堂。時從府中歸,絲管儼成行。
但苦隔遠道,無由共銜觴。江北荷花開,江南楊梅熟。
正好飲酒時,懷賢在心目。掛席拾海月,乘風下長川。
多沽新豐醁,滿載剡溪船。中途不遇人,直到爾門前。
大笑同一醉,取樂平生年。 贈郭將軍 【唐】李白 將軍少年出武威,入掌銀臺護紫微。
平明拂劍朝天去, 薄暮垂鞭醉酒歸。愛子臨風吹玉笛,美人向月舞羅衣。
疇昔雄豪如夢里,相逢且欲醉春暉。 劍 【唐】李嶠 我有昆吾劍,求趨夫子庭。
白虹時切玉,紫氣夜干星。 鍔上芙蓉動,匣中霜雪明。
倚天持報國,畫地取雄名。 軍中冬燕 【唐】韋應物 滄海已云晏,皇恩猶念勤。
式燕遍恒秩,柔遠及斯人。 茲邦實大藩,伐鼓軍樂陳。
是時冬服成,戎士氣益振。 虎竹謬朝寄,英賢降上賓。
旋罄周旋禮,愧無海陸珍。 庭中丸劍闌,堂上歌吹新。
光景不知晚,觥酌豈言頻。 單醪昔所感,大醵況同忻。
顧謂軍中士,仰答何由申。
2.描寫掌上舞的詩句
飄然轉旋回雪輕,嫣然縱送游龍驚,小垂手后柳無力,斜曳裙時云欲生 白居易《霓裳羽衣歌》)
跳身轉轂寶帶鳴,弄腳繽紛錦靴軟 劉言史《王中丞宅夜觀舞胡騰》
從風回綺袖,映日轉花鈿。 同情依促柱,共影赴危弦。王暕 《詠舞詩》
情多舞態遲,意傾歌弄緩,舉腕嫌裳重,回腰覺態妍,羅衣姿風引,輕帶任情搖。
管清羅薦合,弦驚雪袖遲。逐唱會纖手,聽曲動蛾眉。凝情眄墮珥,微睇托含辭。日暮留嘉客,相看愛此時。 何遜《詠舞妓詩》
補充: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
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
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絳唇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
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
與余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一。
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鴻洞昏王室。
梨園子弟散如煙,女樂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蕭瑟。
玳筵急管曲復終,樂極哀來月東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
1、舞轉回紅袖,歌愁斂翠鈿。滿堂開照曜,分座儼嬋娟。
2、水龍吟
呂同老
素肌不污天真,曉來玉立瑤池里。亭亭翠蓋,盈盈素靨,時妝凈洗。太液波翻,霓裳舞罷,斷魂流水。甚依然、舊日濃香淡粉,花不似,人憔悴。欲喚凌波仙子。泛扁舟、浩波千里。只愁回首,冰簾半掩,明珰亂墜。月影凄迷,露華零落,小闌誰倚。共芳盟,猶有雙棲雪鷺,夜寒驚起。
3、采蓮舞
蕊宮閬苑。聽鈞天帝樂,知他幾遍。爭似人間,一曲采蓮新傳。柳腰輕,鶯舌囀。逍遙煙浪誰羈絆。無奈天階,早已催班轉。卻駕彩鸞,芙蓉斜盼。愿年年,陪此宴。
薛能《柘枝詞》云:“樓臺新邸第,歌舞小嬋娟。急破催搖曳,羅衫半脫肩。”顧況《王郎中妓席五詠·舞》云:“汗新裝畫不成,絲催急節舞衣輕。落花繞樹疑無影,回雪從風暗有情。”
李白《高句驪》 云:“金花折風帽,白馬小遲回。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
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燿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這八句詩,前四句是寫舞蹈氣勢、人氣:四方聞名,觀者如山,為之動容,感動天地。后四句或稱“四如句”,是寫舞美、韻律:如羿射九日,如驂龍翔舞,如雷霆收怒,如江海凝光。句里行間激蕩著詩人對公孫氏舞蹈藝術的深深欽佩和贊賞,以至老而不忘,撫今思昔,頗有感慨。 。”
《琵琶行》亦云:“初為《霓裳》后《六幺》。”
南唐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有王屋山舞《六幺》的場面。李群玉詩寫觀《綠腰》舞之近感:“南國有佳人,輕盈綠腰舞。華筵九秋暮,飛袂拂云雨。翩如蘭苕翠,宛如游龍舉。越艷罷前溪,吳姬停白(上艸下召)。慢態不能窮,繁姿曲向終。低回蓮破浪,凌亂雪(嵤去山換系)風。墮珥時流盼,修裾欲朔空。唯愁捉不住,飛去逐驚鴻。”詩人將此舞描寫得勝過《前溪》和《白纻》等舞,用翠鳥、游龍、垂蓮、凌雪形容舞姿之變幻、節奏之平緩,突出舞腰和舞袖的特點,輕盈之極、娟秀之極、典雅之極。是詩是舞,堪稱雙璧也。
白居易有《霓裳羽衣舞歌和微之》詩。“飄然轉旋回雪輕,嫣然縱送游龍驚。小垂手后柳無力,斜曳裾時云欲生。煙蛾斂略不勝態,風袖低昂如有情。上元點鬟招萼綠,王母揮袂別飛瓊。”這前四句寫舞蹈飄然、嫣然之初態,后四句所比萼綠、飛瓊皆為仙女。
3.形容劍很厲害的詩句有哪些
先輩匣中三尺水,曾入吳潭斬龍子。
隙月斜明刮露寒,練帶平鋪吹不起。
《李都尉古劍》原文
古劍寒黯黯,鑄來幾千秋。
白光納日月,紫氣排斗牛。
有客借一觀,愛之不敢求。
湛然玉匣中,秋水澄不流。
至寶有本性,精剛無與儔。
可使寸寸折,不能繞指柔。
愿快直士心,將斷佞臣頭。
不愿報小怨,夜半刺私仇。
勸君慎所用,無作神兵羞
出處:
唐代-李賀《春芳正字》
原文:
先輩匣中三尺水,曾入吳潭斬龍子。隙月斜明刮露寒,練帶平鋪吹不起。蛟胎皮老蒺藜刺,鸊鵜淬花白鷴尾。直是荊軻一片心,莫教照見春坊字。挼絲團金懸簏簌,神光欲截藍田玉。提出西方白帝驚,嗷嗷鬼母秋郊哭。---- 唐代 · 李賀《春坊正字劍子歌》
釋義:
先輩匣中三尺水,曾入吳潭斬龍子。
在太子宮中擔任正字老前輩的劍匣中,裝著一柄光芒耀眼如三尺秋水的寶劍,它曾上山刺虎、入水斬蛟,來歷不凡。
隙月斜明刮露寒,練帶平鋪吹不起。
遠遠看去,這柄寶劍好似從云隙中射下來的一抹月光,寒氣侵人;又像是一條平鋪著的潔白的絹帶。
解釋:
《李都尉古劍》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詩,作于公元808年(唐憲宗元和三年)前后。這是一首托物寄興的詩,詩人以古劍象征剛正不阿的諫官和朝政大臣,希望那些執掌國家大權的人,包括他自己,都能盡職盡責,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作于唐憲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前后。這幾句是說,寶劍乃百煉成鋼,所斬之物可寸寸折斷,但是,寶劍是剛強之性,不能使它變成軟弱。它愿意剛直之士高興,去斬斷奸臣的頭顱。這幾句詩乃以詠物而喻志,表現了詩人當時的剛直之性、浩然之氣及欲為朝廷蕩滌污穢、鏟除奸邪的抱負,鏗鏘有力,正氣凜然。“可使寸寸折,不能繞指柔。愿快直士心,將斷佞臣頭。”這幾句是說,寶劍乃百煉成鋼,所斬之物可寸寸折斷,但是,寶劍是剛強之性,不能使它變成軟弱。它愿意剛直之士高興,去斬斷奸臣的頭顱。這幾句詩乃以詠物而喻志,表現了詩人當時的剛直之性、浩然之氣及欲為朝廷蕩滌污穢、鏟除奸邪的抱負,鏗鏘有力,正氣凜然。
4.用來形容土掌房詩句
彝族先民居
傳統供人居
距今歷史久
已有五百年
層層疊落錯
相互連通落
遠遠甚壯觀
后期彝漢居
融合漢特點
地方特色建
民居逐步成
堪稱“活化石”
以石為墻基
土筑墻上梁
梁上鋪木板
木條或竹子
再鋪一層土
經灑水抿捶
形成平房頂
房頂不漏水
頂上是曬場
大梁架在上
擔上墊木草
草上蓋稀泥
再放土捶實
多為平房屋
部分二三層
說的有點長
彝族土掌房
5.古時候最厲害的10套掌法是那10個
1.般若掌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 2.韋陀掌 少林入門武功,虛竹以此對付鳩摩智的七十二絕技 3.散花掌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 4.降魔掌 少林武學,都大錦之絕學 5.大金剛掌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玄慈的絕藝 6.神掌八打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苦智之絕學 7.震天鐵掌 武當之武學,宋青書使之殺死莫聲谷 8.八卦游龍掌 武當之武學,毛東珠傳于康熙 9.回風掌 武當之武學 10.綿掌 武當之武學,綿綿不絕,柔韌無匹 11.落英神劍掌 桃花島之絕藝,五虛一實,七虛一實,與掃葉腿法合稱狂風絕技 12.劈空掌 桃花島之絕藝,以鐵八卦練功 13.鐵掌 裘千仞之絕學,剛猛雖不及降龍十八掌,招式卻可勝之 14.降龍十八掌 丐幫幫主之絕學,陽剛無匹,當世第一 15.三花聚頂掌法 全真教武學,乃全真教中最厲害之掌法 16.天羅地網勢 古墓派武學,使開時若天羅地網,滴水不漏 17.截手九式 峨嵋武學,滅絕老尼曾使之傷張無忌 18.金頂綿掌 峨嵋武學,宋青書使之與俞蓮舟交手 19.飄雪穿云掌 峨嵋武學,滅絕老尼曾使之傷張無忌 20.四象掌法 峨嵋武學,暗合河洛四象 21.天山六陽掌 逍遙派絕學,可化解生死符 22.春蠶掌法 胡家武學,全采守勢,作繭自縛 23.天長掌法 恒山派武學,法度嚴謹 24.伏虎掌 華山派武學,崔秋山曾傳袁承志 25.混元掌 華山派武學,從掌法修練內功,由外至內,非比尋常 26.大嵩陽神掌 嵩山派武學,大開大闊,氣勢非凡 27.化骨綿掌 蛇島陰毒武學,毛東珠使之暗殺董鄂妃等人 28.游身八卦掌 八卦門之武學,腳踏先天八卦,捷如脫兔 29.內八卦掌法 八卦門之絕學,由外至內,更為厲害 30.摧心掌 青城派之絕學,震碎人心,不露痕跡 31.八陣八卦掌 八卦門之武學 32.蓮花掌 洪七公傳黃蓉之武學 33.白駝雪山掌 歐陽鋒之武學 34.黯然銷魂掌 楊過自創十七招奇招,于黯然銷魂之際使之方顯威力 35.開山掌 江南七怪全金發之武學 36.三無三不手 李莫愁自創之陰毒武學,專攻敵人要害 37.赤練神掌 李莫愁自創之陰毒武學,掌中帶毒 38.大風云飛掌 彭瑩玉之武學,以此連傷五敵 39.寒冰神掌 左冷禪自創之絕學,冰寒澈骨 40.金蛇游身掌 金蛇郎君之武學,詭奇難防 41.玄冥神掌 玄冥二老之絕學,掌上寒毒唯有九陽神功可除 42.寒冰綿掌 韋一笑之絕技,中者全身無勁 43.庖丁解牛掌 陳家洛于迷城中領悟出的武學 44.陰山掌大九式 丐幫季長老之絕學,圍攻謝遜時所使 45.碧針清掌 謝煙客之絕學,掌力可將松針裹住,歷久不散 46.五行六、合掌 貝海石之絕學 47.五羅輕煙掌 段正淳傳秦紅棉之武學 48.冰蠶掌 游坦之揉合易筋經及冰蠶精華之奇學 49.霹靂掌 文泰來之絕學,掌力威猛,中者立斃 50.黑砂掌 常氏雙俠之絕學 51.伏虎掌 少林武學 52.達摩掌 少林武學 53.南山掌法 南希仁之武學,威力平平。
54.寒陰箭 瑛姑隱居黑龍潭苦練出的武學,一種掌力,十分陰毒。 55.摧心掌 九陰真經中的下乘陰毒武學,不知是否和青城派的摧心掌有關? 56.翻天掌 福威鏢局林家的家傳武學,平凡武學 57.闖少林 少林武學,少林瘦長僧人與郭襄交手時所使。
58.天山折梅手 逍遙派之武學,蘊含諸般兵刃招式,永無止境。 59.一拍兩散 全套只有一招 威力驚人 60.分解掌 苦智VS.火工頭陀曾使 61.千手如來掌 方證VS.低俗作品請刪除曾使 62.須彌山掌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使前須聚氣良久,但極具威力。
63.黑煞掌 丁家武學,丁不四曾使。 64.抽髓掌 星宿派的武學。
65.碧波掌法 桃花島的武學,傻姑偷看曲靈風練功時學會。 66.白虹掌力 李秋水追逐虛竹時曾使。
67.震天三十掌 卓天雄的武學。 68.快活三十掌 賽孟嘗孟伯飛的絕學。
69.震山掌 武當派武學,俞岱巖戰殷野王時曾使。 70.毒砂掌 藥王門武功。
71.金剛般若掌 西域少林外門武學,剛相曾使之打張三豐。 72.鐵沙掌 長樂幫展飛的武功,使之打石破天助其內力融合。
73.紅砂掌 昆侖派武學,馮錫范使之擊斃關安基。 74.佛光普照 峨嵋派絕學,只有一招,張無忌接滅絕三掌之三。
75.風雷掌 苗人藍天和之絕學,外門武學。 76.大陰陽手。
.嵩山派.樂厚的武學..掌力分陰陽兩道..被令狐沖以'破掌式'破之 77.截心掌——常遇春和番僧相斗時所中之掌。 78.大慈大悲千手式 少林武學,海老公曾授韋小寶。
79.虎爪手 少林武學,少林僧人擒拿蕭峰時所使。 80.寂滅爪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鳩摩智與虛竹交手時所使。
81.龍爪手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空性之絕藝,三十六式皆凌厲狠辣。 82.少林擒拿十八打 少林武學。
83.鷹爪功 少林武學,少林僧人擒拿蕭峰時所使。 84.千葉手 少林武學。
85.因陀羅抓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鳩摩智與虛竹交手時所使。 86.拈花擒拿手 少林高深武學,以內力為基,出手平淡沖雅,不帶霸氣。
87.波羅密手 少林武學。 88.大力金剛抓 少林武學。
89.大擒拿手 少林武學,海老公曾授韋小寶。 90.小擒拿手 少林武學,假太后曾授玄燁。
91.虎爪絕戶手 武當武學,俞蓮舟從虎爪手化出,陰損狠辣,不可輕用。 92.虎爪手 武當武學,張三豐所創。
93.大摔碑手 武當武學,陸菲青所使。 94.蘭花拂穴手 桃花島武學,出手優雅。
95.天羅地網勢 古墓派武學,以麻雀練功。 96.飛鳳手 崆峒派武學。
97.醉拳 書劍中蒲田少林寺大苦大師的絕技 98.龍爪擒拿手 范家武學,如附骨之蛆,極難。
6.形容“箭法超高”的詩句
有兩首詩中的詩句都可以形容劍法高超~~
1、盧綸《塞下曲》
林暗草驚風,
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
沒在石棱中。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表現了箭法高超~~
譯文:
昏暗的樹林中,草突然被風吹得搖擺不定,颯颯作響,將軍以為野獸來了,連忙開弓射箭。
天亮去尋找那只箭,已經深深地陷入石棱中。
2、曹植《白馬篇》
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
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
【控:引,拉開。左的:左方的射擊目標。摧:毀壞,與下文的"散"(破裂)都有穿透之意。月支:與"馬蹄"都是箭靶的名稱】
譯文:
左右開弓射中目標.,抬手就能射中飛馳而來的東西,俯身就能打碎箭靶。
希望能幫到您!~~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