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時間過得快,人又老一歲的詩句有哪些
1.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2. 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3.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間。
4.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5.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
6. 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沉。
7. 人壽幾何?逝如朝霞。
8. 時無重至,華不在陽。
9.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10.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11.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拓展資料:
世間何物催人老,半是雞聲半馬蹄。——王九齡《題旅店》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閣詩》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雜詩》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參考資料人生感悟-搜狗百科
2.形容生日又老一歲詩句
1、《雜詩》
朝代:魏晉
作者:陶淵明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白話譯文
人生在世沒有根蒂,飄泊如路上的塵土。生命隨風飄轉,此身歷盡了艱難,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了。世人都應當視同兄弟,何必親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親呢?
遇到高興的事就應當作樂,有酒就要邀請近鄰共飲。青春一旦過去便不可能重來,一天之中永遠看不到第二次日出。應當趁年富力強之時勉勵自己,光陰流逝,并不等待人。
2、《勸學詩 》
朝代:宋代
作者:朱熹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白話譯文
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獲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陰都要珍惜,不能輕易放過。
沒等池塘生春草的美夢醒來,臺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里沙沙作響了。
3、《題旅店 》
朝代:清代
作者:王九齡
曉覺茅檐片月低,
依稀鄉國夢中迷.
世間何物催人老,
半是雞聲半馬蹄。
白話譯文
醒來后發現還沒有天亮,只看見低低欲息的月亮。
還依稀記得夢中見到的家鄉。
世間何物催人老,半是雞聲半馬蹄。
4、《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其二》
朝代:宋代
作者: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白話譯文
三萬里長的黃河奔騰向東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華山聳入云霄上摩青天。
中原人民在胡人壓迫下眼淚已流盡,他們盼望王師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5、《明日歌》
朝代:明代
作者:錢鶴灘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
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
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日日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無窮老將至。
晨昏滾滾水東流,今古悠悠日西墜。
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白話譯文
明天又一個明天,明天何等的多。
我的一生都在等待明日,什么事情都沒有進展。
世人和我一樣辛苦地被明天所累,一年年過去馬上就會老。
早晨看河水向東流逝,傍晚看太陽向西墜落才是真生活。
百年來的明日能有多少呢?
請諸位聽聽我的《明日歌》。
明天又一個明天,明天何等的多。天天都在等待明日,什么事情都沒有進展。
世人和我一樣辛苦都被明天所累,無窮無盡的明日馬上就會老。
早晨看河水向東流逝,傍晚看太陽向西墜落才是真生活。百年來的明日能有多少呢?請諸位聽聽我的《明日歌》。
3.形容生日又老一歲詩句
1、除夜作唐代:高適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霜鬢 一作:愁鬢)譯文住在客棧里,獨對殘燈,睡不著覺。
不知什么緣故,詩人的心情變得十分凄涼悲傷。在這除夕之夜,想象故鄉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而明天又要增加一歲,新添不少白發啊。
佳節思親是常情,歷來如此。但除夕之夜,“獨不眠”、“轉凄然”、“思千里”,還有一層意思:到了明天,就又增加一歲,包含了詩人年復一年老大無成的傷感。
2、虞美人·聽雨宋代:蔣捷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譯文年少的時候,歌樓上聽雨,紅燭盞盞,昏暗的燈光下羅帳輕盈。人到中年,在異國他鄉的小船上,看蒙蒙細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線,西風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陣陣哀鳴。
而今,人已暮年,兩鬢已是白發蒼蒼,獨自一人在僧廬下,聽細雨點點。人生的悲歡離合的經歷是無情的,還是讓臺階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3、回鄉偶書二首唐代:賀知章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無改 一作:未改/難改)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譯文我在年少時離開家鄉,到了遲暮之年才回來。我的鄉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發卻已經疏落。
兒童們看見我,沒有一個認識的。他們笑著詢問:這客人是從哪里來的呀?我離別家鄉的時間已經很長了,回家后才感覺到家鄉的人事變遷實在是太大了。
只有門前那鏡湖的碧水,在春風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漣漪,還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樣。4、秋風辭兩漢:劉徹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
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譯文秋風刮起,白云飛。
草木枯黃雁南歸。秀美的是蘭花呀,芳香的是菊花。
思念美人難忘懷。乘坐著樓船行駛在汾河上,劃動船槳揚起白色的波浪。
吹起簫來打起鼓,歡樂過頭哀傷多。年輕的日子早過去,漸漸衰老沒奈何。
5、元日宋代: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譯文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和暖的春風吹來了新年,人們歡樂地暢飲著新釀的屠蘇酒。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他們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4.表示又老了一歲的詩句
1、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除夜作》唐代: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霜鬢 一作:愁鬢)
釋義:
住在客棧里,獨對殘燈,睡不著覺。不知什么緣故,詩人的心情變得十分凄涼悲傷。
在這除夕之夜,想象故鄉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而明天又要增加一歲,新添不少白發啊
2、那堪正飄泊,明日歲華新。
《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書懷》唐代:崔涂
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
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
漸與骨肉遠,轉于僮仆親。
那堪正飄泊,明日歲華新。
釋義:
跋涉在道路崎嶇又遙遠的三巴路上,客居在萬里之外的危險地方。四面群山下,殘雪映寒夜,對燭夜坐,我這他鄉之客。因離親人越來越遠,反而與書童和仆人漸漸親近。真難以忍受在漂泊中度過除夕夜,到明天歲月更新就是新的一年。
3、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除夜宿石頭驛》唐代:戴叔倫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
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
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
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釋義:
在這寂寞的旅店中有誰來看望慰問,只有一盞冷清的孤燈與人相伴相親。
今夜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個夜晚,我還在萬里之外作客飄零未能回轉家門。
回首前塵竟是一事無成,令人感到悲涼傷心;孤獨的我只有苦笑與酸辛。
愁苦使我容顏變老,白發爬滿雙鬢,在一片嘆息聲中又迎來了一個新春。
4、看人兒女大,為客歲年長。
《客中除夕》明代:袁凱
今夕為何夕,他鄉說故鄉。
看人兒女大,為客歲年長。
戎馬無休歇,關山正渺茫。
一杯柏葉酒,未敵淚千行。
釋義:
今兒晚是怎樣的一個夜晚?只能在異地他鄉訴說故鄉。
眼看別人的兒女一天天長大,自己的客游生活卻歲歲增長。
戰亂連年不斷、無休無歇,關山阻隔,故鄉歸路渺茫。
飲一杯除夕避邪的柏葉酒,壓不住思親眼淚萬千行。
5、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元日》宋代: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釋義:
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和暖的春風吹來了新年,人們歡樂地暢飲著新釀的屠蘇酒。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他們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5.生日又老了一歲的唯美句子
1、我沒有帶刺的玫瑰,沒有優雅的歌曲,沒有貴重的禮品,沒有例外的驚喜,只有輕輕的祝福,祝你生日快樂!
2、原所有的快樂,所有的幸福,所有的溫馨,所有的好運永遠圍繞在你身邊!生日快樂!
3、日光給你鍍上成熟,月華增添你的嫵媚,生日來臨之際,愿朋友的祝福匯成你快樂的源泉!愿祝福縈繞著你,在你永遠與春天接壤的夢幻里。祝你:心想事成、幸福快樂!生日快樂!
4、又是一個美好的開始,愿我虔誠的祝福,帶給你成功的一年,祝你生日快樂!
5、人生的風景區里也有春夏秋冬,快樂和煩惱隨會心境停留。春雨輕柔秋風送爽,夏紅艷麗冬雪純潔,祝你生日過得幸福歡暢!
6、星星落下要三秒,月亮升起要一天,地球公轉要一年,想一個人要24時,愛一個人要一輩子,但一句祝福的話只要一秒鐘佳節愉快!
7、沒有花的芬芳,沒有果的甜香;沒有燭的明亮,沒有歌的嘹亮。只有心香一瓣,關懷一份,為你送上濃濃祝福:生日快樂!
8、又是你的生日了,雖然殘破的愛情讓我們彼此變得陌生,然而我從未忘你的生日,happybirthday!好多年了,每一個生日我們都沒忘記給對方祝福,希望這一生都擁有這友情,真心祝你生日快樂!
9、幸福、愉快、歡樂都由你的生日而來,我把至誠的祝福化成一個美麗的謎,帶到你的生日宴會上來,讓你猜……
10、我為你收集了大自然所有的美,放在你生日的燭臺上。將能說的話都藏在花蕾里,讓它成為待放的秘密。
11、都說流baidu.com//星可以有求必應,如果可以我愿意在夜空下等待,等到一顆星星被我感動,為我劃過星空帶著我的祝福落在你的枕邊,生日快樂!
6.形容又長大了,或者又老了一歲的詩句
1、《除夜有懷》——唐代崔涂
漸與骨肉遠,轉于僮仆親。
那堪正漂泊,明日歲華新。
譯文:因離親人越來越遠,反而與書童和仆人漸漸親近。真難以忍受在漂泊中度過除夕夜,到明天歲月更新就是新的一年。
2、《除夜作》——唐代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譯文:旅館里透著凄冷的燈光,映照著那孤獨的遲遲不能入眠的客人。這孤獨的旅人是為了什么事情而倍感凄然呢?故鄉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遠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鬢發已經變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新增一歲。
3、《元日》——宋代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譯文: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迎著和暖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都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4、《除夜宿石頭驛》——唐代戴叔倫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
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
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
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譯文:在這寂寞的旅店中有誰來看望慰問,只有一盞冷清的孤燈與人相伴相親。今夜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個夜晚,我還在萬里之外作客飄零未能回轉家門。回首前塵竟是一事無成,令人感到悲涼傷心,孤獨的我只有苦笑與酸辛。愁苦使我容顏變老,白發爬滿雙鬢,在一片嘆息聲中又迎來了一個新春。
5、《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二》——宋代蘇軾
南來三見歲云徂,直恐終身走道途。
老去怕看新歷日,退歸擬學舊桃符。
煙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尋病客須。
但把窮愁博長健,不辭最后飲屠蘇。
譯文:來到江南見舊歲三度辭去,真怕終身要奔走在道路。年紀老大怕看新的日歷,辭官歸鄉準備學寫舊的桃符。自然景物已表露春天的意味,我這病客的胡須偏被霜雪找尋。縱使窮愁潦倒但愿贏得此身長健,不怕輪到我最后一個把屠蘇酒飲。
7.形容“又長大了或者又老了一歲”的詩句有哪些
1.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2.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3.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4.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5. 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1. 原文:《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翻譯:在噼里啪啦的爆竹聲中送走了舊年迎來了新年。
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著美味的屠蘇酒。家家戶戶都被太陽的光輝照耀著,每家每戶都在新年的時候取下了舊春聯換上了新春聯。
賞析:這首詩描寫了宋代人過春節的場面:春風送暖,旭日初升,家家戶戶點燃爆竹,合家喝著屠蘇酒,忙著摘下門上的舊桃符,換上貼有門神的新桃符。作者擇取了這些過年時最典型的喜慶場景,展現了一幅富有濃厚生活氣息的民間風俗畫卷。
宋人特別喜歡通過詩歌來表達自己的政治抱負、哲學觀點。王安石此時身為宰相,正在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
所以這首詩的字里行間都洋溢著他對革除時弊、推行新法的堅定信念及樂觀情緒。抒發了他春風得意躊躇滿志的心情。
還能體現出他的執政態度。2. 原文:《題都城南莊》(唐)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翻譯:去年的今天,正是在長安南莊的這戶人家門口,姑娘你那美麗的面龐和盛開的桃花交相輝映,顯得分外緋紅。
時隔一年的今天,故地重游,姑娘你那美麗的倩影,已不知去了哪里,只有滿樹桃花依然笑迎著和煦的春風。賞析:整首詩其實就是用“人面”、“桃花”作為貫串線索,通過“去年”和“今日”同時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對比,把詩人因這兩次不同的遇合而產生的感慨,回環往復、曲折盡致地表達了出來。
對比映照,在這首詩中起著極重要的作用。因為是在回憶中寫已經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憶便特別珍貴、美好,充滿感情,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紅”的傳神描繪;正因為有那樣美好的記憶,才特別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悵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感慨。
3. 原文:《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宋)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翻譯:三萬里黃河向東流入大海,五千仞華山高聳直插云霄。金兵占領地區的百姓在敵人的統治下受盡折磨,眼淚都哭干了,他們盼望南宋軍隊收復北方失地,解救他們,盼了一年又一年。
賞析:南宋時期,金兵占領了中原地區。陸游作此詩時,中原地區已淪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
當時六十八歲的陸游,罷歸山陰故里已經四年,但平靜的村居生活并不能使他的心平靜下來。雖值初秋,暑威仍厲,天氣的熱悶與心頭的煎沸,使他不能安睡。
將曉之際,他步出籬門,以舒煩熱,心頭悵觸,寫下兩首詩。陸游在鄉下向往著中原地區的大好河山,也惦念著中原地區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夠盡快收復中原,實現統一。
4. 原文:《再游玄都觀》(唐)劉禹錫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翻譯:百畝庭院中幾乎長滿了青苔,桃花一點都沒有,野菜花在盛開。當年種植桃樹的道士到了哪里呢?從前來看過花的劉郎,今日又重來。
賞析:這首詩是《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的續篇。詩前有作者一篇小序。
其文云:“余貞元二十一年為 屯田員外郎時,此觀未有花。是歲 出牧 連州(今 廣東省連縣),尋貶朗州司馬。
居十年,召至京師。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滿觀,如紅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時之事。
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復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觀,蕩然無復一樹,惟 兔葵、燕麥動搖于春風耳。
因再題二十八字,以俟 后游。時大和二年三月。”
序文說得很清楚,詩人因寫了看花詩諷刺權貴,再度被貶,一直過了十四年,才又被召回 長安任職。在這十四年中,皇帝由憲宗、穆宗、敬宗而文宗,換了四個,人事變遷很大,但 政治斗爭仍在繼續。
作者寫這首詩,是有意重提舊事,向打擊他的權貴挑戰,表示決不因為屢遭報復就屈服妥協。5. 原文:《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宋)辛棄疾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翻譯:一輪緩緩移動的秋月灑下萬里金波,就像那剛磨亮的銅鏡又飛上了天廓。我舉起酒杯問那月中的嫦娥:怎么辦呢?白發日增,好像故意欺負我。
我要乘風飛上萬里長空,俯視祖國的大好山河。還要砍去月中搖曳的桂樹枝柯,人們說,這將使月亮灑下人間的光輝更多。
賞析:這首詞的上片,詞人巧妙地運用神話傳說構成一種超現實的藝術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與情懷。“一輪秋影轉金波。
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作者在中秋之夜,對月抒懷,很自然地想到與月有關的神話傳說:吃了不死之藥飛入月宮的嫦娥,以及月中高五百丈的桂樹。
詞人運用這兩則有關月亮的神話傳說,借以表達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陰暗的政治現實的矛盾。辛棄疾一生以恢復中原為己任,但殘酷的現實使他的理想不能實現。
想到功業無成、白發已多,作者怎能不對著皎潔的月光,迸發出摧心裂肝。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形容過了生日又老一歲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