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青瓷的詩句
質韞珠光堪作鑒,紋鏤花鳥具傳神
盛得朱櫻千萬顆,滿盤琥珀為生輝.
細紋如擬冰之裂, 在玉壺中可并肩.
青白釉傳色澤美,方圓形似器容珠
色自粉青泯火氣,紋猶鱔血裂冰膚
陶冶新平肇漢唐,宋明瓷奪寶珠光.
鮮明艷似美人霽,熱烈真如火焰紅.
何止珠山留勁腕,早傳春色滿人間
雨過天晴云破處,者般顏色做將來.
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
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遺杯
雨過天青云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
何年碧像靈巖棲,踏碎瓊瑤盡作泥.
燁燁寶光開佛土,晶晶白氣壓丹梯
——明.陳鳳鳴
宜興窯與詩
和梅公儀賞茶
宋·歐陽修
寒侵病骨惟思睡, 花落春愁未解醒.
喜共紫甌吟且酌, 羨君瀟灑有余情.
2.描寫“青瓷”的詩句有哪些
1. 《中秋夜作》
年代: 當代 作者: 錢鐘書
補就青瓷轉玉盤,夜深秋重釀新寒。
不知何處欄干好,許我閑憑借月看。
2. 《送趙彥修》
年代: 宋 作者: 李呂
六月紅塵如火烈,朝來一雨炎威歇。
漸看蘋末起涼颸,推上冰輪作清絕。
王孫叱馭欲何之,直向銓曹射佳闕。
天生良才必有用,豈應付與咐等埒。
幾載低頭丐祠祿,歲寒頗獲固窮節。
儻逢佳士重薦論,平視朝紳可頏頡。
顧我幽居苦羞縮,卻掃柴門學藏拙。
每向水邊狎鷗鳥,未遑郊外習綿蕝。
君能脫略時從游,嘗鼎一臠端可別。
臨行尚作半日留,滿泛青瓷話離別。
秋風若遇南飛鴻,好寄一聲慰騷屑。
3. 《七律.青花瓷》
曾勾浮云隱青日,更添霽霧遮舊瓷。
但看曉風紅葉里,微朦初雨繞花枝。
4. 《煎茶詩》
宋·蘇軾
活水還將活火烹, 自臨釣合吸深情。
大飄貯月歸春甕, 小勺分江入夜瓶。
5. 《贈昊十九》
明·李日華
為覓丹砂到市廛, 松聲云影自壺天;
憑君點出琉霞盞, 去泛蘭亭九曲泉。
3.形容“青瓷”的詩句有哪些
1. 《虞美人》
宋代:謝逸
角聲吹散梅梢雪。疏影黃昏月。落英點點拂闌干。風送清香滿院、作輕寒。
花瓷羯鼓催行酒。紅袖摻摻手。曲聲未徹寶杯空。飲罷香薰翠被、錦屏中。
2. 《朝中措(茶)》
宋代:曹冠
春芽北苑小方珪,碾畔玉塵飛。金_春蔥擊拂,花瓷雪乳珍奇。
主人情重,留連佳客,不醉無歸。邀住清風兩腋,重斟上馬金卮。
3. 《望江南(茶)》
宋代:吳文英
松風遠,鶯燕靜幽坊。妝褪宮梅人倦繡,夢回春草日初長。瓷碗試新湯。
笙歌斷,情與絮悠揚。石乳飛時離鳳怨,玉纖分處露花香。人去月侵廊。
4. 《朝中措》
宋代:楊無咎
杯盤狼藉燭參差。欲去未容辭。春雪看飛金碾,香云旋涌花瓷。
雍容四座,矜夸一品,重聽新詞。歸路清風生腋,不妨輕捻吟髭。
5. 《攤破浣溪沙(湯詞)》
宋代:周紫芝
門外青驄月下嘶。映階籠燭畫簾垂。一曲陽關聲欲盡,不多時。
鳳餅未殘云腳乳,水沈催注玉花瓷。忍看捧甌春筍露,翠鬟低。
4.關于“青瓷,瓷器類”的詩句有哪些
關于“青瓷,瓷器類”的詩句:
1. 《秋日三首 其二》
宋代:秦觀
月團新碾瀹花瓷,飲罷呼兒課楚詞。
譯文:碾好的月團用茶碗泡著,喝完后,讓孩子背誦楚辭。
2. 《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唐代:皎然
越人遺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
譯文:越人送給我剡溪名茶,采摘下茶葉的嫩芽,放在茶具里烹煮。
白瓷碗里漂著青色的餑沫的茶湯,如長生不老的瓊樹之蕊的漿液從天而降。
3. 《天香·詠龍涎香》
宋代:王沂孫
紅瓷候火,還乍識、冰環玉指。
譯文:龍涎裝入紅瓷盒后用文火烘焙,又巧妙地制城經營的指環。
4. 《進艇》
唐代:杜甫
茗飲蔗漿攜所有,瓷罌無謝玉為缸。
譯文:把煮好的茶湯和榨好的甘蔗漿,用瓷壇來盛裝也不比玉制的缸來得差,放在艇上可以隨取隨飲。
5. 《又于韋處乞大邑瓷碗》
唐代:杜甫
大邑燒瓷輕且堅,扣如哀玉錦城傳。
君家白碗勝霜雪,急送茅齋也可憐。
5.描寫“青瓷”的詩句有哪些
《中秋夜作》 年代: 當代 作者: 錢鐘書 補就青瓷轉玉盤,夜深秋重釀新寒。
不知何處欄干好,許我閑憑借月看。《送趙彥修》 年代: 宋 作者: 李呂 六月紅塵如火烈,朝來一雨炎威歇。
漸看蘋末起涼颸,推上冰輪作清絕。王孫叱馭欲何之,直向銓曹射佳闕。
天生良才必有用,豈應付與咐等埒。幾載低頭丐祠祿,歲寒頗獲固窮節。
儻逢佳士重薦論,平視朝紳可頏頡。顧我幽居苦羞縮,卻掃柴門學藏拙。
每向水邊狎鷗鳥,未遑郊外習綿蕝。君能脫略時從游,嘗鼎一臠端可別。
臨行尚作半日留,滿泛青瓷話離別。秋風若遇南飛鴻,好寄一聲慰騷屑。
《七律.青花瓷》 曾勾浮云隱青日,更添霽霧遮舊瓷。 但看曉風紅葉里,微朦初雨繞花枝。
《煎茶詩》宋·蘇軾活水還將活火烹, 自臨釣合吸深情。大飄貯月歸春甕, 小勺分江入夜瓶。
《贈昊十九》明·李日華 為覓丹砂到市廛, 松聲云影自壺天; 憑君點出琉霞盞, 去泛蘭亭九曲泉。
6.有關于青瓷,瓷器類的詩句
宜興窯與詩 和梅公儀賞茶 宋·歐陽修 寒侵病骨惟思睡, 花落春愁未解醒。
喜共紫甌吟且酌, 羨君瀟灑有余情。 煎茶詩 宋·蘇軾 活水還將活火烹, 自臨釣合吸深情。
大飄貯月歸春甕, 小勺分江入夜瓶。 茶雨已翻煎處腳, 松風猶作瀉時聲。
本能飽食禁三碗, 臥聽江城長短更。 某伯子惠虎丘茗謝之 明·徐渭 虎丘春茗妙烘蒸, 七碗何愁不上升。
青箬舊封題谷雨, 紫砂新罐買宜興。 卻從梅月橫三弄, 細攪松風灺一燈。
合向吳儂彤管說, 好將書上玉壺冰。 詠紫砂壺 清·高江村 規制古樸復細膩, 輕便可入筠籠攜。
山家雅供稱第一, 清泉好瀹三春荑。 清銘自制清 ·鄭板橋 嘴尖肚大耳偏高, 才免饑寒便自豪。
量小不堪容大物, 兩三寸水起波濤。 贊邵大亨所制魚化龍壺 民國·李景康 紫砂瑩潤如和玉, 香霧紛藤茗初熟。
七碗能生兩腋風, 一杯盡解炎方溽。 壺兮壺兮出誰手, 鬼斧神工原不朽。
我愛紫砂無釉彩 高莊 我愛紫砂無釉彩, 相見如人披肝膽。 不靠衣衫扶身價, 唯依本質令人愛。
陶寶肖象歌為馮本卿金吾作 林古度(茂之) 昔賢制器巧含樸, 規仿尊壺從古博。 我明供春時大彬, 量齊水火摶埴作。
作者已往嗟濫觴, 不循月令仲冬良。 荊溪陶飛司陶復, 泥砂貴重如珩璜。
世間茶具稱為首, 玩賞楷模在人手。 粉錫型模莫與爭, 素瓷斟酌長相偶。
義取炎涼無變更, 能使茶湯氣永清。 動則禁持慎捧執, 久且色澤生光明。
近聞復有友泉子, 雅式精工而繼美。 常教春茗注山泉, 不比瓶儡罄時恥。
以茲珍賞向東吳, 勝卻方平眾玉壺。 癖好收藏阮光祿, 割愛舉贈馮金吾。
金吾得之喜絕倒, 寫圖錫名曰陶寶。 一時詠贊如勒銘, 直似千年鼎彝好。
陶器行贈陳鳴遠 汪文柏(季青) 荊溪陶器古所無, 問誰作者時與徐。 泥沙入手經摶埴, 光色便與尋常殊。
后來多眾工, 摹仿皆雷同。 陳生一出發巧思, 遠與二子相爭雄。
茶具方圓新制作, 石泉槐火塵松風。 我初不識生, 阿髯尺素來相通。
贈我雙卮頗殊狀, 宛似紅梅嶺頭放。 平生嗜酒兼好奇, 以此飲之神益王。
傾銀注玉徒紛紛, 斷木豈意青黃文。 廠盒宣爐留款識, 香奩藥碗生氤氳。
吁嗟乎人間珠玉安足取, 豈知羨溪頭一丸土。 君不見輪扁當年老斫輪, 又不見梓慶削爐如有神。
古者技巧能幾人, 陳生陳兮絕倫。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