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唐詩宋詞共15首,要求一個字,短
《春怨》
作者:金昌緒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八陣圖》
作者: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遣恨失吞吳。
《新嫁娘》
作者:王建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
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秋夜寄邱員外》
作者:韋應物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回鄉偶書》 作者: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催。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芙蓉樓送辛漸》 作者: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閨怨》 作者:王昌齡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涼州詞》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烏衣巷》 作者: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后宮詞》 作者:白居易 淚濕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 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熏籠坐到明。 《泊秦淮》 作者: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賈生》 作者:李商隱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江南逢李龜年》 作者: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相思》 作者:王維 紅豆生南國, 春來發幾枝。 愿君多采擷,
此物最相思。
2.唐詩宋詞留下多少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305首
全唐詩庫共收錄唐代詩人二千五百二十九人的詩作四萬二千八百六三首,共計九百卷。
宋詞詞牌太多了
常見的詞牌有
十六字令16字
搗練子27字
憶江南27字
憶王孫31字
調笑令32字
如夢令33字
相見歡36字
烏夜啼36字
長相思36字
生查子40字
點絳唇41字
浣溪沙42字
菩薩蠻44字
卜算子44字
采桑子44字
減字木蘭花44字
謁金門45字
訴衷情45字
憶秦娥46字
清平樂46字
更漏子46字
阮郎歸47字
畫堂春 47字
桃源憶故人48字
攤破浣溪沙48字
賀圣朝49字
太常引49字
西江月50字
南歌子52字
醉花陰52字
浪淘沙54字
鷓鴣天55字
鵲橋仙56字
虞美人56字
南鄉子56字
玉樓春56字
一斛珠57字
踏莎行58字
小重山58字
蝶戀花60字
一剪梅60字
臨江仙60字
漁家傲62字
唐多令60字
河傳61字
蘇幕遮62字
定風波62字
錦纏道 66字
謝池春66字
青玉案67字
天仙子68字
江城子70字
離亭燕72字
何滿子74字
一叢花78字
御街行78字
驀山溪82字
洞仙歌83字
滿江紅93字
水調歌頭95字
滿庭芳95字
八聲甘州97字
聲聲慢97字
晝夜樂98字
雙雙燕98字
念奴嬌100字
桂枝香101字
翠樓吟101字
石州慢102字
水龍吟102字
雨霖鈴103字
永遇樂104字
望海潮107字
沁園春114字
賀新郎116字
摸魚兒116字
邁陂塘116字
六洲歌頭143字
3.唐詩、宋詞中出現最多的字分別是什么
要:一般論者常認為宋詞中“風、花、春、月”等高頻字的出現,體現了宋詞用字和意象陰柔化、女
性化的傾向。但是當我們把這些字放在整個古漢語高頻字背景之下,對比唐詩和宋詞高頻字的異同時,卻發現它們都重點關注人與自然,對自然物象類高頻字的選擇傾向是基本相同的,且表示判斷、否定類高頻字的大量出現,也只說明古漢語語法上的共性。唐詩宋詞在文體本性是相似的,只有在對比詩詞文本高頻字的演變時,才體現出宋詞相較唐詩獨具的個性和傾向。
者、一、曰、子、於、十、大、所、二、三、中”。具
次序12345678910
字之不以也而其人為有者
出現次數19941604975886495026037900092771941269176616766896662533662242865603822
次序11121314151617181920
字一曰子於十大所二三中
出現次數5289743524732445926924318027418914535964963529956344179433424323192002
并以南京師范大學開發的《全宋詞計算機檢索系統》統計為例,說明“風、花、云、月”等字出現次數均高居前列,而且風為柔風、細風,云為淡云、輕云,月為殘月、淡月等等,均擇其輕柔秀美之意象而用。朱崇才亦以南京師范大學開發的《全宋詞計算機檢索》統計的前一百個高頻字為據,說明“宋詞具有系統
一定的女性化傾向”。該文詳細探討了宋詞中名列前
茅的“人、風、花、不、無、春、云、月、香、玉”等高頻字的指向,認為它們都有一定女性化的特征。
我們認為:一個個字詞所代表的,不僅僅是字詞本身的意義,尤其是在中國古代詩詞中,它們往往指向某一類意象和范疇,有其特定的意味。因此通過詩詞中字詞使用頻率的研究,確實可以得出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尤其是高頻字的統計,更能看出該文本字
用頻率最高的二十個字,分別是“不、人、一、無、山、風、日、有、云、天、來、何、中、上、時、花、為、水、月、春”(詳見表2)。
4.唐詩宋詞有哪些
唐詩:李白:靜夜思,送孟浩然之廣陵,望廬山瀑布,蜀道難。
杜甫:兵車行,春望,等高。
白居易:賣炭翁,長恨歌,琵琶行。
宋詞:柳永:雨霖鈴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燕歸梁
織錦裁編寫意深。字值千金。一回披玩一愁吟。腸成結、淚盈襟。
幽歡已散前期遠,無憀賴、是而今。密憑歸雁寄芳音。恐冷落、舊時心。
紅窗聽
如削肌膚紅玉瑩。舉措有、許多端正。二年三歲同鴛寢。表溫柔心性。
別后無非良夜永。如何向、名牽利役,歸期未定。算伊心里,卻冤成薄幸。
減字木蘭花
花心柳眼。郎似游絲常惹絆。慵困誰憐。繡線金針不喜穿。
深房密宴。爭向好天多聚散。綠鎖窗前。幾日春愁廢管弦
5.唐詩、宋詞中出現最多的字分別是什么
要:一般論者常認為宋詞中“風、花、春、月”等高頻字的出現,體現了宋詞用字和意象陰柔化、女性化的傾向。
但是當我們把這些字放在整個古漢語高頻字背景之下,對比唐詩和宋詞高頻字的異同時,卻發現它們都重點關注人與自然,對自然物象類高頻字的選擇傾向是基本相同的,且表示判斷、否定類高頻字的大量出現,也只說明古漢語語法上的共性。唐詩宋詞在文體本性是相似的,只有在對比詩詞文本高頻字的演變時,才體現出宋詞相較唐詩獨具的個性和傾向。
者、一、曰、子、於、十、大、所、二、三、中”。具次序12345678910字之不以也而其人為有者出現次數19941604975886495026037900092771941269176616766896662533662242865603822次序11121314151617181920字一曰子於十大所二三中出現次數5289743524732445926924318027418914535964963529956344179433424323192002并以南京師范大學開發的《全宋詞計算機檢索系統》統計為例,說明“風、花、云、月”等字出現次數均高居前列,而且風為柔風、細風,云為淡云、輕云,月為殘月、淡月等等,均擇其輕柔秀美之意象而用。
朱崇才亦以南京師范大學開發的《全宋詞計算機檢索》統計的前一百個高頻字為據,說明“宋詞具有系統一定的女性化傾向”。該文詳細探討了宋詞中名列前茅的“人、風、花、不、無、春、云、月、香、玉”等高頻字的指向,認為它們都有一定女性化的特征。
我們認為:一個個字詞所代表的,不僅僅是字詞本身的意義,尤其是在中國古代詩詞中,它們往往指向某一類意象和范疇,有其特定的意味。因此通過詩詞中字詞使用頻率的研究,確實可以得出一些規律性的東西。
尤其是高頻字的統計,更能看出該文本字用頻率最高的二十個字,分別是“不、人、一、無、山、風、日、有、云、天、來、何、中、上、時、花、為、水、月、春”(詳見表2)。
6.唐詩宋詞相關的作文800字
在唐詩宋詞里惝徉 唐詩宋詞可稱作國粹,是國人的驕傲,說它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恐怕不足為過。
它能把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一事一物,一個細節、一個過程,無不納入作品之中。其細膩、其委婉;其粗獷、其直白,如行去流水、似自然天成,它有時跌宕起伏、有時別有洞天。
說它是一幅畫,它色彩艷麗,國色天香、秀色可餐;說它是一朵奇葩,它芬芳四溢、花枝招展、姹紫嫣紅。千百年來,它的理想境界達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國人世代研習,視作瑰寶。
但是,唐詩宋詞又有著明顯的區別,不說它本身的寫意與風格,單說它們的氛圍,就打上了深深的時代烙印。我們不得不承認唐代發達的經濟沃土,讓唐詩的工整絕句達到了極至;宋代的開放盛世與歷史滄桑,使宋詞婉約與豪放走向頂峰。
我喜愛它們的華麗與樸實,即使唐詩在視覺上顯得嚴謹刻版,我仍然喜愛有加,讓我無法割舍。但是,如果硬要我在唐詩和宋詞中二選其一的話,我還是要不由自主地被異彩紛呈的宋詞所傾倒。
其理由是,宋詞里有倍受仕途折磨的蘇東坡,有命運多舛的女強人李清照,有多情才子柳永,有多情善感又不違母命的陸游,有秉承發展豪放詞派的愛國詞人辛棄疾……耳熟能享的詞人太多太多,相傳的詞人佳話源遠流長,讓我不得不愛,讓我無法不傾倒。如果說我喜歡宋詞的婉約與纖巧,不如說我更喜歡它的粗獷與豪放;如果說我羨慕宋朝的歌舞升平,不如說我更同情詞作者與南宋國的挫折和不幸。
讀宋詞,我有一種個人的渺小與國家弱敗的倉涼與悲傷,有一種性格堅強與命運無情抗爭的感動,有一種唇亡齒寒、國破家亡的壯烈與沉痛。 大唐盛世造就的雄厚基業,讓子孫后代有享不盡的富貴和榮耀。
也許從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大宋王朝崇尚的將是一派鶯歌燕舞、歌舞升平。也許從趙匡胤杯酒釋兵權開始,就注定了宋朝的重文輕武,最后導致大金蠶食,命隕踏平歐亞大陸無敵手的強盛大元。
最可笑的是到南唐后主李煜那,作為一國之君,一心沉迷在詞曲歌舞上,他面對宋朝的強大壓力,無心治理國家,只圖逆來順受,以圖茍且偷安,郁悶中只能是飲鴆止渴,最后命喪他鄉。宋朝開國后寬松的政治、經濟、文化環境,文強武弱的事實摧生了宋代文化的大發展,成就了一批文化名人,造就了宋詞的異軍突起,使宋詞由僅合十七八女孩兒執紅牙拍板,唱楊柳岸曉風殘月的迷迷之音,發展到須關西大漢,執鐵板,唱大江東去的時代強音。
這不能不說是時代創造了宋詞,宋詞又還時代一個奇跡。使宋詞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形式上形成了一個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歷史高峰。
其中,蘇東坡對宋詞的貢獻是令人敬仰的,他不僅拓寬了宋詞的寫作題材和寫作范圍,而且,把自己的一生與詞作緊密相聯,他的生活是一首詞、他的愛情是一首詞、他的仕途是一首詞,他把自己的精神、思想、態度,甚至整個生命都融入了詞作中。遠大的抱負與事業上屢受打擊,數次貶謫,沒能把他擊倒,反倒造就了一個精神永立、以苦為樂的文學巨匠。
我們學習蘇軾的詞,不僅從中學習了他的作品,更學習了他的人品;不僅學習了他的寫人、狀物、抒懷,更學習了他的勇于面對困難、勇于戰勝困難,敢于直面人生的積極態度。 如果說北宋時期的蘇軾面對的是個人的挫折與不幸的話,那么到了南宋的辛棄疾、陸游、岳飛、李清照,面對的不僅僅是個人的不幸,而是整個國家與民族的不幸和災難。
因為金人南侵,國破家亡。我們從中不難看到那一個個“夢里挑燈看劍”的惆悵、“心在天山身老滄州”的無奈、“待從頭收拾舊河山”的錚錚誓言! 個人的力量畢竟太渺小,歷史是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時空飛轉、時代變遷,使多少仁人志士空有一腔報國夢!看古詞、學古人,讓我們珍惜擁有、把握現在、聚沙成塔! 行走在唐詩宋詞間 向往古人,向往古詩詞中清靜自在的女子。初夏季節,遠處總會傳來時高時低的鳥鳴聲,在這熱風冷雨的無賴光陰中亂人心腸。
三炷沉香已沓,瑤琴置于案幾。女子青絲低挽,斜臥在榻,衣袂半拖。
一手扶頭,一手隨意垂下,細看她“……藕絲秋色淺。人勝參差剪,雙鬢隔香紅。
玉釵頭上風”。書卷半掩著,似睡非睡。
堂前一株白蕊海棠,輕風起處,潮濕的香氣,微微一蕩,撲面而來。女子輕蹙眉頭“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
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眼前的好風貼水,好樹綴錦,堂前花香,更勾起女子的情思低吟。
感傷愁怨歷來是中國古詩詞的主調,從楊柳依依、雨雪霏霏,到厚地高天、癡男怨女,無不有著美麗徹骨的感傷。“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腸斷白蘋洲。”溫庭均的《望江南》,是我比較喜愛的一首小詞,那種閨思難了,那種伊人盼歸,從一個“望”字,到“過盡千帆皆不是”,從希望到失望,末了,幽幽的生出的這一句“斜暉脈脈水悠悠”怎能不令人柔腸寸斷,百轉千回? 常常的,一杯清茶,手捧書卷,便會不知不覺地浸入古詩詞,似于古人同行。
你看那秋涼之夜,月圓之時,她“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掩不住心中淡淡的遺憾。然而,一旦“雁字回時”,心中的人來了書信,便覺“月滿西樓”月圓人團圓了。
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