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首關于“柳”的古詩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朝代:唐代
作者:韓愈
原文: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送別》
朝代:唐代
作者:王之渙
原文:
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
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淮上與友人別》
朝代:唐代
作者:鄭谷
原文: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
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新柳》
朝代:宋代
作者:楊萬里
原文:
柳條百尺拂銀塘,且莫深青只淺黃。
未必柳條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長。
《送別詩》
朝代: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2.《五柳先生傳》的詩句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另外。。要翻譯嗎?
3.陶淵明最著名的詩句
1.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東晉·陶淵明·移居)
2.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東晉·陶淵明·飲酒)
3.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東晉·陶淵明·飲酒)
4.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5.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6.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7.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東晉·陶淵明·讀山海經)
8.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東晉·陶淵明·雜詩)
9.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東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10.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東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4.寫出5句關于柳的古詩
詠柳
作者: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柳
作者:羅 隱
灞岸晴來送別頻,相偎相倚不勝春。自家飛絮猶無定,爭解垂絲絆路人?
柳
作者:李商隱
曾逐東風拂舞筵,樂游春苑斷腸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
楊柳枝
作者:白居易
依依裊裊復青春,勾引春風無限情。白雪花繁空撲地, 綠絲條弱不勝鶯。
池上絮
作者:韓愈
池上無風有落暉,楊花晴后自飛飛。為將纖質凌清鏡,濕卻無穹不得歸。
5.急求關于柳的詩句(我一共需要五則)
青門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
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 長安新柳 【唐】陳光 九陌云初霽,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邊春。 色淺微含露,絲輕未惹塵。
一枝方欲折,歸去及茲晨。 臨川見新柳 【唐】崔櫓 不見江頭三四日,橋邊楊柳老金絲。
岸南岸北往來渡,帶雨帶煙深淺枝。 何處故鄉牽夢想,兩回他國見榮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殺遠人人不知。 柳 【唐】崔櫓 風慢日遲遲,拖煙拂水時。
惹將千萬恨,系在短長枝。 骨軟張郎瘦,腰輕楚女饑。
故園歸未得,多少斷腸思。 題柳 【唐】狄煥 天南與天北,此處影婆娑。
翠色折不盡,離情生更多。 雨余籠灞岸,煙暝夾隋河。
自有佳名在,秦松繼得么。 新柳 【唐】杜牧 無力搖風曉色新,細腰爭妒看來頻。
綠蔭未覆長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幾處傷心懷遠路,一枝和雨送行塵。
東門門外多離別,愁殺朝朝暮暮人。 柳絕句 【唐】杜牧 數樹新開翠影齊,倚風情態被春迷。
依依故國樊川恨,半掩村橋半拂溪。 柳 【唐】方干 搖曳惹風吹,臨堤軟勝絲。
態濃誰為識,力弱自難持。 學舞枝翻袖,呈妝葉展眉。
如何一攀折,懷友又題詩。 柳 【唐】韓偓 一籠金線拂彎橋,幾被兒童損細腰。
無奈靈和標格在,春來依舊褭長條。 柳 【唐】韓琮 折柳歌中得翠條,遠移金殿種青霄。
上陽宮女含聲送,不忿先歸舞細腰。 柳 【唐】韓溉 雪盡青門弄影微,暖風遲日早鶯歸。
如憑細葉留春色,須把長條系落暉。 彭澤有情還郁郁,隋堤無主自依依。
世間惹恨偏饒此,可是行人折贈稀。 詠柳 【唐】韓偓 褭雨拖風不自持,全身無力向人垂。
玉纖折得遙相贈,便似觀音手里時。 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柳 【唐】李嶠 楊柳郁氤氳,金堤總翠氛。
庭前花類雪,樓際葉如云。 列宿分龍影,芳池寫鳳文。
短簫何以奏,攀折為思君。 垂柳 【唐】李商隱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東。
朝佩皆垂地,仙衣盡帶風。 七賢寧占竹,三品且饒松。
腸斷靈和殿,先皇玉座空。 柳 【唐】李商隱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輕黃惹嫩條。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宮先騁舞姬腰。 清明帶雨臨官道,晚日含風拂野橋。
如線如絲正牽恨,王孫歸路一何遙。 柳 【唐】李商隱 曾逐東風拂舞筵,樂游春苑斷腸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 題柳 【唐】李中 折向離亭畔,春光滿手生。
群花豈無艷,柔質自多情。 夾岸籠溪月,兼風撼野鶯。
隋堤三月暮,飛絮想縱橫。 柳 【唐】羅隱 一簇青煙鎖玉樓,半垂闌畔半垂溝。
明年更有新條在,繞亂春風卒未休。 柳 【唐】慕幽 今古憑君一贈行,幾回折盡復重生。
五株斜傍淵明宅,千樹低垂太尉營。 臨水帶煙藏翡翠,倚風兼雨宿流鶯。
隋皇堤畔依依在,曾惹當時歌吹聲。 柳 【唐】裴說 高拂危樓低拂塵,灞橋攀折一何頻。
思量卻是無情樹,不解迎人只送人。 詠柳 【唐】吳融 自與鶯為地,不教花作媒。
細應和雨斷,輕只愛風裁。 好拂錦步障,莫遮銅雀臺。
灞陵千萬樹,日暮別離回。 柳 【唐】徐夤 漠漠金條引線微,年年先翠報春歸。
解籠飛靄延芳景,不逐亂花飄夕暉。 啼鳥噪蟬堪悵望,舞煙搖水自因依。
五株名顯陶家后,見說辭榮種者稀。 詠柳 【唐】薛逢 弱植驚風急自傷,暮來翻遣思悠揚。
曾飄紫陌隨高下,敢拂朱闌競短長。 縈砌乍飛還乍舞,撲池如雪又如霜。
莫令岐路頻攀折,漸擬垂陰到畫堂。 庭柳 【唐】姚系 裊裊柳楊枝,當軒雜佩垂。
交陰總共密,分條各自宜。 因依似永久,攬結更傷離。
愛此陽春色,秋風莫遽吹。 柳 【唐】張旭 濯濯煙條拂地垂,城邊樓畔結春思。
請君細看風流意,未減靈和殿里時。 柳 【唐】鄭谷 半煙半雨江橋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會得離人無限意,千絲萬絮惹春風。
6.后人對五柳先生評價的詩句
后人對五柳先生評價: 南北朝至唐代 顏延之《陶徵士誄》:居備勤儉,躬兼貧病。
人否其憂,孑然其命。隱約就閑,遷延辭聘。
非直也明,是惟道性。糾纏斡流,冥漠報施。
孰云與仁?實疑明智。謂天蓋高,胡愆斯義?履信曷憑?思順何置?年在中身,疢維痁疾。
視死如歸,臨兇若吉。藥劑弗嘗,禱祀非恤。
傃幽告終,懷和長畢。 沈約《宋書·隱逸傳》:潛弱年薄官,不潔去就之跡。
自以曾祖晉世宰輔,恥復屈身后代,自高祖王業漸隆,不復肯仕。所著文章,皆題其年月,義熙以前,則書晉氏年號;自永初以來,唯云甲子而已。
蕭統《陶淵明傳》:淵明少有高趣,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群,任真自得。 《陶淵明集序》:有疑陶淵明詩篇篇有酒,吾觀其意不在酒,亦寄酒為跡者也。
其文章不群,辭彩精拔,跌宕昭彰,獨超眾類,抑揚爽朗,莫之與京。橫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
語時事則指而可想,論懷抱則曠而且真。加以貞志不休,安道苦節,不以躬耕為恥,不以無財為病,自非大賢篤志,與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鐘嶸《詩品》:文體省凈,殆無長語。
篤意真古,辭興婉愜。每觀其文,想其人德。
世嘆其質直。至如“歡顏酌春酒”,“日暮天無云”,風華清靡,豈直為田家語邪!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也。
楊休之《陶集序錄》:余覽陶潛之文,辭采雖未優,而往往有奇絕異語,放逸之致,棲托仍高。 王通《文中子中說·立命篇》:或問陶元亮,子曰:“放人也。
《歸去來》有避地之心焉,《五柳先生傳》則幾于閉關也。” 《晉書·隱逸傳》:厚秩招累,修名順欲。
確乎群士,超然絕俗。養粹巖阿,銷聲林曲。
激貪止競,永垂高躅。 孟浩然《仲夏歸漢南寄京邑舊游》:賞讀《高士傳》,最嘉陶征君,目耽田園趣,自謂羲皇人。
王維 《偶然作》:陶潛任天真,其性頗耽酒。自從棄官來,家貧不能有。
九月九日時,菊花空滿手。中心竊自思,儻有人送否。
白衣攜壺觴,果來遺老叟。且喜得斟酌,安問升與斗。
奮衣野田中,今日嗟無負。兀傲迷東西,蓑笠不能守。
傾倒強行行,酣歌歸五柳。生事不曾問,肯愧家中婦。
《與魏居士書》:近有陶潛,不肯把板屈腰見督郵,解印綬棄官去。后貧,《乞食》詩曰“叩門拙言辭”,是屢乞而慚也……一慚之不忍,而終身慚乎?此亦人我攻中,忘大守小,不受其后之累也。
李白《九日登山》:淵明歸去來,不與世相逐。為無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黃花菊。 韓愈《送王秀才序》:吾少時讀《醉鄉記》,私怪隱居者,無所累于世,而猶有是言,豈誠旨于味邪?及讀阮籍、陶潛詩,乃知彼雖偃蹇不欲與世接,然猶未能平其心,或為事物是非相感發,于是有托而逃焉者也。
白居易《訪陶公舊宅》:垢塵不污玉,靈鳳不啄膻……連征竟不起,斯可謂真賢……不慕樽有酒,不慕琴無弦。慕君遺容利,老死此丘園。
宋代 林逋《省心錄》:陶淵明無功德以及人,而名節與功臣、義士等,何耶?蓋顏子以退為進,寧武子愚不可及之徒歟。 歐陽修:晉無文章,唯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蘇軾:吾與詩人無所甚好,獨好淵明之詩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過也。 欲仕則仕,不以求之為嫌;欲隱則隱,不以去之為高。
饑則扣門而乞食;飽則雞黍以迎客。古今賢之,貴其真也。
黃庭堅《宿舊彭澤懷陶令》:潛魚愿深渺,淵明無由逃。彭澤當此時,沉冥一世豪。
司馬寒如灰,禮樂卯金刀。歲晚以字行,更始號元亮。
凄其望諸葛,骯臟猶漢相。時無益州牧,指揮用諸將。
平生本朝心,歲月閱江浪。空余時語工,落筆九天上。
向來非無人,此友獨可尚。屬予剛制酒,無用酌杯盎。
欲招千載魂,斯文或宜當。 陳師道《后山詩話》:陶淵明之詩,切于事情,但不文耳。
……淵明不為詩,寫其胸中之妙耳。……右丞、蘇州,皆學于陶,正得其自在。
王安石(陳正敏《遯齋閑覽》載):(王安石)言其(淵明)詩有奇絕不可及之語,如“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由詩人以來無此句也。
然則淵明趨向不群,詞彩精拔,晉、宋之間,一人而已。 楊時《龜山先生語錄》:陶淵明詩所不可及者,沖澹深粹,出于自然。
若曾用力學,然后知淵明詩非著力之所能成。 晁說之《晁氏客語》:淵明如:“歷覽千載書,時時見遺烈;高操非所攀,深得固窮節”,不與物競,不強所不能,自然守節。
蔡啟《蔡寬夫詩話》:觀其(淵明)《貧士》、《責子》與其他所作,當憂則憂,遇喜則喜,忽然憂樂兩忘,則隨所遇而皆適,未嘗有擇于其間,所謂超世遺物者,要當如是而后可也。 曾纮(李公煥《箋注陶淵明集》載):余嘗評陶公詩語造平淡而寓意深遠,外若枯槁,中實敷腴,真詩人之冠冕也。
蔡絳《西清詩話》:淵明意趣真古,清淡之宗,詩家視淵明,猶孔門之視伯夷也。 陶淵明像 許顗《彥周詩話》:陶彭澤詩,顏、謝、潘、陸皆不及者,以其平昔所行之事,附之于詩,無一點愧詞,所以能爾。
楊萬里《西溪先生和陶詩序》:淵明之詩,春之蘭,秋之菊,松上之風,澗下之水也。 《誠齋詩話》:五言古詩句雅淡而味深長者,陶淵明、柳子厚也。
朱熹《朱子語類》:淵。
7.至少五句有關“柳”的古詩句有啥
1.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韓愈《寒食》
2.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3.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絕句》)
4.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
6.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
7.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竹枝詞》)
8.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墻柳。(陸游《釵頭鳳》)
9.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10.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