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踏青的詩詞有哪些
1、《江畔獨步尋花·其五》
唐:杜甫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譯文:
黃師塔前那一江的碧波春水滾滾向東流,春天給人一種困倦讓人想倚著春風小憩的感覺。江畔盛開的那一簇無主的桃花映入眼簾,究竟是愛深紅色的還是更愛淺紅色的呢?
2、《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譯文:
在人間四月里百花凋零已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我常為春光逝去無處尋覓而悵恨,卻不知它已經轉到這里來。
3、《木蘭花慢·拆桐花爛漫》
宋代:柳永
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艷杏澆林,緗桃繡野,芳景如屏。傾城。盡尋勝去,驟雕鞍紺幰出郊坰。風暖繁弦脆管,萬家競奏新聲。
盈盈。斗草踏青。人艷冶、遞逢迎。向路傍往往,遺簪墮珥,珠翠縱橫。歡情。對佳麗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傾。拼卻明朝永日,畫堂一枕春酲。
譯文:
桐樹花開絢麗爛漫,一陣疏雨剛過,郊外一片晴明清新,如同洗過一般。艷麗的紅杏林猶如燃燒的火焰,淺紅色的緗桃花裝扮著郊野,美景似畫屏。清明踏青的人們傾城空巷而出,全都為游賞名勝而去。人們縱馬駕車奔向遠郊。暖風中吹來陣陣繁密清脆的管弦樂聲,千家萬戶競相奏起新穎美妙的音樂。
遠郊佳麗如云。踏青隊伍里,少女們采花斗草,艷麗妖冶的歌女遞身迎合、不停地招呼交往。對面路旁到處可見遺簪墜珥的歡飲不拘形跡之人,盛裝美女更是縱橫遍野。面對如此眾多佳麗,歡愛之情油然而生。縱情暢飲,陶然大醉如玉山傾倒。拼著明日醉臥畫堂,今朝則非盡醉不休。
2.關于踏青的詩詞
慶清朝慢/慶清朝 踏青
[宋] 王觀
調雨為酥,催冰做水,東君分付春還。何人便將輕暖,點破殘寒。結伴踏青去好,平頭鞋子小雙鸞。煙效外,望中秀色,如有無間。晴則個,陰則個,饾饤得天氣,有許多般。須教鏤花撥柳,爭要先看。不道吳綾繡襪,香泥斜沁幾行斑。東風巧,盡收翠綠,吹在眉山。
踏青
[宋] 蘇轍
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
浮橋沒水不勝重,野店壓糟無復清。
松下寒花初破萼,谷中幽鳥漸嚶鳴。
洞門泉脈龍睛動,觀里丹池鴨舌生。
山下瓶罌沾稚孺,峰頭鼓樂聚簪纓。
縞裙紅袂臨江影,青蓋驊騮踏石聲。
曉去爭先心蕩漾,莫歸夸后醉従橫。
最憐人散西軒靜,曖曖斜陽著樹明。
踏青這種節令性的民俗活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其源泉是遠古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尚書·大傳》曰:“春,出也,萬物之出也。”
在西周,萬物萌動之時,迎春郊游于野外就已成為禮制。據《禮記·月令》載:“立春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至,以迎春東郊。”
先秦時,齊國有“放春三月觀于野”之俗;魯、楚也有春日出游之習。這種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對后世影響深遠。
3.描寫踏青的詩句
1、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宋:歐陽修《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
2、踏青爭惜賞春葩,盡日無辭到月華。——宋:王安禮《和踏青》
3、四野春工遍,柔風動賞心。踏青喧柳陌,舉白醉花陰。——宋:趙汝燧《踏青》
4、雨換溪溪玉,花呈嶺嶺春。秧田暄處早,茅屋補痕新。——宋:楊萬里《踏青》
5、春風綠遍天涯路,滿院殘紅不知處。西家有酒不肯賒,愁坐茅檐日將暮。
出門時作踏青行,晴川云煖花冥冥。時人塤管吹落日,難為一段江南情。——明代:解縉《踏青行》
6、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唐代: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4.關于踏春的詩句
行樂三春節,林花百和香。——張仲素 《雜曲歌辭·春游曲三首》
山色雨深看更好,湖光煙接望遠迷。——韓元吉《雨中伯恭至湖上》
連天花絮飛將盡,夾道蒲荷長欲齊。——韓元吉《雨中伯恭至湖上》
日日踏春渾坐此,人間無醉奈渠何。——張耒《春日懷淮陽六首》
溪水清漣樹老蒼,行穿溪樹踏春陽。——王安石《天童山溪上》
溪深樹密無人處,唯有幽花渡水香。——王安石《天童山溪上》
桃杏酣酣蜂蝶狂,兒童相喚踏春陽。——陸游《春日暄甚戲作》
郊東郊西踏春色,醉舞淋浪花插額。——李流謙《送才夫之成都》
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城上湖光暖欲波,美人唱我踏春歌。——蘇軾《和王勝之三首》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楊巨源《城東早春》
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武元衡《春興》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韓愈《晚春》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葉紹翁《游園不值》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常恨春尋無覓處,不覺轉入此中來。——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朱熹《春日》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
5.描寫“春天”的宋詞有哪些
蘇東坡的<;蝶戀花.春景>
花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
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阮郎歸
【宋】歐陽修
南園春半踏青時
風和聞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
日長蝴蝶飛
花露重
草煙低
人家簾幕垂
秋千慵困解羅衣
畫梁雙燕棲
好事近
【宋】秦觀
春路雨添花,
花動一山春色.
行到小溪深處,
有黃鸝千百.
飛云當面化龍蛇,
夭驕轉空碧.
醉臥古藤陰下,
了不知南北.
●點絳唇
林逋
金谷年年,亂生春色誰為主?
余花落處,滿地和煙雨。
又是離歌,一闋長亭暮。
王孫去。萋萋無數,南北東西路。
●賀圣朝·留別
滿斟綠醑留君住,莫匆匆歸去。
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雨。
花開花謝,都來幾許?
且高歌休訴。
不知來歲牡丹時,再相逢何處?
少游《如夢令》
鶯嘴啄花紅溜,燕尾點波綠皺,指冷玉笙寒,
吹徹小梅春透。依舊,依舊,人與綠柳俱瘦。
6.描寫春分踏青的古詩詞有哪些
有 古詩:
1.《七絕· 春分》
( 左河水)
風雷送暖入中春,桃柳著裝日日新。
赤道金陽直射面,白天黑夜兩均分。
2.《南鄉子春分》
(相城寒雨客)
風雨半春長,龍抬頭日日麗光。
鄰塘睡蓮預驚萍,漣漪。踏春不見臥盼蘺。
春分艷陽天,齒兒戲發發更藏。
宜蘭伴窗翠正好,笑揚。牽纖菜花青徑香。
3.《同子隆次公小飲》
宋 袁說友
老境昏昏只醉眠,不知門外艷陽天。
奚為有客攜壺至,又以閑人到酒邊。
山路試登桃映口,溪城一望草如煙。
春分花事今多少,未覺心情勝去年。
4.《少年游》
宋 杜安世
小樓歸燕又黃昏。寂寞鎖高門。
輕風細雨,惜花天氣,相次過春分。
畫堂無緒,初燃絳蠟,羅帳掩馀薰。
多情不解怨王孫。任薄幸,一從君。
5.《畫堂春·溪邊風物已春分》
宋 仲并
溪邊風物已春分。畫堂煙雨黃昏。
水沉一縷裊爐薰。盡醉芳尊。
舞袖飄搖回雪,歌喉宛轉留云。
人間能得幾回聞。丞相休嗔。
6.《七絕·蘇醒》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
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7.《春分與諸公同宴呈陸三十四郎中》
唐 武元衡
南國宴佳賓,交情老倍親。
月慚紅燭淚,花笑白頭人。
賓瑟常馀怨,瓊枝不讓春。
更聞歌子夜,桃李艷妝新。
……
7.有哪些描寫春天的宋詞
蘇東坡的
花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
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阮郎歸
【宋】歐陽修
南園春半踏青時
風和聞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
日長蝴蝶飛
花露重
草煙低
人家簾幕垂
秋千慵困解羅衣
畫梁雙燕棲
好事近
【宋】秦觀
春路雨添花,
花動一山春色.
行到小溪深處,
有黃鸝千百.
飛云當面化龍蛇,
夭驕轉空碧.
醉臥古藤陰下,
了不知南北.
●點絳唇
林逋
金谷年年,亂生春色誰為主?
余花落處,滿地和煙雨。
又是離歌,一闋長亭暮。
王孫去。萋萋無數,南北東西路。
●賀圣朝·留別
滿斟綠醑留君住,莫匆匆歸去。
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雨。
花開花謝,都來幾許?
且高歌休訴。
不知來歲牡丹時,再相逢何處?
少游《如夢令》
鶯嘴啄花紅溜,燕尾點波綠皺,指冷玉笙寒,
吹徹小梅春透。依舊,依舊,人與綠柳俱瘦。
8.寫一首描寫春天的宋詞
賀鑄《小重山》
飄徑梅英雪未融。芳菲消息到,杏梢紅。隔年歡事水西東。凝思久,不語坐書空。回想夾城中。彩山簫鼓沸,綺羅叢。鈿輪珠網玉花驄。香陌上,誰與斗春風。
歐陽修的《阮郎歸》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秋千慵困解羅衣,畫堂雙燕棲。
宋祁《玉樓春》春景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9.有關踏青的古詩詞
慶清朝慢·踏青 宋 · 王觀
調雨為酥,催冰做水,東君分付春還。何人便將輕暖,點破殘寒。
結伴踏青去好,平頭鞋子小雙鸞。煙效外,望中秀色,如有無間。
晴則個,陰則個,饾饤得天氣,有許多般。須教鏤花撥柳,爭要先看。
不道吳綾繡襪,香泥斜沁幾行斑。東風巧,盡收翠綠,吹在眉山。
這首詞以工麗、尖新的筆觸,從春日里天氣的變化和姑娘們的踏青活動兩方面入手來描繪春景,將兩者和諧地組合成一幅風流楚楚 、生意盎然的春景圖。
全詞在鋪敘與描寫的技巧、手法上繼承和發展了柳永的藝術表現方法,而在內容上又富有生活氣息,讀來令人耳目為之一新。
踏青為春日郊游,也稱“踏春”,一般指初春時到郊外散步游玩。舊時曾以清明節為踏青節,不過,踏青節的日期因時因地而異,有正月八日的,也有二月二日或三月三日的,后來則以清明出游踏青居多。
10.描寫踏青的美言,詩句
關于踏青的美言與詩句如下:
1、踏青,踏青,青或許不是長出來的,青是踏出來的?每年我都到云夢山上來踏青,一面踏青,一面尋找春天。
2、我們一路跟隨綠色,一起去找春天。而蒙山,就好像是春天的萌芽,悄悄誕生了。
3、《慶清朝慢·踏青 》王觀
調雨為酥,催冰做水,東君分付春還。
何人便將輕暖,點破殘寒。
結伴踏青去好,平頭鞋子小雙鸞。
煙效外,望中秀色,如有無間。
晴則個,陰則個,饾饤得天氣,有許多般。
須教鏤花撥柳,爭要先看。
不道吳綾繡襪,香泥斜沁幾行斑。
東風巧,盡收翠綠,吹在眉山。
4、《絕句》杜甫
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
風起春城暮,高樓鼓角悲。
5、《無題》李商隱
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
十歲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學彈箏,銀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親,懸知猶未嫁。
十五泣春風,背面秋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