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滿江紅的詩句
《滿江紅·怒發沖冠》《滿江紅·茅屋新成,卻賦》《滿江紅·怒發沖冠》 原文: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譯文:我憤怒至極,獨自登高倚靠著扶手,急驟的雨勢剛剛停歇。
我抬頭遠望天空一片高遠壯闊。我禁不住仰天長嘯,一片報國之心充滿心懷。
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塵土,八千里經過多少風云人生。好男兒,要抓緊時間為國建功立業,不要空空將青春消磨,等年老時徒自悲切。
靖康年間的奇恥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卻。作為國家臣子的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我要駕上戰車,踏破賀蘭山闕。
我滿懷壯志,發誓吃敵人的肉,喝敵人的鮮血。待我重新收復舊日山河,再帶著捷報向國家報告勝利的消息。
《滿江紅·茅屋新成,卻賦》 原文:問我何心?卻構此、三楹茅屋。可學得、海鷗無事,閑飛閑宿。
百感都隨流水去,一身還被浮名束。誤東風、遲日杏花天,紅牙曲。
塵土夢,蕉中鹿。翻覆手,看棋局。
且耽閑殢酒,消他薄福。雪后誰遮檐角翠,雨余好種墻陰綠。
有些些、欲說向寒宵,西窗燭。
2.滿江紅古詩全文
岳飛《滿江紅·怒發沖冠》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注釋】
怒發沖冠:原指憤怒得都把帽子頂起來了,形容憤怒至極。
瀟瀟:形容雨勢急驟。長嘯:感情激動時撮口發出清而長的聲音,為古人的一種抒情舉。
等閑:輕易,隨便。
靖康恥:宋欽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虜走徽、欽二帝。
賀蘭山:在邯鄲磁縣境內。天闕:宮殿前的樓觀。
【譯文】
我怒發沖冠,獨自登高憑欄,陣陣風雨剛剛停歇。我抬頭遠望天空一片高遠壯闊,禁不住仰天長嘯,一片報國之心充滿心懷。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塵土,八千里經過多少風云人生。好男兒,要抓緊時間為國建功立業,不要空空將青春消磨,等年老時徒自悲切。靖康年間的奇恥大辱,至今也還沒有一雪。我作為國家臣子的憤恨,何時才能泯滅啊!我要駕上戰車,踏破賀蘭山口。我滿懷壯志,發誓喝吃敵人的肉,敵人的鮮血。待我重新收復舊日山河,再帶著捷報向國家報告勝利的消息。
3.《滿江紅》的詩句
1、滿江紅·寫懷 【作者】岳飛 【朝代】宋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譯文 氣得頭發豎起,以至于將帽子頂起,登高倚欄桿,一場瀟瀟細雨剛剛停歇。抬頭望眼四望遼闊一片,仰天長聲嘯嘆,一片報國之心充滿心懷三十多年來雖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塵土微不足道,南北轉戰八千里,經過多少風云人生。
不要虛度年華,花白了少年黑發,只有獨自悔恨悲悲切切。靖康年的奇恥,尚未洗雪。
臣子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我要駕著戰車向賀蘭山進攻,連賀蘭山也要踏為平地。
我滿懷壯志,打仗餓了就吃敵人的肉,談笑渴了就喝敵人的鮮血。我要從頭再來,收復舊日河山,朝拜故都京闕。
2、滿江紅·小住京華 【作者】秋瑾 【朝代】清 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徒思浙。苦將儂,強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兒列。
心卻比,男兒烈!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磨折。
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濕!譯文 "我在京城小住時日,轉眼間就又到了中秋佳節。籬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開,秋色明凈,就像剛剛擦洗過一般。
四面的歌聲漸歇,我也終如漢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籠,如今一個人思量著在浙江時那八年的生活況味。他們苦苦地想讓我做一個貴婦人,其實,我是多么的不屑啊!今生我雖然不能身為男子,加入他們的行列。
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還要剛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顆心,常為別人而熱。
那些俗人,心胸狹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無路可走的時候,難免要經受磨難挫折。在這莽莽紅塵之中,哪里才能覓到知音呢?眼淚打濕了我的衣襟。
"3、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作者】岳飛 【朝代】宋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
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
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卻歸來、再續漢陽游,騎黃鶴。譯文 登樓遠望中原,只見在一片荒煙籠罩下,仿佛有許多城郭。
想當年啊、花多得遮住視線,柳多掩護著城墻,樓閣都是雕龍砌鳳。萬歲山前,宮女成群,蓬壺殿里,歌舞不斷,一派富庶升平氣象。
如今,胡虜鐵騎卻踐踏包圍著京師郊外,戰亂頻仍,風塵漫漫,形勢如此險惡。士兵在哪里,他們血染沙場,鮮血滋潤了兵刃。
百姓在哪里,他們在戰亂中喪生,尸首填滿了溪谷悲嘆大好河山依如往昔,萬戶蕭疏。何時能有殺敵報國的機會,率領精銳部隊出兵北伐,揮鞭渡過長江,掃清橫行“郊畿”的胡虜。
然后歸來、重游黃鶴樓,以續今日之游興。4、滿江紅·中秋寄遠 【作者】辛棄疾 【朝代】宋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誰做冰壺浮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
問常娥、孤冷有愁無。應華發。
云液滿,瓊杯滑。長袖起,清歌咽。
嘆十常八九,欲磨還缺。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
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譯文 快上西樓賞月,擔心中秋月有浮云遮擋,不夠明朗。
請美人吹笛,驅散浮云,喚出明月。月夜的天地一片清涼潔爽,剛經玉斧修磨過的月亮,又回又亮。
追問月宮里獨處的嫦娥,孤冷凄寂時有沒有愁恨?應該有很多白發。回憶當年歌舞歡聚的情景,長袖善舞的佳人,清歌悲咽的佳人為之助興添歡。
嘆明月十有八九悖人心意,總是圓時少、缺時多。愿明月如今夜常圓,人情未必總是別離。
我欲化離恨為聚歡,待人歸時再細細傾訴。5、滿江紅·暮雨初收 【作者】柳永 【朝代】宋 暮雨初收,長川靜、征帆夜落。
臨島嶼、蓼煙疏淡,葦風蕭索。幾許漁人飛短艇,盡載燈火歸村落。
遣行客、當此念回程,傷漂泊。桐江好,煙漠漠。
波似染,山如削。繞嚴陵灘畔,鷺飛魚躍。
游宦區區成底事,平生況有云泉約。歸去來、一曲仲宣吟,從軍樂。
譯文 傍晚的落雨剛剛停止,桐江一片寂靜,遠征的航船在夜幕中靠岸停泊。對面的島嶼上,水蓼稀疏霧靄寒涼,秋風吹拂蘆葦蕭索作響。
多少漁人行駛著小船,卻只見船上的燈火飛快地回歸村落。對此令我思念起回歸的路程,對漂泊生活產生了厭倦而憂傷的情緒。
桐江景色美麗,霧靄漠漠密布,好似浸入了水波之中,山峰如刀削一般,白鷺和魚兒圍繞嚴陵瀨飛翔和跳躍。游宦生涯跋涉辛苦一事無成,何況早就有歸隱云山泉石的心愿。
回歸吧,羨慕淵明的躬耕田園,厭倦仲宣的從軍艱苦。
4.滿江紅古詩
1、原文 《滿江紅·怒發沖冠》(宋·岳飛) 怒發(髪)沖冠,憑欄(闌)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2、譯文 我憤怒得頭發豎了起來,帽子被頂飛了。獨自登高憑欄遠眺,驟急的風雨剛剛停歇。
抬頭遠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長嘯,一片報國之心充滿心懷。三十多年來雖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塵土微不足道,南北轉戰八千里,經過多少風云人生。
好男兒,要抓緊時間為國建功立業,不要空空將青春消磨,等年老時徒自悲切。 靖康之變的恥辱,至今仍然沒有被雪洗。
作為國家臣子的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我要駕著戰車向賀蘭山進攻,連賀蘭山也要踏為平地。我滿懷壯志,打仗餓了就吃敵人的肉,談笑渴了就喝敵人的鮮血。
待我重新收復舊日山河,再帶著捷報向國家報告勝利的消息! 3、《滿江紅·怒發沖冠》是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飛創作的一首詞。表現了作者抗擊金兵、收復故土、統一祖國的強烈的愛國精神。
5.辛棄疾《滿江紅》的詩詞
滿江紅 作者:辛棄疾 江行,簡楊濟翁、周顯先過眼溪山,怪都似、舊時曾識。
還記得、夢中行遍,江南江北。佳處徑須攜杖去1,能消幾兩平生屐2。
笑塵勞、三十九年非3,長為客。吳楚地,東南坼。
英雄事,曹劉敵4。被西風吹盡,了無塵跡。
樓觀甫成人已去,旌旗未卷頭先白。嘆人間、哀樂轉相尋,今猶昔5。
全部注釋 1."佳處"二句:謂人生歲月無多,自應拄杖著屐,遍游天下名勝。徑:一直,立即。
2.語出《世說新語·方正篇》,阮孚好屐,常親手制,吹火化蠟以涂飾之,曾神色閑暢地嘆曰:"未知一生當著幾量屐。"3."三十九年非":語出《淮南子·原道訓》:"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此處套用此語自嘆,當時詞人三十九歲,年近四十而有三十九年非。4."吳楚"兩句,化用杜甫《登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詩意。
坼,裂開。 此詞與《水調歌頭》(落日塞塵起)為同時先后所作。
舟行江上,即景生情,上闕開筆感懷昔游,痛惜年華。"長為客"三字,深懷憂憤,語意曠達中自有沉郁。
下闕在懷古長嘆英雄無覓處中,傾吐身世之感。雖是因江行興感,卻沒有寫景,始終直抒胸臆;寄慨很深卻不用比興,但由于詞人能將現實政治感慨與懷古之情結合,指點江山,縱橫議論,驅使古人詩文于筆端,頗覺筆力健峭,正所謂"滿心而發,肆口而成"者也。
6.關于滿江紅的詩句
滿江紅·怒發沖冠
作者:岳飛
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注釋
怒發沖冠:形容憤怒至極,頭發豎了起來。
瀟瀟:形容雨勢急驟。
長嘯:感情激動時撮口發出清而長的聲音,為古人的一種抒情舉動。
三十功名塵與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過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戰、路途遙遠、披星戴月
等閑:輕易,隨便。
靖康恥:宋欽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虜走徽、欽二帝。
賀蘭山:賀蘭山脈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處。
朝天闕:朝見皇帝。天闕:本指宮殿前的樓觀,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譯文
我憤怒得頭發豎了起來,獨自登高憑欄遠眺,驟急的風雨剛剛停歇。抬頭遠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長嘯,一片報國之心充滿心懷。三十多年來雖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塵土微不足道,南北轉戰八千里,經過多少風云人生。好男兒,要抓緊時間為國建功立業,不要空空將青春消磨,等年老時徒自悲切。靖康之變的恥辱,至今仍然沒有被雪洗。作為國家臣子的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我要駕著戰車向賀蘭山進攻,連賀蘭山也要踏為平地。我滿懷壯志,打仗餓了就吃敵人的肉,談笑渴了就喝敵人的鮮血。待我重新收復舊日山河,再帶著捷報向國家報告勝利的消息!
寫作背景
岳飛 (1103-1141年),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建炎三年(1129年)秋,兀術南侵,改任建康(今江蘇南京)留守的杜充不戰而降。金軍得以渡過長江天險,很快就攻下臨安、越州(今紹興)、明洲等地,高宗被迫流亡海上。岳飛率孤軍堅持敵后作戰。他先在廣德攻擊金軍后衛,六戰六捷。又在金軍進攻常州時,率部馳援,四戰四勝。次年,岳飛在牛頭山設伏,大破金兀術,收復建康,金軍被迫北撤。從此,岳飛威名傳遍大江南北,聲震河朔。七月,岳飛升任通州鎮撫使兼知泰州,擁有人馬萬余,建立起一支紀律嚴明、作戰驍勇的抗金勁旅“岳家軍”。
紹興三年,岳飛因剿滅李成、張用等“軍賊游寇”,得高宗獎“精忠岳飛”的錦旗。次年四月,岳飛揮師北上,擊破金傀儡偽齊軍,收復襄陽、信陽等六郡。岳飛也因功升任清遠軍節度使。同年十二月,岳飛又敗金兵于廬州(今安徽合肥),金兵被迫北還。紹興五年(1135年),岳飛率軍鎮壓了楊么起義軍,從中收編了五、六萬精兵,使“岳家軍”實力大增。
紹興六年,岳飛再次出師北伐,攻占了伊陽、洛陽、商州和虢州,繼而圍攻陳、蔡地區。但岳飛很快發現自己是孤軍深入,既無援兵,又無糧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此次北伐,岳飛壯志未酬,鎮守鄂州(今武昌)時寫下了千古絕唱的名詞《滿江紅》。
岳飛(1103—1142),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永和鄉孝悌里(今河南安陽市湯陰縣程崗村)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岳飛是南宋最杰出的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岳飛的文學才華也是將帥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詞作《滿江紅》,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葬于西湖畔棲霞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