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馬一浮的人物簡介
馬一浮(1883—1967)先生,中國國學大師、一代儒宗,一生著述宏富,有“儒釋哲一代宗師”之稱;**總理曾稱他是“中國當代理學大師”;是引進馬克思《資本論》的中華第一人;是詩人和書法家。
馬一浮先生名浮,幼名福田,字一佛,后字一浮,號湛翁,別署蠲翁、蠲叟、蠲戲老人,男,漢族,浙江紹興人。少年時讀書,過目能誦,時稱神童。
早歲應浙江鄉試,名列榜首,后與馬君武、謝無量在上海創刊《二十世紀翻譯世界》傳播西方文化,時有“天下文章在馬氏”之譽。1899年赴上海學習英、法、拉丁文。
1903年6月,赴美國主辦留學生監督公署中文文牘,后又赴德國和西班牙學習外語。1904年東渡至日本學習日文;1911年回國 贊同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 常撰文宣傳西方進步思想。
辛亥革命后,潛心研究學術,古代哲學、文學、佛學,無不造詣精深,又精于書法,合章草、漢隸于一體,自成一家。蔡元培曾邀赴北京大學任教,**許以官職,均不應命。
抗日戰爭爆發后,應竺可楨聘請,任浙江大學教授,又去江西、廣西講學;1939年夏,抗戰期間在四川樂山創辦“復性書院”,任院長兼主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3年任浙江文史研究館館長,1964年任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是第二、第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會特邀代表。
馬一浮先生擅長書法,各體皆備,碑帖兼取,尚古而脫古,自成一家。尤精行草及隸書,行草運筆俊利,章法清逸而氣勢雄強,橫劃多呈上翻之勢,似淡拘成法,拙中寓巧,氣格高古;隸書取精用弘,形成用筆溫厚、結體瀟灑之特點。
亦善治印,樸茂而富韻致。馬一浮先生工詩詞,喜吟哦,他對文字學、古典文學及哲學均深有造詣,能法、英、德、日、俄、拉西六種外文。
著述甚富,主要有《泰和會語》《宜山會語》《復性書院講錄》《爾雅臺答問》《爾雅臺答問繼編》《老子道德經注》 《馬一浮篆刻》《蠲戲齋佛學論著》《蠲戲齋詩編年集》《避寇集》《朱子讀書法》等,所著后人輯為《馬一浮集》。在浙江省杭州西湖蔣氏山莊建有“馬一浮紀念館”。
2.古詩里帶"都"字的詩句
1、霧深都忘歸去(宋·吳潛·《念奴嬌》)
2、都合冰消霧收(元·梁寅·《八聲甘州 近里有妄男子,為妻所后,遂忿而》)
3、亂山都在霧中看(現代·馬一浮·《自桂經黔入蜀道中述懷》)
4、都人霧集鴻儀盛(宋·夏竦·《奉和御制五岳觀告成》)
5、氤氳紫霧蒙都邑(宋·薛田·《成都書事百韻》)
6、都門收宿霧(宋·歐陽修·《徽安門曉望》)
7、曉霧江山都江不見(宋·鄭起·《鄂州南樓》)
8、云郛霧闕兮都邃宮(宋·張耒·《敘雨:》)
9、云窗霧牖仙者都(明·蘇伯衡·《方壺云山爛熳圖同胡士恭博士題》)
3.誰有馬一浮的簡介啊
幼名福田,更名浮,字一浮,又字一佛,號湛翁、被褐,晚號蠲叟、蠲戲老人,紹興長塘(今屬上虞)人,現代著名國學大師。幼習經史,16歲應縣試名列榜首。1899年赴上海學習英、法、拉丁文。1901年,曾與馬君琥、謝無量在上海合辦《二十世紀翻譯世界》雜志,介紹西方文學,1903年6月,赴美國主辦留學生監督公署中文文牘,后又赴德國和西班牙學習外語。1904年東渡至日本學習日文。1911年回國,贊同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常撰文宣傳西方進步思想。辛亥革命后,潛心研究學術,于古代哲學、文學、佛學,無不造詣精深,又精于書法,合章草、漢隸于一體,自成一家。應蔡元培邀赴北京大學任教,**許以官職,均不應命。抗日戰爭爆發后,應竺可楨聘請,任浙江大學教授,又去江西、廣西講學。1939年夏,在四川籌設復性書院任院長兼主講。抗戰勝利后回杭,1953年任浙江文史館館長。1964年任中央文史館副館長。是第二、第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會特邀代表。精詩詞,書法多山林氣,篆刻篆刻崇尚漢印。一生著述宏富,有“儒釋哲一代宗師”之稱,主要有《太和會語》、《宜山會語》、《復性書院講錄》、《爾雅臺答問》、《爾雅臺答問繼編》、《朱子讀書法》、《老子道德經注》、《蠲戲齋佛學論著》、《馬一浮篆刻》、《蠲戲齋詩集》等。所著后人輯為《馬一浮集》。
4.新儒家三圣的馬一浮先生簡介
馬一浮(1883-1967),幼名福田,更名浮,字一浮,又字一佛,號湛翁、被褐,晚號蠲叟、蠲戲老人,紹興長塘(今屬上虞)人,現代著名國學大師。幼習經史,16歲應縣試名列榜首。1899年赴上海學習英、法、拉丁文。1901年,曾與馬君琥、謝無量在上海合辦《二十世紀翻譯世界》雜志,介紹西方文學,1903年6月,赴美國主辦留學生監督公署中文文牘,后又赴德國和西班牙學習外語。1904年東渡至日本學習日文。1911年回國,贊同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常撰文宣傳西方進步思想。辛亥革命后,潛心研究學術,于古代哲學、文學、佛學,無不造詣精深,又精于書法,合章草、漢隸于一體,自成一家。蔡元培曾邀請赴北京大學任教,但因為對于現代教學體系的不認同而未能成行。**許以官職,均不應命。抗日戰爭爆發后,應竺可楨聘請,任浙江大學教授,又去江西、廣西講學。1939年夏,在四川籌設復性書院任院長兼主講。抗戰勝利后回杭,1953年任浙江文史館館長。1964年任中央文史館副館長。是第二、第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會特邀代表。精詩詞,書法多山林氣,篆刻崇尚漢印。一生著述宏富,有“儒釋哲一代宗師”之稱,主要有《太和會語》、《宜山會語》、《復性書院講錄》、《爾雅臺答問》、《爾雅臺答問繼編》、《朱子讀書法》、《老子道德經注》、《蠲戲齋佛學論著》、《馬一浮篆刻》、《蠲戲齋詩集》等。所著后人輯為《馬一浮集》。
5.馬一浮集·對聯
挽族兄月笙,1909年
命也何由,念瞻烏誰止,負米徒傷,早悟人生猶夢幻;
心焉永疚,嘆赍酒空悲,撫琴已寂,不堪世事日蕭條。
挽外舅湯蟄先,1917年
見器在髫年,謂曰可妻,藐是流離,白水只余鐫墓字;
相從更晚歲,視之猶子,茫然天地,三山空饋授衣文。
自書客廳
任呼茂叔窮禪客;
早判公羊賣餅家。
甲戌曹娥廟聯
渺渺予懷,嘗思所求乎子何事;
洋洋所在,試問無忝爾生幾人。
甲戌九月同懷弟,浮揮淚書
命也何尤,兄弟孔懷今已矣;
老而安死,風霜交悴古如斯。
乙亥秋徒居馬所巷,集杜句補壁
仰視皇天白日速;
強移棲息一枝安。
丁丑九月避地桐廬,集杜句補壁
養拙干戈際;
用心霜雪間。
戊寅贈柳詒徵
文從疑古參同始;
道在黃花翠竹間。
贈熊十力
毗耶唐客難酬對;
函谷逢人強著書。
集佛語贈嗇庵道長兄,庚辰仲冬,弟浮書于濠上
世出世間,于法自在;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挽蔡孑民先生,1940年
學海眾流歸,今也則亡,聞者盡為天下惜;
家山多壘在,往而不返,傷哉未見九州同。
贈豐子愷
藏胸丘壑知無盡;
過眼煙云且等閑。
癸叔先生初未相識,近荷惠詩,旋聞奄化,禮無不答,何間幽明,聊順世緣,敬希靈鑒,壬午秋九月,馬浮拜挽
諸法不相知,識面今成身后事;
孤吟曾枉和,同時或是夢中人。
奉贈九九山人,甲申元旦蠲叟
西天易覓唐三藏;
空谷難逢董五經。
集張茂先、張景陽句,甲申七月
巢居知風寒,穴處識陰雨;
流波戀舊浦,行云思故山。
以謝康樂對韋蘇州句,頗極天然,甲申春暮書于濠上
寒雨暗深更,流螢度高閣;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安仁大士坐化,予既作詩哀之,復題此聯以當挽歌,靈而有知,或當凌云一笑,固非世人之所知也
扶老談經兵亂后;
乘風歸去月明時。
挽胡朗和,1944年
一氣孔神中夜在;
三千行滿步云歸。
丙戌
丹經并祖《參同契》;
草勢猶傳《急就篇》。
乙未三月,蠲戲老人
。
6.哪些詩句中含懷領兩個字
《再次習池詩韻寄程帥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陳造
春意垂垂如我老,客懷領{上四下各}欠當時。
倏驚鶗鴃鳴清晝,便有晴蜓點碧池。
酒榼相過但溪友,錦囊馀幾問廬兒。
芳辰渠盡人離索,苦念從公乘燭嬉。
《夜警》
年代: 現代 作者: 馬一浮
江城黯淡月明中,山寺蕭條夜夜風。
尚許林間成露坐,不知天際有飛鴻。
獵人箭盡猶尋夢,梵志巖居未解空。
一段孤懷誰領得,老漁收釣聽秋蟲。
《曾豐惠文編》
年代: 宋 作者: 韓元吉
簿領裝懷筆擁塵,經年舌強不論文。
跫然步武心還喜,籍甚聲華耳舊聞。
曲水賦詩須鮑謝,甘泉第頌憶淵云。
相期穩上蕓香閣,要策清時翰墨勛。
7."一意孤行"上句是什麼,好像是徐悲鴻的詩句
世人皆知徐悲鴻家掛著一副對聯:“獨持偏見,一意孤行。”
他還有名座右銘:“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1929年國家黨政府舉辦第一屆人國美術作品展覽,他拒絕參加。
器重他、與他長期保持友好關系的戴季陶、朱家驊,要聯名介紹他加入國民黨,他推辭了。1935年,左翼劇作家田漢被捕入獄,他四處奔走,和宗白華一起將田漢保釋出來。
大約也是1935年,他在中央大學藝術系任教,留學法國時期同為“天狗會”朋友的張道藩已經位居要職,通過張出面,請他給**畫像,他竟一口回絕了,說自己對蔣不感興趣。 他有一幅國畫《靈鷲》,筆力雄健,意境深遠。
1943年在重慶展出時,受到矚目,一位美國將軍甚至念念不忘。抗戰勝利后,美國將軍即將回國,**要送禮物,此人說什么都不想要,只要徐悲鴻那幅《靈鷲》。
國民黨官員出面請他開價,要買下這幅畫,被他拒絕,他們一次次前來,并表示無論出多高價錢都可以接受,他就是不肯。 1945年2月22日,徐悲鴻在《重慶文化界對時局時言》上簽名,**惱怒,把當時的國民**文化運動委員會主任張道藩罵了一頓,張派人找到徐悲鴻,要他登報聲明自己沒有參加簽名。
當時在國民黨壓力下,有人確實就登了這樣的聲明,面對“很不利”、“你的一切都保不住”的威脅,他的回答是:“我對我的簽名完全負責”,“我決不會收回我的簽名”。
8.關于管道升的詩
管道升(1262年—1319年5月29日),字仲姬,一字瑤姬,浙江德清茅山(今干山鎮茅山村)人,一說華亭(今上海青浦)人[1] ,元代著名的女性書法家、畫家、詩詞創作家。
南宋景定三年生。幼習書畫,篤信佛法。曾手書《金剛經》數十卷,贈名山寺。嫁元代吳興書畫名家趙孟頫為妻,封吳興郡夫人,世稱管夫人,延祐四年(1317),封魏國夫人。
元代著名女詩人管道升詩詞名句
1、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如火。把一塊泥,捏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起打破,用水調和,再捏一個你,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2、拿一塊泥,捏兩個泥人兒,一個是你,一個是我。
將咱倆一起打破,用水調和,再捏一個你,再捏一個我。
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3、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如火;
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
將咱兩個一齊打碎,用水調和;
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作者:管道升,字仲姬、瑤姬,趙孟頫之妻。
4、人生貴極是王侯,浮利浮名不自由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關于馬一浮的字習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