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關往事的古詩
李商隱《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晏幾道鷓鴣天·手拈香箋憶小蓮 手拈香箋憶小蓮,欲將遺恨倩誰傳.歸來獨臥逍遙夜,夢里相逢酩酊天. 花易落,月難圓,只應花月似歡緣.秦箏算有心情在,試寫離聲入舊弦.生查子 生查子·金鞍美少年 金鞍美少年,去躍青驄馬.牽系玉樓人,繡被春寒夜. 消息未歸來,寒食梨花謝.無處說相思,背面秋千下. 木蘭花·秋千院落重簾暮 秋千院落重簾暮,彩筆閑來題繡戶.墻頭丹杏雨余花,門外綠楊風后絮. 朝云信斷知何處,應作襄王春夢去.紫騮認得舊游蹤,嘶過畫橋東畔路.。
2.回憶往事詩句
蘇軾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虞美人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白居易的《憶江南》詞共是三首: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夏日絕句》李清照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少年行》王維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滿江紅》岳飛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永遇樂》辛棄疾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南園其五》李賀。
3.關于往事的詩詞
1、十載悲歡如夢,撫掌驚呼相語,往事盡飛煙。——葉夢得
2、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李煜
3、往事共銷沉,前期各衰晚。——元稹
4、往事無蹤,聚散匆匆,今日歡娛幾客同。——歐陽修
5、前塵往事成云煙,繁華三千醉人間。(作者不詳)
李商隱《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晏幾道
鷓鴣天·手拈香箋憶小蓮
手拈香箋憶小蓮,欲將遺恨倩誰傳.歸來獨臥逍遙夜,夢里相逢酩酊天.
花易落,月難圓,只應花月似歡緣.秦箏算有心情在,試寫離聲入舊弦.
生查子
生查子·金鞍美少年
金鞍美少年,去躍青驄馬.牽系玉樓人,繡被春寒夜.
消息未歸來,寒食梨花謝.無處說相思,背面秋千下.
木蘭花·秋千院落重簾暮
秋千院落重簾暮,彩筆閑來題繡戶.墻頭丹杏雨余花,門外綠楊風后絮.
朝云信斷知何處,應作襄王春夢去.紫騮認得舊游蹤,嘶過畫橋東畔路.
4.有關往事的古詩 急
南樓令-塞外重九
納蘭容若
古木向人秋,驚蓬掠鬢稠。是重陽、何處堪愁。記得當年惆悵事,正風雨,下南樓。
斷夢幾能留,香魂一哭休。怪涼蟬、空滿衾禂。霜落鳥啼渾不睡,偏想出,舊風流。
記得當年惆悵事,正風雨,下南樓。 偏想出,舊風流。 都和往事有關
浣溪紗
納蘭容若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和往事有關的古詩詞很多的,
關鍵是你想要什么意境的?
5.有關往事的詩詞和詩歌
1、相關詩歌:李煜《虞美人》中”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2、原文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3、譯文
春花秋月,年年開花,歲歲月圓,要到什么時候才能完了呢?以往的一切都沒有了,都消逝了,都化為虛幻了。歸宋后又過了一年,夜闌人靜,幽囚在小樓中的人,倚欄遠望,對著那一片沉浸在銀光中的大地,多少故國之思,凄楚之情,涌上了心頭,不忍回首,也不堪回首。他遙望南國感嘆,“雕欄”“玉砌”也許還在吧;只是當年曾在欄邊砌下流連歡樂的有情之人,已不復當年的神韻風采了。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著無窮無盡的悲愁么。愁思如春水的汪洋恣肆,奔放傾斜;又如同春水之不舍長夜,長流不斷,無窮無盡。
4、簡析
整首詞可分為兩段鑒賞,前三句為首,末一句為尾。且看前三句,“春花秋月”,單是這四個字已足可引發多少詞人的無限遐思了,但是在此詞首句卻直言到“何時了”,并用“往事知多少”來表達了對現時美景的不屑。次句先言“小樓”再憶“故國”,即便是報春信的東風,對于身在孤狹小樓身受軟禁的作者也不過是掠過心尖的一絲寒意,更是讓他有了“不堪回首”之念。既思起故國,自然想起當年“雕欄玉砌”的華美宮室和秀美“朱顏”,故國無恙可嘆物是人非,怕是自己終生也無福消受了。前三句中,作者眼觀美景思及己身,心中不免油然而生亡國之嘆感慨之悲,但是仔細的分析李煜所思所念,卻盡是當年避居江南割據一方之時的奢靡享樂,他所惆悵的并不是國破家亡,而是無法再享紙醉金迷的榮華。
6.描寫回憶往事的古詩詞
1、《除夜作》【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2、《歸家》【唐】杜牧
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 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3、《鄉思》【宋】李覯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云遮.
4、《京師得家書》【明】袁凱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5、《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除夜作》是唐代高適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寫除夕之夜,游子家人兩地相思之情,深思苦調,委曲婉轉,感人肺腑。詩精練含蓄,故前人謂此詩:“添著一語不得。''用語質樸淺近而寓情深微悠遠。過年意味著又增加了一歲。天天向上的小朋友往往急于長大,已過中年的人則很可能痛感白己正在走向衰老——他們對此事都比較計較,當然有興高采烈與感慨系之之不同。高適這首詩將這兩方面結合起來寫,“年味”很足,傳誦極廣。
歸家解釋:兒子拉著衣服問我,為什么我那么遲回來?我和誰在爭奪歲月,贏得了雙鬢邊上的銀發?
賞析:前兩句寫出了稚子的天真與可愛,用來襯托后兩句詩人的嚴肅的沉思。后兩句其實是詩人的自問,自己在官場沉浮,去爭生活,爭名利,不知不覺人已漸漸老去,雙鬢漸染。詩人抒發了淡淡的對日薄西山的感嘆。“贏得”二字更是刻畫了詩人一種安詳之中略帶苦笑的神情。
《鄉思》是北宋詩人李覯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的一二句從遠處著筆,寫詩人極目天涯時所見所感。三四句從近處著墨,寫詩人凝視碧山的所見所感。這首詩突出了詩人歸鄉無計的無奈和痛苦,表達了詩人對故鄉深摯濃厚的思念之情。
《京師得家書》是明朝袁凱寫的一首思鄉詩
注釋①京師:指都城。②行行【hang】:每行。
白話譯文:江水三千里長,家書有十五行長,每行沒有其它的話語,只是告訴我要早日回到家鄉去。
《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為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詩作。此詩表現了作者對故鄉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時也表達了作者被貶謫的憤慨不平之意。前兩句以劍喻山峰,謂其割人愁腸,“割”字照應上句“劍铓”的比喻,突出作者愁苦之深;后兩句由峭拔似劍铓的群峰進一步產生出一個奇特的幻想,期望身化千億,散上諸峰以望故鄉。全詩因景生情,融情入景,想象奇特,比喻新穎,作者謫居的愁苦與望鄉的悲哀在短短二十八字里表達得深摯感人,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參考資料
搜狗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