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鑒賞范成大的“眼兒媚”這首詞
此詞作于詞人接到調令后趕赴桂林途中。
乾道九年(1173)閏正月末過萍鄉(今江西萍鄉市), 時雨方晴,乘轎困乏,歇息于柳塘畔。柳條剛剛抽芽,水塘水滿,這樣的環境既便于小憩,又易引發 詩情。
“酣酣日腳紫煙浮,妍暖破輕裘。”“日腳”是指陽光從云縫中斜射到地面。
“紫煙”則指映照日 光的地表上升騰的水汽。“酣酣”是狀其色調之深。
此句對初春“乍晴”之景進行了描寫,使云彩、地 氣都顯得特別活躍,云腳低垂,地氣浮騰;日光也顯得強了,“日腳”使人覺得光彩奪目;天氣也暖了, “酣酣”“紫”的色調就令人感覺很溫暖。 “妍暖”,和暖、輕暖。
“輕裘”,薄襖。這時的溫度亦不是飆 升,并不給人以熱的感覺,首先是包裹在“輕裘”里的軀體感覺到這股暖意,它一陣陣地透了過來。
這一句是寫感覺。總之,這天氣使人溫暖。
“困人天色,醉人花氣,午夢扶頭。”“天色”即天氣。
這氣 候著實舒適,特別容易使人困乏,加上暖暖的花香沁人心脾,更令人精神恍惚了。 暖香與“冷香”對 人的刺激確實不同。
“扶頭”,本來是指一種易醉的酒,也形容醉態。“午夢扶頭”就是午夢令人感覺 昏昏沉沉的。
上闋描寫途中的困乏,下闋寫“小憩柳塘”。“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觳紋愁。”
下闋“春慵”緊接 “困”字、“醉”字來,意脈很細。 這里即景作比。
“縠紋”,這里是指水的波紋像縐紗的細紋。這兩句 表明春慵就像春塘中那細小的波紋一樣,頗為微妙,只覺得那絲絲的麻麻癢癢,陣陣的軟軟搭搭。
這個“愁”字的味道卻有些難以名狀。下面又進一步進行描寫:“溶溶泄泄,東風無力,欲皺還休。”
“溶溶泄泄”,形容水的晃動。 此詞中的水波便是如此。
這是比喻春慵的不可捉摸,恍恍惚惚、浮浮 沉沉的狀態。這幾句寫春慵均釆用比喻的手法,把難以比況的困乏形容得如此具體、形象,作者的 技巧令人嘆服。
同時還要注意,這春水本身便是美景,那么溫柔熨帖,那么生機盎然,那么細膩明 凈,真叫人喜愛。 春慵就是它,享受春慵真是人生的快樂。
春慵,是一種生理現象,也是一種感覺,雖然在前人詩詞中常出現,但具體描寫少見。此詞用了 許多貼切的詞語寫天氣使人慵困,又用了一系列比擬寫感覺中的春慵形態,使人如臨其境:感覺到 了春天的溫暖,聞到了醉人的花氣,看到了小憩的恬美安逸。
2.詞牌“眼兒媚”的來歷
眼兒媚【眼兒媚、秋波媚】
年代:宋
作者:王雱
作品:眼兒媚
內容:
楊柳絲絲弄輕柔。煙縷織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難重省,歸夢繞秦樓。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
眼兒媚①
范成大
酣酣日腳紫煙浮②,妍暖破輕裘。困人天色,醉人花氣,午夢扶頭③。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紋愁。溶溶泄泄④,東風無力,欲避還休。
〔注釋〕
①眼兒媚:因張孝祥詞“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頭”句而得名。
②酣酣:指太陽如醉。
③扶頭:扶頭臥于車中。
④溶溶泄泄:春水蕩漾的樣子。
眼兒媚
無名氏
蕭蕭江上荻花秋,做弄許多愁。
半竿落日,兩行新雁,一葉扁舟。
惜分長怕君先去,直待醉時休。
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頭。
3.如何鑒賞范成大的《霜天曉角》
這首詞詠梅懷人,表現了悵惘孤寂的哀愁。
上闋寫梅花勝景。“晚晴風歇”寫風歇寒減,梅花映襯著淡天疏云綻放風姿。
接下來三句則用淡墨色彩勾畫出一幅絕妙圖畫。“脈脈”寫梅花的情狀。
“花疏”寫其孤潔雅致。“數枝雪”既見出花之淡色,又見出梅之高潔品格,可謂絕妙。
下闋由梅及人,以梅擬人,抒發作者孤獨凄黯的心情。“勝絕”承上,“愁亦絕”啟下。
“此情誰共說”以問句出之,感嘆愁情之深無人可以傾訴。結篇三句構思精巧,獨出機抒。
“低”字極好,仿佛是雁故意低飛,實是更顯出環境的極端凄寂與心緒的極端孤苦。 全詞寓濃愁于淡景之中,含蓄委婉,耐人尋味。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范成大眼兒媚是宋詞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