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與南山有關的古詩詞
王維《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孟郊《游終南山》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日,深谷晝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險心亦平.
長風驅松柏,聲拂萬壑清.
即此悔讀書,朝朝近浮名.
王維《終南山》: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陶淵明 《歸園田居·其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陶淵明 《飲酒》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南山在詩歌里面代表什么
陶淵明“悠然見南山”中的南山,一實指某座山,二指南面的山,三指"商山四皓", 商山四皓是秦末隱居商山的四位聲名顯赫的隱士, 即東園公、綺里季、夏黃公、里先生。
陶淵明曾撰有一部《圣賢群輔錄》, 四皓列名其間, 足見他對此四人的景仰之情, 詩中的南山為用典就更是可能了。 南山四皓后有出山輔政之舉, 故陶淵明目其為圣為賢。
"悠然見南山",悠然閑放的背后,當別有隱情, 身在草野而心存帝闕, 這才是詩人"赍志沒地,長懷無已"伴隨他一生而無從割舍、難以化解的情結。
3.描寫鎮江南山的古詩詞
招隱山觀玉蕊樹戲書即事奉寄江西沈大夫閣老 李德裕 蕊天中樹,金閨昔共窺。
落英閑舞雪,蜜葉乍低帷。 舊賞煙霄遠,前歡歲月移。
今來想顏色,還似憶瓊枝。 過招隱寺 李涉 每憶中林訪惠持,今來正遇早春時。
自從休去無心事,唯向高僧說便知。 試珍珠泉 郭野 秋云沉碧古苔綠,風激珠光流萬斛。
仙人倚檻撫瑤琴,松外泠泠漱寒玉, 我生嗜飲兼嗜眠,老懷抑郁煩憂煎。 可能一勺分嘗后,還我聰明似少年。
游鶴林寺 蘇軾 郊原雨初霽,春物有余妍。 古寺滿修竹,深林聞杜鵑。
潤州 杜牧 向吳亭東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 青苔寺里無馬跡,綠水橋邊多酒樓。
大抵南朝皆曠達,可憐東晉最風流。 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聞吹《出塞》愁。
4.描寫鎮江南山的古詩詞
招隱山觀玉蕊樹戲書即事奉寄江西沈大夫閣老
李德裕
蕊天中樹,金閨昔共窺。
落英閑舞雪,蜜葉乍低帷。
舊賞煙霄遠,前歡歲月移。
今來想顏色,還似憶瓊枝。
過招隱寺
李涉
每憶中林訪惠持,今來正遇早春時。
自從休去無心事,唯向高僧說便知。
試珍珠泉
郭野
秋云沉碧古苔綠,風激珠光流萬斛。
仙人倚檻撫瑤琴,松外泠泠漱寒玉,
我生嗜飲兼嗜眠,老懷抑郁煩憂煎。
可能一勺分嘗后,還我聰明似少年。
游鶴林寺
蘇軾
郊原雨初霽,春物有余妍。
古寺滿修竹,深林聞杜鵑。
潤州
杜牧
向吳亭東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
青苔寺里無馬跡,綠水橋邊多酒樓。
大抵南朝皆曠達,可憐東晉最風流。
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聞吹《出塞》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