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認為宋詞中哪一首最憂傷凄婉.讓人潸然淚下
陸游的《釵頭鳳》一闕,哀婉纏綿,言言血淚,深為所動。
陸游的《釵頭鳳》詞,描述了一個動人的愛情悲劇。據《歷代詩馀》載,陸游年輕時娶表妹唐婉為妻,感情深厚。
但因陸母不喜唐婉,威逼二人各自另行嫁娶。十年之后的一天,陸游沈園春游,與唐婉不期而遇。
此情此景,陸游“悵然久之,為賦《釵頭鳳》一詞,在沈園的粉壁上曾題著兩闋《釵頭鳳》。 ”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惡,歡情薄, 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碰掮福? 桃花落,閑池閣,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傳說,唐婉見了這首《釵頭鳳》詞后,感慨萬端,亦提筆和《釵頭鳳·世情薄》詞一首。
不久,唐婉竟因愁怨而死。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乾,淚痕殘, 欲箋心事,獨語斜欄, 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嘗似秋千索; 角聲寒,夜闌珊, 怕人詢問,咽淚裝歡, 瞞、瞞、瞞。 。
2.懂宋詞的進來,不懂得 也進來
宋詞概述 宋詞是繼唐詩之后的又一種文學體裁,基本分為:婉約派、豪放派兩大類。
婉約派的代表人物:宋代詞人:李清照、柳永、秦觀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棄疾、蘇軾、岳飛、陳亮等。
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一顆巨鉆,在古代文學的閬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絢麗的園圃。她以姹紫嫣紅、千姿百態的風神,與唐詩爭奇,與元曲斗艷,歷來與唐詩并稱雙絕,都代表一代文學之盛。
遠從《詩經》、《楚辭》及《漢魏六朝詩歌》里汲取營養,又為后來的明清戲劇小說輸送了養分。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著人們的情操,給人們帶來很高的藝術享受。
詞的初期極盡艷麗浮華,流行于市井酒肆之間,是一種通俗的藝術形式,五代時期的《花間集》就很明顯地展露了詞美麗絢爛的文采,但是這期間的詞題材還僅限于描寫閨情花柳、笙歌飲宴等方面,可以說還顯得很“小氣”。雖然藝術成就上已經達到了相當的水準,但是在思想內涵上層次還不夠。
宋代初期的詞一開始也是沿襲這種詞風,追求華麗詞藻和對細膩情感的描寫。像曾因寫過“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而得罪了仁宗皇帝的柳永,郁郁不得志,一生就流連于歌坊青樓之間,給歌妓們寫寫詞。
所謂“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當時的詞被認為是一種粗俗的民間藝術,不登大雅之堂,以至于宋朝的晏殊在當上宰相之后,對于他以前所做的詞都不承認是自己寫的。
宋朝的艷妓之多,水平之高為其它朝代所罕有,她們和宋朝的才子們一起共同推動了詞這一新興藝術形式在民間的廣泛流傳。 但是,隨著詞在宋代的文學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詞的內涵也在不斷地充實和提高。
“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奠定了邊塞詞在宋詞中的地位,使只聞歌筵酒席、宮廷豪門、都市風情、脂粉相思之類的世人一新耳目。
到蘇軾詞首開豪放詞風,宋詞已經不僅限于文人士大夫寄情娛樂和表達兒女之情的玩物,更寄托了當時的士大夫對時代、對人生乃至對社會政治等各方面的感悟和思考。宋詞徹底跳出了歌舞艷情的巢窠,升華為一種代表了時代精神的文化形式。
詞的分類 大致有5種: 1、按長短規模分,詞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一90字)和長調(91字以上,最長的詞達240字)。一首詞,有的只有一段,稱為單調;有的分兩段,稱雙調;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稱三疊或四疊。
2、按音樂性質分,詞可分為令、引、慢、三臺、序子 、法曲、大曲、纏令、諸宮調九種。 3、按拍節分,常見有四種:令,也稱小令,拍節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長之的;近,以音調相近,從而引長的;慢,引而愈長的。
4、按創作風格分,大致可以分成婉約派和豪放派。 5、按詞牌分。
宋詞的由來 詞,詩歌的一種。因是合樂的歌詞,故又稱曲子詞、樂府、樂章、長短句、詩余、琴趣等。
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唐代從西域傳入的各民族的音樂與中原舊樂漸次融合,并以胡樂為主產生了燕樂。
原來整齊的五、七言詩已不適應,于是產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為活潑的詞。 詞最早起源于民間,后來,文人依照樂譜聲律節拍而寫新詞,叫做“填詞”或“依聲”。
從此,詞與音樂分離,形成一種句子長短不齊的格律詩。五、七言詩句勻稱對偶,表現出整齊美;而詞以長短句為主,呈現出參差美。
詞有詞牌,即曲調。有的詞調又因字數或句式的不同有不同的“體”。
比較常用的詞牌約100個。詞的結構分片或闋,不分片的為單調,分二片的為雙調,分三片的稱三疊。
按音樂又有令、引、近、慢之別。“令”一般比較短,早期的文人詞多填小令。
如《十六字令》、《如夢令》、《搗練子令》等。“引”和 “近”一般比較長,如《江梅引》、《陽關引》、《祝英臺近》、《訴衷情近》。
而“慢”又較“引”和“近”更長,盛行于北宋中葉以后,有柳永“始衍慢詞”的說法。詞牌如《木蘭花慢》、《雨霖鈴慢》等。
依其字數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調”、“長調”之分。據清代毛先舒《填詞名解》之說,58字以內為小令, 59—90字為中調,90字以外為長調。
最長的詞牌《鶯啼序》,240字。 一定的詞牌反映著一定的聲情。
詞牌名稱的由來,多數已不可考。只有《菩薩蠻》、《憶秦娥》等少數有本事詞。
詞的韻腳,是音樂上停頓的地方。一般不換韻。
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還有的幾句押。象五、七言詩一樣,詞講究平仄。
而仄聲又要分上、去、入。可以疊字。
由于詞在晚唐、五代、宋初多是酒席宴前娛賓遣興之作,故有“詞為小道、艷科”、“詩莊詞媚”之說。隨著詞的發展,經柳永、蘇軾,逐漸擴大了詞的題材,至辛棄疾達到高峰,成為和詩歌同等地位的文學體裁。
詞是一種音樂文學,它的產生、發展,以及創作、流傳都與音樂有直接關系。詞所配合的音樂是所謂燕樂,又叫宴樂,其主要成分是北周和隋以來由西域胡樂與民間里巷之曲相融而成的一種新型音樂,主要用於娛樂和宴會的演奏,隋代已開始流行。
而配合燕樂的詞的起源,也就可以上溯到隋代。宋人王灼《碧雞漫志》卷一說:“蓋隋以來,今之所謂曲子者漸興,至唐稍盛。”
詞最初主要流行于民間,《敦煌曲子詞集》收錄的一百六十多首。
3.宋詞有沒有不哀傷的,看得人太郁悶了
采桑子 歐陽修
荷花開后西湖好
載酒來時
不用旌旗
前后紅幢綠蓋隨
畫船撐入花深處
香泛金卮
煙雨微微
一片笙歌醉里歸
采桑子 歐陽修
輕舟短棹西湖好,
綠水逶迤,芳草長堤。
隱隱笙歌處處隨。
無風水面琉璃滑,
不覺船移。
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朝中措 歐陽修
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
手鐘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
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鐘。
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破陣子 晏殊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斗草嬴,笑從雙臉生。
4.唐詩宋詞不粘不脫的案例分析
詠梅
【宋】陸游
驛外斷橋邊,
寞寂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
更著風和雨。②
無意苦爭春,
一任群芳妒。③
零落成泥碾作塵,④
只有香如故。
【作者】
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他一生志在恢復中原,是南宋杰出的愛國詩人。生平詩作逾萬首。四十六歲入蜀任夔州(今四川奉節)通判,其后為四川宣撫使幕僚遠至南鄭(今屬陜西)前線,詩風由此一變。他特別珍視蜀中十年的生活。詩集因此題名為《劍南集》,以志紀念。晚年退居山陰,始終保持昂揚的愛國熱情,臨終猶念念不忘祖國的統一。其詩以豪邁雄放為主導風格,詞則兼備豪放、婉約之長。有《放翁詞》。
【注釋】
①《詞律》以為調名取義于“賣卜算命之人”。《詞譜》以蘇軾詞為正體。又名《百尺樓》、《眉峰碧》、《缺月掛疏桐》等。雙調,四十四字,仄韻。②著:值,遇。 ③一任:完全聽憑。 ④碾:軋啐。
【品評】
此詞詠梅,實際上是借梅花的品格自明心跡,自抒懷抱。上片感遇。“驛外”二句,說梅花流離淪落,所居非地;“已是”二句,說梅花備受風雨摧殘,所遇非時,突出梅花遭遇的不幸。下片詠梅歷盡磨難,留得芳香而去。從中不難看到作者身世與人格的投影。借詠梅以表達其堅定不移的愛國立場和政治節操。雖然不免有自悼自傷的消極成份和孤芳自賞的意味, 但主要精神是積極的, 他在詞中對周圍惡濁的環境、“群芳”嫉妒的卑劣行徑以及自身遭受的種種迫害,所表現出的高度蔑視,也是令人感佩的。詠物詞貴在“不離不即”、“不粘不脫”,做到托物寄意,物我相融。此詞不雕鏤梅花形貌,而著重攝取其神韻,借以自我寫照,是詠梅的上乘之作。
不粘不脫,即使既不把自己直接寫進詞中,又不使自己詠頌的情感脫離詞篇。
5.王國維《人間詞話》說明宋詞獨勝的原因
主要是王國維提出“境界”說,《人間詞話》的核心,統領其他論點,又是全書的脈絡,溝通全部主張。王國維不僅把它視為創作原則,也把它當作批評標準,論斷詩詞的演變,評價詞人的得失,作品的優劣,詞品的高低,均從“境界”出發。它的“無我之境”和“以物觀物”等觀點都深深地剖析了詞的感情和自然色彩。而詞也是最能表達境界的,所以他對宋詞評價很高。
個人觀點認為宋詞獨勝,恐怕不能這樣單純的講,是因為它主要是講詞,而宋詞在中國文學史上是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的,提詞不能不說宋。
而如果說宋詞獨勝,你自己也可以看到宋詞自然有其歷史淵源和文學積淀的。不管是豪放婉約等派別還是感情種類,抑或是有名的詞人都是宋詞最為全面、深刻的和有名的。
謝謝閱讀,歡迎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