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862kg"></td>
  • <td id="862kg"><option id="862kg"></option></td>
  • 如何鑒賞唐詩宋詞

    1.求10篇唐詩宋詞的鑒賞文章

    長恨歌 七言古詩 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 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 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 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 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 始是新承恩澤時。 云鬢花顏金步搖, 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 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 春從春游夜專夜。

    后宮佳麗三千人, 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 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 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 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云, 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 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 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 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止, 西出都門百余里。 六軍不發無奈何, 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 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 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 云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 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 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 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地轉回龍馭, 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 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 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 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 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 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多秋草, 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子弟白發新, 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 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 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 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 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 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思, 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 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 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 山在虛無縹緲間。 樓閣玲瓏五云起, 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 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 轉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 九華帳里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 珠箔銀屏迤邐開。

    云鬢半偏新睡覺, 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飄舉, 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干, 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 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里恩愛絕, 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 不見長安見塵霧。

    唯將舊物表深情, 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 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心似金鈿堅, 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 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 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愿作比翼鳥, 在地愿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 此恨綿綿無絕期。 【注解】: 1.漢皇:指唐明皇。

    2.御宇:上帝治理天下。 3.“姊妹”句:姊妹指楊貴妃受寵后,其姊妹三人皆封夫人。

    4.漁陽鼙鼓:指安祿山在漁陽起兵叛亂。 5.薄:臨近、靠近。

    6.信:任憑。 7.碧落:道家稱天空為碧落。

    8.青娥:年輕美貌的女子。 9.玉扃(jiong1):門閂。

    10.迤(yi3)邐(li3)開:一路敞開。 11.闌干:縱橫。

    12.“昭陽”兩句:意謂和玄宗的恩愛已成為過去,永遠斷絕了。在蓬萊宮中卻要長久度過寂寞的歲月。

    13.鈿(dian4)合:鑲金花的合子。 14.“此恨”句:玄宗和楊貴妃生死離別的遺恨,永無絕期。

    【賞析】: 這是一首著名的歌頌愛情的長篇敘事詩,作于元和元年(806)。全詩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 情悲劇。

    詩人借歷史人物和傳說,創造了一個回旋宛轉的動人故事,并通過塑造的藝術形象,再現了現實 生活的真實,感染了千百年來的讀者。詩的主題是“長恨”。

    從“漢皇重色思傾國”起第一部分,敘述安 史之亂前,玄宗如何好色、求色,終于得到了楊氏。而楊氏由于得寵,(又鳥)犬升天。

    并反復渲染玄宗之 縱欲,沉于酒色,不理朝政,因而釀成了“漁陽鼙鼓動地來”的安史之亂。這是悲劇的基礎,也是“長恨 ”的內因。

    形象地暗示唐玄宗迷色誤國,是這悲劇的根源。“六軍不發無奈何”起為第二部分,具體描述 了安史之亂起后,玄宗的倉皇出逃西蜀,引起了“六軍”駐馬要求除去禍國殃民的貴妃,“宛轉娥眉馬前 死”是愛情悲劇的形成。

    這是故事的關鍵情節。楊氏歸陰后,造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傷和纏綿悱惻的相 思。

    詩以酸惻動人的語調,描繪了玄宗這一“長恨”的心情,揪人心痛,催人淚下。“臨邛道士鴻都客” 起為第三部分,寫玄宗借道士幫助于虛無縹渺的蓬萊仙山中尋到了楊氏的蹤影。

    詩人采用浪漫主義手法, 忽而天上,忽而人間,在仙景中再現了楊氏“帶雨梨花”的姿容,并以含情脈脈,托物寄詞,重申前誓, 表示愿作“比翼鳥”、“連理枝”,進一步渲染、深化“長恨”的主題。結局又以“天長地久有時盡,此 恨綿綿無絕期”深化了主題,加重了“長恨”的分量。

    令人低回沉思。全詩寫情纏綿悱惻,書恨杳杳無窮 。

    文字哀艷動人,聲調悠揚宛轉,千古名篇,常讀常新。“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 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正是詩人借前代帝妃的悲劇,抒發自己的痛苦。

    2.唐詩宋詞鑒賞十五首

    1 感遇十二首之一 五言古詩 張九齡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賞析】:此詩系張九齡遭讒貶謫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詩借物起興,自比蘭桂,抒發詩人孤芳自賞,氣節 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

    詩開始用整齊的偶句,以春蘭秋桂對舉,點出無限生機和清雅高潔之特征。三、四句,寫蘭桂充滿活力卻榮而不媚,不求人知之品質。

    上半首寫蘭桂,不寫人。五、六句以“誰知”急轉引出與蘭桂同調的山中隱者來。

    末兩句點出無心與物相競的情懷。全詩一面表達了恬淡從容超脫的襟懷,另一面憂讒懼禍的心情也隱然可見。

    詩以草木照應,旨詣深刻,于詠物背后,寄寓著生活哲理。2 感遇十二首之二 五言古詩 張九齡幽人歸獨臥,滯慮洗孤清。

    持此謝高鳥,因之傳遠情。日夕懷空意,人誰感至精?飛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誠?【賞析】:此詩中作者自比幽居的隱士,雖然自己被貶官在外,沒有塵世間的雜念,但是一片忠君報國的赤心不滅,仍然懷念遠在朝延的君王。

    詩中以“高鳥”比喻君王,以“飛”比喻在朝廷,以“沉”比喻在野,非常形象新穎。 3 感遇十二首之三 五言古詩 張九齡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

    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可以薦嘉客,奈何阻重深。

    運命惟所遇,循環不可尋。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賞析】:讀此詩,自然想到屈原之《桔頌》。

    詩人謫居江陵,正是桔之產區。于是借彼丹桔,喻己貞操。

    詩中前四句是“比興”,詩開頭二句,托物喻志,以一個“猶”字,充滿了贊頌之意。三、四句用反詰,說明桔之高貴是其本質使然,并非地利之故。

    五、六句寫如此嘉樹佳果,本應薦之嘉賓,然而卻重山阻隔,無法為之七、八句嘆惜丹桔之命運和遭遇。最后為桃李之被寵譽,丹桔之被冷遇打抱不平。

    全詩表達詩人對朝政昏暗和身世坎坷的感嘆。詩平淡自然,憤怒哀傷不露痕跡,語言溫雅醇厚。

    結句以反詰作收,深沉有力,情味無窮。 4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五言古詩 李白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賞析】:這是一首田園詩,是詩人在長安供奉翰林時所寫。

    全詩寫月夜在長安南面的終南山,去造訪一位姓斛斯的隱士。詩寫暮色蒼茫中的山林美景和田家庭院的恬靜、露出詩人的稱羨之情。

    詩以“暮”開首,為“宿”開拓。相攜歡言,置酒共揮,長歌風松,賞心樂事,自然“陶醉共忘機”。

    這些都是作者真情實感的流溢,同時也是作者政治失望的一種表現。此詩以田家、飲酒為題材,很受陶潛田園詩的影響。

    然陶詩顯得平淡恬靜,既不著意染色,口氣也極和緩。如“曖曖無人村,依依墟里煙”、“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等等。

    而李詩卻著意渲染。可見陶李兩者風格迥異。

    6 月下獨酌 五言古詩 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賞析】:原詩共四首,此是第一首。

    全詩圍繞一個“獨”字,寫一種世無知音的孤寂之情。詩寫詩人在月夜花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

    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表現出由孤獨到不孤獨,由不孤獨到孤獨,再由孤獨到不孤獨的一種復雜感情。李白仙才曠達,物我之間無所容心。

    此詩充分表達了他的胸襟。詩首四句為第一段,寫花、酒、人、月影。

    詩旨表現孤獨,卻舉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飲,影徒隨身,仍歸孤獨。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從月影上發議論,點出“行樂及春”的題意。

    最后六句為第三段,寫詩人執意與月光和身影永結無情之游,并相約在邈遠的天上仙境重見。全詩表現了詩人懷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現了他放浪形骸、狂蕩不羈的性格。

    邀月對影,千古絕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樂,背面看,卻極度凄涼。 7 春思 五言古詩 李白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賞析】:這是一首描寫思婦心緒的詩。

    開頭兩句以相隔遙遠的燕秦春天景物起興,寫獨處秦地的思婦觸景生情,終日思念遠在燕地衛戍的夫君,盼望他早日歸來。三、四句由開頭兩句生發而來,繼續寫燕草方碧,夫君必定思歸懷己,此時秦桑已低,妾已斷腸,進一層表達了思婦之情。

    五、六兩句,以春風掀動羅幃時,思婦的心理活動,來表現她對愛情堅貞不二的高尚情操。全詩以景寄情,春景成了征夫思婦刻骨相思的引信,別具一格,委婉動人。

    8 望岳 五言古詩 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賞析】:杜甫“望岳”詩共三首,這一首是寫望東岳泰山的。沈德潛《唐詩別裁》評論說:“齊魯青未了五字已盡泰山。”

    詩以“望”入題,希望凌頂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壯志。前兩句,開門見山,寫泰山的高峻偉大,先寫對它的仰慕,再寫它橫跨齊魯兩地的壯偉。

    三、四句寫近望。

    3.【如何鑒賞宋詞】

    第一個方面,我們欣賞宋詞就要欣賞宋詞的意境美,從領略、把握宋詞的意境入手,這樣才能真正地理解宋詞那種深邃的、優美的境界,那種優美的藝術魅力.意境美是宋詞所追求的最高的藝術標準,也是欣賞宋詞首先應當注意的.欣賞宋詞的第二個切入點,應該是語言美.因為宋詞也是語言的藝術,是最精粹的、最精練的語言,是最美的語言.宋詞欣賞的第三個切入點就是形式美.宋詞是最講究形式的,在長期發展的過程當中,逐漸形成了各種規律、各種體制,再結合漢語言文字的特點,使得宋詞在形式上具有一種音樂美和建筑美,宋詞讀起來很好聽,抑揚頓挫;也有一種建筑美,宋詞很規整、很整齊,就像我們現在蓋的樓房一樣,上上下下都是方的。

    4.求十篇唐詩(宋詞)鑒賞

    題龍陽縣青草湖 唐溫如 西風吹老洞庭波, 一夜湘君白發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 滿船星夢壓星河。 初唐的《春江花月夜》,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與之相對應的另一首唐詩,晚唐詩人唐溫如唯一的傳世之作《題龍陽縣青草湖》,似乎可以作為晚唐詩歌的一個清新點綴。 關于作者,歷史上沒有只言片語的記載。

    這首詩就像是他的一幅自畫像,讀過之后詩人的風貌清晰地呈現在我們面前。詩題中的龍陽縣,即今天湖南漢壽。

    青草湖,即今洞庭湖的東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試題中說青草湖,而詩中又寫為“洞庭”,是因為兩水相連相通的緣故。

    這是一首極富藝術個性的紀游詩。開首兩句,詩人把對歷史的追憶與對眼前壯闊的自然景色的描繪巧妙地結合起來,以虛幻的神話傳遞出真實的感情:在秋風颯颯、廣袤無垠的洞庭湖上,泛起層層白波,讓人不由想起白發湘君的形象。

    傳說湘君聞帝舜死于蒼梧之野,啼竹成斑,那是夠悲切了;而今蕭瑟的秋景,也使美麗的湘君一夜白發,洞庭秋色是多么觸目驚心。后兩句則是對夢的描述,醉酒之后的詩人感覺好像是在銀河里蕩波,夢境里留下的是無盡的惆悵。

    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筆調輕靈,無一粘筆,是這首詩在藝術上的主要特色。詩人著意于真情實感的表現,并不拘泥于形貌,因而寫來不拘一格,超塵脫俗。

    古代寫夢的詩歌不少,象這首詩歌寫得清新奇麗而又含蓄豐富,無論寫景敘夢,詩境之縹緲奇幻,構思之新穎獨特,為前人詩作少見。 望洞庭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中一青螺。 歷來描寫洞庭景色的詩文很多,要寫得別開生面、獨樹一幟是十分不易。

    劉禹錫這首《望洞庭》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盡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和山色,輕輕著筆,配以豐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把洞庭美景再現紙上,表現出驚人的藝術功力。 尤其是后兩句,把君山比喻作“白銀盤中一青螺”,是匪夷所思的妙句。

    然而,它的擅勝之處不只表現在設喻的精警上,可貴的是它所表現的壯闊不凡的氣度和所寄托的高卓清奇的情致。這首詩歌沒有蕩思八極、納須彌于芥子的氣魄,是難以措筆的。

    一首山水小詩,見出詩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壯采。 花非花 白居易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風幾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 白居易詩不僅以語言淺近著稱,其意境亦多顯露。

    這首“花非花”卻頗有些朦朧的味道,是白詩中的一個特例。 該詩由一連串比喻構成,它們環環相扣,如云行水流,自然成文,反復以鮮明的形象突出一個未曾說明的喻意。

    這叫做博喻。此詩中只見喻體而不見喻本,從而為此詩的意境蒙上了一層“朦朧”色彩。

    此詩運用三字句與七字句輪換的形式,是當時民間歌謠三三七句式的活用,兼有節律整飭與錯綜之美,極似后來的小令。后人竟采此詩句法為詞調,以“花非花”為調名。

    詞對五七言詩在內容上的一大轉關,就在于更傾向于人的內在心境的表現。在這點上,此詩也與詞相近。

    這種“詩似小詞”的現象,出現在唐代較早從事詞體創作的詩人白居易筆下,很自然。 南園十三首(其一) 李賀 花枝草蔓眼中開,小白長紅越女腮。

    可憐日暮嫣香落,嫁與春風不用媒。 《南園十三首》是李賀回鄉居住,家中所作。

    這是一首描寫南園景色、慨嘆春暮花落的小詩。前兩句寫花開:春回大地,南園百花競放,艷麗多姿,把鮮花比喻作越地美女的面頰,賦予物以某種人的素質,顯得格外精神。

    后兩句寫花落:日中花開,眼前一片姹紫嫣紅,日暮就落下了,隨著春風飄落滿地。一前一后“越女腮”和“嫁”相映照,越發顯得有些辛酸。

    這首七言絕句,以賦筆為主,兼用比興手法,清新委婉,風格別具,是不可多得的抒情佳作。 隴西行 王維 十里一走馬,五里一揚鞭。

    都使軍書至,匈奴圍酒泉。 關山正飛雪,烽火斷無煙。

    這是王維用樂府舊題寫的一首邊塞詩。 詩一開頭,便寫告急途中,軍使躍馬揚鞭,飛馳而來。

    一、二句形容“一走馬”、“一揚鞭”,“十里”、“五里”的路程便風馳一般閃過,以夸張的語言渲染了十萬火急的緊張氣氛。中間兩句點明了騎者的身份和告急的事由。

    一個“圍”字顯示了情形嚴重,一個“至”字則交待了軍書終于及時送達。最后兩句,補充交待了氣候對烽火報警的影響。

    按理,應該先見烽火,后到軍書,然而現在是先接到軍書,卻見滿天大雪,望斷關山,不見烽火。寫到這里,全詩嘎然而止,給讀者留下想象的余地。

    盡管形勢告急,氣氛緊張,詩中表現的情緒卻是熱烈、鎮定和自信。 這首詩取材很有特點。

    它反映的是邊塞戰爭,詩人著眼點不在邊關如何被圍、軍書送達后援軍如何出動,而是擷取軍史飛馬告急的片斷去描寫。這種寫法,節奏短促、一氣呵成,在藝術構思上顯得不落俗套。

    霜 月 李商隱 初聞征雁已無蟬,白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文學作品,特別是詩歌,它的特點在于即景寓情,因象寄興。讀了李商隱這首《霜月》,就會有這樣的感受。

    這詩是寫深秋季節,在一座臨水高樓上觀賞霜月交輝的夜景。秋天,草木搖落而變衰,清。

    5.唐詩宋詞各5首并各附帶50字賞析

    唐詩: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代: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獨自遠離家鄉無法與家人團聚,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

    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賞析:詩因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作。

    王維家居蒲州,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稱“憶山東兄弟”。寫這首詩時他大概正在長安謀取功名。

    繁華的帝都對當時熱中仕進的年輕士子雖有很大吸引力,但對一個少年游子來說,畢竟是舉目無親的“異鄉”;而且越是繁華熱鬧,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顯得孤孑無親。第一句用了一個“獨”字,兩個“異”字,分量下得很足。

    對親人的思念,對自己孤孑處境的感受,都凝聚在這個“獨”字里面。“異鄉為異客”,不過說他鄉作客,但兩個“異”字所造成的藝術效果,卻比一般地敘說他鄉作客要強烈得多。

    在自然經濟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時代,不同地域之間的風土、人情、語言、生活習慣差別很大,離開多年生活的故鄉到異地去,會感到一切都陌生、不習慣,感到自己是漂浮在異地生活中的一葉浮萍。 “異鄉”“異客”,正是樸質而真切地道出了這種感受。

    作客他鄉者的思鄉懷親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過有時不一定是顯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種觸媒──最常見的是“佳節”──就很容易爆發出來,甚至一發而不可抑止。這就是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

    佳節,往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對家鄉風物的許多美好記憶聯結在一起,所以“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十分自然的了。這種體驗,可以說人人都有,但在王維之前,卻沒有任何詩人用這樣樸素無華而又高度概括的詩句成功地表現過。

    而一經詩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現客中思鄉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2、芙蓉樓送辛漸 唐代: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譯文:迷蒙的煙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對楚山離愁無限! 朋友啊,洛陽親友若是問起我來;就說我依然冰心玉壺,堅守信念! 賞析:“一片冰心在玉壺”,即所謂”自明高志”。

    其中”冰心”二字見于《宋書》卷九十二:”冰心與貪流爭激,霜情與晚節彌茂”。這是劉宋時代”清平無私”、”為上民所愛詠”的良吏陸徽的話,王昌齡取用”冰心”二字,當表示自己與”厲志廉潔,歷任恪勤,奉公盡誠,克己無倦”的陸徽志同。

    ”玉壺‘‘二字見于鮑照《代白頭吟》:”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是高潔的象征。

    此外,陸機《漢高祖功臣頌》的”周苛慷慨,心若懷冰”、姚崇《冰壺誡序》的”夫洞澈無瑕,澄空見底,當官明白者,有類是乎。故內懷冰清,外涵玉潤,此君子冰壺之德也”,大致都是”不牽于宦情”之意。

    王昌齡的這一名句不僅包蘊了”冰心”、”玉壺”、”心若懷冰”、”玉壺之德”等語意,而且深情而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品格和德行。 3、春怨 唐代:金昌緒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譯文:我敲打樹枝,趕走樹上的黃鶯,不讓它在樹上亂叫。

    它清脆的叫聲,驚醒了我的夢,害得我在夢中不能趕到遼西,與戍守邊關的親人相見。 賞析:詩的首句似平地奇峰,突然而起。

    照說,黃鶯是討人歡喜的鳥。而詩中的女主角為什么卻要“打起黃鶯兒”呢?人們看了這句詩會茫然不知詩意所在,不能不產生疑問,不能不急于從下句尋求答案。

    第二句詩果然對第一句作了解釋,使人們知道,原來“打起黃鶯兒”的目的是“莫教枝上啼”。 但鳥語與花香本都是春天的美好事物,而在鳥語中,黃鶯的啼聲又是特別清脆動聽的。

    人們不禁還要追問:又為什么不讓鶯啼呢?第三句詩說明了“莫教啼”的原因是怕“啼時驚妾夢”。但人們仍不會滿足于這一解釋,因為黃鶯啼曉,說明本該是夢醒的時候了。

    那么,詩中的女主角為什么這樣怕驚醒她的夢呢?她做的是什么夢呢?最后一句詩的答復是:這位詩中人怕驚破的不是一般的夢,而是去遼西的夢,是惟恐夢中“不得到遼西”。 4、登樂游原 唐代: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譯文:傍晚時心情不快,駕著車登上古原。

    夕陽啊無限美好,只不過已是黃昏。 賞析:前兩句“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是說:傍晚時分我心情悒郁,駕著車登上古老的郊原。

    “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適”指不悅。詩人心情憂郁,為了解悶,就駕著車子外出眺望風景。

    “古原”就是樂游原,在長安城南,地勢較高,是唐代的游覽勝地。這兩句,點明登古原的時間和原因。

    后兩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是說:夕陽下的景色無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黃昏。“無限好”是對夕陽下的景象熱烈贊美。

    然而“只是”二字,筆鋒一轉,轉到深深的哀傷之中。這是詩人無力挽留美好事物所發出深長的慨嘆。

    這兩句近于格言式的慨嘆涵義是十分深的,它不僅對夕陽下的自然景象而發,也是對自己,對時代所發出的感嘆。其中也富有愛惜光陰的積極意義。

    5、送別 唐代: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明年 一作:年年) 譯文: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陽落下把。

    6.談談唐詩宋詞鑒賞的方法有哪些

    詩歌鑒賞方法大全 一、仔細體察物關情 ——詠物言志詩的鑒賞 寫作特點: 1、既然詠物,要實寫其形態、色澤特征,或寫其所處環境,求其“形似”。

    [曲盡其妙] 2、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滯于物] 3、從整體構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擬人、對比。 4、從具體描寫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寫之外,還常用側面烘托的手法。

    鑒賞方法: 1、“讀清”全詩。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環境特點和內在品性。

    3、聯系詩人自身經歷和所處社會環境,揣摩詩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體會詩人手法的高妙。

    二、何人不起故園情 ——思鄉懷人詩鑒賞 1、了解常見思想情感。羈旅愁思;思念親友;征人思鄉; 閨中懷人:王昌齡《閨怨》 2、分析人們思鄉緣由。

    戰亂頻繁;山長水闊;久戍邊關;宦游不歸;漂泊在外;貶官異地;雁歸故鄉;逢年過節。 3、人們在詩中如何表達思鄉之情? 觸景傷情: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

    (王禹偁 村行) 感時生情:中秋望月;重陽登高;除夕;傷春悲秋;日暮思歸 托物傳情:月、雁、笛、柳 因夢寄情:夜來有夢登歸路,不到桐廬已及明。(思江南 方干) 鑒賞方法: 1、初讀全詩,整體感知,確定情感類別 2、抓關鍵句,挖掘字詞,初悟情感 3、抓住意象,構建圖景,再悟情感 4、根據題目,組織語言,形成答案 三、古來征戰幾人回——邊塞征戰詩的鑒賞 邊塞詩賞析要注意: ①了解時代背景;②體會思想感情;③感受藝術風格 鑒賞方法: 第一,了解詩歌創作的時代背景。

    邊塞詩是最能體現國運興衰的作品,因此,我們在接觸這類詩歌時,如果能對作者所處的時代有所了解,對體會作品的內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幫助的。 簡介“大唐盛世”:從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這半個世紀通常稱為盛唐。

    經濟繁榮,國力強盛,開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筆從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現了大量的邊塞戰爭題材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為壯觀的邊塞詩派。又稱為“高岑詩派”。

    到了中晚唐,國勢開始衰微,雖然詩人們也仍保持著昂揚向上的基調,但不免夾雜了多少悲壯,多少婉傷:“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李益),“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陳陶)。 到了宋代,國家在民族斗爭中一直處于劣勢,外侮不斷,國難當頭,在邊塞征戰詩中流露出來的感情,就更多地體現為報國無門的憤懣,如陸游的“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更多地體現為歸家無望的哀痛,如“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漁 家 傲》范仲淹)。

    盡管仍洋溢著一股愛國熱情,但和盛唐時代的邊塞詩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厲,更多一些惆悵。 第二、注意區別各自的思想內容感情特點。

    有對建功立業的渴望:“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楊炯);有報效國家的激情,有的寫出征士兵的鄉愁和家中妻子的離恨,有的表現塞外生活的艱辛和連年征戰的殘酷,有的反映對帝王黷武開邊的不滿和對將軍貪功啟釁的怨恨,有的陳述久戍邊關對家鄉和親人的懷念,有的驚異于塞外絕域那種迥異于中原的風光…… 第三,分析邊塞詩的不同藝術風格。在大量邊塞征戰詩中體現出來的藝術風格是很不相同的,有的豪放曠達,如前述的“醉臥 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有的雄奇壯美,如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有的豪壯悲慨,如杜甫的“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有的委婉清麗,如李白的“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只有通過對詩歌字句的細細體會,才有可能準確領會到由于不同時代、不同內容,以及不同詩人的不同藝術素養、不同生活遭際,反映在邊塞征戰詩這個大主題下異彩紛呈的不同藝術風格。

    邊塞詩的主要特點: (1)內容:邊塞風光(奇麗壯闊) 統治者 ( 窮兵黷武) 將士 (生活艱苦) (2)情感:對家鄉思鄉念親;對友人惜別感傷;報國豪情;壯別感奮 (3)風格——雄壯豪邁。 (4)常用手法——比喻、夸張、用典。

    (5)常用詞語:金鼓旌旗 烽火羽書 戈矛劍戟 斧鉞刀鎩 夜郎 長云秋月 雪山孤城 雁飛 常用評析詞語: 雄奇 奇寒 遼闊 壯闊 廣闊 豪邁 報國之志 殺敵豪情 英雄氣概 昂揚精神 厭戰情緒 深切同情 四、古今多少興亡事——詠史懷古詩鑒賞 我國有數千年的悠久歷史,江山勝跡,人物風流。盡管歷史如大浪淘沙,但無數前人在歷史舞臺上叱咤風云,留下多少輝煌業績,令人欽佩仰慕;留下多少經驗教訓,讓人唏噓感慨。

    于是以歷史故事、古人事跡為題材的懷古詠史之作在魏晉甚至更早一些時候便已產生,到了唐代蔚然成風,甚至出現了像劉禹錫、杜牧等卓有成就的詠史大家。 懷古詠史詩有的對歷史的理性思考,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寫過《題烏江亭》,杜詩“江東弟子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是對項羽自刎的惋惜;王詩“江東弟子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則是意識到了項羽失敗的歷史必然。

    有的把史事與現實結合起來,或借史抒懷,或借古諷今。如 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借周瑜的少年得志,感慨自己的懷才不遇;辛棄疾的《京口北固亭懷古》用了六個典故,抒寫自己理想落空,抗金復國無望。

    7.唐詩宋詞鑒賞十五首

    1 感遇十二首之一 五言古詩 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 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 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 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 何求美人折? 【賞析】: 此詩系張九齡遭讒貶謫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詩借物起興,自比蘭桂,抒發詩人孤芳自賞,氣節 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

    詩開始用整齊的偶句,以春蘭秋桂對舉,點出無限生機和清雅高潔之特征。三、 四句,寫蘭桂充滿活力卻榮而不媚,不求人知之品質。

    上半首寫蘭桂,不寫人。五、六句以“誰知”急轉 引出與蘭桂同調的山中隱者來。

    末兩句點出無心與物相競的情懷。全詩一面表達了恬淡從容超脫的襟懷, 另一面憂讒懼禍的心情也隱然可見。

    詩以草木照應,旨詣深刻,于詠物背后,寄寓著生活哲理。 2 感遇十二首之二 五言古詩 張九齡 幽人歸獨臥, 滯慮洗孤清。

    持此謝高鳥, 因之傳遠情。 日夕懷空意, 人誰感至精? 飛沉理自隔, 何所慰吾誠? 【賞析】: 此詩中作者自比幽居的隱士,雖然自己被貶官在外,沒有塵世間的雜念,但是一片忠君報國的赤心不滅, 仍然懷念遠在朝延的君王。

    詩中以“高鳥”比喻君王,以“飛”比喻在朝廷,以“沉”比喻在野,非常形 象新穎。 3 感遇十二首之三 五言古詩 張九齡 江南有丹橘, 經冬猶綠林。

    豈伊地氣暖, 自有歲寒心。 可以薦嘉客, 奈何阻重深。

    運命惟所遇, 循環不可尋。 徒言樹桃李, 此木豈無陰? 【賞析】: 讀此詩,自然想到屈原之《桔頌》。

    詩人謫居江陵,正是桔之產區。于是借彼丹桔,喻己貞操。

    詩中前四 句是“比興”,詩開頭二句,托物喻志,以一個“猶”字,充滿了贊頌之意。三、四句用反詰,說明桔之 高貴是其本質使然,并非地利之故。

    五、六句寫如此嘉樹佳果,本應薦之嘉賓,然而卻重山阻隔,無法為 之七、八句嘆惜丹桔之命運和遭遇。最后為桃李之被寵譽,丹桔之被冷遇打抱不平。

    全詩表達詩人對朝政 昏暗和身世坎坷的感嘆。詩平淡自然,憤怒哀傷不露痕跡,語言溫雅醇厚。

    結句以反詰作收,深沉有力, 情味無窮。 4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五言古詩 李白 暮從碧山下, 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 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 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 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 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 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樂, 陶然共忘機。 【賞析】: 這是一首田園詩,是詩人在長安供奉翰林時所寫。

    全詩寫月夜在長安南面的終南山,去造訪一位姓斛斯的 隱士。詩寫暮色蒼茫中的山林美景和田家庭院的恬靜、露出詩人的稱羨之情。

    詩以“暮”開首,為“宿” 開拓。相攜歡言,置酒共揮,長歌風松,賞心樂事,自然“陶醉共忘機”。

    這些都是作者真情實感的流溢 ,同時也是作者政治失望的一種表現。此詩以田家、飲酒為題材,很受陶潛田園詩的影響。

    然陶詩顯得平 淡恬靜,既不著意染色,口氣也極和緩。如“曖曖無人村,依依墟里煙”、“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等等。

    而李詩卻著意渲染。可見陶李兩者風格迥異。

    6 月下獨酌 五言古詩 李白 花間一壺酒, 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 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 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 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 相期邈云漢。 【賞析】: 原詩共四首,此是第一首。

    全詩圍繞一個“獨”字,寫一種世無知音的孤寂之情。詩寫詩人在月夜花下獨 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

    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表現出由孤獨到不孤獨,由不孤獨到孤獨,再由孤獨到 不孤獨的一種復雜感情。李白仙才曠達,物我之間無所容心。

    此詩充分表達了他的胸襟。詩首四句為第一 段,寫花、酒、人、月影。

    詩旨表現孤獨,卻舉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飲,影徒隨身 ,仍歸孤獨。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從月影上發議論,點出“行樂及春”的題意。

    最后六句為第三段, 寫詩人執意與月光和身影永結無情之游,并相約在邈遠的天上仙境重見。全詩表現了詩人懷才不遇的寂寞 和孤傲,也表現了他放浪形骸、狂蕩不羈的性格。

    邀月對影,千古絕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樂,背面 看,卻極度凄涼。 7 春思 五言古詩 李白 燕草如碧絲, 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 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 何事入羅幃?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思婦心緒的詩。

    開頭兩句以相隔遙遠的燕秦春天景物起興,寫獨處秦地的思婦觸景生情,終 日思念遠在燕地衛戍的夫君,盼望他早日歸來。三、四句由開頭兩句生發而來,繼續寫燕草方碧,夫君必 定思歸懷己,此時秦桑已低,妾已斷腸,進一層表達了思婦之情。

    五、六兩句,以春風掀動羅幃時,思婦 的心理活動,來表現她對愛情堅貞不二的高尚情操。全詩以景寄情,春景成了征夫思婦刻骨相思的引信, 別具一格,委婉動人。

    8 望岳 五言古詩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 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賞析】: 杜甫“望岳”詩共三首,這一首是寫望東岳泰山的。沈德潛《唐詩別裁。

    8.唐詩宋詞鑒賞

    唐代文學是我國封建社會上升到高峰并由高峰開始下降時期的產物。

    從總的風貌看,它更富于理想色彩,更抒情而不是更理性,更外向而不是更內斂。從文學自身的發展說,它是藝術經驗充分積累之后的一次大繁榮,又為文學的進一步發展開拓出新的領域,為下一次的繁榮作了準備。

    唐詩吸收了它之前詩歌藝術的一切經驗,更加發揚創造,達到了難以企及的高峰。唐詩是難以模仿,無法代替的。

    在唐代完成的律詩,成了我國后來詩歌發展的主要體式。唐代的偉大詩人如李白、杜甫,幾乎成了我國詩歌的代名詞。

    唐代散文的文體文風改革,為后來宋代的作家所發揚,深遠地影響著我國后來散文的發展。唐傳奇使我國的文言小說走向成熟,也在人情味、情節構造、人物塑造上影響著宋代的話本小說。

    晚唐五代詞的成就,則是詞這種重要文體在以后得以發展的很好的開端。

    9.如何鑒賞唐詩宋詞

    一言以蔽之:詩人(作者)通過什么東西用什么方式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這個東西就是詩人寄托感情的世間萬事萬物,我們稱之為意象;方式就是詩人在表達這種感情的時候采用了什么樣的方法,一般包含修辭如:比喻擬人夸張,對比、襯托等 還有就是藝術手法:常見的包括渲染、以樂景襯哀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聯想想象等。至于什么樣的感情那就要根據詩歌內容決定,一般要聯系詩人的時代背景和tA的人生經歷,這一點可以在詩歌下面的注釋中得到信息。常見的感情有:憂國憂民、游子思鄉、報國無門、壯志難酬、思婦盼歸、懷古傷今、傷春惜春、感嘆時光流逝等等。

    總之詩歌鑒賞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過程,需要集合多方面的知識來完成。

    10.唐詩宋詞賞析

    靜夜思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在寂靜的月夜思念家鄉的感受。

    詩的前兩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寫詩人在作客他鄉的特定環境中一剎那間所產生的錯覺。一個獨處他鄉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還能沖淡離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心頭就難免泛起陣陣思念故鄉的波瀾。何況是在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動地表達了詩人睡夢初醒,迷離恍惚中將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誤作鋪在地面的濃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潔,又表達了季節的寒冷,還烘托出詩人飄泊他鄉的孤寂凄涼之情。

    詩的后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則是通過動作神態的刻畫,深化思鄉之情。“望”字照應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詩人已從迷朦轉為清醒,他翹首凝望著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鄉也正處在這輪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頭思故鄉”的結句。“低頭”這一動作描畫出詩人完全處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象:那家鄉的父老兄弟、親朋好友,那家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華與往事……無不在思念之中。一個“思”字所包涵的內容實在太豐富了。

    這首五言絕句從“疑”到“望”到“思”形象地揭示了詩人的內心活動,鮮明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鄉圖。詩歌的語言清新樸素,明白如話;表達上隨口吟出,一氣呵成。但構思上卻是曲折深細的。詩歌的內容容易理解,但詩意卻體味不盡。

    明人胡應麟說:“太白諸絕句,信口而成,所謂無意于工而無不工者”(《詩藪·內編》)。這首《靜夜思》可以說是李白詩歌的“自然”和“無意于工而無不工”的藝術特色的極好說明。

    如何鑒賞唐詩宋詞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如何鑒賞唐詩宋詞

    詩詞

    關于感思父親的詩句

    閱讀(16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關于感思父親的詩句,內容包括關于感恩父母的詩句,感恩父親的詩(古代),感恩父親的古詩。《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2、《別老母》【清】黃仲則 搴帷拜母河梁

    詩詞

    描寫秋天的人和葉的詩句古詩

    閱讀(23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描寫秋天的人和葉的詩句古詩,內容包括描寫秋“葉”的詩句,描寫秋景的古詩都有那些,描寫秋天樹葉的詩句。1秋雨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 2秋夜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 3秋聲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詩詞

    谷建芬的唱唐詩

    閱讀(159)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谷建芬的唱唐詩,內容包括在哪里可以聽到谷建芬寫的所有古詩歌曲,哪有下載:谷建芬曲的兒童歌曲“讀唐詩”,谷建芬讀唐詩歌曲里的詩有什么。谷建芬老師作曲的《古詩詞歌曲20首-新學堂歌》中包含了以下的20首古詩: 春曉/[唐]孟

    詩詞

    以運動會為主題的宋詞

    閱讀(33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以運動會為主題的宋詞,內容包括運動會詩詞30篇,誰可以幫我寫下主題有關校運會的詩歌越多越好,贊美運動會的詩詞。勝利的橄欖枝 黎明前黑暗的蒼穹 繁星點點 普羅米修斯將體育的圣火點燃 隨著一道霞光 運動的火焰

    詩詞

    關于發明創造的詩句

    閱讀(222)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關于發明創造的詩句,內容包括有關發明創造的名言,關于創造發明的簡短詩歌急吶吶,關于發明創造的名人名言。無可否認,創造力的運用、自由的創造活動,是人的真正的功能;人的創造活動,是人的真正的功能;人在創造中找到他的真正幸福

    詩詞

    描寫牧丹的詩句要寫出它的品質

    閱讀(12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描寫牧丹的詩句要寫出它的品質,內容包括牡丹的品質的詩句,寫出牡丹花高貴品質的詩歌,寫出牡丹花高貴品質的詩歌。賞牡丹唐 劉禹錫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惟有牡丹真國色,開花時節動京城。牡丹詩唐 徐凝何人不愛牡丹

    詩詞

    唐詩新唱小學

    閱讀(145)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唐詩新唱小學,內容包括2017歡城中心校六一兒童節唐詩新唱,2016番禺中心幼兒園六一唐詩新唱,幼兒舞蹈唐詩新唱導入詞。( A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家長們。 ( B ):辛勤的老師,可愛的同學們。 合:大家下午好! ( A ):今天的陽光最燦爛,每

    詩詞

    描寫虛實結合的詩句

    閱讀(37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描寫虛實結合的詩句,內容包括虛實結合的詩句都,虛實結合的詩句,虛實結合的詩句運用虛實結合的詩句清新,樸素,。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唐杜甫的《聞官軍

    詩詞

    送別唐詩王維

    閱讀(33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送別唐詩王維,內容包括王維的《送別》古詩,送別詩王維,唐詩送別王維送別唐王維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山中送別王維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注釋】:【注解】:柴扉:柴門。2、王孫:貴族的

    詩詞

    關于虛心請教的詩句

    閱讀(1819)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關于虛心請教的詩句,內容包括關于虛心求教的名言,求關于虛心請教的名言,《論語十則》中,孔子談虛心求教的句子是。滿招損,謙受益。 山外青山,樓外樓,還有英雄在前頭。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不自滿者受益,不自是者博聞。

    詩詞

    唐詩宋詞寫季節課件

    閱讀(144)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唐詩宋詞寫季節課件,內容包括描寫四季的詩詞整首一個季節5首,關于季節,時令,物候的唐詩宋詞請寫出詩句與作者與出處,并分類謝,走進唐詩宋詞的春天作文。季節 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夏

    詩詞

    描寫荷葉上水滴的詩句6

    閱讀(282)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描寫荷葉上水滴的詩句6,內容包括描寫荷葉上水滴的詩句,描寫荷葉上水滴的詩句,描寫荷葉上水滴的詩句。盤心清露如鉛水,又一夜、西風吹折。《疏影·詠荷葉》宋代:張炎釋義:綠盤心中盈聚著清晶露珠,像金銅仙人的清淚點點,又是一夜

    詩詞

    給唐詩三百首

    閱讀(145)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給唐詩三百首,內容包括唐詩三百首朗讀mp3去這里找,唐詩三百首以及意思.,古詩三百首。《登鸛雀樓》 作者: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江雪》作者: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

    詩詞

    關于年華美好的詩句

    閱讀(359)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關于年華美好的詩句,內容包括珍惜青春美好時光的詩句,描寫時光美好的詩詞,形容“美好的時光”的詩句。好時光·寶髻偏宜宮樣 唐代:李隆基 寶髻偏宜宮樣,蓮臉嫩,體紅香。 眉黛不須張敞畫,天教入鬢長。 莫倚傾國貌,嫁取個,有情郎。

    詩詞

    《唐詩鑒賞大全》

    閱讀(162)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唐詩鑒賞大全》,內容包括古詩鑒賞大全200字數,請問哪里有很好的古詩詞賞析,古詩詞鑒賞。詩風雋永華夏文明,精彩紛呈。物華天寶,人杰地靈。《詩詞三百首》能夠再版,又一次向世界證明了神州神韻的源遠流長和古老文明的博大精

    詩詞

    古詩詞鑒賞論文

    閱讀(132)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古詩詞鑒賞論文,內容包括關于詩歌鑒賞的論文,關于詩歌鑒賞方法的論文,求古代詩歌賞析的文章1500字左右。虞美人宋。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

    詩詞

    名家品詩坊宋詞--鑒賞辭典精品集萃

    閱讀(153)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名家品詩坊宋詞--鑒賞辭典精品集萃,內容包括唐詩宋詞鑒賞辭典哪個版本最好,唐詩宋詞宋詩鑒賞辭典全新正版的哪家便宜,介紹一兩本唐詩宋詞賞析比較權威的書。《唐詩鑒賞辭典》《宋詞鑒賞辭典》 我看的是北京出版社的 有一定

    詩詞

    唐詩宋詞和唐宋詩詞

    閱讀(164)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唐詩宋詞和唐宋詩詞,內容包括唐詩宋詞和唐宋詩詞兩個概念有什么不同要長一點的回答.,唐詩宋詞和唐宋詩詞兩個概念有什么不同,唐詩宋詞元曲有什么區別唐詩、宋詞和元曲在句法和風格上都是不同。唐詩有五言,七言,絕句,律詩.唐詩

    詩詞

    唐詩宋詞漢文化的下一句是什么

    閱讀(364)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唐詩宋詞漢文化的下一句是什么,內容包括“唐詩宋詞漢文章”下聯怎么對啊,上聯唐詩宋詞漢文章下聯是什么,“唐詩宋詞漢文章”下聯怎么對啊。出自漢代詩人卓文君的《白頭吟》 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詩詞

    描寫月亮的唐詩宋詞

    閱讀(173)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描寫月亮的唐詩宋詞,內容包括描寫月亮的唐詩宋詞,有關描寫月亮的詩詞,└(^o^)┘,有關描寫月亮的詩詞句(是詩中的一句話,描寫月亮的,快多一點)。唐詩 唐詩里少不了說李白杜甫。“詩仙”李白的詠月詩相當多,比如膾炙人口的《靜夜

    詩詞

    幼兒說唱唐詩宋詞

    閱讀(23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幼兒說唱唐詩宋詞,內容包括用唐詩宋詞來唱歌的歌手有誰歌曲,適合嬰幼兒的唐詩宋詞適合嬰幼兒兒童的詩詞兒歌童謠要原文,唐詩宋詞元曲漢。蘇軾的作品:【水龍吟】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

    詩詞

    關于新疆的唐詩宋詞

    閱讀(232)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關于新疆的唐詩宋詞,內容包括描寫新疆的詩句詩詞,關于新疆的古詩詞,關于贊美新疆的詩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出處:涼州詞二首·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王翰 白話釋義: 酒筵上甘

  • <td id="862kg"></td>
  • <td id="862kg"><option id="862kg"></option></td>
  • 狼友av永久网站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