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夠體現落葉具有奉獻精神的詩句
學英雄比奉獻。
關于奉獻,古代名句代代相傳:更有“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不及“橫眉冷對千夫指,伏身甘為孺子牛”有憂愁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的人憔悴”有悲壯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還有優柔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吃苦是人生的必修課,奉獻是實現人生飛躍的起點。奉獻是神圣的,偉大的祖國需要我們奉獻,火熱的生活需要我們奉獻,需要我們奉獻熱血、辛勞、眼淚和汗水。
同時我們自身也需要奉獻。我們要像古代先烈門學習,學習他們的奉獻精神。
**,1930年出生于四川省中江縣一個山村。他自幼家境極為貧寒,六七歲時父親因受地主欺壓,病恨交加而死。
**從小就給地主扛長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鄉解放,村里組織起農會,**不但成為農會第一批會員,積極斗爭地主,還當上了村里的民兵。
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后,國內停止復員并大量征兵。1951年3月,中江縣征集志愿軍新兵時,**在村里第一個報了名。
體檢時,他因身材較矮開始未被選中。來征兵的營長卻被**參軍的熱情所感動,同意破格錄取。
到朝鮮前線后,**被分配到第十五軍第一三五團二營六連任通訊員。1952年4月,部隊到五圣山前沿陣地接防,本想殺敵立功的**卻被分配到了連隊后勤。
經過副指導員細致的思想工作,**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樣樣工作都干得很出色。經上級批準,他榮立三等功一次,還加入了共青團。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開始。10月19日夜,**所在的二營奉命反擊占領597.9高地表面陣地之敵。
當攻擊部隊受阻、傷亡較大時,已任營通訊員的**挺身而出,主動請戰,消滅敵人火力點。在戰友負傷犧牲、自己所攜彈藥用光的情況下,**毅然用自己的身軀堵住了敵人槍眼,為沖鋒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通路,犧牲時年僅22歲。
**的英雄壯舉,獲得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最高榮譽——他被志愿軍領導機關追記特等功,并授予“特級英雄”稱號(另一特級英雄是楊根思);所在部隊黨委追認他為中國**正式黨員;朝鮮政府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最后長眠于沈陽市北陵烈士陵園。
瞧,這就是我革命先烈們的奉獻精神,從一個英雄一個圣人到微乎其微的醫生和護士,他們與她們都具有了一種高尚無謂的奉獻精神。所以,我們也要在生活中奉獻,在為人處事中奉獻,我聯想到我自己,在學校和同學爭吵、很不和睦,但我從今天起和同學要搞好關系,和睦相處。
努力去幫助那些有困難的同學,把方便讓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己,做一個有奉獻精神的人呢! 所以大家也要在班級中奉獻,奉獻出你們的愛心,愛心是奉獻的基石,一個班集體中如果每個人都獻出自己一點點的愛心,那么這個集體中就充滿了濃濃的團隊精神;如果在運動場上大家都盡其所能,那么整個集體就能做到最好;如果在同學之間消除隔閡,互相幫助,那么這個集體必將是優秀的。在奉獻的同時,你照亮了別人,也體現了自己。
奉獻是每個人應具備的品格和精神,奉獻是一種不求回報的給予。奉獻,不動聲色地滋潤著這個世界。
我們生命中需要奉獻。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無比的重要!然而每個人對生命的理解是有區別的。
有人認為擁有無數金錢,能否過上奢侈的生活是衡量生命價值的標準,有的人認為長壽是生命的價值……到底生命的價值是什么呢?我可以鄭重地回答:“生命的價值在于奉獻。”“落葉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沒有落葉紛紛,怎有新枝萌芽?古往今來,我們的前輩為我們鋪設了一條條通向未來的道路,而我們也應踏著他們的足跡,趕快加如到“落葉“的隊伍中,為祖國繪制美好的藍圖,暢想亞洲,雄鳩鳩氣昂昂地走向新時代。
2.摘抄,描寫落葉精神品質的片段
清晨,我來到公園。發現公園里的樹木沒有往日那樣蒼翠茂盛了,樹葉落了一地。一陣秋風吹過,地上的落葉便迎風起舞,好像一只只美麗的蝴蝶,正翩翩起舞。地上的落葉,有的已經枯萎了;有的是剛落下的,還隱隱透著一絲綠意;還有的是幾天前就已經落下的,被蟲蛀了好幾個洞。
這時,我抬起頭,映入我眼簾的,是一片火紅的楓樹林。那楓葉,紅的那樣光亮,紅的那樣熱烈。我走進楓樹林,撿起一片楓葉,細細觀察。這片楓葉好象一個美麗的紅五星,又像是一只張開的小手掌。葉脈在葉間肆意伸展,仿佛自己是這里最漂亮的,可卻又悄悄的為楓葉添上了一絲美麗。我又瞧了瞧楓葉,這片楓葉的顏色可真漂亮,它是大紅色的,紅的那么鮮艷,那么漂亮。
天是收獲的季節。大豆、玉米、高梁都成熟了,累得彎了腰。
秋天的天很高,好象盤古還在撐著天和地;天那樣藍,好象有位畫家在天空中涂了藍色的顏料。
楊樹的葉子有點發黃了,秋風吹來,楊樹搖搖晃晃,好像它已經老了,站不穩了。
莊稼們可高興了,因為它們都結出了果實,都在談論著:“你瞧,我結出的果實多大呀,在莊稼里我能排第一!”“你瞧,我結的果實也不比你差啊。”莊稼們結出了豐碩的果實,把香甜留給了人們,可是自己卻漸漸地發黃了,衰老了。
校園的草坪里,小草偷偷地鉆出來了,就像給大地披上了一身綠軍裝;漂亮的教學樓悄悄地對我說:“我為你遮風擋雨,你可要好好學習啊。”周圍的景色好象都在對我說:“我們都有成績了,你有了嗎?我們來比賽吧!”
只有柳樹姑娘低頭不語,很傷心、很難過的樣子。莊稼們紛紛安慰她:“你雖然沒有果實,可你的身材很美呀,你給人們帶來了美感啊。”柳樹姑娘終于笑了。
秋天真美,我愛秋天!
3.跟葉子有關的詩句
1.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屈原《九歌》2.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3.皎皎云間月,灼灼葉中華.--陶淵明《擬古》4.葉密鳥飛礙,風輕花落遲. 蕭綱《折楊柳》 5.亭皋木葉下,隴首秋云飛. 柳惲《搗衣詩》6.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7.一葉飄落而知秋 一葉勃發而見春.8.蕭條景色今又是,一葉飄零知秋至; 望盡天涯枯黃景,北雁南飛離鄉日. 惱秋惡秋卻為何,感時傷情多凄字; 對鏡白發知秋少,撥云見日重振翅.9.樹欲靜而風不止葉飄零而風依行10.秋葉未盡催秋風,冷夜難眠對孤燈; 云開星稀月弄影,池中鴛鴦繞頸瞑. 常有相思揮不去,豈盼起舞上九重; 欲說還休心中事,憶人盡在不言中. 11.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贊同34| 評論 【年代】:明【作者】:高啟【作品】:紅葉【內容】:霜染滿林紅,蕭疎夕照中.曾供寫秋怨,流出上陽宮. 【年代】:明【作者】:佚名【作品】:掛枝兒【內容】:荷珠露水荷葉珠兒現,是奴家癡心腸把線來穿.誰知你水性兒多更變:這邊分散了,又向那邊圓.沒真性的冤家也,隨著風兒轉.【年代】:明【作者】:唐寅【作品】:我愛秋香【內容】:我畫藍江水悠悠,愛晚亭上楓葉愁.秋月溶溶照佛寺,香煙裊裊繞經樓.【年代】:元【作者】:無名氏【作品】:梧葉兒【內容】:秋來到,漸漸涼,寒雁兒往南翔.梧桐樹,葉又黃.好凄涼,繡被兒空閑了半張.【年代】:元【作者】:楊朝英【作品】:清江引【內容】:秋深最好是楓樹葉,染透猩猩血.風釀楚天秋,霜浸吳江月.明日落紅多去也!【年代】:元【作者】:徐再思【作品】:水仙子·夜雨【內容】: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孤館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年代】:南宋【作者】:楊萬里【作品】:曉出凈慈送林子方【內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年代】:南宋【作者】:吳文英【作品】:高陽臺【內容】:宮粉雕痕,仙云墮影,無人野水荒灣.西石埋香,金沙鎖骨連環.南樓不恨吹橫笛,恨曉風千里關山.半飄零、庭上黃昏,月冷闌干.壽陽空理愁鸞,問誰調玉髓,暗補香瘢?細雨歸鴻,孤山無限春寒.離魂難倩招清些,夢縞衣解溪邊.最愁人、啼鳥晴明,葉底清圓.【年代】:南宋【作者】:姜夔【作品】:湖上寓居雜詠【內容】:苑墻曲曲柳冥冥,人靜山空見一燈.荷葉似云香不斷,小船搖曳入西陵.【年代】:北宋【作者】:張耒【作品】:夜坐【內容】:庭戶無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氣先清.梧桐真不甘衰謝,數葉迎風尚有聲.【年代】:北宋【作者】:晏幾道【作品】:思遠人【內容】:紅葉黃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飛云過盡,歸鴻無信,何處寄書得.淚彈不盡臨窗滴,就硯旋研墨.漸寫到別來,此情深處,紅箋為無色.【年代】:北宋【作者】:柳永【作品】:玉蝴蝶【內容】:望處雨收云斷,憑欄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蕭疏,堪動宋玉悲涼.水風輕、萍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遺情傷.故人何在?煙水茫茫.難忘.文期灑會,幾孤風月,屢變星霜.海闊山遙,未知何處是瀟湘?念雙燕、難憑遠信,指暮天、空識歸航.黯相望.斷鴻聲里,立盡斜陽.【年代】:北宋【作者】:林逋【作品】:宿洞霄宮【內容】:秋山不可盡,秋思亦無垠.碧澗流紅葉,青林點白云.涼陰一鳥下,落晶亂蟬分.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聞.【年代】:北宋【作者】:李清照【作品】:攤破浣溪沙【內容】:揉破黃金萬點輕,剪成碧玉葉層層.風度精神如彥輔,太鮮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夢,卻無情.【年代】:北宋【作者】:范仲淹【作品】:御街行【內容】: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真珠[1]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敧,諳盡孤眠滋味.都來[2]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年代】:唐【作者】:張籍【作品】:秋山【內容】:秋山無云復[1]可風[2],溪頭看月出深松[3].草堂不閉石床靜,葉間墜露聲重重[4].【年代】:唐五代【作者】:魚玄機【作品】:江陵愁望寄子安【內容】: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年代】:唐五代【作者】:薛濤【作品】:菱荇沼【內容】:水荇斜牽綠藻浮,柳絲和葉臥清流.何時得向溪頭賞,旋摘菱花旋泛舟.【年代】:唐五代【作者】:許渾【作品】: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內容】:紅葉晚蕭蕭,長亭酒一瓢.殘云歸太華,疏雨過中條.樹色隨關迥,河聲入海遙.帝鄉明月到,猶自夢漁樵.【年代】:唐五代【作者】:徐寅【作品】:貢馀秘色茶盞【內容】:捩碧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貢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施薄冰盛綠云.古鏡破苔當席上,嫩荷涵露別江濱.中山竹葉香初發,多病那堪中十分.【年代】:唐五代【作者】:溫庭筠【作品】:商山早行【內容】: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年代】:唐五代【作者】:韋應物【作品】:寄全椒山中道士【內容】: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
4.形容落葉的詩句
1、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劉徹
2、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 甫
3、楚樹雪晴后,蕭蕭落晚風。因思故國夜,臨水幾株空。煮茗燒干脆,行苔踏爛紅。來年未離此,還見碧叢叢。——齊己《聞落葉》
4、早秋驚葉落,飄零似客心。翻飛未肯下,猶言惜故林。——孔德紹《落葉(一作孔紹安詩)》
5、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歐陽修
6、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孔紹安《落葉》
7、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5.贊美綠葉可貴的精神的古詩句
古人確實好象沒有寫過贊美綠葉的詩句。熟悉的就是:紅花雖好,還須綠葉扶持。
奧維德: 沒有青草的原野,沒有綠葉的農田,或沒有頭發的腦袋,這些總是丑陋的。
如果最終不結果,那就做一朵鮮花; 如果綻不出花蕊,那就做一片綠葉.人才是有層次的, 月亮不因太陽存在而失去贊美, 星星不因月亮的存在而失去價值.
贊綠葉(散文詩)
春夏季節,景色非常迷人,漫步在鄉村桃紅柳綠中,兜人陶醉,站在崇嶺遠眺,一弄弄梯田,一塊塊嫩葉綠秧,環繞在群山很是顯眼,令人心曠神貽.
當金燦爛收獲季節到來之即,誰能忘記那些在四季辛勤的身影,是他們默默地耕耘,才得到今天的果實.而當秋時落葉歸根時,誰又不在感嘆他們如綠葉般的奉獻,他們不為此而自豪,而為他們所付出的深感欣慰.
我贊美綠葉,更贊頌那綠葉般的默默無聞的勞作人.
6.有關落葉的古詩名句
描寫秋天的古詩和描寫秋天的名句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裊裊:形容微風吹拂。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動。
木葉:枯黃的樹葉。 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蕭瑟:寂寞蕭條的樣子。
燎栗:凄涼。若在遠行:好象人在遠行之中。
戰國楚·宋玉《九辯》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漢·劉徹《秋風辭》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櫚庭:櫚巷庭院。 晉·陶淵明《酬劉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迢迢:形容夜長。
亭亭:遠貌。 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齊·蕭愨《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關。眺:遠望。
平楚:平野。蒼然:草木茂盛的樣子。
兩句寫初秋之景。 南朝齊·謝朓《宣城郡內登望》 亭皋木葉下,隴首秋云飛 亭皋:水邊平地。
木葉:樹葉。隴首:山名,在今陜西、甘肅之間。
南朝梁·柳渾《搗衣詩》 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樹葉落下。
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肅榆中與青海西寧之間。玉門: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
兩句寫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別詩》 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秋聲:秋天西風作,草木零落,多肅殺之聲。
北周·庾信《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志銘》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維:語助詞,無義。 序:時節。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騖:鳥名,野鴨。齊飛:落霞從天而下,孤騖由下而上,高下齊飛。
一色:秋水碧而連天,長空藍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唐·王績《野望》 掛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 唐·宋之問《始安秋日》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聲。
唐·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這兩句寫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紅葉飄零,所余不多。 唐·王維《闕題二首·山中》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頎《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唐·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劉長卿《游休禪師雙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 唐·李白《贈廬司戶》 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贈》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酣:盡情飲酒。
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煙:人家炊煙。寒橘柚:秋日寒煙使橘袖也帶有寒意。
兩句寫人家縷縷炊煙,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顯微黃,呈現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高鳥黃云暮,寒蟬碧樹秋 唐·杜甫《晚秋長沙蔡五侍御飲筵送殷六參軍歸灃州覲省》 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信宿:連宿兩夜。
故:仍然。 唐·杜甫《秋興八首》 翟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 唐·杜甫《秋興八首》 遠岸秋沙白,連山晚照紅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長風吹白茅,野火燒枯桑 白茅;茅草。
描寫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風吹卷著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燒著枯萎的桑樹。 唐·岑參《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 秋風萬里動,日暮黃云高 唐·岑參《鞏北秋興寄崔明允》 返照亂流明,寒空千嶂凈 返照:晚照,夕照。
亂流:縱橫錯雜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錢起《杪秋南山西峰題準上人蘭若》 萬葉秋聲里,千家落照時 落照:夕陽西下。 唐·錢起《題蘇公林亭》 宿雨朝來歇,空山秋氣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韋金部》 雨徑綠蕪合,霜園紅葉多 綠蕪:綠草。合:長滿。
意謂雨后庭中小徑長滿綠草,霜后花園中落滿紅葉,庭院一片荒涼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馬宅》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唐·劉禹錫《秋詞二首》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
嗾:慫恿。 劉禹錫《秋詞二首》 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描寫荷葉在秋風中向東傾斜,暗寓傷秋的情緒。
府·杜牧《 齊安郡中偶題二首》 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輕羅小扇:輕薄的絲制團扇。 這兩句描寫紅燭在秋夜中發出寒光,照著畫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團扇追撲螢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天階:宮中的臺階。 唐·杜牧《秋夕》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秋陰不散:雖已是秋天,但連日陰云漠漠,故不見嚴霜降落。
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聽雨吉:雨打枯荷,單調、凄涼。
唐·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聲遙人語絕,誰家素機織新雪。 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
老樹呈秋色,空池浸月華 唐·劉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勝春宵,萬里霜天靜寂寥 唐·戎昱《戲題秋月》。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跟落葉有關精神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