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寫春花的詩句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春花秋月何時了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遲遲:緩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樣子。倉庚:鶯。喈喈:鳥鳴聲眾而和。蘩:白蒿。祁祁:眾多。
《詩經·小雅·出車》
時在中春,陽和方起
陽和:春天的暖氣
《史記·秦始皇本紀》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漢 樂府古辭《長歌行》
陽春白日風在香
晉 樂府古辭《晉白綺舞歌詩三首》
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
晉 樂府古辭《盂珠》
春晚綠野秀,巖高白云屯
秀:秀麗。屯:駐,聚集。
南朝宋 謝靈運《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變鳴禽:鳴叫的鳥換了種類。兩句寫冬去春來,鳥兒已經替換了。
南朝宋 謝靈運《登池上樓》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覆春洲:落滿了春天的沙洲。雜英;各種各樣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 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
洛城:洛陽城。風日:春光風物。道:說。
唐 杜審言《春日京中有懷》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已時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愛惜芳心莫輕吐,且叫桃李鬧春風。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支紅杏出墻來。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西賽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鮭魚肥。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竹外桃花三兩只,春江水暖鴨先知。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日出江花紅盛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云淡風情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弄石臨蹊坐,尋花繞寺行。
2.寫出描寫小草的詩句
早春 韓 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絕句(杜甫) 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
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遲遲:緩慢。
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樣子。
倉庚:鶯。喈喈:鳥鳴聲眾而和。
蘩:白蒿。祁祁:眾多。
《詩經·小雅·出車》 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 晉 樂府古辭《盂珠》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變鳴禽:鳴叫的鳥換了種類。 兩句寫冬去春來,鳥兒已經替換了。
南朝宋 謝靈運《登池上樓》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海曙:海上日出。
梅柳渡江春:梅柳渡過江來,江南一片春色。淑氣:春天的和暖氣息。
轉綠蘋浪:使水中蘋草轉綠。四句意謂:彩霞伴著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綠柳把春意帶過了江面,黃鳥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陽光催綠了蘋草。
唐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萱草:一種古人以為可以使人忘憂的草。此句說萱草萌芽,侵陵雪色。
漏泄:透露。唐 杜甫《臘日》 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 陽和:春天的和暖之氣。
唐 錢起《春郊》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兩句寫白雪等不及春天到來,已穿樹飛花裝點早春之景。
唐 韓愈《春雪》 。
3.描寫老師的詩句有那些
務學不如務求師。
-----楊雄 圣人無常師。 -----韓愈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 經師易遇,人師難遇。
-----司馬光 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師者也。-----呂不韋 舉世不師,故道益離。
-----柳宗元 學者必求師,從師不可不謹也。-----程頤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關漢卿 學貴得師,亦貴得友。-----唐甄 為學莫重于尊師。
-----譚嗣同 古之學者必嚴其師,師嚴然后道尊。-----歐陽修 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韓愈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4.童真童趣
唐 - 施肩吾 - **詞 **才六歲,未知巧與拙。
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 唐 - 胡令能 - 小兒垂釣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宋 - 楊萬里 - 桑茶坑道中 晴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宋 - 楊萬里 - 舟過安仁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宋 - 楊萬里 - 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黎碎地聲。 宋 - 楊萬里 - 閑居初夏午睡起二絕句 松陰一架半弓苔,偶欲看書又懶開。
戲掬清泉灑蕉葉,兒童誤認雨聲來。 梅子留酸軟牙齒,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宋 - 葉紹翁 - 夜書所見 蕭蕭榕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捉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清 - 高鼎 - 村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宋 - 辛棄疾 - 清平樂·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唐 - 呂巖 - 牧童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