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862kg"></td>
  • <td id="862kg"><option id="862kg"></option></td>
  • 宋詞蘇軾江城子

    1.蘇軾的詞江城子

    江 城 子 蘇 軾 乙卯正月二十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注釋】 這是一首悼亡詞。作者結合自己十年來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無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對亡妻永難忘懷的真摯情感和深沉的憶念。

    作者寫此詞時正在密州(今山東諸城)任知州,他的妻子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死于開封。 到此時(熙寧八年)為止,前后已整整十年之久了。

    詞前小序明確指出本篇的題旨是“記夢”。然而,夢中的景象只在詞的下片短暫出現,在全篇中并未居主導地位。

    作者之所以能進入“幽夢”之鄉,并且能以詞來“記夢”。完全是作者對亡妻朝思暮念、長期不能忘懷所導致的必然結果。

    所以開篇使點出了“十 年生死兩茫茫”這一悲慘的現實。這里寫的是漫長歲月中的個人悲涼身世。

    生,指作者;死,指亡妻。這說明,生者與死者兩方面都在長期相互懷念,但卻消息不通,音容渺茫了。

    作者之所以將生死并提,除闡明題旨的作用之外,其目的還在于強調生者的悲思,所以,接下去立即出現“不思量,自難忘”這樣的詞句。 “不思量”,實際上是以退為進,恰好用它來表明生者“自難忘”這種感情的深度。

    “千 里孤墳,無處話凄涼”二句,馬上對此進行補充。闡明“自難忘”的實際內容。

    王氏死后葬于蘇軾故鄉眉山,所以自然要出現“千里孤墳”,兩地睽隔的后果,作者連到墳前奠祭的時機也難以得到。 死者“凄涼”,生者心傷。

    “十年”,是漫長的時間;“千 里”,是廣闊的空間。在這漫長廣闊的時間空間之中,又隔阻著難以逾越的生死之間的界限,作者又怎能不倍增“無處話凄涼”的感嘆呢?時、空、生死這種種界限難以跨越,那只好乞諸于夢中相會了。

    以上四句為“記夢”作好了鋪墊。 上片末三句筆鋒頓轉,以進為退,設想出縱使相逢卻不相識這一出人意外的后果。

    這三句有很大的含量,其中揉進了作者十年來宦海沉浮的痛苦遭際,揉進了對亡妻長期懷念的精神折磨,揉進十年的歲月與體態的衰老。設想;即使突破了時、空與生死的界限,生者死者得以仍然“相逢”, 但相逢時恐怕對方也難以“相識”了。

    因為十年之后的作者已“塵滿面,鬢如霜”,形同老人了。這三句是從想象中的死者的反映方面,來襯托作者十年來所遭遇的不幸(包括反對新法而乞求外調出京的三年生活在內)和世事的巨大變化。

    下片寫夢境的突然出現:“夜來幽夢忽還鄉”。就全詞來講。

    本篇的確是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而此句則悲中寓喜。 “小軒窗,正梳妝”,以鮮明的形象對上句加以補充,從而使夢境更帶有真實感。

    仿佛新婚時,作者在王氏身旁,眼看她沐浴晨光對鏡理妝時的神情儀態,心里滿是蜜意柔情。然而,緊接著詞筆由喜轉悲。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這兩句上應“千里 孤墳”兩句,如今得以“還鄉”,本該是盡情“話凄涼”之時,然而,心中的千言萬語卻一時不知從哪里說起,只好“相顧無言”,一任淚水涌流。

    這五句是詞的主題:“記夢”。正由于夢境虛幻,所以詞的意境也不免有些迷離惝恍,作者不可能而且也用不著去盡情描 述。

    這樣,反而可以給讀者留有想象的空間。結尾三句是夢后的感嘆,同時也是對死者的慰安。

    如果聯系開篇的“十年”,再加上無限期的“年年”,那么,作者對亡妻的懷戀,不就是“此恨綿綿無絕期”了么?本篇在藝術上值得注意的特點之一便是直抒胸臆,感情真摯。 由于作者對亡妻懷有極其深厚的情感,所以即使在對方去世十年之后,作者還幻想在夢中相逢。

    并且通過夢境(或與夢境相關的部分)來酣暢淋漓地抒寫自己的真情實感,既無避忌,又不隱晦。“不 思量,自難忘”,“無處話凄涼”,“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等句,都反映了直抒胸臆與吐屬自然這樣的特點。

    另一特點是想象豐富、構思精巧。作者從漫長的時間與廣闊的空間之中來馳騁自己的想象,并把過去,眼前,夢境與未來融為統一的藝術整體,緊緊圍繞“思量”、“難忘”四 字展開描寫。

    全詞組織嚴密,一氣呵成,但又曲折跌宕,波瀾起伏。上片八句寫夢前的憶念及感情上的起伏,下片前五句寫夢中的悲喜,末三句述夢后的喟嘆。

    情節,有起有伏;用筆,有進有退,感情,有悲有喜;極盡曲折變化之能事。再一特點是語言爽快,純系白描。

    由于這是一首抒寫真情實感的詞作,語言也極其樸素自然,真情實境.明白如話,毫無雕琢的痕跡。這樣質樸的語言又與不同的句式(三、四、五、七言)的交錯使用相結合,使這首詞既俊爽而又音響凄厲,恰當地表現出作者心潮激蕩、勃郁不平的思想感情。

    具有一種古詩和律詩所難以產生的內在的節奏感和扣人心弦的藝術魅力。 唐五代及北宋描寫婦女的詞篇,多數境界狹窄,詞語塵下。

    蘇軾此詞境界開闊,感情純真,品格高尚,讀來使人耳目一新。用詞來悼亡,是蘇軾首創。

    在擴大詞的題材,在豐富詞的表現力方面,本篇應占有一定的地位。 。

    2.《江城子》·蘇軾 詩詞賞析

    《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是蘇軾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寫的一首悼亡詞,表現了綿綿不盡的哀傷和思念。

    全詞情意纏綿,字字血淚。 上闋寫詞人對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寫實。

    下闋記述夢境,抒寫了詩人對亡妻執著不舍的深情。上闋記實,下闋記夢,襯托出對亡妻的思念,加深本詞的悲傷基調。

    既寫了王弗,又寫了詞人自己。詞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語如話家常,卻字字從肺腑鏤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著真淳。

    這首詞思致委婉,境界層出,情調凄涼哀婉,為膾炙人口的名作。 拓展資料: 全文: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譯文: 你我夫妻訣別已經整整十年,強忍不去思念可終究難相望。

    千里之外那座遙遠的孤墳啊,竟無處向你傾訴滿腹的悲涼。縱然夫妻相逢你也認不出我,我已經是灰塵滿面兩鬢如霜。

    昨夜我在夢中又回到了家鄉,在小屋窗口你正在打扮梳妝。你我二人默默相對慘然不語,只有流出淋漓熱淚灑下千行。

    料想得到我當年想她的地方,就在明月的夜晚矮松的山岡。 創作背景: 蘇東坡十九歲時,與年方十六的王弗結婚。

    王弗年輕美貌,且侍親甚孝,二人恩愛情深。可惜天命無常,王弗二十七歲就去世了。

    這對東坡是絕大的打擊,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 蘇軾在《亡妻王氏墓志銘》里說:“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趙郡蘇軾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師。

    六月甲午,殯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東北彭山縣安鎮鄉可龍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

    于平靜語氣下,寓絕大沉痛。

    3.唐詩宋詞江城子蘇東坡

    江城子1密州出獵原文: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翻譯: 我雖年老卻興起少年打獵的熱狂,左手牽著犬黃,右手舉起鷹蒼。

    戴上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領隨從千騎席卷平展的山岡。為了報答全城的人跟隨我出獵的盛意,看我親自射殺猛虎猶如昔日的孫郎。

    我雖沉醉但胸懷開闊膽略興張,鬢邊白發有如微霜,這又有何妨!什么時候派遣人拿著符節去邊地云中,像漢文帝派遣馮唐。我將使盡力氣拉滿雕弓,朝著西北瞄望,奮勇射殺敵人天狼 江城子2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譯文: 兩人一生一死,隔絕十年,音訊渺茫。

    不思念吧,但本來難忘。妻子的孤墳遠在千里,沒有地方與她交談凄涼的景況。

    即使相逢也料想不會認識,因為我四處奔波,灰塵滿面,鬢發如霜。 晚上忽然在隱約的夢境中回到了家鄉,只見妻子正在小窗前梳妝。

    兩人互相望著,沒有言語,只有淚千行。料想年年斷腸的地方,晚上明月照耀著長著小松樹的墳山。

    背景及解釋:這是一首悼亡詞。作者結合自己十年來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無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對亡妻永難忘懷的真摯情感和深沉的憶念。

    作者寫此詞時正在密州(今山東諸城)任知州,他的妻子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死于開封。到此時(熙寧八年)為止,前后已整整十年之久了。

    本篇在藝術上值得注意的特點之一便是直抒胸臆,感情真摯。由于作者對亡妻懷有極其深厚的情感,所以即使在對方去世十年之后,作者還幻想在夢中相逢。

    并且通過夢境(或與夢境相關的部分)來酣暢淋漓地抒寫自己的真情實感,既無避忌,又不隱晦。“不 思量,自難忘”,“無處話凄涼”,“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等句,都反映了直抒胸臆與吐屬自然這樣的特點。

    另一特點是想象豐富、構思精巧。作者從漫長的時間與廣闊的空間之中來馳騁自己的想象,并把過去,眼前,夢境與未來融為統一的藝術整體,緊緊圍繞“思量”、“難忘”四 字展開描寫。

    全詞組織嚴密,一氣呵成,但又曲折跌宕,波瀾起伏。 江城子3 湖上與張先同賦 時聞彈箏 鳳凰山上雨初晴。

    水風清,晚霞明。 一朵芙蓉,開過尚盈盈。

    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 忽聞江上弄哀箏。

    苦含情,遣誰聽? 煙斂云收,依約是湘靈。 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

    背景及解釋:此詞為蘇軾于熙寧五年(1072)至七年在杭州通判任上與當時已八十余歲的有名詞人張先(990-1078)同游西湖時所作。作者富有情趣地緊扣“聞彈箏”這一詞題,從多方面描寫彈箏者的美麗與音樂的動人。

    詞中將彈箏人置于雨后初晴、晚霞明麗的湖光山色中,使人物與景色相映成趣,音樂與山水相得益彰,在對人物的描寫上,作者運用了比喻和襯托的手法。 江城子4 孤山竹閣送述古 翠娥羞黛怯人看。

    掩霜紈,淚偷彈。 且盡一尊,收淚聽陽關。

    漫道帝城天樣遠,天易見,見君難。 畫堂新構近孤山。

    曲闌干,為誰安? 飛絮落花,春色屬明年。 欲棹小舟尋舊事,無處問,水連天。

    背景及解釋:這首詞作于公元1074年(宋神宗熙寧七年),是蘇軾早期送別詞中的佳作。詞中傳神地描摹歌妓的口氣,代她向即將由杭州調知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南)的僚友陳襄(字述古)表示惜別之意。

    此詞風格柔婉卻又哀而不傷,艷而不俗。作者對于歌妓的情態和心理描摹得細致入微,栩栩如生,讀來令人感嘆不已。

    上片描述歌妓餞別時的情景,下片模寫歌妓的相思之情。此詞上片寫人,下片寫景,兩片之間看似無甚聯系,其實上片由人及情,下片借景寓情,人與景都服從于離愁、別情的抒發,語似脫而意實聯。

    從風格上看,此詞近于婉約,感情細膩,但“天易見,見君難”、“無處問,水連天”等句,于委婉中仍透粗獷。 江城子5 別徐州 天涯流落思無窮。

    既相逢,卻匆匆。 攜手佳人,和淚折殘紅。

    為問東風余如許?春縱在,與誰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 背歸鴻,去吳中。

    回首彭城,清泗與淮通。 欲寄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

    譯:流落在滾滾紅塵中,人在天涯,思緒無窮!已經相逢了。在一起時候的歡樂卻是那么短暫。

    在我臨行之時,握著佳人纖細的玉手,欲語還休,只得流淚對著漫天飄零的落花。想要問溫暖的東風還留下多少?春天縱使還在,與誰共賞呢? 隋堤在陽春三月里的時候,水面上波光粼粼。

    我卻要在此時和向北歸家的鴻鵠背道而馳遠去南方的吳中,回頭遠望這第二故鄉般的徐州,我的心,心潮澎湃。清澈的泗水和徐州的淮河相通著,我想要把相思離別的眼淚寄給徐州,卻是流不到楚江的東面啊! 背景及解釋:此詞作于公元1079年暮春(史料記載為元豐二年三月)蘇軾由徐州調知湖州途中。

    詞中化用李商隱《無題》詩中“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4.蘇軾的詩詞全集江城子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宋代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江城子·密州出獵》

    宋代 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5.宋詞鑒賞請說說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窗前,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是蘇軾為悼念他死去的妻子而作的《江城子》。

    蘇軾與妻子王弗共同生活了十多年后,王弗因病去世,歸葬家鄉四川眉山的祖墳。 王弗死后十年,蘇軾有一次在夢中與亡妻相會,醒后寫下了這首詞。

    所以,詞一開始就點明十年來兩人生死阻隔。首先,詞人通過兩個假設的情景寫極度的思念。

    第一個設想是,想和千里之外的孤墳中的亡妻,共同訴說死別后的悲涼,這是不可能的愿望,卻顯出了詞人的一片癡心;第二個是進一步的設想,縱然有一天與亡妻相見,也應該互不認識了吧?因為這些年來,自己奔波官場,歷經滄桑,以致灰塵滿面,頭發斑白,已不是過去的我了! 緊接著上半闋表達的情感,在詞的下半闋中,詞人則緊扣題意,圍繞“夢”展開描寫。 詞人終于在夢中回到了家鄉,并在夢中見到了十年來日夜思念的妻子。

    他看見妻子正坐在小窗前,梳理著滿頭秀發。詞人只選取了妻子生前極平常的一個生活細節,而“梳妝”,正是他記憶深刻、永難忘懷的情形,抒情十分真切動人。

    而此時夢中相逢了,卻又對面不能言,只有淚千行。 虛實相生,情境真實,的確是千回百轉,無聲勝有聲。

    在詞的最后,寫夢后之情,幽冷的明月,照著埋葬亡妻的長滿短松樹的山岡,這正是令詞人最為悲痛的時候。全詞以寫景結束,既顯得情意悠長,又照應了前面的“孤墳”,造成回環反復的抒情結構。

    這首詞,上半闕直抒思念之情,因情成夢;下半闕虛寫夢境,夢中含情,情與夢渾然一體。 這首《江城子》,是一首使人蕩氣回腸的悼亡詞。

    6.蘇軾的《江城子》的原文

    1、原文

    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

    2、譯文

    兩人一生一死,隔絕十年,相互思念卻很茫然,無法相見。不想讓自己去思念,自己卻難以忘懷。妻子的孤墳遠在千里,沒有地方跟她訴說心中的凄涼悲傷。即使相逢也應該不會認識,因為我四處奔波,灰塵滿面,鬢發如霜。

    晚上忽然在隱約的夢境中回到了家鄉,只見妻子正在小窗前對鏡梳妝。兩人互相望著,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只有相對無言淚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著、長著小松樹的墳山,就是與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斷腸的地方。

    3、簡析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寫的一首悼亡詞,表現了綿綿不盡的哀傷和思念。此詞情意纏綿,字字血淚。上闕寫詞人對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寫實;下闕記述夢境,抒寫了詞人對亡妻執著不舍的深情,寫虛。上闕記實,下闕記夢,虛實結合,襯托出對亡妻的思念,加深全詞的悲傷基調。詞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語如話家常,卻字字從肺腑鏤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著真淳。全詞思致委婉,境界層出,情調凄涼哀婉,為膾炙人口的名作。

    7.閱讀下面一首宋詞江城子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彈箏蘇軾鳳凰山下雨

    小題1:(2分)寫美麗的山色湖光是為人物設置背景,使人物與自然景物相映成趣味。

    或:寫山色湖光為人物出場交代背景,以景的美麗襯托人的美麗。小題1: (2分)比喻、雙關——“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寫花的美麗輕盈,其實是借出水芙蓉比喻彈箏的美人,一語雙關; 襯托——“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將白鷺人格化,或許是因為仰慕美人,或許是因為音樂動聽而停息,以此襯托彈箏女的美麗或音樂的美妙。

    (答案只要合情合理即可,不必拘泥于文字。)小題1: (2分)最后三小句采用欲擒故縱的手法,未正面寫人、寫音樂,反而寫曲終人散,只見青翠的山峰仍靜靜地立在湖邊,仿佛那哀怨的音樂仍蕩漾在山水之間,縈繞在人的心頭,言有盡而意無窮。

    (要扣音樂評論,點到“言有盡而意無窮”之意。) 略。

    8.蘇軾為什么會寫宋詞《江城子》

    蘇軾19歲與王弗結婚,而后出蜀入仕,夫妻琴瑟調和,甘苦與共。

    10年后王 弗亡故,歸葬于家鄉的祖塋。這首詞是蘇軾在密州一次夢見王弗后寫的,距王弗 之卒又是10年了。

    生者與死者雖然幽明永隔,感情的紐帶卻結而不解,始終存 在。“不思量,自難忘”兩句,看來平常,卻出自肺腑,十分誠摯。

    這首詞道出了一對夫妻的正常感情,它像日常生活一樣,平淡無奇,然而淡 而彌永,久而彌篤,因此才能生死不渝。家庭氛圍和諧,夫妻琴瑟調和,夫妻之間的感情只會歷久彌新,即便在曰常 生活中顯得很平淡,但這冥冥中似乎符合能量守恒定律,淡而持久。

    9.鑒賞“江城子宋蘇軾”江城子宋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

    注釋】 這是一首悼亡詞。

    作者結合自己十年來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無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對亡妻永難忘懷的真摯情感和深沉的憶念。 【譯文】 兩人一生一死,隔絕十年,音訊渺茫。

    不思念吧,但本來難忘。妻子的孤墳遠在千里,沒有地方與她交談凄涼的景況。

    即使相逢也料想不會認識,因為我四處奔波,灰塵滿面,鬢發如霜。 晚上忽然在隱約的夢境中回到了家鄉,只見妻子正在小窗前梳妝。

    兩人互相望著,沒有言語,只有淚千行。料想年年斷腸的地方,晚上明月照耀著長著小松樹的墳山。

    作者寫此詞時正在密州(今山東諸城)任知州,他的妻子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死于開封。 到此時(熙寧八年)為止,前后已整整十年之久了。

    詞前小序明確指出本篇的題旨是“記夢”。然而,夢中的景象只在詞的下片短暫出現,在全篇中并未居主導地位。

    作者之所以能進入“幽夢”之鄉,并且能以詞來“記夢”。完全是作者對亡妻朝思暮念、長期不能忘懷所導致的必然結果。

    所以開篇使點出了“十年生死兩茫茫”這一悲慘的現實。這里寫的是漫長歲月中的個人悲涼身世。

    生,指作者;死,指亡妻。這說明,生者與死者兩方面都在長期相互懷念,但卻消息不通,音容渺茫了。

    作者之所以將生死并提,除闡明題旨的作用之外,其目的還在于強調生者的悲思,所以,接下去立即出現“不思量,自難忘”這樣的詞句。 “不思量”,實際上是以退為進,恰好用它來表明生者“自難忘”這種感情的深度。

    “千 里孤墳,無處話凄涼”二句,馬上對此進行補充。闡明“自難忘”的實際內容。

    王氏死后葬于蘇軾故鄉眉山,所以自然要出現“千里孤墳”,兩地睽隔的后果,作者連到墳前奠祭的時機也難以得到。 死者“凄涼”,生者心傷。

    “十年”,是漫長的時間;“千 里”,是廣闊的空間。在這漫長廣闊的時間空間之中,又隔阻著難以逾越的生死之間的界限,作者又怎能不倍增“無處話凄涼”的感嘆呢?時、空、生死這種種界限難以跨越,那只好乞諸于夢中相會了。

    以上四句為“記夢”作好了鋪墊。 上片末三句筆鋒頓轉,以進為退,設想出縱使相逢卻不相識這一出人意外的后果。

    這三句有很大的含量,其中揉進了作者十年來宦海沉浮的痛苦遭際,揉進了對亡妻長期懷念的精神折磨,揉進十年的歲月與體態的衰老。設想;即使突破了時、空與生死的界限,生者死者得以仍然“相逢”, 但相逢時恐怕對方也難以“相識”了。

    因為十年之后的作者已“塵滿面,鬢如霜”,形同老人了。這三句是從想象中的死者的反映方面,來襯托作者十年來所遭遇的不幸(包括反對新法而乞求外調出京的三年生活在內)和世事的巨大變化。

    下片寫夢境的突然出現:“夜來幽夢忽還鄉”。就全詞來講。

    本篇的確是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而此句則悲中寓喜。 “小軒窗,正梳妝”,以鮮明的形象對上句加以補充,從而使夢境更帶有真實感。

    仿佛新婚時,作者在王氏身旁,眼看她沐浴晨光對鏡理妝時的神情儀態,心里滿是蜜意柔情。然而,緊接著詞筆由喜轉悲。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這兩句上應“千里 孤墳”兩句,如今得以“還鄉”,本該是盡情“話凄涼”之時,然而,心中的千言萬語卻一時不知從哪里說起,只好“相顧無言”,一任淚水涌流。

    這五句是詞的主題:“記夢”。正由于夢境虛幻,所以詞的意境也不免有些迷離惝恍,作者不可能而且也用不著去盡情描 述。

    這樣,反而可以給讀者留有想象的空間。結尾三句是夢后的感嘆,同時也是對死者的慰安。

    如果聯系開篇的“十年”,再加上無限期的“年年”,那么,作者對亡妻的懷戀,不就是“此恨綿綿無絕期”了么?本篇在藝術上值得注意的特點之一便是直抒胸臆,感情真摯。 由于作者對亡妻懷有極其深厚的情感,所以即使在對方去世十年之后,作者還幻想在夢中相逢。

    并且通過夢境(或與夢境相關的部分)來酣暢淋漓地抒寫自己的真情實感,既無避忌,又不隱晦。“不 思量,自難忘”,“無處話凄涼”,“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等句,都反映了直抒胸臆與吐屬自然這樣的特點。

    另一特點是想象豐富、構思精巧。作者從漫長的時間與廣闊的空間之中來馳騁自己的想象,并把過去,眼前,夢境與未來融為統一的藝術整體,緊緊圍繞“思量”、“難忘”四 字展開描寫。

    全詞組織嚴密,一氣呵成,但又曲折跌宕,波瀾起伏。上片八句寫夢前的憶念及感情上的起伏,下片前五句寫夢中的悲喜,末三句述夢后的喟嘆。

    情節,有起有伏;用筆,有進有退,感情,有悲有喜;極盡曲折變化之能事。再一特點是語言爽快,純系白描。

    由于這是一首抒寫真情實感的詞作,語言也極其樸素自然,真情實境.明白如話,毫無雕琢的痕跡。這樣質樸的語言又與不同的句式(三、四、五、七言)的交錯使用相結合,使這首詞既俊爽而又音響凄厲,恰當地表現出作者心潮激蕩、勃郁不平的思想感情。

    具有一種古詩和律詩所難以產生的內在的節奏感和扣人心弦的藝術魅力。 唐五代及北宋描寫婦女的詞篇,多數境界狹窄,詞語塵下。

    蘇軾此詞境界開闊,感情純真,品格高尚,讀來使人耳目一新。用詞來悼亡,是蘇軾首創。

    在擴大詞的題材,在豐富詞的表現力方面,本。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宋詞蘇軾江城子

    詩詞

    唐詩楷書

    閱讀(209)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唐詩楷書,內容包括書法古詩求一篇可以寫書法的古詩短一點的要作者、朝代、題目作,田英章楷書古詩七律詩,古詩書法:得今號花皆入句。杜甫之七言絕句,現存107首,約占其詩作全集十分之一,選取其中幾首。【少年行兩首】其一莫笑田

    詩詞

    鄧麗君古裝演繹的十二首宋詞歌曲

    閱讀(499)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鄧麗君古裝演繹的十二首宋詞歌曲,內容包括鄧麗君哪首歌是古代詩人作詞,鄧麗君唐詩宋詞的歌曲,鄧麗君淡淡幽情都專歌曲尤其是以詩詞為主題的。鄧麗君1983年的一張大碟&lt;淡淡幽情&gt;里收錄的都是由古詩詞譜曲的歌,曲目如下:

    詩詞

    不要長的宋詞

    閱讀(255)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不要長的宋詞,內容包括要一首一分半鐘的詩詞不要太長能背下來適合小學五年級,不要太長的宋詞,兩個詩人(每個2首)的宋詞和一個宋詞的故事如題.宋詞不要太長,故。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

    詩詞

    描寫深圳夏天的詩句

    閱讀(31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描寫深圳夏天的詩句,內容包括描寫夏天的詩句,描寫夏天的詩句,形容夏天的詩句急急急。四月秀葽,五月鳴蜩 秀:指草類植物結子。葽:草名,又叫“遠志”,味苦,可入藥。蜩:蟬,又名知了。 此描寫夏天的詩意:四月遠志結子了,五月

    詩詞

    名字唐詩

    閱讀(17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名字唐詩,內容包括要古詩的名字內容是九年級上的全部古詩哦,求古詩起名,古詩名稱和古詩作者1.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2.等閑識。【原文】 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

    詩詞

    宋詞詩詞五言

    閱讀(207)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宋詞詩詞五言,內容包括200首唐詩五言絕句100首宋詞,最簡單的20首唐詩(五言絕句)或宋詞或元曲,唐詩三百首有多少五言絕句。五言絕句 1.鹿柴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2.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

    詩詞

    描寫曉星的詩句

    閱讀(283)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描寫曉星的詩句,內容包括關于星的詩句,1、嫦娥一詩中,長河、曉星分別指的是()和().我們學過的詩句,關于星的詩句。七夕年代:【唐】 作者:【杜牧】 體裁:【七絕】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嫦

    詩詞

    素唐詩

    閱讀(235)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素唐詩,內容包括帶素字的古詩,含有"素"字的古詩詞,中國燦爛的文化,素有唐詩,宋(),元(),明清()之說.即詩歌是。早 梅 齊己 萬木凍欲折, 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 禽窺素艷來。 明年如應律, 先發望春臺。青溪

    詩詞

    宋詞視頻有哪些

    閱讀(18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宋詞視頻有哪些,內容包括宋詞學習視頻,請問哪里有誦讀唐詩宋詞的視頻教程喜歡唐詩宋詞,因古今字的讀音,有個專門講唐詩宋詞的視頻,結尾還是“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音頻: 1.唐詩宋詞朗誦: 2.經典古文唐詩宋詞名家朗誦

    詩詞

    音唐詩

    閱讀(27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音唐詩,內容包括諧音的古詩.至少要2首.,帶拼音的《唐詩300首》,諧音古詩大全。竹枝 年代:【唐】 作者:【劉禹錫】 體裁:【七絕】 楊柳青青江水平, 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 諧 音 詩

    詩詞

    宋詞江城子老夫

    閱讀(407)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宋詞江城子老夫,內容包括閱讀宋詞《江城子?密州出獵》,完成下列各題江城子?密州出獵蘇,《江城子》詩詞,詩詞賞析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1)所謂“最妙的一個字”,即指“練字”,指某一字在寫

    詩詞

    唐詩詩的圖片

    閱讀(225)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唐詩詩的圖片,內容包括男主角叫沈思辰女主角叫唐詩詩的小說,請問有關香港演員唐詩詩的有關資料,意林小小姐唐詩詩是誰。你要找的 是 唐詩詠吧 中文名:唐詩詠原名:唐思盈羅馬拼音:Tong Sze Wing英文名:Natalie Tong花名:日本妹

    詩詞

    唐詩宋詞骷髏

    閱讀(22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唐詩宋詞骷髏,內容包括唐詩宋詞元曲漢,唐詩宋詞里有,請問誰知道唐詩宋詞的分類么。詩中春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詩詞

    《唐詩三百首》全集

    閱讀(183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唐詩三百首》全集,內容包括收集唐詩三百首的其中十首.,帶拼音的《唐詩300首》,古詩三百首李白5字。唐詩300首 《春曉》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鹿柴》作者: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詩詞

    鄧麗君古裝演繹的十二首宋詞歌曲

    閱讀(499)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鄧麗君古裝演繹的十二首宋詞歌曲,內容包括鄧麗君哪首歌是古代詩人作詞,鄧麗君唐詩宋詞的歌曲,鄧麗君淡淡幽情都專歌曲尤其是以詩詞為主題的。鄧麗君1983年的一張大碟&lt;淡淡幽情&gt;里收錄的都是由古詩詞譜曲的歌,曲目如下:

    詩詞

    不要長的宋詞

    閱讀(255)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不要長的宋詞,內容包括要一首一分半鐘的詩詞不要太長能背下來適合小學五年級,不要太長的宋詞,兩個詩人(每個2首)的宋詞和一個宋詞的故事如題.宋詞不要太長,故。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

    詩詞

    宋詞詩詞五言

    閱讀(207)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宋詞詩詞五言,內容包括200首唐詩五言絕句100首宋詞,最簡單的20首唐詩(五言絕句)或宋詞或元曲,唐詩三百首有多少五言絕句。五言絕句 1.鹿柴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2.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

    詩詞

    贊美年華青春的唐詩宋詞

    閱讀(309)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贊美年華青春的唐詩宋詞,內容包括形容流年的唐詩宋詞,贊美年華的詩詞,有沒有那種歌頌,贊美青春大好時光的古詩詞。不嘆流年惜眾芳(唐·劉禹錫·《竇朗州見示與澧州元郎中早秋贈答命同作》)2、流年惝恍不饒我(唐·白居易·《和

    詩詞

    表達閑情逸致的宋詞

    閱讀(24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表達閑情逸致的宋詞,內容包括古詩詞中講閑情逸致的各位大俠們幫下我哈古代詩詞中講,求富有禪意、表現閑情逸致的詩句,古詩詞中講閑情逸致的。山居秋暝王維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詩詞

    初中生應背宋詞

    閱讀(19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初中生應背宋詞,內容包括初中生必背古詩詞70首,初中生必背古詩詞求:初中生必背古詩詞八十首,初中生必背的古詩,文言文,要原文的==。您好,我查了一下初中三年蘇教版的課本,必備的古詩有這些關雎 蒹葭 觀滄海 飲酒 送杜少府之任

    詩詞

    宋詞選作者簡介

    閱讀(20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宋詞選作者簡介,內容包括求凄美的宋詞名篇10句,宋詞作者簡介,宋詞三百首作者是誰。溫庭筠 夢江南(二首)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斜。 梳洗罷,獨依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①脈脈

    詩詞

    宋詞大全思鄉

    閱讀(40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宋詞大全思鄉,內容包括求思鄉的詩句,5句,思鄉宋詞要全首,思念家鄉的宋詞,古思鄉詩詞大全。思念家鄉 宋詞 五二、陽關三別 含淚與君別, 多少春秋音塵絕? 終日望君君不見, 唯見夕陽斜。 含淚與君別, 肝腸寸斷又奈何? 夢里問君

  • <td id="862kg"></td>
  • <td id="862kg"><option id="862kg"></option></td>
  • 狼友av永久网站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