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寫“湖中月亮”的詩句是哪句
【詩句】: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原文】:
《渡荊門送別》唐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譯文】:
乘船遠行,路過荊門一帶,來到楚國故地。青山漸漸消失,平野一望無邊。長江滔滔奔涌,流入廣袤荒原。
月映江面,猶如明天飛鏡;云彩升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故鄉之水戀戀不舍,不遠萬里送我行舟。
【賞析】:
這首詩是李白出蜀時所作。李白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遠行,經巴渝,出三峽,直向荊門山之外駛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帶楚國故地游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指的就是這一壯游。這時候的青年詩人,興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縱情觀賞巫山兩岸高聳云霄的峻嶺,一路看來,眼前景色逐漸變化,船過荊門一帶,已是平原曠野,視域頓然開闊,別是一番景色。
【作者介紹】: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
2.描寫湖水的詩句有那些
>-----馮延巳 風乍起,吹縐一池春水.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捋紅杏蕊.斗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花搖情滿江樹.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 孤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蘇軾《夜泛西湖五絕》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底.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楊萬里《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 春題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明代王瀛《蘇公堤》中“蔭濃煙柳藏鶯語,香散風花逐馬蹄”的詩句.詩句集中描寫了蘇堤醉人的景色.“西湖風景六條橋,一株楊柳一株桃.”每到陽春三月,柳絲輕揚,翠浪翻空,碧桃吐艷,紅霞滿地,十里長堤,彌漫著綠煙彩霧,馨香馥郁,令人陶醉.明代張寧《蘇堤春曉》詩道:“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畫船人未起,側枕聽鶯啼.”南宋吳唯信《蘇堤清明即事》詩云:“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陸游也有 “花滿蘇堤柳滿煙”的詩句.可見,寫蘇堤都離不開煙柳、紅桃、歌鶯.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白居易 徑行塔下幾春秋,每恨無因到上頭.-----鄭清。
3.描寫湖水的詩句
<;謁金門>>;-----馮延巳
風乍起,吹縐一池春水。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捋紅杏蕊。
斗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張若虛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花搖情滿江樹。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
孤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蘇軾《夜泛西湖五絕》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底。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
楊萬里《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
春題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明代王瀛《蘇公堤》中“蔭濃煙柳藏鶯語,香散風花逐馬蹄”的詩句。詩句集中描寫了蘇堤醉人的景色。“西湖風景六條橋,一株楊柳一株桃。”每到陽春三月,柳絲輕揚,翠浪翻空,碧桃吐艷,紅霞滿地,十里長堤,彌漫著綠煙彩霧,馨香馥郁,令人陶醉。明代張寧《蘇堤春曉》詩道:“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畫船人未起,側枕聽鶯啼。”南宋吳唯信《蘇堤清明即事》詩云:“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陸游也有 “花滿蘇堤柳滿煙”的詩句。可見,寫蘇堤都離不開煙柳、紅桃、歌鶯。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白居易
徑行塔下幾春秋,每恨無因到上頭。-----鄭清
4.有關湖的詩句
描寫湖泊的詩句
1、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劉禹錫《望洞庭》
2、日落長沙秋色遠,不知何處吊湘君。--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
3、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孟浩然《臨洞庭湖贈章丞相》
4、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5、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唐·劉禹錫《望洞庭》
6、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范仲淹《岳陽樓記》
7、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
8、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9、舟如空里泛,人似鏡中行。——釋惠標《詠水》
10、煙波不動影沉沉,碧色全無翠色深。--雍陶《題君山》
11、洞庭西望楚江分,水盡南天不見云。
12、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宋·楊萬里《小池》
13、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畫船人未起,側枕聽鶯啼。——張寧
14、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陽樓》
15、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
16、南匯群崖水,北注何奔放。--韓愈《登岳陽樓》
17、洞庭九州間,厥大誰與讓?
18、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19、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20、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宋·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5.寫出關于“湖”的詩句
劉禹錫的 望洞庭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夕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 瀟湘八景詩·洞庭夜月 宋·張經 秋夜凈無云,嫦娥展孤鏡。灝氣浸澄波,蕩漾光還定。
------------------------------------------------------------------------------------ 登岳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錢 塘 湖 春 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飲 湖 上 初 晴 后 雨 [宋] 蘇軾 水光瀲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春題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南宋)林升 歐陽修《西湖》詩:菡萏香消畫舸浮,使君寧復憶揚州。
都將二十四橋月,換得西湖十頃秋 西湖留別 【唐】白居易 征途行色慘風煙,祖帳離聲咽管弦。翠黛不須留五馬,皇恩只許住三年。
綠藤陰下鋪歌席,紅藕花中泊妓船。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
杭州回舫 【唐】白居易 自別錢塘山水后,不多飲酒懶吟詩。欲將此意憑回棹,報與西湖風月知。
寄題余杭郡樓兼呈裴使君 【唐】白居易 官歷二十政,宦游三十秋。江山與風月,最憶是杭州。
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頭。綠觴春送客,紅燭夜回舟。
不敢言遺愛,空知念舊游。憑君吟此句,題向望濤樓。
和西川李尚書漢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唐】劉禹錫 木落漢川夜,西湖懸玉鉤。旌旗環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極想前事,神交如共游。瑤琴久已絕,松韻自悲秋。
潁州從事西湖亭宴餞 【唐】許渾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離歌酒一杯。城帶夕陽聞鼓角,寺臨秋水見樓臺。
蘭堂客散蟬猶噪,桂楫人稀鳥自來。獨想征車過鞏洛,此中霜菊繞潭開。
題磻溪垂釣圖 【唐】羅隱 呂望當年展廟謨,直鉤釣國更誰如。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須供使宅魚。
重別西湖 【唐】李紳 浦邊梅葉看凋落,波上雙禽去寂寥。吹管曲傳花易失,織文機學羽難飄。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勵秋深拂翠翹。繁艷彩毛無處所,盡成愁嘆別溪橋。
題臨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當汴州。
曉出凈慈寺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飲湖上,初晴后雨 【宋】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岳鄂王墓 【元】趙子昂 鄂王墓上草離離,秋日荒涼石獸危。南渡君臣輕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勝悲。
憶西湖 【明】張煌言 夢里相逢西子湖,誰知夢醒卻模糊。高墳武穆連忠肅,添得新祠一座無。
西湖雜詩 【清】黃任 珍重游人入畫圖,樓臺繡錯與茵鋪。宋家萬里中原土,博得錢塘十頃湖。
聞意索三門灣以兵輪三艘迫浙江有 【清】康有為 凄涼白馬市中簫,夢入西湖數六橋。絕好江山誰看取?濤聲怒斷浙江潮。
南游吟草 【現當代】郁達夫 武夷三十六雄峰,九曲清溪境不同。山水若從奇處看,西湖終是小家容。
宋 蘇軾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湖上清涼月更好,天邊旅人猶未歸。---鮑溶《湖上望月》向夜欲歸愁未了,滿湖明月小船回。
---白居易《百花亭晚望夜歸》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楊萬里《曉出凈慈送林子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宋.蘇軾) 孤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蘇軾《夜泛西湖五絕》楊萬里-----三處西湖一色秋,錢塘穎水與羅浮 《西湖十景》詩:一峰一高人,兩人相與語。
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兩峰插云) 湖氣冷如冰,月光淡于雪。
肯棄與三潭,杭人不看月。(三潭印月) 高柳蔭長堤,疏疏漏殘月。
蹩躠步松沙,恍疑是踏雪。(斷橋殘雪) 夜氣滃南屏,輕嵐薄如紙。
鐘聲出上方,夜渡空江水。(南屏晚鐘) 煙柳幕桃花,紅玉沉秋水。
文弱不勝夜,西施剛睡起。(蘇堤春曉) 頰上帶微酡,解頤開笑口。
何物醉荷花,暖風原似酒。(曲院風荷) 深柳叫黃鸝,清音入空翠。
若果有詩腸,不應比鼓吹。(柳浪聞鶯) 殘塔臨湖岸,頹然一醉翁。
奇情在瓦礫,何必藉人工。(雷峰夕照) 秋空見皓月,冷氣入林皋。
靜聽孤飛雁,聲輕天正高。(平湖秋月) 。
6.描寫山水月的詩句
描寫山水的詩句: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張志和《漁歌子》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綠遍山原白滿州,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翁卷《鄉村四月》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杜甫《絕句》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杜牧《江南春》 描寫水的詩句: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駱賓王《詠鵝》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劉禹錫《望洞庭》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白居易《憶江南》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楊萬里《小池》 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蘇軾《惠崇春江曉景》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王維:《鹿柴》)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山月}) 7.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李白:《獨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9.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辛棄疾:《菩薩蠻&S226;書江西造口壁》)) 1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月亮的詩句:唐·王維: 不見鄉書傳雁足,惟見新月吐蛾眉。
唐·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晉·陶淵明: 春秋滿四澤,夏云多奇峰,秋月揚明輝,冬嶺秀孤松。 唐·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宋·晏幾道: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唐·劉禹錫: 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傾如熔金。
唐·白居易: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唐·張若虛: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清·蕭詩: 遼海吞邊月,長城鎖亂山。 唐·杜甫: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清·張惠言: 梅花雪,梨花月,總相思。自是春來不覺去偏知。
唐·杜甫: 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清·梁章鉅: 清風明月本無價,近山遙水皆有情。 宋·蘇軾: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宋·歐陽修: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 3、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李白 4、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 5、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李白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李白 7、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 8、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李白 9、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10、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李白 11、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12、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王維 13、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 14、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 15、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
馬戴 16、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盧綸 17、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 18、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 杜甫 19、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陶淵明 20、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李煜 21、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辛棄疾 22、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23、一彈流水一彈月,半入江風半入云。
對聯 2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劉方平 25、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李商隱 26、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蘇軾 27、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蘇軾 28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張繼 29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歐陽修 30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蘇軾 31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清詩紀事》/z/q737337626.htm?an=0&si=1。
7.有關“洞庭”和“月”的詩句..
臨洞庭上張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注釋】: 【注解】: 1、張丞相:指張九齡。
2、涵虛: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3、混太清:與天混成一體。
4、云夢澤:古時云澤和夢澤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區。 5、濟:渡。
6、端居:安居。 【韻譯】: 八月洞庭湖水盛漲浩渺無邊, 水天含混迷迷接連太空。
云夢二澤水氣蒸騰白白茫茫, 波濤洶涌似乎把岳陽城撼動。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與槳, 圣明時代閑居委實羞愧難容。
閑坐觀看別人辛勤臨河垂釣, 只能白白羨慕別人得魚成功。 【評析】: 這是一首“干祿”詩。
所謂“干祿”,即是向達官貴人呈獻詩文,以求引薦錄 用。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張九齡為丞相,作者西游長安,以此詩獻之,以 求錄用。
詩前半泛寫洞庭波瀾壯闊,景色宏大,象征開元的清明政治。后半即景生 情,抒發個人進身無路,閑居無聊的苦衷,表達了急于用世的決心。
全詩頌對方,而 不過分;乞錄用,而不自貶,不亢不卑,十分得體。 洞庭湖 【唐】曹松 東西南北各連空,波上唯留小朵峰。
長與岳陽翻鼓角,不離云夢轉魚龍。 吸回日月過千頃,鋪盡星河剩一重。
直到劫馀還作陸,是時應有羽人逢。 舟泛洞庭 【唐】杜甫 蛟室圍青草,龍堆擁白沙。
護江盤古木,迎棹舞神鴉。 破浪南風正,收帆畏日斜。
云山千萬疊,底處上仙槎。 早發洞庭 【唐】方干 長天接廣澤,二氣共含秋。
舉目無平地,何心戀直鉤。 孤鐘鳴大岸,片月落中流。
卻憶鴟夷子,當時此泛舟。 洞庭玩月 【唐】韓偓 洞庭湖上清秋月,月皎湖寬萬頃霜。
玉碗深沈潭底白, 金杯細碎浪頭光。寒驚烏鵲離巢噪,冷射蛟螭換窟藏。
更憶瑤臺逢此夜,水晶宮殿挹瓊漿。 賦洞庭 【唐】可朋 周極八百里,凝眸望則勞。
水涵天影闊,山拔地形高。 賈客停非久,漁翁轉幾遭。
颯然風起處,又是鼓波濤。 洞庭隱 【唐】來鵠 高臥洞庭三十春,芰荷香里獨垂綸。
莫嫌無事閑銷日,有事始憐無事人。 秋登巴陵望洞庭 【唐】李白 清晨登巴陵,周覽無不極。
明湖映天光,徹底見秋色。 秋色何蒼然,際海俱澄鮮。
山青滅遠樹,水綠無寒煙。 來帆出江中,去鳥向日邊。
風清長沙浦,山空云夢田。 瞻光惜頹發,閱水悲徂年。
北渚既蕩漾,東流自潺湲。 郢人唱白雪,越女歌采蓮。
聽此更腸斷,憑崖淚如泉。 宿洞庭 【唐】李端 白水連天暮,洪波帶日流。
風高云夢夕,月滿洞庭秋。 沙上漁人火,煙中賈客舟。
西園與南浦,萬里共悠悠。 洞庭遇秋 【唐】李群玉 塵愁老來顏,久與江山隔。
逍遙澄湖上,洗眼見秋色。 涼波弄輕棹,湖月生遠碧。
未減遙客情,西望杳何極。 過洞庭 【唐】李嶼 浩渺注橫流,千潭合萬湫。
半洪侵楚翼,一汊屬吳頭。 動軸當新霽,漫空正仲秋。
勢翻荊口迮,聲擁岳陽浮。 遠脈滋衡岳,微涼散橘洲。
星辰連影動,嵐翠逐隅收。 漸落分行雁,旋添趁伴舟。
升騰人莫測,安穩路何憂? 氣與塵中別,言堪象外搜。此身如粗了,來把一竿休。
洞庭魚 【唐】李商隱 洞庭魚可拾,不假更垂罾。鬧若雨前蟻,多于秋后蠅。
豈思鱗作簟,仍計腹為燈。浩蕩天池路,翱翔欲化鵬。
岳陽館中望洞庭湖 【唐】劉長卿 萬古巴丘戍,平湖此望長。問人何淼淼,愁暮更蒼蒼。
疊浪浮元氣,中流沒太陽。孤舟有歸客,早晚達瀟湘。
洞庭秋月行 【唐】劉禹錫 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頃如熔金。孤輪徐轉光不定, 游氣蒙蒙隔寒鏡。
是時白露三秋中,湖平月上天地空。 岳陽樓頭暮角絕,蕩漾已過君山東。
山城蒼蒼夜寂寂, 水月逶迤繞城白。蕩槳巴童歌竹枝,連檣估客吹羌笛。
勢高夜久陰力全,金氣肅肅開星躔。浮云野馬歸四裔, 遙望星斗當中天。
天雞相呼曙霞出,斂影含光讓朝日。 日出喧喧人不閑,夜來清景非人間。
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里一青螺。
懷洞庭 【唐】齊己 憶過巴陵歲,無人問去留。中宵滿湖月,獨自在僧樓。
漁父真閑唱,靈均是謾愁。今來欲長往,誰借木蘭舟。
洞庭湖 【唐】宋之問 地盡天水合,朝及洞庭湖。初日當中涌,莫辨東西隅。
晶耀目何在,瀅熒心欲無。靈光晏海若,游氣耿天吳。
張樂軒皇至,征苗夏禹徂。楚臣悲落葉,堯女泣蒼梧。
野積九江潤,山通五岳圖。風恬魚自躍,云夕雁相呼。
獨此臨泛漾,浩將人代殊。永言洗氛濁,卒歲為清娛。
要使功成退,徒勞越大夫。 洞庭湖 【唐】許棠 空江浩蕩景蕭然,盡日菰蒲泊釣船。
青草浪高三月渡, 綠楊花撲一溪煙。情多莫舉傷春目,愁極兼無買酒錢。
猶有漁人數家住,不成村落夕陽邊。 洞庭湖 【唐】元稹 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
駕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 虞巡竟安在,軒樂詎曾過。
唯有君山下,狂風萬古多。 過洞庭 【唐】朱慶馀 帆掛狂風起,茫茫既往時。
波濤如未息,舟楫亦堪疑。 旅雁投孤島,長天下四維。
前程有平處,誰敢與心期。
8.和湖有關的詩句
王維
湖上一回首①,青山卷白云。 【輞川集 欹湖】
丘丹
湖水龍為鏡,爐峰氣作煙。 【狀江南 季冬】
白居易
郭外迎人月,湖邊醒酒風。 【湖上夜飲】
嚴維
池邊草作徑,湖上葉如船。 【狀江南 季春】
張翚
孤坐正愁緒,湖南誰搗衣。 【絕句】
李白
湖闊數千里,湖光搖碧山。 【陪從祖濟南太守泛鵲山湖三首 其二】
湖西正有月,獨送李膺還。 【陪從祖濟南太守泛鵲山湖三首 其二】
船上齊橈樂,湖心泛月歸。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其二】
錢珝
湖口分江水,東流獨有情。 【江行無題一百首 其九十五】
崔國輔
湖南送②君去①,湖北送③君歸。 【湖南曲】
湖里鴛鴦鳥④,雙雙他自飛。 【湖南曲】
韓愈
湖上新亭好,公來日出初。 【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伯芻)三堂新題二十一詠 新亭】
宋
文天祥
湖光與天遠④,屈注滄江流⑤。 【江丞相萬里第四十五】
方岳
湖南寧幾州,耕鑿偷馀生。 【以人生五馬貴莫受二毛侵為韻送胡獻叔守邵陽 其二】
王遂
湖山盡行樂,愁殺岳將軍①。 【登楊府風云閣】
白玉蟾
湖光清似鏡,俯仰兩青天。 【南湖】
龍輔
湖色開明鏡,巒光列翠屏。 【山中寄外 其二】
呂陶
湖中少塵氛,事外得野趣。 【寄題洋川與可學士公園十七首 其一 湖橋】
朱熹
云氣一吞吐,湖江心渺然。 【汲清泉漬奇石置熏爐其后香煙被之江山云物居然有萬里趣因作四小詩 其一】
月色三秋白,湖光四面平。 【奉同張敬夫城南二十詠 其一十三 月榭】
人境諒非遙,湖山自幽絕。 【奉同張敬夫城南二十詠 其一十五 西嶼】
湖光湛不流,嵌竇亦潛注。 【奉同張敬夫城南二十詠 其一十六 淙琤谷】
湖平秋水碧,桂棹木蘭舟。 【奉同張敬夫城南二十詠 其一十九 采菱舟】
許及之
山坪縈霧草,湖濼漾煙蘆。 【綠野堂】
湖山遠鐘鼎,往往屬田舍。 【土湖】
公自得盤洲,湖山買無價。 【土湖】
湖邊誰摘芡,輕度藕花風。 【芡曲】
9.關于湖和柳樹的詩句
踏藕
年代:【宋】 作者:【蘇轍】
春湖柳色黃,宿藕凍猶僵。
翻沼龍蛇動,撐船牙角長。
清泉浴泥滓,粲齒碎冰霜。
莫使新梢盡,炎風翠蓋涼。
春日歸思
年代:【唐】 作者:【王翰】
楊柳青青杏發花,年光誤客轉思家。
不知湖上菱歌女,幾個春舟在若耶。
西亭春望
年代:【唐】 作者:【賈至】
日長風暖柳青青,北雁歸飛入窅冥。
岳陽城上聞吹笛,能使春心滿洞庭。
念奴嬌 莫愁湖
年代:【清】 作者:【鄭燮】
鴛鴦二字,是紅閨佳話,然乎否否?
多少英雄兒女態,釀出禍胎冤藪。
前殿金蓮,后庭玉樹,風雨催殘驟。
盧家何幸,一歌一曲長久!
即今湖柳如煙,湖云似夢,湖浪濃于酒。
山下藤蘿飄翠帶,隔水殘霞舞袖。
桃葉身微,莫愁家小,翻借詞人口。
風流何罪?無榮無辱無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