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關螢火蟲的詩句
關于螢火蟲的詩詞◎詠螢——蕭繹(南朝) “本將秋草并,今與夕風輕。
騰空類星隕,拂樹若生花。屏疑神火照,簾似夜珠明。
逢君拾光彩,不吝此生輕。” 詩的前兩句說螢火蟲本附在秋草上,入夜在晚風中輕盈飄飛。
后六句贊頌螢火蟲的光彩。通過“類星隕”、“若生花”、“疑神火”、“似夜珠”四個生動的比喻,把螢火蟲的異常光彩鮮明地凸現出來。
后兩句托物寓意,運用擬人手法,以螢火蟲的口吻,表示只要遇到知音,不惜奉獻出微薄的力量。 ◎詠螢——虞世(南唐) “的歷流光小,飄搖若翅輕。
恐畏無人識,獨自暗中明。” 詩的前兩句,形容螢火之小,螢翅之輕;后兩句議論,表明螢火蟲不甘默默無聞,獨自在暗夜發光,以昭示自己的存在。
詩人雖然沒有揭示寓意,卻給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 ◎詠螢火——李白(唐) “雨打燈難滅,風吹色更明。
若非天上去,定作月邊星。” 該詩句句寫螢火,卻未見螢字。
一、二兩句以務實的筆法贊美螢火蟲,突出螢火蟲的整體視覺形象:既是雨打不滅的燈,又是風一吹就更加鮮明的光亮。三、四兩句展開想象,以務虛的筆法為螢火蟲定位:如此不怕風吹雨打的螢火,它的走向,假若不是上天去,也一定是月亮旁邊的一顆星!想象奇特,引人遐思。
◎玩螢火——韋應物(唐) “時節變衰草,物色近新秋。度月影才斂,繞竹光復流。”
秋夜賞玩螢火蟲的情景。詩雖纖巧,卻以清新的筆調、曉暢的語言寫出了螢火蟲形體微小,發光細弱的弱點。
三、四兩句對螢火蟲在月下竹林飛來飛去的情景,刻畫得尤為形象。 ◎秋夕——杜牧(唐)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這首詩寫的是一個失意宮女的孤獨生活和凄涼心情。
“輕羅小扇撲流螢”,含蓄蘊藉,耐人咀嚼。古人說腐草化螢,雖然是不科學的,但螢總是生在草叢、冢間那些荒涼的地方的。
如今,在宮女居住的庭院里竟然有流螢飛動,宮女生活的凄涼也就可想而知了。從宮女撲螢的動作可以想象她的寂寞與無聊。
她無事可做,只好以撲螢來消遣她那孤獨的歲月,藉此驅趕包圍著她的陰冷與索寞。 此外,還有一些 ◎詠螢——周繇(唐) 熠熠與娟娟,池塘竹樹邊;亂飛同曳火,成聚卻無煙。
微雨灑不滅,輕風吹卻燃;舊曾書案上,頻把作囊懸。 ◎詠螢——羅鄴(唐) 水殿清風玉戶開,飛光千點去還來; 無風無月長門夜,偏到牖前照綠苔。
◎詠螢——陳格(唐) 翩翩飛蛾撲明燭,見烹膏油罪莫贖; 嘉爾螢火不自欺,草間光照相煜煜。 卻馬已錄仙人方,映書曾登君子堂; 不畏月明見陋質,但畏風雨難為光。
◎早秋——許渾(唐) 遙夜泛清瑟,西風生翠蘿;殘螢棲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樹曉還密,遠山晴更多;淮南一葉下,自覺洞庭波。
◎螢火——杜甫(唐)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陽飛;未足臨書卷,時能點客衣。 隨風隔幔小,帶雨傍林微;十月清霜重,飄零何處歸。
◎詠螢---彥謙(唐) 日下蕪城蒼莽中,濕螢撩亂起花叢;寒煙陳后長門閉,夜雨隋家舊苑空。 星散欲陵前檻月,影低如試北 風;羈人此夕方愁緒,心似寒灰首似蓬。
◎螢---劉筠(宋) 荒郊多腐草,故苑近清秋;棘密何勝數,囊輕莫盡收。 月高疑爝息,天遠認星流;紫桂風微急,紅蘭露浮。
已能穿永巷,更欲拂高樓;滅燭方無寐,鳴蛩相薦愁。 ◎螢火——趙蕃(宋) 渾忘生朽質,直擬慕光輝;解燭書幃靜,能添列宿稀。
當風方自表,帶雨乎成微,變滅多無理,榮枯會一歸。 ◎詠螢——葉大叔(明) 忽向籬邊繞,還從井畔飛;雨昏光不滅,露重影猶微。
伴讀來書舍,窺眠入翠幃;黃花秋老后,未識汝何歸。 ◎詠螢——僧德祥(明) 含爾一身微,秋來處處飛;放光唯獨照,引類欲相輝。
白發嫌催節,青燈妒入幃;老僧無世相,容得繞禪衣。
2.有關于螢火蟲的優美散文嗎盡量多一點優美句子
又見螢火蟲 嘯鵬 “呀,螢火蟲!” 妻的一聲驚叫吸引了我,那是一份充滿了喜悅與意外的驚叫. 這聲驚叫,發生在城鄉結合部一條偏窄的水泥路上空,發生在妻與我外出到這條路上散步的時候,發生在這個夏天的傍晚向黑夜轉換的時光里. 順著妻指的方向,我看見一星螢火悠然飄飛.在這城鄉結合的地方,突然見到這個可愛的小東西,內心著實涌起了一陣久逝的情感.妻猛然加快腳步追上去,想把這小東西抓到手里.這小東西卻像在與做游戲似的,沿著水泥路的方向,拐著彎兒往前飛著.妻做了好幾個餓虎撲羊的動作,也沒能把這個小東西抓到手里. 于是,我也加入了這個游戲,快走幾步上前,看準那小東西飛行的方向,閃電般出手,一把就將那小東西抓到了我空心的手掌中.妻不相信我抓住那小東西了,依然睜大眼睛掃描著夜空,好久不見這星螢火,她才轉過頭來看我的手心.我把手指空出一線縫隙,妻從縫隙里看見螢火在我的手掌心里閃爍,這才確信,于是孩子般的笑了起來,并且讓我把那小東西交給了她. 妻合著雙手,如捧神明般捧著那小東西,因為生怕小東西突然飛走,只是空出一線細細的縫隙,俯下頭從指縫中去欣賞小東西在她手掌心里爬行.妻說,我要帶到家里去,找個玻璃瓶子把它裝起來. 呵呵,這是兒時的游戲. 每當夏夜,我們鄉村的夜空里飄飛著如滿天星星一般的螢火蟲,兒時的我們成了真正的追星族,在田野上、村巷里、收割了稻子的稻田中,追逐著到處飄飛的螢火蟲,口袋里一定裝著一個玻璃瓶. 玻璃瓶一般是那種藍色的墨水瓶,也有少量的西藥瓶.它們的出處就千奇百怪了.為了弄到一個能裝螢火蟲的玻璃瓶,在那個物資比較匱乏的時代,伙伴們的確費了不少的腦筋.家庭條件好些的伙伴,家里有上學用盡的墨水瓶,從旮旯里找出來,到村前邊的水塘里洗干凈就行了,這令其他伙伴羨慕到無以復加.苦就苦在我們這些家境并不寬裕甚至非常拮據的伙伴,為了得到這樣一個玻璃瓶,簡直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程度.翻垃圾堆是普遍現象,挖爛泥塘也是常見情況,但這些普遍、常見的情況下能找到玻璃瓶幾乎是一種妄想.于是,小學教師辦公室、生產小隊會計家里,就是小伙伴們經常光顧的地方,大家用不太光明也不正大的方法把玻璃瓶弄出來,興奮得連鼻涕流到嘴巴里也忘了擦. 我當然得益于父親,他做過生產隊長、大隊會計,后來還當過大隊長.但我父親在玻璃瓶的保存上非常謹慎,有點像防賊一樣防著我,可我總是能在他不注意或者思想開小差的時候把墨水瓶弄出來,多余的還玩得最好的伙伴用.記得有一年,因為實在弄不空墨水瓶,就狠著心把父親還有半瓶藍色墨水的玻璃瓶偷出家,把里面的半瓶藍色墨水倒進了村后的公共廁所里,然后洗凈了玻璃瓶,晚上就裝進了螢火蟲.當然,瘋過之后回家,屁股上自然留下了父親憤怒的巴掌聲.有個小伙伴,因為實在沒有辦法也沒有地方弄到玻璃瓶,就讓自己在中午毒辣的太陽下暴曬了幾個小時,然后一個猛子扎到村前邊的水塘里,傍晚的時候就發了痧.他的父母用土辦法給他刮了痧,仍不見好轉后送到了公社的衛生院里.第二天他回家的時候,手里就多了個圓圓的西藥瓶. 那個時候,我們互相之間總要比一比誰的玻璃瓶里螢火蟲多,誰的螢火蟲發出的熒光更亮.我們總以為螢火蟲被關在玻璃瓶里會生活得很安逸,然后會在第二天夜晚再次給我們發出閃亮的熒光.然而,我們總是在第二天傍晚,把前一天抓進去的螢火蟲倒掉之后,再去抓新一批的螢火蟲裝進去. 記得爺爺曾經對我們說,螢火蟲的光可以省下家里的一盞燈.于是,我們總是把裝滿了大把螢火蟲的玻璃瓶帶回家,吹滅家里的煤油燈,以求證爺爺所說不虛.但每每這樣做過之后,總會發現螢火蟲的光這遠遠比不上煤油燈哪怕是百分之一的光亮,它連自己從床頭走到墻角旮旯里去小便的路都照不清晰.第二天我們會去找到爺爺來質問,為什么你說假話呢爺爺?爺爺就正告我們說,不是螢火蟲的光不亮,而是你的心不正,眼不明.說得我們云里霧里.爺爺就說,古人還用螢火蟲作燈照亮書本來讀呢,你們就連解小便的路都照不清晰,不是心不正眼不明嗎?為了證明我們自己心正眼明,我們就會更加肆無忌憚地把更多的螢火蟲抓進玻璃瓶里…… 后來,我們知道囊螢照讀的典故了,爺爺是在要求我們勤學苦練.但是,這樣的歲月已然遙遠,這樣的生活也不再回來. 于是,我也俯下身子,從妻的指縫里去觀賞那只螢火蟲在她手掌心里一明一滅的熒光. 妻的驚喜中似乎伴有幾絲天真,她的神情仿若孩童.走過這段不長的水泥路,她就下不十次地透過自己的指縫,觀賞著自己掌心里的那只小東西.我說,反正到家里就要裝在玻璃瓶里,等下再好好欣賞不行嗎?妻歪著腦袋,似在思考什么,臉色也顯得有些凝重了.不一會兒,她走到一棵小樹旁,一揚手,螢火蟲就被她拋到了樹葉上. 于是,樹葉間,就有了一明一滅的螢火蟲光亮.一會兒,那只小小的螢火蟲從樹葉上起飛,向著夜幕下的田野飛去,一閃一閃的亮光漸漸地就消失在沉沉的夜幕里,看不清去向了. 它飛走了,我和妻卻久久地站在那兒,向著它飛去的方向張望.說不出是失落還是滿足,也說不出是等待還是送別,我內心隱隱的還是希望它能再次。
3.求和螢火蟲有關的詩詞句
螢是一種昆蟲,身體黃褐色,觸角絲狀,腹部末端有發光的器官,能發帶綠色的光,白天伏在草叢里,夜晚飛出來,通稱螢火蟲。
這小小的精靈,觸發了古今不少詩人的靈感和情思,激發了他們的遐思和聯想。他們借助詩歌這一載體吟詠螢火蟲。
詠螢詩是詩苑的一枝奇葩。 《詠螢》南朝蕭繹詩中寫道:“本將秋草并,今與夕風輕。
騰空類星隕,拂樹若生花。屏疑神火照,簾似夜珠明。
逢君拾光彩,不吝此生輕。” 詩的前兩句說螢火蟲本附在秋草上,入夜在晚風中輕盈飄飛。
后六句贊頌螢火蟲的光彩。通過“類星隕”、“若生花”、“疑神火”、“似夜珠”四個生動的比喻,把螢火蟲的異常光彩鮮明地凸現出來。
后兩句托物寓意,運用擬人手法,以螢火蟲的口吻,表示只要遇到知音,不惜奉獻出微薄的力量。 唐朝虞世南《詠螢》詩中吟道:“的歷流光小,飄搖若翅輕。
恐畏無人識,獨自暗中明。” 詩的前兩句,形容螢火之小,螢翅之輕;后兩句議論,表明螢火蟲不甘默默無聞,獨自在暗夜發光,以昭示自己的存在。
詩人雖然沒有揭示寓意,卻給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 唐代李白:《詠螢火》:“雨打燈難滅,風吹色更明。
若非天上去,定作月邊星。” 該詩句句寫螢火,卻未見螢字。
一、二兩句以務實的筆法贊美螢火蟲,突出螢火蟲的整體視覺形象:既是雨打不滅的燈,又是風一吹就更加鮮明的光亮。 三、四兩句展開想象,以務虛的筆法為螢火蟲定位:如此不怕風吹雨打的螢火,它的走向,假若不是上天去,也一定是月亮旁邊的一顆星!想象奇特,引人遐思。
唐朝韋應物的《玩螢火》:“時節變衰草,物色近新秋。度月影才斂,繞竹光復流。”
秋夜賞玩螢火蟲的情景。 詩雖纖巧,卻以清新的筆調、曉暢的語言寫出了螢火蟲形體微小,發光細弱的弱點。
三、四兩句對螢火蟲在月下竹林飛來飛去的情景,刻畫得尤為形象。 唐朝詩人杜牧《秋夕》詩云:“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這首詩寫的是一個失意宮女的孤獨生活和凄涼心情。
“輕羅小扇撲流螢”,含蓄蘊藉,耐人咀嚼。古人說腐草化螢,雖然是不科學的,但螢總是生在草叢、冢間那些荒涼的地方的。
如今,在宮女居住的庭院里竟然有流螢飛動,宮女生活的凄涼也就可想而知了。從宮女撲螢的動作可以想象她的寂寞與無聊。
她無事可做,只好以撲螢來消遣她那孤獨的歲月,藉此驅趕包圍著她的陰冷與索寞。 白話詩的祖師爺胡適,寫過一首題為《湖上》的詩: 水上一個螢火 水里一個螢火 平排著 輕輕地 打我們的船邊飛過 他們倆兒越飛越近 漸漸地并作了一個。
當代著名詩人吳奔星,《螢火蟲》的詩: 螢火蟲,活燈籠 越是墨黑,越要沖鋒 不做天上的慧星 要做人間的長明燈 穿透漆黑的長夜 照著少兒奔前程。 (網上轉貼,略有刪節)。
4.有關螢火蟲的詩句
關于螢火蟲的詩詞◎詠螢——蕭繹(南朝) “本將秋草并,今與夕風輕。
騰空類星隕,拂樹若生花。屏疑神火照,簾似夜珠明。
逢君拾光彩,不吝此生輕。” 詩的前兩句說螢火蟲本附在秋草上,入夜在晚風中輕盈飄飛。
后六句贊頌螢火蟲的光彩。通過“類星隕”、“若生花”、“疑神火”、“似夜珠”四個生動的比喻,把螢火蟲的異常光彩鮮明地凸現出來。
后兩句托物寓意,運用擬人手法,以螢火蟲的口吻,表示只要遇到知音,不惜奉獻出微薄的力量。 ◎詠螢——虞世(南唐) “的歷流光小,飄搖若翅輕。
恐畏無人識,獨自暗中明。” 詩的前兩句,形容螢火之小,螢翅之輕;后兩句議論,表明螢火蟲不甘默默無聞,獨自在暗夜發光,以昭示自己的存在。
詩人雖然沒有揭示寓意,卻給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 ◎詠螢火——李白(唐) “雨打燈難滅,風吹色更明。
若非天上去,定作月邊星。” 該詩句句寫螢火,卻未見螢字。
一、二兩句以務實的筆法贊美螢火蟲,突出螢火蟲的整體視覺形象:既是雨打不滅的燈,又是風一吹就更加鮮明的光亮。三、四兩句展開想象,以務虛的筆法為螢火蟲定位:如此不怕風吹雨打的螢火,它的走向,假若不是上天去,也一定是月亮旁邊的一顆星!想象奇特,引人遐思。
◎玩螢火——韋應物(唐) “時節變衰草,物色近新秋。度月影才斂,繞竹光復流。”
秋夜賞玩螢火蟲的情景。詩雖纖巧,卻以清新的筆調、曉暢的語言寫出了螢火蟲形體微小,發光細弱的弱點。
三、四兩句對螢火蟲在月下竹林飛來飛去的情景,刻畫得尤為形象。 ◎秋夕——杜牧(唐)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這首詩寫的是一個失意宮女的孤獨生活和凄涼心情。
“輕羅小扇撲流螢”,含蓄蘊藉,耐人咀嚼。古人說腐草化螢,雖然是不科學的,但螢總是生在草叢、冢間那些荒涼的地方的。
如今,在宮女居住的庭院里竟然有流螢飛動,宮女生活的凄涼也就可想而知了。從宮女撲螢的動作可以想象她的寂寞與無聊。
她無事可做,只好以撲螢來消遣她那孤獨的歲月,藉此驅趕包圍著她的陰冷與索寞。 此外,還有一些 ◎詠螢——周繇(唐) 熠熠與娟娟,池塘竹樹邊;亂飛同曳火,成聚卻無煙。
微雨灑不滅,輕風吹卻燃;舊曾書案上,頻把作囊懸。 ◎詠螢——羅鄴(唐) 水殿清風玉戶開,飛光千點去還來; 無風無月長門夜,偏到牖前照綠苔。
◎詠螢——陳格(唐) 翩翩飛蛾撲明燭,見烹膏油罪莫贖; 嘉爾螢火不自欺,草間光照相煜煜。 卻馬已錄仙人方,映書曾登君子堂; 不畏月明見陋質,但畏風雨難為光。
◎早秋——許渾(唐) 遙夜泛清瑟,西風生翠蘿;殘螢棲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樹曉還密,遠山晴更多;淮南一葉下,自覺洞庭波。
◎螢火——杜甫(唐)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陽飛;未足臨書卷,時能點客衣。 隨風隔幔小,帶雨傍林微;十月清霜重,飄零何處歸。
◎詠螢---彥謙(唐) 日下蕪城蒼莽中,濕螢撩亂起花叢;寒煙陳后長門閉,夜雨隋家舊苑空。 星散欲陵前檻月,影低如試北 風;羈人此夕方愁緒,心似寒灰首似蓬。
◎螢---劉筠(宋) 荒郊多腐草,故苑近清秋;棘密何勝數,囊輕莫盡收。 月高疑爝息,天遠認星流;紫桂風微急,紅蘭露浮。
已能穿永巷,更欲拂高樓;滅燭方無寐,鳴蛩相薦愁。 ◎螢火——趙蕃(宋) 渾忘生朽質,直擬慕光輝;解燭書幃靜,能添列宿稀。
當風方自表,帶雨乎成微,變滅多無理,榮枯會一歸。 ◎詠螢——葉大叔(明) 忽向籬邊繞,還從井畔飛;雨昏光不滅,露重影猶微。
伴讀來書舍,窺眠入翠幃;黃花秋老后,未識汝何歸。 ◎詠螢——僧德祥(明) 含爾一身微,秋來處處飛;放光唯獨照,引類欲相輝。
白發嫌催節,青燈妒入幃;老僧無世相,容得繞禪衣。
5.贊美螢火蟲的詩句
1. 月黑見漁燈,
孤光一點螢。
(查慎行《舟夜書所見》)
2.殘螢棲玉露,
早雁拂金河
(許渾《早秋》)
3.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杜牧《秋夕》)
4. 夕殿下珠簾,
流螢飛復息。
(齊·謝朓《玉階怨》)
5. 霧柳暗時云度月,
露荷翻處水流螢,
蕭蕭散發到天明。
(張元干《浣溪沙》)
6. 秋風放螢苑,
春草斗雞臺。
(杜牧《揚州二》)
7. 流螢不見飛隋苑,
杜宇依然叫蜀岡。
(洪?《廣陵懷古》)
8. 于今腐草無螢火,
終古垂楊有暮鴉。
(李商隱《隋宮》)
9. 館娃歸、吳臺游鹿,
銅仙去、漢苑飛螢。
(張翥《多麗·西湖》)
10. 相逢秋月滿,
更值夜螢飛。
(王績《秋夜喜遇王處士》)
11. 晝長吟罷蟬鳴樹,
夜深燼落螢入幃。
(翁森《四時讀書樂》)
12.螢火蟲
提著一盞小燈
在黑夜里奔忙
是在尋找
白天失落的太陽
還是為別人
把夜行的路照亮
(卜聰《螢火蟲》)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有關螢火蟲的美好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