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寫“夜景燈光之”詩句有哪些
1,《十五夜觀燈》唐代: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缸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白話文釋義:在色彩華麗的燈光里,夫妻舉辦芳宴玩樂慶祝,精致的燈具下,年輕人顯得更加光鮮艷麗。燈光絢麗的色彩遙遙看來好像分開了大地,繁多的燈火遠遠的點綴著天際。連接天河的燈光煙火好像是星星墜落下來,靠著高樓的燈似乎月亮懸掛空中。還有美麗女子的美好笑容映照在九枝的火光下。
2,《江樓夕望招客》唐代:白居易
海天東望夕茫茫,山勢川形闊復長。
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白話文釋義:晚上在江樓上向東望去,海天相連,一片茫茫;山川形勢,又闊又長。城的四周亮起了萬家燈火,一道銀河映入水的中央。
3,《正月十五夜》唐代: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伎皆秾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白話文釋義:明燈錯落,園林深處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嬌艷的花朵一般;由于四處都可通行,所以城門的鐵鎖也打開了。人潮洶涌,馬蹄下塵土飛揚;月光灑遍每個角落,人們在何處都能看到明月當頭。
月光燈影下的歌妓們花枝招展、濃妝艷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京城取消了夜禁,計時的玉漏你也不要著忙,莫讓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過去。
4,《解語花·風銷焰蠟》宋代:周邦彥
風消焰蠟,露浥紅蓮,花市光相射。
桂華流瓦。纖云散,耿耿素娥欲下。
衣裳淡雅。看楚女纖腰一把。
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門如晝,嬉笑游冶。
鈿車羅帕。相逢處,自有暗塵隨馬。年光是也。
唯只見、舊情衰謝。清漏移,飛蓋歸來,從舞休歌罷。
白話文釋義:蠟燭在風中燃燒,夜露浸濕了花燈,街市上燈光交相映射。皎潔月光照著屋瓦,淡淡的云層散去,光彩照人的嫦娥飄然欲下。衣裳是多么精致素雅,南國少女個個都細腰如掐。大街小巷簫鼓喧騰,人影攢動,條條路上幽香陣陣。
不由想起當年京城的燈夜,千家萬戶張燈結彩如同白晝。姑娘們笑盈盈出門游賞,香車上不時有人丟下羅帕。有緣相逢的地方,必是打馬相隨塵土飛灑。今年的京城想必依舊,只是我舊日的情懷已全衰謝。鐘漏輕移時間不早,趕快乘車回去吧,任憑人們去盡情歌舞玩耍。
5,《青玉案·元夕》宋代: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白話文釋義:像東風吹散千樹繁花一樣,又吹得煙火紛紛,亂落如雨。豪華的馬車滿路芳香。悠揚的鳳簫聲四處回蕩,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一夜魚龍燈飛舞笑語喧嘩。
美人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笑語盈盈地隨人群走過,身上香氣飄灑。我在人群中尋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頭,不經意間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現了她。
6,《觀燈樂行》唐代:李商隱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人賽紫姑。
白話文釋義:帝王之都,到處月光如水,花燈如山, 裝飾華麗的香艷的馬車堵塞了寬敞大道。身處閑暇卻無緣目睹中興之年元宵盛況, 只得帶著羞慚隨著老鄉去觀看迎接紫姑神的廟會。
7,《生查子·元夕》宋代: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白話文釋義:去年正月十五元宵節,花市燈光像白天一樣明亮。月兒升起在柳樹梢頭,他約我黃昏以后同敘衷腸。
8,《元夕無月》清代:丘逢甲
滿城燈市蕩春煙,寶月沉沉隔海天。
看到六鰲仙有淚,神山淪沒已三年!
白話文釋義:滿城燈火蕩漾著一片春煙,天色陰沉,月亮隱在海天的那邊。看到鰲山燈彩,引起了仙人流淚,海外的神山已經沉淪三年!
2.誰有描述城市燈光夜景的詩句
青玉案 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城市的燈光
城市的中央
燈光明亮
照亮了奔馳輪下的寸寸土壤
仿佛這燈光發出了整個太陽的光芒
不愿讓奔馳
偏離了一絲前進的方向
城市的小巷
燈光凄涼
朦朧中拐角處的垃圾桶旁
蜷縮著瑟瑟的臂膀
仿佛這燈光也要吝嗇自己的光芒
不愿為他
指明未來的方向
城市燈光
下到樓底
已的滿街燈火
明亮的燈光
灑在地面的每一個角落
踏上鋪滿燈光的路面
我的下一個目的地
就是要載著我回家的那個車站了
站牌旁邊豎立著燈桿
把等車人的影子給印得好清晰
可我看得更清楚的
是那些爭先恐后上車的影子
給我的感覺
是他們好疲憊
車開走了
又有車來了
可我還在那里沒動
我想安靜下來多看看
看看那些疲憊的身影
時間隨著燈光在地上流淌著
從那灰黃的地面
我似乎看到了自己血管里流淌的血液
在命運的大河里狂奔著
天涯詩會——
城市夜景
十五的月兒璀璨了寂寞的星空
似璀璨的櫥窗勾引著愛美的女人
靈隱的鐘聲慌亂了路邊的小草
似慌亂的路人在街邊飛騁
我努力欣賞這美比西子的杭城
城市里美比西子的女人
我努力怨恨這閃爍的紅燈
這寺院里剃度的呻吟
仿佛上帝的孽種的眼睛
也閃爍著絢麗的櫥窗的彩燈
仿佛襤褸的女孩的耳際
也回響著古老的靈隱的鐘聲
我忽然感到月兒暗了一分
璀璨的星空也漸漸地沉淪
腳下奏起了新的城市的水調歌聲
老板,您擦皮鞋罷
老板,您擦皮鞋嗎
3.形容“城市夜色燈光很美”的句子有哪些
那圍在高樓上的萬盞燈火,如同一串又一串閃光的寶石項鏈。
盞盞街燈像黑暗中閃光的珍珠。婉蜒而去,無窮無盡。
華燈初上,一條條街道變成了皓光閃耀的銀河。黑暗中的燈光,是最溫暖最難忘的,驅散了不安、寒冷,帶來了希望和期盼。
甘棠公園門口華燈高照。甘棠湖的岸上燈光閃爍,街道上有照明燈和噴泉燈。
噴泉水本身是白色,但是五顏六色的燈照著它,它的水就變成了五顏六色。還有一種綠色的燈照著茁壯的綠樹,讓茁壯的綠樹在夜色的燈光下,顯得更加茁壯,更加翠綠。
遠處的船埠燈火通明,向海遠方伸展,像一條火龍在大海上翻騰,十分壯觀。夜深了,小城的燈光像遠飛的螢火蟲,忽閃忽閃地越來越昏暗,整個城市像籠罩在夢幻中。
城市里閃耀的燈光,像五顏六色的焰火濺落人間。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車燈,如同閃光的長河奔流不息。
星星點點的燈光,微弱也明亮,照亮我回家的路,也照亮我的心房。整座城市沐浴在閃爍的霓虹燈下。
這些璀璨的燈光,反而將星月的清輝所掩蓋,遮住了月色的柔美,也煩擾了我,這顆喜歡安靜的心。那燈光閃耀的彩虹橋襯托著整個南岸嘴,誰又能相信那是這城市的事實,而不是大膽的夢幻呢?那在黑暗中猛然亮起的燈光,照亮了我的心房。
兩年后的一個冬晨,燈光又亮了起來,我的心再次沉浸在溫暖之中。最愛江邊那連綿不絕的燈火,比星星還有耀眼閃爍,在城市雖然找不到歸屬感,但在這燦爛的燈火中、在川流的人群里,我看到的似乎不只是我自己。
公園那邊高樓上的燈火,就像許多眼睛在眺望園內一片闐靜的漆黑。
4.描寫燈光的句子
寬闊的馬路兩旁張燈結彩,掛著一排排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的宮燈:跑馬燈、龍燈、米老鼠燈、孔雀開屏燈……我們看得眼花繚亂,也不知先看什么好了.眼前的百花燈掛在樹上呈放著光芒,為迎春燈會增添了春色.船帆已經落下來,漁火在桅桿上閃爍著,如遠天升起的一顆紅色的星.遠處的碼頭燈火通明,向海遠方伸展,像一條火龍在大海上翻滾,十分壯觀.當夜幕降臨,我站在陽臺上,就可以看見遠處樓上的點點燈光,真像天上的繁星一樣美麗.突然間,幢幢樓房亮起燈火,萬家燈火和天上的星光速成一片,像升起一簇簇永不熄滅的禮花.各種花燈、動物燈仍然大發光芒,把大地打扮得絢麗多姿,給除夕披上了節日的盛裝.站在岸邊向大海望去,到處都是閃爍的燈光,如同天上那快活的星星.橫跨江面的兩座大橋上,一盞盞玉蘭狀的橋燈組成一條明亮的光帶,在茫茫夜色中直向江對岸伸去,橋上穿梭的汽車像一只只螢火蟲,一閃一爍,又似一條發光的長龍在悄悄地蠕動.瞧,那只“孔雀”帶著吉祥如意的祝福來了!它翠綠的冠子高高聳立,珍珠般的眼睛炯炯有神,鮮紅的爪子閃閃發光,五彩繽紛的羽毛光彩奪目,金黃的翅膀躍躍欲飛,像要和人比美呢.這里真是燈的海洋,燈的天地!一盞盞點燃起來的燈,遠遠望去,猶如天女撒下的朵朵金花,又似滿天繁星,閃著亮光.金魚燈不僅制作精致、美觀、大方,而且尾鰭、鰓都能動,更有趣的是,它還不斷地吐著泡泡呢!好 段 十里長街燈光輝煌,人聲鼎沸.我漫步在這燈的世界,細細觀賞,栩栩如生的金魚燈,形象逼真的荷花燈,古樸典雅的官燈——各式各樣的彩燈造型優美,裝飾考究,做工精細,真讓人眼花繚亂,美不勝收.此時,已全然看不見遠近山脈和房屋的輪廓,夜色早已把它掩蓋在一片迷茫之中,取而代之的是那一團團、一簇簇悠悠閃爍的燈光,仿佛是天女為大地織成了一件五彩繽紛的衣裳,輕輕穿在家鄉的大地上.置身在這美麗的夜色中,讓人聯想起天上的繁星,宛如在宇宙星河中遨游一般.。
5.描寫萬家燈火的詩句關于萬家燈火的詩句
江樓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東望夕茫茫,山勢川形闊復長. 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風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樓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涼. 【詩詞注釋】 【注釋】:風吹古木晴天雨①?月照平沙夏夜霜② ①晴天雨:風吹古木,颯颯作響,像雨聲一般,但天空卻是晴朗的,所以叫“晴天雨”.②夏夜霜:月照平沙,潔白似霜,但卻是夏夜,所以叫“夏夜霜”.七律《江樓夕望招客》作于杭州刺史任內.這兩句是說,風吹古木,聲如落雨,月照平沙,白似霜.寫夏夜清涼、優美的風光,逼真、傳神.“晴天雨”、“夏夜霜”比喻新奇,措詞獨特,意境高妙.蘇軾說“白公晚年詩極高妙”,“‘風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時所不到也” "風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一句高妙之處在于:晴本無雨,夏本無霜,風吹古木如聞雨聲,月照平沙似見寒霜,聯想與想象生出清涼,足以消暑.全詩一“望”字統領全篇.首聯寫眺望的遠景,壯闊而又高遠;頷聯寫近景,燈火闌珊,星河閃爍,都是俯瞰所見;頸聯寫風吹古樹,月照平沙,清新宜人,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視線由遠及近,而一切景物又都籠罩于“夕”字之中.【賞析】 唐穆宗長慶三年(823),白居易任杭州刺史,這首詩是當時招朋友夜飲的即興之作.這是一首格律工穩的七律,以描寫景色和賞景的感受為中心.描寫景色的層次極為分明,猶如講究透視法的水粉畫一般.首二句突出了登高夕望的氣勢,重點寫山水,山連水,水接天,延綿雄闊.頷聯從俯瞰的角度,寫夜色中的光和亮;萬家燈火與一道星河交相輝映,裝點了錢塘的景色.星河一句,詩人畫出了水中倒影,更增添了幾分澄澈清新的感覺.頸聯兩句開始夾雜感官的錯覺,用比喻和夸張手法寫風月:風吹樹葉之聲頗似沙沙秋雨,月照平沙疑是潔白如霜.同時,詩人又在字面上提醒讀者,此時正值暑“夏”“晴”夜,強調秋涼的感覺不過是一種消暑的手段,于是,很自然地引出末二句主賓夜飲的對話,扣住了“招客”的題意.如果把此詩比作一幅江樓夕望的畫圖,那么,詩的構思則是作畫的順序.詩人從遠眺起筆,粗線條地勾勒余杭的山水,進而環顧杭城的燈光并由與燈影相輝的星河,自然收到江樓所在的湖水之上,從而慢慢將筆從曠遠的天際轉向樓閣四圍的描寫,再從風聲月色見出消暑的人物形象,景色由遠而近,而感覺則愈來愈細,真可謂“坐馳可以役萬景”,既有眼力,又有筆力.此詩的兩聯中,“燈火萬家”一聯對得極美,散落的萬家燈火,與一道銀河映入水中,恰好是前面“海天”與“山勢”從傍晚到夜間的變化,給人一種神奇的夢幻之感,頗得后人的贊賞.宋人黃庭堅《登快閣》詩中的名句“澄江一道月分明”,似乎亦受到白氏此詩的影響.詩中描寫了杭州東面山川的形勢和杭州美麗的夜景,氣勢雄偉,境界開闊.在炎熱的夏天的黃昏,詩人登上望海樓向東遠望,天海一片蒼茫的景象;錢塘江和江兩岸的山勢“闊復長”.詩人寫夜景是從光和聲兩個角度寫的:燈火、銀河、月光從光,夏風從聲,因此繪聲繪色、燦爛奪目,末句以“招客”作結,緊扣題目.。
6.描寫夜晚燈光的句子
公園那邊高樓上的燈火,就像許多眼睛在眺望園內一片闐靜的漆黑。
那圍在高樓上的萬盞燈火,如同一串又一串閃光的寶石項鏈。
·那大街兩側的華燈,多像一朵又一朵盛開的碎玉蘭花。
·遠處的燈光.像一朵朵金花,一顆顆星星。
傍晚時分,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
夜幕垂垂地下來時.大小船上都點起燈來,從兩重玻璃里映出的那幅射著的黃黃的散光.反暈出一片朦朧的煙靄,透過這煙靄,在暗暗水波里.又逗成縷縷的明漪。
盞盞街燈像黑暗中閃光的珍珠。婉蜒而去,無窮無盡。
江兩岸林立的高樓那輝煌的燈火和紅紅綠綠的霓虹燈光.例映在水波蕩漾的江面上,變幻成千萬條彎彎曲曲的,輕搖曼舞的彩綢。
夜色包圍了全城.昏黃的路燈,無力地照著沉寂的深巷。
筆直的大街不知有多么長,一盞盞的路燈排在路邊,像是永遠在等待什么似的。
·萬盞燈火大放光明的那一刻,好像仙女忽地撒下無數顆明珠,一幢幢大廈頓時披上了寶石鑲嵌的衣衫。
·探照燈巨大的光柱像一把巨大的銀色長劍,刺破夜空。
·當朗朗秋月斜掛天幕的時候,撲面而來的是滿湖漁燈,遠遠望去.恰似銀河落水。繁星閃爍。
鎂光燈一閃一閃的,猶如電焊的弧光,又如夏夜的閃電。
·鐵軌交錯的地方,燃著很多顆藍色的燈光,在淡淡的煙霧中,像
許多藍色眼睛,從隱約的紗帳里瞪出來。
·紅燈、黃燈、綠燈.閃閃爍爍的像夜空的眼睛。
桌上殘燈如豆,蠟淚慢慢積攢成沉重的大滴.像眼淚似地慢慢流下來。
·霓虹燈廣告,令人目眩地閃動著.馬路被照得綠幽幽的。
·到了山巔,全市的電燈的如中宵的繁星般,密密層層布滿太空,如鉆石綴成的大衣披在淡裝的素娥身上。
·龐大的霓虹電管廣告,射出火一樣的赤光和青磷似的綠焰。
·投到河里的燈光像銀蛇在河面上游動
·一兩點沒精打采的燈光.仿佛是瞌睡人的眼睛。
'城市,像另一天體一樣,也閃爍地布滿無數的小星光。
·橋那面,燈光稠密得簡直像燦爛的天河。
·街燈那頗栗的青色閃光,籠罩在多層的建筑物的上面,奪去了半夜的月亮和星星的不必要的光輝
·那些燈光.聯在一起,像一條狹小的銀鏈
·有些燈火,則是若斷若續、似明似暗地飄蕩在這片燈海之上。
·黑夜中,熠熠閃爍著一簇簇黃色燈光,像花的蓓蕾在做著盛開的夢。
·入夜,燈光點點,猶如天際的明星。 。
孫小姐的大手電雪亮地光射丈余.從黑暗的心臟里挖出一條隧道。
在大地與蒼穹銜接的模糊不分的地方。在黑暗中散布著城市的萬家燈火。
·集束的燈.游動的燈.各種顏色的燈,在大地上閃爍。
遙遠的燈火像黃澄澄的眼睛似的在山谷里和山腰上的小屋內熒熒發光。
·伏爾加河上,夜氣更顯得潮濕,船上的桅燈像一個個金蜘蛛在黑夜里向四方爬動。
·夜航燈就像紅綠的流星,一縱即逝。
街燈已燃起來了,方形玻璃罩子里,清油燈的光在寒風中顯得更孤寂,燈柱的影子淡淡地躺在雪地上
煤氣燈黃黃的光,電燈月白色的光。人家窗里血紅的燭火,一齊投射在河水里,閃出陰沉的光。
天花板下的電燈像一只吐著白焰的眼睛逼視著他。
·一盞油燈點在灶前,螢火那么的光亮。
灰白色的燈光在睡了的街中抖著。好像受不住風吹似的。
·城市之夜,萬家燈火.如繁星,如鉆石,輝煌奪目。
大街兩側的華燈一起亮了,像早春初露的朵朵蓓蕾。
華燈初上,一條條街道變成了皓光閃耀的銀河。
7.描寫萬家燈火的詩句
江樓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東望夕茫茫,山勢川形闊復長。
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風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樓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涼。
【詩詞注釋】 【注釋】:風吹古木晴天雨①?月照平沙夏夜霜② ①晴天雨:風吹古木,颯颯作響,像雨聲一般,但天空卻是晴朗的,所以叫“晴天雨”。 ②夏夜霜:月照平沙,潔白似霜,但卻是夏夜,所以叫“夏夜霜”。 七律《江樓夕望招客》作于杭州刺史任內。這兩句是說,風吹古木,聲如落雨,月照平沙,白似霜。寫夏夜清涼、優美的風光,逼真、傳神。“晴天雨”、“夏夜霜”比喻新奇,措詞獨特,意境高妙。 蘇軾說“白公晚年詩極高妙”,“‘風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時所不到也” "風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一句高妙之處在于:晴本無雨,夏本無霜,風吹古木如聞雨聲,月照平沙似見寒霜,聯想與想象生出清涼,足以消暑. 全詩一“望”字統領全篇。首聯寫眺望的遠景,壯闊而又高遠;頷聯寫近景,燈火闌珊,星河閃爍,都是俯瞰所見;頸聯寫風吹古樹,月照平沙,清新宜人,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視線由遠及近,而一切景物又都籠罩于“夕”字之中。 【賞析】 唐穆宗長慶三年(823),白居易任杭州刺史,這首詩是當時招朋友夜飲的即興之作。這是一首格律工穩的七律,以描寫景色和賞景的感受為中心。描寫景色的層次極為分明,猶如講究透視法的水粉畫一般。首二句突出了登高夕望的氣勢,重點寫山水,山連水,水接天,延綿雄闊。頷聯從俯瞰的角度,寫夜色中的光和亮;萬家燈火與一道星河交相輝映,裝點了錢塘的景色。星河一句,詩人畫出了水中倒影,更增添了幾分澄澈清新的感覺。頸聯兩句開始夾雜感官的錯覺,用比喻和夸張手法寫風月:風吹樹葉之聲頗似沙沙秋雨,月照平沙疑是潔白如霜。同時,詩人又在字面上提醒讀者,此時正值暑“夏”“晴”夜,強調秋涼的感覺不過是一種消暑的手段,于是,很自然地引出末二句主賓夜飲的對話,扣住了“招客”的題意。 如果把此詩比作一幅江樓夕望的畫圖,那么,詩的構思則是作畫的順序。詩人從遠眺起筆,粗線條地勾勒余杭的山水,進而環顧杭城的燈光并由與燈影相輝的星河,自然收到江樓所在的湖水之上,從而慢慢將筆從曠遠的天際轉向樓閣四圍的描寫,再從風聲月色見出消暑的人物形象,景色由遠而近,而感覺則愈來愈細,真可謂“坐馳可以役萬景”,既有眼力,又有筆力。 此詩的兩聯中,“燈火萬家”一聯對得極美,散落的萬家燈火,與一道銀河映入水中,恰好是前面“海天”與“山勢”從傍晚到夜間的變化,給人一種神奇的夢幻之感,頗得后人的贊賞。宋人黃庭堅《登快閣》詩中的名句“澄江一道月分明”,似乎亦受到白氏此詩的影響。 詩中描寫了杭州東面山川的形勢和杭州美麗的夜景,氣勢雄偉,境界開闊。在炎熱的夏天的黃昏,詩人登上望海樓向東遠望,天海一片蒼茫的景象;錢塘江和江兩岸的山勢“闊復長”。詩人寫夜景是從光和聲兩個角度寫的:燈火、銀河、月光從光,夏風從聲,因此繪聲繪色、燦爛奪目,末句以“招客”作結,緊扣題目。
8.描寫夜色的詩句有哪些
月夜 (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齊己【不睡】
永夜不欲睡,虛堂閉復開。卻離燈影去,待得月光來。
落葉逢巢住,飛螢值我回。天明拂經案,一炷白檀灰。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入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其他名句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杜牧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靜夜思》李白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唐·杜牧《秋夕》
午夜江聲推月上,浪花如雪寺門前(鄭元祜《寄金山普衲》)
明月有情還約我,夜來相見杏花梢(袁枚《春日雜詩》)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桿南斗斜(劉方平《月夜》)
一夜夢游千里月,五更霜落萬家鐘(濮淙《聞梁蘧玉己寓京口》)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有關描寫夜色燈火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