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花燈的詩句
1.正月十五日夜
(唐) 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伎皆?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2.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3.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4.正月十五夜燈
(唐)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一進天上著詞聲。
2.描寫燈會的詩句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盧照鄰《十五夜觀燈》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蘇道味《正月十五夜》
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圓.宋朝姜白石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歐陽修《生查子》
唐寅《元宵》中也因“不展芳尊開口笑”,發出“如何消得此良辰”的嘆息,無名氏則輕嘆“怕是燈暗光芒,人靜荒涼,角品南樓,月下西廂”
3.關于“看花燈”的詩句
1.《正月十五夜燈》 (唐)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一進天上著詞聲。 《正月十五夜燈》,是唐代詩人張祜寫的一首七言絕句。
本詩描寫 家家出門、萬人空巷、盡情而來、盡興方歸鬧上元夜的情景,使上元燈節成為了最有詩意,最為消魂的時刻。 2.《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十五夜觀燈》是唐代詩人盧照鄰的詩詞之一,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絢麗多彩的元宵燈火將大地點綴得五彩繽紛,人們在節日之夜觀燈賞月,盡情歌舞游戲。
青年男女在這個歡樂祥和的日子里相互表達愛慕之意。 3.《青玉案 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青玉案·元夕》為宋代詞人辛棄疾的作品。
此詞從極力渲染元宵節絢麗多彩的熱鬧場面入手,反襯出一個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著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 全詞采用對比手法,上闋極寫花燈耀眼、樂聲盈耳的元夕盛況,下闋著意描寫主人公在好女如云之中尋覓一位立于燈火零落處的孤高女子,構思精妙,語言精致,含蓄婉轉,余味無窮。
4.《京都元夕》 (元)元好問 袨服華妝著處逢 ,六街燈火鬧兒童 。 長衫我亦何為者 ,也在游人笑語中 。
《京都元夕》 是金朝詩人元好問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中描寫了金代京都元宵佳節人山人海,人們盛裝出游的歡快氣氛,全詩淺白如話卻富有情趣,用短短的詩句,表達了詩人在節日的歡樂之情。
5.《解語花·上元》 周邦彥 風消絳蠟,露浥紅蓮,燈市光相射。桂華流瓦。
纖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
看楚女纖腰一把。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門如晝,嬉笑游冶。
鈿車羅帕。相逢處,自有暗塵隨馬。
年光是也。唯只見、舊情衰謝。
清漏移,飛蓋歸來,從舞休歌罷。 這是詞人飄流他鄉,逢元宵節的憶舊感懷之作。
先寫元宵夜的燈節花市,巨大的蠟燭,通明的花燈,露水雖然燈籠紙打濕,可里面燭火仍旺。 月光與花市燈火互相輝映,整個世界都晶瑩透亮,嫦娥也想下來參加人間的歡慶。
苗條的楚地姑娘在花市嬉戲,簫鼓喧鬧,滿路溢香。又寫“昔日”京都的元宵。
4.描寫花燈的詩句有哪些
1、曲屏深幌解香羅,花燈微透。
偎人欲語眉先皺,紅玉困春酒。 出處:《滴滴金·尊前一把橫波溜》 作者: 宋歐陽修 2、窗外捎溪雨響。
映窗里、嚼花燈冷。渾似瀟湘系孤艇。
見幽仙,步凌波,月邊影。 出處:《夜游宮·窗外捎溪雨響》 作者: 宋吳文英 3、萬朵花燈夜宴,一葉扁舟海島,寂寂五更風。
誤賞明妝靚,愁思滿青銅。 出處:《水調歌頭·仙掌下馳道》 作者: 宋劉辰翁 4、訝鼓通宵,花燈竟起,五夜齊開。
出處:《失調名》 作者: 宋無名氏 5、借問花燈,金瑣瓊瑰果曾罕。洞天里,一掠蓬瀛,第恐今宵短。
出處:《惜奴嬌·無算》 作者: 宋無名氏 6、桂魄澄輝,禁城內、萬盞花燈羅列。無限佳人穿繡徑,幾多妖艷奇絕。
出處:《念奴嬌·桂魄澄輝》 作者: 宋竊杯女子 7、去年元夕,飄零書劍大梁城。春風九市花燈,尚憶東樓行樂,談笑故人情。
出處:《望月婆羅門引 燕城元夕有感,且去歲汴梁行》 作者: 元王惲 8、故宮盆景嵌珠寶,元夜花燈下隴畦。 出處:《刨凍菜》 作者: 現代聶紺弩 9、眼花燈下字,髭斷雪中吟。
出處:《寒夜觀雪》 作者: 宋范成大 10、年華三百六十日,塵勞八萬四千門。高眠茅屋人亦老,相對梅花燈欲昏。
出處:《除夜》 作者: 宋方岳。
5.形容“花燈”的詩句有哪些
1. 曲屏深幌解香羅,花燈微透。
《滴滴金·尊前一把橫波溜》 2. 弦管千家沸此宵,花燈十里正迢迢。《元夜有感》 3. 卿月花燈徹夜明,吟肩隨處倚傾城。
《邀祝秀才(二首)》 4. 剩綺余芬還有韻,夜闌頻點照花燈。《落花(六首)》 5. 月下對花燈下字,年來漸覺老上關。
《眠昏》 6. 插花呼酒少年場,爛賞花燈十里香。《燈夕》 7. 起吹松葉燼,自點臼花燈。
楊萬里 8. 風流百巧花燈手,猶是夫差國里人。《姑蘇元夕》 9. 雨粘初蘚壁,風謝欲花燈。
《清夜》 10. 高眠茅屋人亦老,相對梅花燈欲昏。《除夜》 11. 故宮盆景嵌珠寶,元夜花燈下隴畦。
《刨凍菜》 12. 春風九市花燈。尚憶東樓行樂,談笑故人情。
13. 桂魄澄輝,禁城內、萬盞花燈羅列。《念奴嬌·桂魄澄輝》 14. 訝鼓通宵,花燈竟起,五夜齊開。
《失調名》 。
6.描寫燈會的詩詞
青玉案·元夕
【作者】辛棄疾 【朝代】宋代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生查子·元夕
【作者】歐陽修 【朝代】宋代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十五夜觀燈
【作者】王諲 【朝代】唐代
暫得金吾夜,通看火樹春。
停車傍明月,走馬入紅塵。
妓雜歌偏勝,場移舞更新。
應須盡記取,說向不來人。
正月十五夜
【作者】蘇味道 【朝代】唐代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伎皆秾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