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寫勤儉節約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勤儉節約的詩句如下:
1、興家猶如針挑土,敗家好似浪淘沙。
釋義:沙子都是很松散的,大浪一沖,就沖散了、沖沒了,這是形容很輕易、很容易就敗家了。這樣正好與前面的興家對應起來了,用針挑土,一針才能挑多少土?一針一針的,多難啊。興家需要一點一滴地積累,不容易;而敗家,一下子就敗了。
2、成由勤儉破由奢
釋義:成功來自勤儉,破敗由于奢侈。
3、勤儉永不窮,坐食山也空
釋義:勤勞節約是永遠不會窮的,不勞作就算是山堆一樣多的糧食也會被吃空。進一步說,勤儉節約,就是要勤勞而儉樸,有節制有約束。工作要勤勞,生活要節儉。“勤”“儉”兩字,相輔相成,是不可分的,只勤不儉,好比端個沒底的碗,總也盛不滿;只儉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窮挨餓。
4、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
釋義:由節儉進入奢侈(是)容易(的),由奢侈進入節儉(卻)困難(了)。
5、小錢不知省,大錢將濫花
釋義:小方面的錢不知道節省,再多的錢也都亂花出去了。
2.描寫勤儉節約的詩句不要整首詩,只要詩句
興家猶如針挑土,敗家好似浪淘沙
成由勤儉破由奢
勤儉永不窮,坐食山也空
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
成家子,糞如寶;敗家子,錢如草
眼下胡花亂鋪張,往后日月空蕩蕩
家有萬石糧,揮堆不長
黃金本無種,出自勤儉家
飽時省一口,餓時得一斗
細水長流,遇災不愁
省下煙酒錢,急難免求人
有荒節約度荒,天荒節約備荒
好處安身,苦處用錢
精打細算夠半年,遇到荒年不受難
年年有儲存,荒年不荒人
良田萬頃,日食一升.廣廈千間,夜眠七尺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3.關于節儉的詩句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地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清]朱柏廬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三國〕諸葛亮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唐〕李商隱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北宋〕司馬光
節儉樸素,人之美德。〔明〕薛瑄
李商隱《詠史》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
運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
幾人曾預南薰曲,終古蒼梧哭翠華。
4.有關于節儉方面的古詩(10首)
1、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大意:即使是一頓粥、一頓飯,也應當想到它來得不容易;即使是半根絲、半根線,也要想到勞作的艱辛。
2、克勤于邦,克儉于家。
大意:在國家事業上要勤勞,在家庭生活上要節儉。
3、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大意:節儉,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惡中的大惡。
4、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大意:老百姓的生計在于辛勤勞作,只有勤于勞作,財物才不會匱乏。
5、儉節則昌,淫佚則亡。
大意:節儉就會昌盛,淫佚享樂就會敗亡。
6、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大意:農夫在中午的炎炎烈日下鋤禾,滴滴汗珠掉在生長禾苗的土中。又有誰知道盤中的飯食,每一粒都是這樣辛苦得來。
7、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大意:縱觀歷史,大到邦國,小到家庭,無不是興于勤儉,亡于奢靡。
8、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大意:憂慮操勞國事可以使國家興盛發達,追求安逸享樂可以招致自己的滅亡。
9、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大意:從節儉變得奢侈容易,從奢侈轉到節儉則很困難。
10、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
大意:有計劃地索取,有節制地消費,就會常保富足。
二、關于節儉的成語:
【熬腸刮肚】:指從事飲食方面盡力節儉。
【卑宮菲食】:指宮室簡陋,飲食菲薄。舊時用以稱美朝廷自奉節儉的功德。
【羔羊素絲】:羔羊:小羊羔,此指小羊羔的皮;素:白。用小羊羔的皮毛縫制衣服,用素絲作為裝飾。舊時稱贊士大夫正直節儉,品德與儀表一樣美。
【監門之養】:監門:看門人;養:衣食供應。比喻困窘、節儉的生活。
【儉存奢失】:儉:節儉。存:留存。奢:奢侈。節儉的人就是能留存下來,奢侈的人必然敗亡。
【儉可養廉】:儉:節儉;廉:廉潔。節儉可以養成廉潔的操守。
【儉者心常富】:儉:節儉;富:富足。節儉的人常常覺得很富足。
【節衣素食】:節:節減;素:蔬菜類食物。省吃儉用,生活節儉。
【戒奢寧儉】:戒:戒除;奢:奢侈;寧:寧可,寧愿;儉:節儉。寧愿節儉,也要戒除奢侈。
【戒奢以儉】:戒:戒除;奢:奢侈;儉:節儉。用節儉來消除奢侈。
【居不重席】:坐臥處不鋪兩層墊子。比喻節儉。
【居不重茵】:坐臥處不鋪兩重墊子。比喻生活非常的節儉。同“居不重席”。
【居窮守約】:居窮:處于窮困狀態;守約:保持節儉。指過著貧困簡樸的生活。
【克儉克勤】:克:能夠。既能勤勞,又能節儉。
【克勤克儉】:克:能夠。既能勤勞,又能節儉。
【俛拾仰取】:俛,同“俯”。指低頭則必拾地上之物,仰首則必取樹上之物。形容極其勤勞節儉。
【貧不學儉,富不學奢】:貧窮的人不學節儉也會節儉,富有的人不學奢侈也會奢侈。形容環境、習慣對人的思想行為有很大的影響。
5.關于“勤儉節約”的古詩有哪些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地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清]朱柏廬)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憫農》李紳(唐)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三國〕諸葛亮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唐〕李商隱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北宋〕司馬光節儉樸素,人之美德。——〔明〕薛瑄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司馬光《訓儉示康》【其他】: 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資治通鑒》卷二百三十四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左傳宣公十二年》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詠史》克勤于邦,克儉于家。
——《尚書大禹謨》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諸葛亮《誡子書》儉節則昌,淫佚則亡。
——《墨子辭過》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左傳莊公二十四年》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紳《憫農》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
——韓非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陶淵明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魏徵。
6.關于節儉的古詩
憫農 作者:李紳(唐)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地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清]朱柏廬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三國〕諸葛亮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唐〕李商隱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北宋〕司馬光節儉樸素,人之美德。〔明〕薛瑄李商隱《詠史》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 運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 幾人曾預南薰曲,終古蒼梧哭翠華。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描寫富了仍要節儉的詩句